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计师Alessandra,并特意注册了一个英文毛衫品牌“REWOOL”,即“循环利用毛的意思,强调环保意识”。像中基宁波公司有这样跨国经营战略的企业在宁波早已有很多。海天塑机有限公司,是宁波企业“走出去”的典型。其产品已遍及全国各省、市,并批量出口美国、欧洲、南美洲、中东、东南亚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在巴西、土耳其、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海天分公司。
根据宁波市外经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12月底,历年共批境外企业和机构363家,而历年累计批准外商驻宁波机构也才407家,宁波企业境外项目总投资累计9609.44万美元,中方投资7519.45万美元。光是2003年,宁波新批境外企业就达74家之多,总投资2102.93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1858.45万美元。
2003年宁波市新增74家境外投资企业主要分布是美国18家、日本6家、德国7家、阿联酋5家;从投资产业来看全都集中在第二产业;从投资主体性质来看,国有企业仅有1家,股份制企业63家,中外合资10家。
2.
海外投资,绕开贸易壁垒
实际上,对于走出去的理由,楼小平叙述的仅仅是一个战略设想。隐藏在这些企业“走出去”想法后面的,却是现实的紧迫性。最初是“扩大贸易,从而走出去”,而“内部过度竞争、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是企业走出去的深层原因。宁波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外资管理处官员指出,宁波的许多小商品都做成了大市场,如余姚的小家电,宁海的文具等,可以说块状经济“内部竞争非常激烈”。确实,块状经济的完备配套产业为宁波企业的壮大提供了基础,但也造成了因竞争激烈而生产相对过剩的压力。此外,近年来贸易壁垒增加,迫使宁波企业家们改换策略。
“近年来,针对中国产品的各种贸易壁垒越来越多,”一位代表告诉记者,“而走出去在海外投资,实行本地化,可以更好地避开这些壁垒,特别是加工贸易采取‘走出去’可以立竿见影,绕开贸易壁垒。”此外,宁波是资源弱市。一方面有许多优势产业产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受资源制约。尤其是电力、土地的制约,“2003年是宁波10年来第一次碰到这样大规模的停电”,家家企业都自备了柴油发电机,柴油需求急剧攀升,一时“宁波油贵”。“要持续发展,必须走出去,开拓创造财富的新空间。”由于资源贫乏,宁波企业走出去投资的意识较强。“利用国外资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到国外投资办厂。”这位代表指出。
据介绍,宁波慈溪市经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罗马尼亚投资园区,余姚则在阿联酋、迪拜形成了投资专业市场。2004年,根据计划,宁波要主攻的地区是俄罗斯和非洲国家,“这些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但加工业十分落后”。正因为如此,自2002年起,动员民企走出去就已经是宁波的主要攻略。
3.
外贸经营“零门槛”
引进和走出之间的利益不言而喻。刘德学委员说,“走出去”不仅可以直接带动相关产品、技术、劳务的出口,而且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2003年底,中央在浙江等5个省市试点取消企业购汇限制。最近,中央又下放了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2003年宁波市有外经贸经营权的累计达到3037家,其中生产企业2481家。其中推波助澜的原因有“只要有500万注册资本就可以有外贸经营权,这大大降低了门槛”;而不久的将来,“预计为零门槛”,中基公司副总经理史良认为。傅百奇委员则建议,对外投资要勇于突破,如境外收购股权,建立境外开发区、境外研发中心和贸易中心,开发境外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宁波市的境外投资合作开始于1988年,宁波政府大力推动则从2001年开始。在2003年,宁波市财政安排600万元,用于扶持企业走出去。此外,各区县也有配套扶持,如开发区对兴办境外贸易性的公司,属合办的补贴3万元,兴办境外加工企业的补贴5万至10万元,兴办境外贸易中心工业园区的补贴20万元,而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基数则内部为0.005元/美元,基数补贴0.006元/美元。宁波市外经贸局《宁波市外经贸综合运行情况》指出,政府补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仅2003年,宁波市境外企业带动出口2.1亿美元。
虽然政府推动的原因,最初是“转移剩余生产能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必须走出去才有更广阔的天空”,政府只是“有意识地引导”,愿不愿出去,对民营企业来说,是“自己的事情”,宁波市外经贸局官员说。但客观上,走出去可以带动出口,尤其是“设备出口”;而对于东道国来说,可以增加就业和收入,“有利于增进国家间友谊”。当然,采取“并购等方式”走出去,“也是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宁波市今后对此方式重点鼓励。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号召企业“走出去”始于中央,并也出台了一系列外汇、信贷和保险等领域的扶持政策,但宁波“几乎没有享受”。2004年2月3日《宁波“走出去”工作基本情况汇报》指出,尤其是“允许申请的合资合作基金必须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难以享受”,此外“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申请的环节多,控制严,企业可望不可及”。
(见习记者罗小军)
第一部分 激活之长三角趋势第15节 温州中兴(1)
温州维新
GDP的相对下滑,资本、产业的外流让温州落入“经济模式即将衰落”的困惑中。在温州人看来外界的惊呼与议论也许有些不明就里,但这确实也让温州政府感到了一丝隐忧。从早年的“敢为天下先”到如今的“有限政府”,是耶?非耶?温州人该如何面对和保持曾经的辉煌?
