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还没有除掉,怎样高兴得起来!”周处第一次听到“三害”这个名称,就
问:“你指的是什么三害。”老人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加上你,
不就是三害吗?”周处吃了一惊。他想,原来乡间百姓都把他当作虎、蛟一
般的大害了。他沉吟了一会,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
我把它们除掉。”过了一天,周处果然带着弓箭,背着利剑,进山找虎去了。
到了密林深处,只听见一阵虎啸,从远处窜出了一只白额猛虎。周处闪在一
边,躲在大树背面,拈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猛虎前额,结果了它的
性命。
周处下山告诉村里的人,有几个猎户上山把死虎扛下山来。大家都挺
高兴地向周处祝贺,周处说:“别忙,还有长桥的蛟呢。”又过了一天,周处
换了紧身衣,带了弓箭刀剑跳进水里去找蛟去了。那条蛟隐藏在水深处,发
现有人下水,想跳上来咬。周处早就准备好了,在蛟身上猛刺一刀。那蛟受
了重伤,就往江的下游逃窜。
周处一见蛟没有死,紧紧在后面钉住,蛟往上浮,他就往水面游;蛟
往下沉,他就往水底钻。这样一会儿沉,一会儿浮,一直追踪到几十里以外。
三天三夜过去了,周处还没有回来。大家议论纷纷,认为这下子周处
和蛟一定两败俱伤,都死在河底里了。本来,大家以为周处能杀死猛虎、大
蛟,已经不错了;这回“三害”都死,大家喜出望外。街头巷尾,一提起这
件事,都是喜气洋洋,互相庆贺。
没想到到了第四天,周处竟安然无恙地回家来了。人们大为惊奇。原
来大蛟受伤以后,被周处一路追击,最后流血过多,动弹不得,终于被周处
杀死。
周处回到家里,知道他离家三天后,人们以为他死去,都挺高兴。这
件事使他认识到,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他痛下决心,离开家乡到吴郡找老师学习。那时候吴郡有两个很有名
望的人,一个叫陆机,一个叫陆云。周处去找他们,陆机出门去了,只有陆
云在家。
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决心改过的想法诚恳地向陆云谈了。他说:“我
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现在想干一番事业,只怕
太晚了。”陆云勉励他说:“别灰心,您有这样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
个人只怕没有坚定的志气,不怕没有出息。”打那以后,周处一面跟陆机、
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他的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
大家的称赞。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都征召他出来做官。到了东吴被晋朝灭
掉以后,他就成为晋朝的大臣。
112 白痴皇帝
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是他的儿子
——太子司马衷偏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低能儿。朝廷里里外外都担心,要
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低能儿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太子,但是不敢明说。有一天,在晋武帝举行
宴会的时候,大臣卫瓘(音guàn)假装酒醉,倒在晋武帝的御座面前,
用手抚摸着座位,嘴里含含糊糊地说:“这个座位太可惜了!”晋武帝马上懂
得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假装听不懂,说:“你在胡说些什么,准是喝醉
了吧。”接着,吩咐侍从把卫瓘扶起来送走。
打那以后,谁也不敢向晋武帝再提这件事。
晋武帝毕竟也有点犹豫。他想试试他的儿子到底糊涂到什么程度。有
一次,他特地送给太子一卷文书,里面提出几件公事,要太子处理。
