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被葬在了圣保罗教区。随着他的死去,原本神秘的身世似乎更加神秘了。
伏尔泰的记载到此为止,留给后人更大的猜测空间。据说在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六都曾下令调查过“铁面人”,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传闻中路易十六曾明确表示:要确保“铁面人”的秘密,从而使这个“铁面人”更加引起了后人们的好奇。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囚犯到底是谁?其真实姓名是什么?为什么会被关进巴士底狱?又为什么会被路易十四特别关照要优待?这些问题成了近3个世纪以来一直困扰欧洲历史学家的一个难解之谜。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形成了众多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这个戴面罩的囚犯是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长兄,他为人忠厚老实,凶险狡诈的弟弟以阴谋的手段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法国国王的王位,自己登上了国王的宝座。为了不让世人知道他的存在,路易十四对亲哥哥判处了终身监禁,用铁面罩掩盖他的真实面目,让他一辈子待在监狱里。反驳这种说法的人认为,皇室的权势之争向来万分残酷,以凶残著称的路易十四既然能夺取王位,为什么不用毒药和秘密处死的方式来彻底解决问题,这在当时并不稀奇,反而大发善心地让“祸根”活在世上,还给予种种优待,这太不合常情了。
在法国大革命后流传很广而且后来影响深远的一种看法是:这个人是路易十四的生父多热。根据史料记载,路易十三和王后安娜不合,并长期分居,是担任首相的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中调和,才重归于好。但有人猜测当时王后已经与贵族多热有了孩子,才会离开情夫多热而重新投入路易十三的怀抱。路易十三和安娜王后和好后不久,就生下了路易十四,所以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怀疑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父子关系。据说多热为掩人耳目被迫远走他乡,路易十四登基后,多热悄悄返回,向路易十四说出了事情真相。但路易十四害怕丑闻暴露,又不好对生身父亲下毒手,只好把他罩上铁面罩,送到监狱度过余生,给予最好的照顾,算是对生父的孝顺。法国社科院院士潘约里在其1965年出版的《铁面罩》一书中就支持这种说法。
19世纪末一位叫安娜•;维格曼的人提出了一种看法,这位戴铁面罩的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当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前,他的忠实追随者买通了刽子手,顶替国王死了。为了不被人发现这个秘密,查理一世只好终身隐居在巴士底狱中。安娜的观点的依据只有一个,就是查理一世和这名囚犯都很喜欢头披薄被头。
路易十四时代的国务秘书马基欧里也被列入怀疑对象之中,在割让意大利领土卡扎里给法国的秘密活动中,马基欧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路易十四那儿得到应得的奖赏之后,马基欧里却又把这个秘密出卖给了西班牙。恼怒的路易十四对他的背叛大为光火,将他关进了监狱,并给他戴上了铁面罩。
在人们费尽心机地猜测这位“铁面人”的身份而毫无进展的时候,有的人干脆认为:这个人根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喜欢愚弄人、制造“悬念”的路易十四根本是要故意弄出这种效应,让后世的历史学家绞尽脑汁去猜测。这种说法一出,立刻被很多学者驳为无稽之谈。
但不可否认的是,“铁面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令人费解之谜,关键是因为路易十四答应为“铁面人”保密,因此,所有关于“铁面人”的资料,在17世纪就被有意识地进行毁坏和掩盖,留下来的材料不仅零乱不堪,还互相矛盾,漏洞百出。1970年,法国有个记者阿列兹就这一谜案出版了一部《铁面罩》,在大量的旁征博引之后,他也不禁感叹:“这实在是个难解之谜!”
第一部分沙皇尼古拉二世幼女曾生还于世吗?
