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有台电话,但这对未来的王后来说,设备依然是太简陋了。房间内只有一张铁床、一张小桌、一个单门衣柜、一个洗手间、一台小冰箱和一台电视机,没有专用的浴室,必须穿过门外的走廊和别人共用。 1982年6月21日晚9点3分,小王子诞生了,7磅10盎司重,长着一小撮短发和一对蓝色的眼睛。小王子出生二三个小时后,戴安娜就坚持把他带回肯辛顿宫。医生认为,戴安娜在消耗那么多的体力之后不宜走动。然而,在全世界的瞩目中,王妃不靠任何人携扶,自己走出了医院。各传播媒体早已守候在医院外,争着拍小王子的照片。疲惫的戴安娜看起来依然骄傲而快乐。她是如此满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她知道她生下了一位王位继承人,而再过10天她才满2l岁。 小王子诞生,举国庆贺,皆大欢喜。为了给孩子起名字,王储夫妇讨论了好几天。查尔斯想给他的第一个儿子起命“阿瑟”,以后把第二个孩子叫“艾伯特”,随维多利亚女王丈夫的名字。戴安娜则选择了“威廉”和“哈里”,而把丈夫起的名字定为孩子的中间名。王储夫妇及时考虑到孩子的抚养和教育问题。查尔斯王子认为,孩子应该由照料过他的保姆梅布尔·安德森喂养,然后雇一位家庭教师来肯辛顿教育孩子。查尔斯王子当年就是这样长大的,他想让孩子走他的路。戴安娜建议,她的孩子应该和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她认为孩子应该在外面的世界里成长,而不应该被禁闭在皇家宫苑。 戴安娜不顾皇宫清规戒律的约束,尽一切可能使孩子正成长。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戴安娜懂得缺少亲情给孩子造成的精神伤害。她决心要使孩子享有父母的拥抱和亲昵,这正是她和弟弟查理孩童时代所缺少和渴求的。她雇用了巴巴拉·巴恩斯照看孩子,并亲自参与对孩子的抚养。她多次对姐姐莎拉说,她将保证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孩子。 一段时期,做母亲的乐趣抑制了她的饮食紊乱症。威廉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戴安娜。已为人母的戴安娜除了扮演王妃的角色外,还需要设计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戴安娜终于发现一个值得她努力的目标:把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从此不再顾影自怜了。 对戴安娜来说,过去认为查尔斯所做的事都是无懈可击的,当他演讲、交谈、与人交往时,戴安娜每每会用一种崇拜的眼神望着他。但随着时光的推移,戴安娜终于了解到查尔斯并非想像中那样完美,幻影破灭了,她发现生活必须靠自己,不能再依赖他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除了第一个孩子给父母带来自然的快乐外,确实还给戴安娜带来好运;这使她在公开露面时更为轻松,使她与人有了说不完的话题,这在6年以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效。她的自信心有所增加,这样一来,查尔斯觉得他更加相形见绌。她也学会不再把报纸有关她的报道的成千上万个词从头到尾读上一遍,也不会为这些文章而感到忧愁了。 在王室的重重限制下,戴安娜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用正常的方式教养她的孩子。她自己的童年已经证明,父母的疏离足以伤害小孩的情感。她和弟弟查理小时候,曾经企盼父母的亲吻与爱抚而不可得,她决心永远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她的覆辙。在雇用巴巴拉·巴恩斯为保姆时,戴安娜清楚地表明,她将随时留意孩子的成长与教育。她用母乳哺育孩子,不断与姐姐莎拉讨论各种问题。
第四部分:输了爱情赢了世界她从没有经历过如此“残酷”的热情欢迎(1)
