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维就是如此地做着小把戏,进了解放军的俘虏营。
整个黄维兵团中只有胡琏一人得以逃脱。国民党军中常有人说,胡琏狡如狐,灵如鬼。也许胡琏早就为自己挑了一辆最好的坦克。
入关第一战,四野以炮扬威
1949年新年,天津城边的杨柳青特别热闹。在一座四合大院里,林彪穿一件皮大衣坐在一把太师椅上,尽管是从东北入关来到华北,天气已经没有那么冷了,林彪还是习惯披着一件大衣思考问题。
“林总,部队已经全上来了,五个纵队都过来了。”说话的是刘亚楼。
这一次天津之战,林彪决定拿出东总的主力,这是四野入关第一仗,要打出个样子来看看。
“炮兵准备好了没有?”林彪关心的是炮兵。
“各纵队火炮全都集中上来,一共是538门,坦克30辆,还有10辆装甲车。”
林彪点了点头,又问:“弹药怎么样?”
刘亚楼说:“这一次准备了不少,我的意见,要多用些。”
“在关外我们说要省一些,就是要在这个时候用,打天津也是给北平看看,傅作义心里也就有数了。”林彪自然要从天津想到北平,这也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
天津工事非同一般,始修于日军时期,后美军进入天津,又再次加修。美军撤走后,11战区副长官上官云相来天津视察,责令再修,这一修一下子用了250亿元“法币”。天津老百姓的钱,全都堆到天津城墙上去了。
天津最后修成了环城工事,共长80多华里。沿工事挖了一道宽5米、深3米的护城河。从河底到墙顶高达7米,在内墙之内,每隔30多米有一座碉堡,沿河共是380多个。加上市区内的一共是1000多个。城头上是铁丝电网,下面只留出了八个门供车马行人出入。在护城河和各大碉堡之间,有散兵坑、掩蔽部、交通壕,汽车、人员都可行走。
天津地势平坦,因此守敌很看重护城河,平时河水不少于3米。
天津工事建于两年之前,那时解放军尚无攻城之力,只是在野外打游击战。按蒋介石的看法,十年八年也打不到天津。那时解放军也没有大炮,区区几个炸药包,有什么可怕的。这样天津只有一个军的兵力,也是按一个军的防守修的地堡,且多是红砖加水泥沙石。
陈长捷到天津后,一看不行。马上又动用了几十个亿,修了一大批水泥地堡。又加强了外围的防守。陈长捷还派人到处在天津寻找美军留下的武器,因多有传闻说美军出手大方,撤走时常有武器丢下就不要了。
终于在郊区的一个弃置不用的仓库里,发现了美军丢下的几千发抛射地雷。陈长捷大喜过望。
地雷拉到郊区试验,只听轰隆一声飞起1米多高,接着便炸成了碎片。
“好,可称之为飞雷。要全部布到前沿阵地,再加上一些国内造地雷。”
陈长捷一声令下,天津城外布满了地雷,计有1万多枚,城内百姓外出多有被地雷炸伤者。
在解放军面前最大的困难不是地雷,而是抢渡护城河。天津蒋军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天津外围被困之后,蒋军在三元村的边上将南运河和护城河挖通,使水流入了护城河。
我军则是在南运河的上游找到了减河的水闸,让南运河的水流入了减河。
总攻之前,敌人向河里放水,我军就设法排水,两边先打开了“水仗”。
林彪在观看了天津的城防之后说:“主要还是这条河的问题,炮击之后,部队能不能快速过河,多在河上停一分钟,就要多很大伤亡,这个仗打到最后,就划不来了!”
部队想了很多办法,有的提出造大板桥,有的说用苇秸,还有的提出用汽油桶搭桥。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林彪总是要新办法。
“苏联卫国战争的时候,用过坦克架桥。”刘亚楼在苏联留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办法。
林彪点头了:“这个办法可以试试!”
“坦克填到河里倒不心痛,就是坦克兵。”
“爬出来就是了!”
