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朴文不好气地说:“放心吧,天塌下来,我自己担着,决不会连累你们这些官模狗样的东西,行了吧。”
邓连国:“凭我们的关系,我想你一定会君子一言……”
李朴文:“保证驷马难追。不同你说了。”
邓连国放下电话,刚才沉重的心情有了一下舒缓,但邓连国还是相信李朴文关键时候还是能够守口如瓶的。因为,如果他什么都说,不但出卖了邓连国,而且还出卖了自己。再怎么样也会懂得保护自己吧。
下午上班,邓连国带着一叠材料来到林玉萍的办公室。
林玉萍对邓连国一直没留好印象。一到万洋,林玉萍就接连不断地感到并发现邓连国主管的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也就在工作上接连不断地给邓连国难看。邓连国对林玉萍先是告御状,接着就是散布谣言攻击,几招下来连“铁娘子”的毫毛都没拔出一根,而在刘古钟那里,又自讨没趣,到处碰壁,感到两头不靠岸,觉得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隐藏着深深的危机。正好林玉萍抓教师的待遇问题,就见风驶舵,以积极的姿态落实林玉萍的公共财政思路,讨好林玉萍。
邓连国:“林书记,按照您的指示,关于教师待遇问题,我同教育局局长曹力光搞了一套方案,请您指导。”
林玉萍见邓连国工作积极主动了,连忙招呼他坐下,并没有急于看方案,而是对邓连国说:“连国同志,你的工作近况不错。我心里有数。有为才有位,人民给了我们位置,我们就必须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人民服好务。这些道理,懂吧。”
邓连国连忙自我检讨:“过去工作上的失误,请林书记批评。一来是我自己的作风不过硬,二来您也知道,刘市长的大家长作风,把我们搞得好苦呀。”
林玉萍见邓连国把责任推给刘古钟,说:“你自己主管的哪条线,出了问题,当然是你自己负责。现在,大事都是常委集体讨论,方案还是你先提出嘛。”
邓连国连忙说:“是,您看看这个方案。”
林玉萍仔细看了邓连国的材料后,说:“设想不错,但主要是抓预算的落实。你和曹力光一定要把好关。一定要把教师的待遇落到实处。不然,我拿你是问。”
“是,是。”邓连国点头哈腰地退了出去。
22
远郊的万洋森林别墅会所。
温暖的阳光透过树叶,宛如一把把催春的利剑,散落在绿油油的大地上。晶莹剔透的水珠,折射出光亮的锋芒。在绿茵环抱的中央,有一个高级网球场。
林玉萍与钟键正在场上对垒。身着白色运动服的林玉萍,一身轻盈飘逸,球拍在她的手里挥洒自如,拍到球落,利索干脆。身着蓝色运动服的钟键,被林玉萍调动得东奔西忙,濒于应付,完全乱了方寸。一场下来,钟键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而林玉萍却好象还没热身似的。
钟键:“林书记,不愧为校队的,我不是你的对手。你的拍子,好象弹力特别好。”
林玉萍:“专业用拍。休息一下。”
两人坐下来,钟键开了一瓶矿泉水,替给林玉萍说:“林书记,到万洋后,可是第一次见你打球呀。”
林玉萍:“在财政厅的时候,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打一场。到万洋,实在太忙。怎么样?以后每个星期天都来锻炼?”
钟键巴不得多一些与林玉萍单独在一起的时间,高兴地说:“好啊,每个星期,我定场地,你可要说话算数。”
林玉萍开起了玩笑:“你上班跟着我,休息时间又跟着我,不怕我烦?”
钟键:“是有些烦。”
林玉萍:“是吗?”
钟键:“是有些让你烦,因为你要教我这个徒弟嘛,怎么不烦?”
林玉萍把帽子压得低低的,半躺在白色的椅子上,戴着一副墨镜,翘起二郎腿,嘴里喝着矿泉水,自言自语地说:“蓝蓝的天,温柔的太阳,清新的空气,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真好啊。”
钟键张开双腿,随意地躺在地上,双眼呆呆地望着林玉萍此刻完全不同往日的打扮,不禁怦然心动,好象也在自言自语:“真美啊。”
林玉萍回过头:“什么?你刚才说什么真美?”