威廉出生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反应引发了她心中的隐患——王储与卡米拉的暧昧关系。有一次,查尔斯在浴室洗澡时,通过手提式电话与卡米拉通话。戴安娜无意中听到查尔斯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永远爱的是你。”戴安娜大为震怒。 戴安娜逐渐看清了她与王储婚姻的虚伪。王储在与戴安娜的一次激烈争吵中,很清楚地说明了王室成员的特殊地位。他明确地告诉戴安娜,他的父亲爱丁堡公爵同意,如果王储婚后5年,生活并不幸福,他就可以恢复单身生活。 在巴莫拉尔居住期间,戴安娜更加抑郁。这里的天气很难让她打起精神。摄影记者拍下了王妃冒雨从巴莫拉尔返回伦敦的情景。新闻界据此草率得出结沦,认为戴安娜厌倦了苏格兰高地女王别墅的隐居生活,要回伦敦购物。事实上,她回肯辛顿宫是为了治疗慢性抑郁症。一段时期内,好几位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对付她的各种问题。一些入主张采用药物治疗,另一些人则试图从心理方面人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戴安娜坠于绝望的深渊时,舆论转而反对她。在记者的眼里,戴安娜不再是神话中的王妃,而是一个奢侈浪费、挥金如土的购物狂,拥有数不清的新潮时装。婚后13个月以来,陆续有一批王室工作人员辞职。王储抛弃朋友,改变饮食和服饰习惯,统统是戴安娜的责任。就连女王的新闻秘书也在谈论王储夫妇的不和与争吵。有一段时间,自杀的念头不断缠绕着戴安娜。闲话专栏作家奈杰尔·德普斯特称她是“魔鬼、妖精”,对这种骇人听闻的恶意中伤,戴安娜一直耿耿于怀。 1983年,王子和王妃要一起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首次海外旅行。此时,她决定威廉将与他们一起去。这在以前没有发生过;皇室子女在其父母到英联邦成员国进行长期而又艰苦的访问时都被留在家里。但是,威廉跟着去了,在悉尼附近的一处戒备森严的房子里有人照料他,他的父母在澳洲大陆上来来往往地进行访问活动,隔几天就飞回来看看他。这次访问持续了6个星期,真是紧张异常,他俩都筋疲力竭。 新闻界大肆指责戴安娜公然对抗女王旨意,执意带儿子出国访问。事实上,这个决定出自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弗雷泽。王储夫妇在动身前,收到总理的来信,说他了解王储夫妇的家庭困境,请他们带上小王子威廉同往。弗雷泽周到的安排使他们延长了访问期限。此举并没有征得女王批准。 王储夫妇的访问日程,安排得紧张而繁忙,他们只能见缝插针,趁短暂的喘息机会与儿子共享天伦之乐,但戴安娜至少知道,她和儿子在同一块国土上。威廉在异国土地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王储夫妇漫游期间热衷谈论的话题。 这次旅行是对戴安娜身体和耐性的又一次考验。此后,她再也没有经历过如此“残酷”的热情欢迎。在旅行沿途的各大城市,王储夫妇受到足有百万人的狂热欢迎,而这个国家总共只有1700万人口。在布里斯班,30万人云集城市闹区,冒着华氏95度的酷暑,歇斯底里地狂奔、呐喊。经常有突如其来的人流蜂拥而至,有时难免导致灾难。王宫里没有一人,包括王储本人在内,曾经受到过如此狂热的崇拜。 戴安娜把丈夫视为重要人物和向导,但新闻界和公众却颠倒了这种关系,导致俩人关系的疏远。如同他们访问威尔士一样,澳大利亚的新闻界和公众把全部的注意力投向王妃,威尔士王子只是个配角,他的致意只能引起公众抱怨。王储夫妇后来对加拿大为期3周的访问也是如此。王室过去的一位工作人员评论道:“他从不希望公众有这种举动。毕竟,他是王储。他从汽车里走出,人们竟失望地抱怨,这深深地刺伤了他的自尊,难免引起他对戴安娜的妒忌。此后,他俩再也没有同时出国防问、由此可见,这一情形对他们两人关系的影响是重大的,也是可悲的。” 在公众场合,王储体面地接受了王妃成为主角这一事实,私下却怪罪戴安娜。实际上戴安娜并不追求被人崇拜,相反,她害怕成为新闻注意的焦点,的确一个患神经性疾病的女人并不会因她在各种报刊封面美好的形象而高兴。这次精疲力竭但却成功的旅行是戴安娜王正室生活的转折点。她不再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姑娘,而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女人了。这虽算不上什么重大变化,但却表明她的精神正在缓慢恢复。
第四部分:输了爱情赢了世界寂寞地行进在海滩上(1)…(图)