刘亚楼看到林彪定下了决心。便马上派人去试验。
下一个主要问题,便是炮兵了。刘亚楼向林彪报告:“我们已经在天津西南和平门集中了273门大炮,20辆坦克,炮兵六个团,分为四个炮群。这是1纵的主要进攻方向。另一个方向是7纵,由东向西,集中了160门大炮,10辆坦克,另外还有96门大炮担任助攻。”
林彪对这个打法很满意,很合他“一点两面”的战术。
“炮兵的任务要明确,总任务:压制敌炮及观察所,打乱敌指挥系统,打开突破口,支援步兵冲击,摧毁与破坏钢筋水泥工事及纵深坚固目标。在敌人反扑的时候,还要有足够的火力拦阻射击。”
“这些我们全都考虑到了。”
林彪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又说:“还有一点就是炮兵不要打了自己人,步炮协同很重要。信号要弄清楚。”
刘亚楼在小本子上记完之后,将林彪的指示马上下到了各主攻部队。
1月14日早上,大雾弥漫,天津城头白茫茫一片,地面上几米之外看不见人。林彪一大早就起来了。他在院子里转了两圈后问刘亚楼:“等雾一散就开始总攻怎么样?”
“这是没有问题的,10点一定会散的。”
10时许,天空一片清朗,大雾散尽。
刘亚楼下达了总攻的命令。500多门大炮同时开火,弹雨纷飞,向天津城头泻去。在西南主攻方向上,10分钟之内发射炮弹2万多发,重约300多吨,整个和平门城楼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开始还能听到几声城内打出的炮声,10多分钟之后,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有一阵阵的轰鸣声。
这时天上出现了两架敌机,地面上炮声震耳欲聋,根本听不到飞机的轰响。这两架敌机低空从我军炮阵地掠过,看来又是从北平飞来探听天津战况的。
刘亚楼给高炮营打电话:“你们高炮是干什么吃的?没有看到敌人的飞机?”
“报告首长,我们没有接到开火命令。”高炮营长说。
刘亚楼也笑了:“地面上都打开了,你们还等什么命令,见敌机就打!别让他给我跑了!”
我军高炮一阵齐射,两架敌机在火网中,左冲右撞,中弹起火拖着黑烟栽到了地上。
我军经过1小时57分的轰击,敌人的天津城防工事已是千疮百孔,城上敌步兵不少被震昏过去。
步兵接到了冲击的命令,在前面开道的是5辆准备架桥的坦克,敌人的炮弹对准坦克打来,坦克越来越快,直向护城河冲去,后面的步兵也被拉下了一大截。
第一辆坦克冲上了护城河,坦克兵加大了油门,坦克“轰”的一声上了冰面。按照敌我双方想象中的,坦克马上就要掉到河里去了,连敌人的大炮也不开火了。
可是大出人们意料,坦克轰响着冲过河去了!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一看坦克过去了,把手里拿的渡河的木板,全都扔了,从冰面上直接冲过河去。
事后才弄清楚,尽管当时天津的气候不算冷,由于敌我双方,一边加水,一边放水,结果冰一层一层地越冻越厚,最后连坦克也掉不下去了。
陈长捷在他的指挥部里,听到解放军的坦克直接从冰面上冲上了城头,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他已经隐隐地感到,上帝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连天气也和他作对。
“天不助我!命令各部队反击!反击!”陈长捷一下子坐到长条桌前,再也说不出话来。
如果他能够预见到20多个小时之后,他会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俘虏,这时,他会做些什么呢?
站在地堡的门口,听着解放军攻城的炮声,他的心中难免要生出几分凄楚,一个多月之前,如果他听从了他的手下几位军长的话,率部从塘沽坐船出走,又会怎么样呢?