“温州模式过时了?”温州的弦正在绷紧。“现在领导感到压力了,不前进就落后。”温州两会即将召开,温州一位企业家、政协委员对记者指出。
3月初温州两会就要召开。“纵向比较有增长,横向比较有差距,发展前景不乐观。”一位温州人大代表的提案草稿这样写道。而在温州内部,一场“全国看温州,温州学全国”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在2003年初已然悄悄开幕,隐藏其后的,实质是“温州模式”的适时升级。何以如此?又如何对策?
1.
GDP增速之惑
温州市委书记李强指出,这次思想大解放,温州上下,“每个地方、每个单位、每个人,都要在横向比较中寻找差距”。其中,温州面对的一个巨大差距就是颇受争论的GDP增速。2003年上半年,温州GDP增速在浙江省倒数第二。
温州经济的快进也好,放缓也好,都与温州经济的特点以及政府的行为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直到1994年股份合作制在政治上得到确认和推广,温州经济模式一直“领先国内”。在这个过程中,民营经济自发成长与地方政府“护航引道”起了重要作用。温州GDP由1978年13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055亿元,24年内增长81倍多。但到了2003年,尽管全年增长14.8%,达到1998年来的最高增速,而且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是近六年来增速最快的,但相对浙江省其他地区而言,还是在放缓。而且资料显示温州GDP增速相对放缓“已非一日”。1998年以来,温州GDP年增长率均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速度,而其平均速度比1979—1997年的平均速度低3个百分点以上。GDP增速在浙江排名倒数第二。
2.
剩下三大优势
在温州人看来外界的惊呼与议论也许有些不明就里,但GDP的下滑确实也让温州政府感到了一丝隐忧。一位代表在提案中究其原因认为,“传统制造业升级缓慢,先进制造业发展不快。”总之,“小、低、散”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区域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正在弱化,甚至退化”,温州体改办研究员姜洪新指出,而今温州“剩下的三大优势”,即产业集群,民间资本,市场优势。其中市场优势有三个:温州本地企业;温州人遍布全国的区域扩张;利用走出去的侨眷开拓的海外市场。但本地资本市场又迟迟发展不起来,尽管温州企业对“民间银行”千呼百唤。“如果换在20世纪80年代方兴钱庄创办那时候,早就不知道有多少家了。”本地专家指出,“这需要政府来积极推动。”不过,“在办钱庄的过程中,政府事实上承担了绝大部分风险和压力。”方兴钱庄创办人方培林回顾历史时坦承。
已有的资本优势发挥不了,而原有的短腿却日益显露,即土地资源紧缺、要素刚性制约、商务成本飙升,这样温州企业盈利更加艰难了。
3.
出路何在
随着民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温州的先发优势已经遍地开花,经济进一步发展则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需要政府积极主动推动改革。”一温州籍省政协代表电话中说。的确,在过去原始积累时期,政府只要默认而造成宽松的环境就能利于民营经济的萌芽和成长,但现在则“需要积极推动了”。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温州在全国的创新很少”。90年代早期,有均瑶集团第一个吃螃蟹“包机上天”,但均瑶参资航空公司却发生在武汉,温州某企业家对此类航空公司不能在温州诞生叹惜不已。有些企业家指出,温州的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大都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那个时候的政府“敢于承担风险”。因此,如果说针对目前的增长放缓,“温州要来第二次飞跃,那政府现在就要转变观念,提高效率,改善软硬环境。”
2000年,温州市政协就温州的投资环境作过一个调查,发现企业负担重,乱收费和总体环境成为突出问题。不少企业反映,在温州“最困难的是用地”,“最麻烦的是审批”,“最头疼的是检查”。问题的严重性不仅是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还在于这一问题依然在不断蔓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和彻底根除。”一官员告诉记者。
温州此次思想大讨论重点就是,“要学习先进地区超前的发展思想、可行的发展政策、成功的发展经验,做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力求在解决改革发展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温州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并建议在“学全国”时重点“对外开放学广东,吸引外资学苏南,城市建设学大连,政府服务学上海”。
为改善环境,2003年8月,温州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效能革命”以提高机关效能,严禁有令不行、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态度刁蛮。半年多的时间里,撤除惩戒数百名机关工作人员。此前,据不完全预测,社会交往成本和贿赂成本约占企业非生产性成本支出“80%强”,一人大代表提案起草人透露。而温州企业的外迁,除了资源短缺,土地紧张、产业过度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区位投资环境不佳、政府服务不到位,比较优势丧失”。
据温州企业界透露,温州市一级即将设立招商局,人事安排都已经到位,不过温州市编制办对此表示,“一切以公开文件为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文件公开。”
温州整个产业布局规划,也刚刚明朗,今后温州将按照“一核三带四区”来部署。一核,即经济核心区,发展三产和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业。三个带:温州西部和南北都是山区,发展绿色产品,原则上不发展工业;沿海金色产业带,工业为主;第三个产业带,蓝色产业带,海洋产业。从功能上来区分,北部、西北部是生态旅游区,南边轻工土产区,中间中部都市区,西部南部生态区。然而尽管改革在进行中,问题则不是一天就可以解决。在人才和资本的引进上,仍有房价上涨和有关单位之间效率不高的关键因素存在,这也许是这两年来温州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而这是温州发展的重点所在。温州的维新之路,看来还需假以时日。
(见习记者罗小军)
第一部分 激活之长三角趋势第16节 温州中兴(2)
温州,资本之渔
是改善投资环境,挽留企业和资本外迁的洪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