钟键故作深沉地说:“江南的美,小桥,流水,人家。此刻的美嘛……”
林玉萍打趣地问:“钟大秘书长,开始诗情画意起来了,此刻的美是什么?”
钟键:“蓝天,青山加美女。”
林玉萍嫣然一笑,那神态,办公室和会议室是绝对看不到的,女人的那种娇气自然地流露出来了,“去你的。钟键,以后没其他人在场,你就叫我的名字吧。不要左一个林书记,右一个林书记的,反正我们的年纪差不多。”
钟键听了像是喝了蜜一样甜,这可能是一个女人的信号呀,“叫你全名不敢,就叫你玉萍吧。”林玉萍地下头,有些羞羞答答地说:“你想怎么叫就怎么叫。”
钟键高兴地从地上跳起来,上前扶着林玉萍:“玉萍,前面有个‘人民公社食堂’,我们去那里过过苦日子,怎么样?”
林玉萍:“好啊,现在就去?”
于是,两个人收拾东西,走出了球场。
车在郊外的公路上平稳地行驶。
钟键一路上不断地向林玉萍推介“人民公社食堂”的饭菜和气氛。不一会,车在一个完全由竹篱笆和树皮搭建的但占地面积却很大的建筑物前停下,钟键先下车帮林玉萍打开车门,等林玉萍下车后,停好车,双双走近“人民公社食堂”,只见门口站着四个身穿七八十年代解放军服装的青春少女,手戴写有红卫兵字样的红袖筒,双手紧握红缨枪,待林玉萍他们走近,立即立正,敬礼,齐声大喊:“同志,您好,欢迎光临人民公社食堂。”
进得门来,一位头围白手绢,完全一副陈永贵打扮的老头子笑容满面地迎上来,说:“同志,我们刚接到上级通知,你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尊贵客人,欢迎,欢迎。饭菜都准备好了,请……”
林玉萍可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吃饭,见到满屋子都是七八十年代的摆设,觉得很有新意。钟键在一个比较角落的地方选了一张台,招呼林玉萍坐下,接着叫“红卫兵”点了几个农村土菜。
林玉萍与钟键一边吃一边聊天。钟键问:“林书记,不,玉萍,这地方有特色。”
林玉萍:“是呀,这真让人感觉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钟键:“现在的竞争激烈,酒楼老板什么创意都搞尽。”
林玉萍:“其实,一个城市,也跟一家酒楼一样,时时面对着竞争。”
钟键:“玉萍,你就是我们万洋这家酒店的总老板。”
林玉萍:“不同,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不是老板,我最不喜欢人家叫我什么老板,真的。”
钟键:“吃吧,边吃边说,味道还可以。”
林玉萍:“很好。这些菜色真是久违了。喂,钟键,我突然有个想法,不知道你是否赞成。”
钟键:“说说看。”
林玉萍:“20多年前,当我们坐在这样破破烂烂的屋子里吃饭的时候,我们当时怎么也想像不到今天的生活该会是个什么样子。”
钟键嘴里塞得满满的,“神仙也没法料到。”
林玉萍:“你可是个留洋高才生,大胆设想一下,20年后的生活,又该是怎么样的?”
钟键:“这个,具体的不敢说,但大概的还是可以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林玉萍:“为什么?”
钟键:“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西方许多国家比我们文明进步至少几十年,西方一些国家今天的生活水平,可能就是我们几十年后的明天。当然,这只是指水平。”
林玉萍鼓起了掌:“说得好,说得好。那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设计一下我们的明天?比如,万洋。”
钟键一时摸不到头脑,问:“林书记,你想说什么。”
林玉萍:“在万洋,我们是否可以来个10年或20年的规划?”
钟键:“什么规划?”
林玉萍:“西方国家不是讲福利国家吗?那我们可不可搞个福利社会,把它作为一个远期目标提出来,好不好?”