他不敢决断,没有傅作义长官的指令,蒋介石也不会同意。
如果他守不住天津,北平傅长官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不过此时陈长捷已经来不及后悔了。
攻克天津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16日,一封由林彪和罗荣桓具名的急函来到傅作义将军的手上。
除了北平守军放下武器的条件外,明确提到至21日下午2时为止,如拒绝起义解放军将全面实行攻城。
此时,傅作义将军已经无心再打了,他知道从解放军攻打天津的炮火来看,解放军的大炮一开火,古城北平将毁于战火之中,我傅作义将是千古罪人。
1月21日,解放军前线代表苏静与傅作义的代表王克俊共同在18条协议上签了字。
国之大幸,北平不染炮火,便和平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第15章
毛泽东急电:“炮击南京由中央决定。”英舰“紫石英”号逞凶,我炮兵再振国威;人民炮兵慎战大上海,聂凤智军长对违纪炮兵战士不忍心执行战场纪律。
毛泽东说:“大炮一响南京政府的大员就跑光了。”
1949年1月21日,南京城内寒风袭人。在这南国古城,每年早春到来之前,总要来一阵春寒才会看到春的影子。
这一天正是北平傅作义的代表与解放军代表签署和平协议的日子。
也是在这一天,蒋介石要“引退”了,宣布把总统的位子交给李宗仁。
下午1点多钟,蒋介石驱车前往中山陵向世人表演“辞陵”。
沿着中山陵那长长的台阶,蒋介石默默地朝上走去,黑色的披风在风中拂动,看上去从容镇定,可是心里已是一团乱麻。行礼之后,当他一个人走入总理灵堂的时候,身子晃动了一两下几乎要跌倒。
从陵堂内出来,蒋介石对随从说:“来,都到这边来,我们合个影好吗?”
南京卫戍总司令张耀明、副总司令覃异之都靠到了蒋介石的身边,一个个强打起精神。
拍完了照,看看时间还早,蒋介石又讲了几句话:“今天我们在军事上有一些失败,可是我们还有江南西南广大的地区,这比黄埔革命时期要好得多嘛!”说完他干笑了两声。其他人也连连称是。
下午4点多钟,蒋介石乘车到了机场。当他登上飞机时,回头看了一眼南京,只见天空灰蒙蒙的,一片黯然没落的气氛。
飞机起飞了。从此蒋介石一步步地逃到了台湾岛上,再也没有回到南京。
2月25日,河北西柏坡。天气还没暖,山坡上一层淡淡的雪。毛泽东披着棉衣正在灯下看着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的计划。
朱德在一边说:“这是最后一仗了,这一仗打过去,蒋介石在南面就站不住了。”
毛泽东笑了:“是啊,朱老总说得对呀,这个李代总统也是害怕我们打过去呀,一再提出国共两党和谈。”
“告诉陈、粟、刘、邓,应准备攻克浦口,作好炮击南京的准备。”朱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看可以,我们要作好准备,必要时就是要给他们一些压力。”
3月17日,毛泽东再次复电第二、第三野战军首长:“是否炮击南京,则要看谈判,谈判有利于我,则不要炮击,谈判破裂则要炮击。”
中央在电报中还提出先不要攻击浦口镇,因为攻下浦口,南京政府大部人员势必跑散,不利于我军和平接收南京。攻击浦口的时候,必须由中央临时决定。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脚步,与春天节节同行。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开进。
毛泽东坐在车上,看着满地的麦苗,富有诗意地说:“大地一片春绿,看来春天已经来到了!”
4月,毛泽东住进了香山双清别墅。在明亮的电灯底下,毛泽东认真审查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计划。
4月初,国民党急急调兵遣将,在湖北宜昌到上海间的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兵力。以海军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一部共有26艘军舰和56艘炮舰,另有江防舰艇40余艘,控制了整个长江江面。另外调空军四个大队以南京、上海、武汉为基地支援陆军作战。
中共中央军委针对敌军的部署,决定以第二、第二野战军七个兵团24个军及地方部队共100万人,发起渡江战役,歼灭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治经济中心京沪杭地区;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约10万余人,组成先遣集团,迅速南下,攻取信阳,威胁武汉,会同中原军区部队钳制白崇禧集团。中央决定渡江作战由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
毛泽东特别注意的是炮兵,如果炮兵不能一举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