1917年2月,彼得格勒再次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人民运动的强大压力下,尼古拉二世终于在3月15日(俄历3月2日)宣布退位,统治俄国300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3月20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布:“确认退位国君尼古拉二世及其夫人已被剥夺自由,并将退位沙皇幽禁于皇村。”当时,皇后亚历山德拉和四位公主及皇太子早就提前被软禁在皇村了,晚上沙皇也被押送到那里。
沙皇一家虽是囚徒,但仍然过着安静和舒适的皇家生活。表面上看起来,不再享有任何权力的尼古拉二世也不像从前的“血腥沙皇”那样暴戾了,平静的乡村生活使他增加了几分家庭温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家人共处上,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沙皇的家庭成员一共有七位。家长为尼古拉二世,对于自己身份的剧烈跌落似乎显得无所谓。在皇村的日子他每天忙着扫雪、锯木、劈柴,或者陪着儿子做游戏。
而女主人皇后亚历山德拉则没有沙皇那么好风度了,厌恶她的人称她为德国来的“黑森林的苍蝇”,实际生活中她是一个喜怒无常、好弄权术、迷信鬼神、生活放荡的人。从为所欲为的皇后变成阶下囚,她感到极度的不满,每天暴跳如雷,不是咒骂革命者是“暴徒”,就是指责沙皇的手下都是一些无耻的“背叛者”,每当看押她的士兵按规定称呼她为“罗曼诺夫女公民”时,也必然会引起她的破口大骂。
四个公主分别叫做玛丽娅、塔季娅娜、奥莉佳和安娜斯塔西娅,其中只有大公主玛丽娅还经常陪同沙皇去散步和锯木头。从前养尊处优的四位公主在失去自由后生活非常无聊,只得以刺绣、打牌来消磨时光,时间一长也慢慢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偶尔也会为自己洗衣服和烤面包。皇太子阿列克谢只有13岁,童年时患过血友病,身体一直弱不禁风。他很懒,也不爱读书,常以身体不舒服为借口躺在沙发上不动弹,性格也很像他那位神经质的母亲。
至于要如何处置沙皇一家,俄国的各派势力争执了很久,一时也没有定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准备先把沙皇一家送到摩尔曼斯克,再去丹麦,英国政府也决定派巡洋舰来接走沙皇。尼古拉二世表面上看起来神态自若,内心里却无时不在焦急地等待被遣送或是出走甚至是逃跑。但事与愿违,沙皇一家先是被转移到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软禁在前省长的豪华官邸里。九个多月后又迁往乌拉尔的叶卡捷琳堡,并被关押在与外界隔绝的单独居室里。待遇的变化让沙皇一家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他们积极准备着出逃。
1918年7月12日,乌拉尔苏维埃感觉到了形势的严峻,为了在俄国彻底废除专制皇权统治,他们果断地决定就地枪决沙皇一家。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革命士兵和武装工人将沙皇一家七口人和四名亲信押进地下室,向他们宣读了乌拉尔工兵农苏维埃的决定,随后地下室就响起了一排枪声,经检验,十一个人当场全部死亡,尸体很快被火化,骨灰和遗物被抛进了一个泥潭中。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不久后在欧洲的各大报纸上都登出了这样的消息:俄国公主安娜斯塔西娅奇迹般地逃脱了布尔什维克的“魔掌”,已辗转到达了欧洲。这个消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且报道得非常详细,使人不能不信。据报道称是一位看押士兵在皇恩感召下在处决前夜将安娜斯塔西娅偷偷放走,在西欧她见到了侨居丹麦的祖母、俄国皇太后玛丽娅•;费奥多罗夫娜,皇太后承认了她的身份,报纸上还刊登了许多她本人及其与祖母合影的照片,到现在许多西方学者还是坚持这个观点。
但是苏维埃政权和苏联史学家在当时和后来都很坚决地否认有所谓俄国公主生还出逃的说法。叶卡捷琳堡的看守措施极为严密,看守人员绝对忠诚于苏维埃政权。安娜斯塔西娅是不可能逃走的。而自从沙皇一家被处决后,在西方各国自称俄国皇族后裔,招摇撞骗的人数不胜数,而在几十年中,在西方竟有30多位不同国籍的女人自称是安娜斯塔西娅,要求继承罗曼诺夫家族的遗产和爵位。
文艺界更是不甘寂寞,至今为止,已有数十部描写安娜斯塔西娅身世及奇异经历的传记、小说、戏剧、电影问世。
沙皇尼古拉二世之女安娜斯塔西娅究竟是否生还于世?这或许是俄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未解之谜吧!