这个倒是说到钟键这个留洋高才生的饭碗里了,钟键赶忙放下筷子,说:“不行,林书记,国际上现在有许多福利国家,比如英国呀,瑞士呀,等,他们的经济高度发达。但我们中国现在还不可能,经济基础还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林玉萍:“我们万洋的经济基础,还是可以吧,局部地区搞,不行吗?”
钟键:“事实上,福利社会只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它的背后,蕴藏着一种态度,要求政府改变社保的消极保护做法,通过有利于培养个人的自主与自我发展的积极政策来变疾病为积极的健康,变无知为一生的持续教育,变悲惨为幸福,变懒惰为创造。”
林玉萍:“别给我做理论讲座,说通俗点。”
钟键:“简单地说,纯粹的福利社会很难实现,但他们的思想精髓倒是可以借鉴。”
林玉萍:“比如说……”
钟键:“比如说,积极的社会保障思想。”
林玉萍:“什么是积极的社保思想?”
钟键:“我们现在搞的农村社保,严格讲都是消极的社保,主要是一种制度性的,而积极的社保则是调控性的,比如说,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全民健身,提高卫生保障水平等都是积极的社保。”
林玉萍:“两者是互补的,完全可以结合起来搞?”
钟键:“对,这主要看自己的财力水平。”
林玉萍:“我们万洋,下一步应该借着积极的财政政策,树立积极的社会保障思想,积极进行农村的卫生、水利、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增加就业,减少疾病,等。总之一句话,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带动两个社保思想的最大集聚效应。”
钟键:“没错。当然,还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的社保机构的作用,比如慈善、社区等。”
林玉萍:“好,钟键,今天这个人民公社食堂总算没有白来,学了不少东西。”
钟键开玩笑道:“玉萍同志不耻下问的作风,值得领导干部学习。”
林玉萍:“毛主席不是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少奇同志吗?何况今天的学习型社会呢?你就不要挖苦我,谁叫你学了几招西方的洋招,保守恐怕不行。”
钟键:“哪敢什么保守,我的这些破理论,就是耐心讲给刘市长听,恐怕他都懒得听。玉萍同志,人与人不一样,领导与领导也不一样。”
林玉萍突然收住了笑容:“是,下一步,我还有强调人才强市的问题。不尊重人才,不使用人才,怎么去发展?这个问题,过去在万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钟键:“哎,这些东西就别讲,我钟某人算是早有领教了。”
林玉萍:“不要心灰意冷,上次我们推荐你,材料都报到省里,最后没批。省委可能有其它考虑。”
钟键:“放心,几年都过来了。”
林玉萍:“当务之急是把目前的工作干好,我相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钟键叫“红卫兵”过来买单,付钱后,两个人谈笑风生地离开了人民公社食堂。
第九章罢免镇长
23
两会胜利闭幕,农村股份制和社保方案顺利通过常委讨论,钟键和叶和余分头在全市展开了工作,而且也非常顺利。林玉萍到万洋后的几板斧,算是基本上打开了局面。但林玉萍知道,各项工作虽然部署好了,抓落实很关键,而且下一步要将工作的重点转入招商引资。想到这,正要准备打电话,办公台上的电话响了。
林玉萍:“喂,我是林玉萍。”
对方:“玉萍啊,张启明呀。”
林玉萍:“张书记,好久没听到您的教诲,最近好忙吗?”
张启明:“是呀,上次北京回来,有些事情想同你沟通,但最近省里开两会,实在没时间呀。”
林玉萍:“我到万洋几个月了,您还没来过,什么时候有时间?”
张启明:“玉萍,你的工作省委很满意,最近搞了农村股份制和社会保障工作,反映很好,非常符合中央的一号文件精神嘛,我准备要省委政研室的同志过来全面总结。”
林玉萍:“不要啦,张书记,我们的工作才开始搞,没什么好总结的。”
张启明:“不要谦虚,更不能保守,你们的经验,省委准备在全省推广。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