戴安娜的聪明美丽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她越发如一颗明星般耀眼。戴安娜投入许多时间和金钱,每天在白金汉宫的室内游泳池游泳,在肯辛顿的家中施用一套美容秘方。她花大量的钱置装、设计发型,包装精良得像一位好莱坞明星。戴安娜越发地光艳四射,她的每个新奇的小装饰,都会引起女人们的争相模仿。越来越多的人仰慕她、追随她,这些更加深了查尔斯王子的嫉妒。查尔斯历来都是人们注目的焦点,而现在却是戴安娜在牵引着众人的眼睛,他开始感到自己微不足道,甚至受到伤害。 他们依然经常争吵,有时幽默感也会导致他们不和。查尔斯认为戴安娜的幽默幼稚而浅薄,戴安娜则认为查尔斯呆板而不风趣。 有一次在朋友家共进晚餐,有朋友问:“有什么东西比鲔鱼更难闻?”在座各位一脸茫然,那人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鲔鱼的屁股嘛!”当时,戴安娜和莎拉笑得东倒西歪,查尔斯却气得脸色发白,他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粗俗而没水准的笑话,于是愤然离开餐桌。 这场婚姻陷入了越来越糟糕的境地,戴安娜常常拒绝陪查尔斯外出以显示其独立的决心;而当他们双双出入时,查尔斯王子又似乎刻意忽略戴安娜的存在。 他们几乎开口便吵,哪怕在讨论周末计划这无关紧要的话题,也会吵得不欢而散。到了1988年,查尔斯开始以写纸条的形式与戴安娜沟通,这样他便不会听到她争吵的声音。纸条经由侍从传递,一般都能得到答复。 其实这些字条和语言上的冲突只不过是冰山之一角,他们的婚姻危机已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境地了。 查尔斯王子和王妃的婚姻危机,不仅成为小报炒作的题材,也成为杂志、电台、电视台和外国媒体瞩目的话题。王室再次注意到新闻界的这股旋风。经常在王室交游圈中斡旋的塞维尔出来提供他的服务。有关他们婚姻的报道喧腾到最高点时,他建议王室夫妻一起前往南威尔士的戴佛慰问受水灾蹂躏的灾民,相信这样帮会有助于闲言闲语的于息。但那次短暂的旅程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戴安娜在前往威尔士和她的丈大会合时,情绪正处于低潮,一些旁观的员工都可以看出大妻之间明显的裂痕。 那是王妃最沉寂的一段时间。她经常驾车离开肯辛顿宫,远离那些监视她的摄影机和王室人员,挣脱困禁她的围墙,来到她最喜爱的杜塞海岸。寂寞地行进在沙滩上时,戴安娜渐渐了解到,不论她曾经对她的丈夫怀何种希望,现在都已破灭了。他充满敌意的漠视,完全粉碎了她与他重修旧好的念头。她曾经设法迎合他的一切要求,但她的努力不但没有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反而使她成为嘲笑的焦点。王妃现在深深了解,如果她想生活,就必须重新发掘真的戴安娜·斯宾塞。她必须面对生活中的真相。在很长一段时间,她无法控制自己,只能柔顺地服从丈夫、王室和新闻界的每一个要求。在那段漫长而寂寞的行程中,她开始接受命运的挑战,现在,她必须开始相信她自己了。 戴安娜的朋友卡罗琳·巴塞洛打电话来,为她开启了一扇窗户。长久以来,卡罗琳一直非常关心戴安娜的饮食失调症,同时告诉她,缺乏重要的矿物质,像铬、锌和钾,可能会导致沮丧和疲惫。她打电话给戴安娜催促她去看医生,戴安娜却缺乏足够的勇气去和专家讨论她的问题。于是卡罗琳发出严厉的最后通牒,如果戴安娜不去看医生,她就要把她隐藏多年的秘密公诸于世。戴安娜只好求教于斯宾塞家族的家庭医生李宾基医生。李宾基医生是一位饮食失调症的专家、从他踏进肯辛顿宫的王妃专用客厅里,戴安娜就意识到他会理解她,而她也可以信任他。他不曾浪费时间在虚伪的社交礼貌上,直接询问她曾经多少次企图自杀。突如其来的问题令她大惊失色,然后,她也同样坦诚地回答:“4或5次。” 他继续询问一连串的问题,两个小时后,他告诉她,他可以很快地协助她康复。他很自信地认为只要她能设法咽下食物,6个月后,她就会完全康复。李宾基医生的结论是,王妃并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她的丈夫。接下去的几个月,他每周来探望她,鼓励她阅读有关她这种情况的书籍,她必须偷偷地阅读,以免使王子或仆人看到;但在翻阅时,她却感觉内心在欢唱。“这就是我,这就是我,我不是惟一有这种问题的人。”她告诉卡罗琳。 医生的治疗,协助她建立起了自我评估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