第一部分向死而生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前399年)是世界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曾被后世誉为希腊的耶稣,西方的孔子。可就是这样一位先哲,却被莫须有的罪名推上法庭,糊里糊涂地被用毒酒处死在监狱中,这实在是令后世人疑惑不解。
时光倒流到公元前399年,希腊雅典的一个普通法院里,正在审理一起政治犯的案件,被告就是已经七十多岁的苏格拉底,他是以“亵渎神灵,蛊惑青年”、“煽动反民主情绪”两项罪名受到起诉的。面对法庭的审判,苏格拉底慷慨激昂,侃侃而谈:“雅典的兄弟们,我敬爱你们;但是我将服从的是上帝,不是你们,只要我有生命与力量,我将永不停止宣扬与传授哲学。……我是上帝派遣给雅典城的牛虻;我们的国家像一匹硕大高贵的骏马,由于它体积大、行动迟缓,需要时时叮咬它,才能使它精神焕发。所以我总是跟着你们,说服你们,并且在你们办事不公正的时候责备你们。”但是,雅典这匹骏马却不喜欢牛虻的叮咬,执意想把这只“牛虻”消灭掉。一个月以后,苏格拉底在狱中接过当局为他准备好的致命毒酒,镇定自若的一饮而尽,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雅典。
大约在公元前469年,在希腊雅典城邦一个普通石匠的家里一个小男孩来到了世上,被取名为苏格拉底。当他长大成人的时候,正值希腊战争连绵不断,苏格拉底多次亲身参加了战斗,在战争中接受血与火的洗礼。因此,他不像前代的哲学家们那样成天坐在书斋里潜思冥想,而是把眼光从茫茫宇宙转向了芸芸众生,积极地融入社会,向社会传播他的哲学思想。传说中的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也不修边幅,经常打着一双赤脚,穿着一件破旧的长袍,为此还得到了一个“雅典的小丑”的外号。他白天很少呆在家里,而在各种公共场所却能经常看到他的身影:早晨他沿着运动场散步,上午总是出现在市场上,总之在人最多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出现。每次他都安静地和各行各业的人探讨各式各样的问题,耐心倾听别人的看法。
苏格拉底的一生都爱好智慧、追求智慧,他是第一个把“人”自身列入哲学命题的人,认识人类自己从他开始成为哲学的中心主题之一。哲学开始走下云端,进入了千家万户,开始审视生命、伦理和善恶。他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主张“真知必行”、“知行合一”。他反对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认为人应该注意自身的素质和德行的完善,过一种文明而简朴的生活。他主张社会各行业均应该让有专长的人来管理,甚至国家政权也不例外。
同时,苏格拉底还是一个教育家,他从母亲为人接生孩子受到启发,自称是知识的“接生婆”,注重诱发学生的自己的想法,实质上是一种独特的启发式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是一个真正的教师,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苏格拉底生前既有大批忠实的崇敬者,也有大批激烈的反对者。当他受到莫须有的罪名被审判时,他的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在法庭上就原告们提出的罪状进行了逐条反驳。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法庭最后还是宣布苏格拉底有罪。根据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进行判决之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供法庭二者选一。而苏格拉底公开表示他的言行是有利于社会的,根本谈不上什么犯罪,他甚至认为,最合理的判决是让他终生在雅典卫城的圆顶厅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餐。而在朋友们的规劝下,他答应提出另一种刑罚,提议对他罚款30明那(当时的一种货币单位),这也是一种很轻的处罚方式。也许是他的言行激怒了法官们,结果大大出乎爱护他的人的意料,他被判了死刑,不过这在民主气息浓厚的雅典也实在是令人吃惊不已。
宣判的那天,恰逢雅典的一个祭祀日,按照当时法律,不能处死犯人,于是苏格拉底又多活了三十天。这一段时期,他过得很平静,他的朋友们买通了监狱看守,制定了越狱计划,极力劝他逃走,但被他拒绝了,认为自己应该服从国家的法律。“无论如何,别人不义地把我处死,我自己有什么理由因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