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虚词用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⑶既然。例: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既:这里有“既然是”的意思。)②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既而」例:①既而儿醒,大啼。②既而敌行益迩。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④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⑤既而将诉于舅姑。 

                  「既已」已经。例:①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②齐军既已过而西矣。③既已,无可奈何。(既已:这里意思是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莫 

                  ⑴不。例:① 然,莫相知。②侧目莫敢过其门。③菲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④宋莫能守。⑤莫我肯顾。⑥莫如遣腹心自结于东。 

                  ⑵没有什么。例:①尤莫逾油画。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莫不中音。 

                  ⑶没有谁。例:①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莫敢违。②时入莫之许也。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⑤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莫或:没有什么人。)⑥奉行者莫辨也。⑦残贼公行,莫之或止。⑧天下莫不闻。⑨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⑩莫之能御也。(11)莫能与之争。(12)众莫不知。 


                  ⑷不知。例:①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②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5)同“暮”。例:⑴至莫夜朋明。(莫夜:晚上。)⑵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大」没有什么比这个再大,极大。例:①他们既肯赔话,又肯化钱,已是莫大的面子。②视天下为莫大这产业。 


                  …


                  乃 

                  ⑴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⑵才,这才。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 


                  ⑶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⑤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⑨是乃仁术也。 


                  ⑸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⑺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⑻可是。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⑽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其夫呓语。(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他:她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①并自为其名。②舍其文轩。③既其出。(其:我们)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⑦不敢以其富贵骄士。⑧遂前其足。⑨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⑩亦各言其志也!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①妻跪问其故。?②念悲其远也。(其:她)③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其:他们)④望请其指教。(其:她们)⑤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②其孰能讥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其为死君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②怀其璧。(其:那块)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本义项指后一个“其”:那个。)④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事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一说如果。)⑤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⑥未必有其实。(其:那样。)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③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此其:这种。此、其同义连用。)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其:可要。一说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则齐国其庶几乎?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