太子的妻子贾妃,是个机灵的女人,见到这卷文书,连忙把宫里老师
请来,替太子代做答案。那个老师很有学问,写出一份卷子,引经据典,答
得头头是道。
贾妃看了挺满意,旁边有个略懂文墨的太监却提醒她:“这份卷子好是
好,可是皇上明知太子平常不大懂事,现在写出这样一份卷子,反倒叫他怀
疑。万一查究起来,就把事情弄糟了。”贾妃说:“对,亏得你提醒一下。那
么还是你来另写一份吧。写得好,将来还怕没你的好处!”那个太监就另外
起草了一份粗浅的答卷,让太子依样画葫芦抄写一遍,送给晋武帝。
晋武帝一看,卷子虽然写得很不高明,但是总算有问必答,可见太子
的脑子还是清楚的。俗话说:癞痢头儿子自己的好,能将就也就将就过去了。
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重。太子司马衷已经三十多岁。按理说,三
十多岁的人已经可以处理政事了。但是晋武帝到底不放心,立个遗诏,要皇
后的父亲杨骏和他叔父汝南王司马亮一起辅政。晋武帝临死的时候,只有杨
骏在身边。杨骏为了想独揽大权,和杨皇后串通起来,另外伪造一道遗诏,
指定杨骏单独辅政。
晋武帝一死,太子司马衷即位,这就是晋惠帝。
晋惠帝即位以后,国家政事他一件也管不了,倒是闹出一些笑话来。
有一次,他带了一批太监,在御花园里玩。那是初夏季节,池塘边的
草丛间,响起一片蛤蟆的叫声。
晋惠帝呆头呆脑地问身边的太监说:“这些小东西叫,是为官家,还是
为私人呢?”太监面面相觑(音qù),不知该怎样回答。有个比较机灵的太
监一本正经地说:“在官地里的为官家,在私地里的为私家。”惠帝似懂非懂
地点点头。
有一年,各地闹饥荒。地方的官员把灾情上报朝廷,说灾区的老百姓
饿死的很多。这件事给晋惠帝知道了,就问大臣说:“好端端的人怎么会饿
死?”大臣回奏说:“当地闹灾荒,没粮食吃。”惠帝忽然灵机一动,说:“为
什么不叫他们多吃点肉粥呢?”大臣们听了,个个目瞪口呆。
西晋出了这样一个白痴皇帝,周围的一群野心家自然就蠢蠢欲动了。
113 八王混战
晋武帝认为魏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使皇室孤立了。
所以,他在即位以后,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军队;王
国里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
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哪里知道这一来,反而种下了祸根。
晋惠帝即位以后,外戚杨骏用阴谋手段,排挤了汝南王司马亮,取得
单独辅政的地位。
一些诸侯王当然不甘心,只是一时没有机会动手反对他。
晋惠帝不懂事,但是他的妻子贾后却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她不愿让
杨骏操纵政权,秘密派人跟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联络,要他们带兵进
京,讨伐杨骏。
楚王玮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贾后有了楚王玮的支持,就宣布杨骏谋
反,派兵围了杨骏的家,把杨骏杀了。
杨骏被杀之后,汝南王亮进洛阳辅政。他想独揽大权,可是兵权在楚
王玮手里。两个人之间就闹起矛盾来。贾后嫌留着汝南王亮也碍事,就假传
晋惠帝的密令,派楚王玮把汝南王亮抓起来杀了。
楚王玮本来是贾后的同党,但是贾后怕他连杀两王之后,权力太大。
当天晚上,又宣布楚王玮假造皇帝诏书,擅自杀害汝南王,把楚王玮办了死
罪。楚王玮知道上了贾后的当,大叫冤枉,已经没有用了。
打那以后,朝廷上没有辅政的大臣,名义上是晋惠帝做皇帝,实际上
是贾后专权。
贾后掌权七八年,骄横跋扈,胡作非为,名声坏透了。太子司马遹(音
yù),不是贾后生的。贾后怕他长大起来,自己的地位保不住,就千方百计
想除掉太子。
有一回,贾后事先叫人起草一封用太子口气写的信,内容是逼晋惠帝
退位。贾后把太子请来喝酒,把他灌得烂醉,趁太子昏昏沉沉的时候,骗他
把那封信抄了一遍。
第二天,贾后叫晋惠帝召集大臣,把太子写的信交给大家传看,宣布
太子谋反。大臣们怀疑这封信不是太子写的。贾后要大家核对笔迹。大家一
看果然是太子的亲笔,不敢再说。
贾后就把太子废了。
朝廷大臣对贾后的凶狠本来十分不满,现在见她废掉太子,背地里十
分气愤,议论纷纷。掌握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想起兵反对
贾后,但他又怕让太子掌了权,也不好对付,就在外面散播空气,说大臣正
在秘密打算扶植太子复位。贾后听到这个谣传,真的害怕起来,派人毒死了
太子。这样一来,赵王伦抓住了把柄,派禁军校尉、齐王司马冏(音jiǒ
ng)带兵进宫逮捕贾后。
专门玩弄阴谋的贾后,这一下也中了别人的计。她一见齐王冏带兵进
宫,大吃一惊,说:“你们想干什么?”齐王冏说:“奉皇上的诏书,特来逮
捕你。”贾后说:“皇上的诏书都是我发的,哪里还有什么别的诏书!”贾后
大叫大闹,指望惠帝来救她。赵王伦把她抓起来杀了。
赵王伦掌握了政权,野心更大。他当了相国还不满足。过了一年,干
脆把晋惠帝软禁起来,自己称起皇帝来。他一即位,就把他的同党,不论文
官武将,或是侍从、兵士,都封了大大小小的官职。那时候,当官的戴的官
帽上面都用貂(音diāo)的尾巴做装饰。赵王伦封的官实在太多太滥了,
官库里收藏的貂尾不够用,只好找些狗尾巴来凑数。所以,民间就编了歌谣
来讽刺他们,叫做“貂不足,狗尾续”。
各地的诸侯王听说赵王伦做了皇帝,谁都想夺这个宝座。这样,在他
们之间就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厮杀。参加这场混战是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
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音yóng)、长沙王司马乂(音yì )、
东海王司马越。加上已经被杀的汝南王亮、楚王玮,一共有八个诸侯王,历
史上称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前后延续了十六年,到了公元306年,八王中的七个都死
了,留下的最后一个东海王越,毒死了晋惠帝,另立了惠帝的弟弟司马炽(音
ch),这就是晋怀帝。
ì
114 李特的流民大营
西晋的腐朽统治和混战,给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加上接连不断
的天灾,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粮吃,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成群结队到别的
地方逃荒。这种逃荒的农民叫做“流民”。
公元298年,关中地区闹了一场大饥荒,略阳(治所在今甘肃天水
东北)、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逃荒到蜀地。有一个氐(音dī)族人李特和
他兄弟李庠、李流,也跟着流民一起逃荒。一路上,流民中间有挨饿的、生
病的,李特兄弟常常接济他们,照顾他们。流民都很感激、敬重李特兄弟。
蜀地离开中原地区比较远,百姓生活比较安定。流民进了蜀地后,就
分散在各地,靠给富户人家打长工过活。
益州刺史罗尚,却要把这批流民赶回关中去。他们还在要道上设立关
卡,准备抢夺流民的财物。
流民们听到官府要逼他们离开蜀地,想到家乡正在闹饥荒,回去也没
法过日子,人人都发愁叫苦。
流民们向李特诉苦,李特几次向官府请求放宽遣送流民的限期。流民
听到这个消息,感戴李特,纷纷投奔他。
李特在绵竹地方设了一个大营,收容流民。不到一个月,流民越聚越
多,约摸有两万人。他的弟弟李流也设营收容了几千流民。
李特收容流民之后,派使者阎彧(音yù)去见罗尚,再次请求缓期遣
送流民。
阎彧来到罗尚的刺史府,看到那里正在修筑营寨,调动人马,知道他
们不怀好意。他见了罗尚,说明了来意。罗尚对阎彧说:“我已经准许流民
缓期遣送了,你回去告诉他们吧!”阎彧直爽地对他说:“罗公听了别人的坏
话,看样子恐怕不会饶过他们。不过我倒要劝您,不要小看了老百姓。百姓
看起来是软弱的,您若逼得他们无路可走,众怒难犯,只怕对您没有好处。”
罗尚假惺惺地说:“我不会骗你,你就这样去说吧!”阎彧回到绵竹,把罗尚
那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李特,并且对李特说:“罗尚虽然这样说,但是我
们不能轻信他,要防备他偷袭。”李特也怀疑罗尚的话不可靠,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