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当时真的是冒险。因为没有资金,而且20世纪90年代对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想贷款很难,最后东拼西凑借了1万元,又借了2万元的高利贷,加上我一共3个人,在一间18平方米的民房里开始了第一次的创业。”
回忆起当年的创业情形,孙德良的第一句话是:创业,一定要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这样在创业初期,有很多工作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否则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会很大。而在当初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投入过多风险就会过大,也会制约自己的发展。
细算起来,从孙德良原来的公司倒闭,到1997年11月自己正式成立中化网,前后不足4个月的时间。孙德良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创业只是想赚钱,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赢利模式,完全是摸索着走过来的。没有什么商业计划,国内也没有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借鉴,除了当时的冒险、胆识,就是必须要赚钱,否则没有退路。而且必须要避免原来倒闭的公司所走的道路,否则自己可能也是绝路。
中化网定位是B2B(企业对企业),主要是两项收费服务:一是为企业建立网站并提供虚拟主机服务的收费;二是信息服务费用及网上广告收入。
尽管定位于收费服务,但在孙德良看来,自己最满意的第一步是设立英文版中化网。在当时的环境下,国内对于互联网还是比较陌生的,如果推出中文版中化网,能引起市场关注至少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如果推出英文版,首先面对的是国际市场,不仅能得到国外客户的反馈,还能把国内的产业情况介绍到国外,这种信息互通对客户的输入或输出都是十分有益的。
英文版的中化网一经推出,国外客户对有关事宜纷纷垂询,这种反馈成了中化网加速的助推器。1997年底也就是创业当年,中化网赢利20万元。
1998年5月,中文版中化网应运而生。这对孙德良来说,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因为随着中文版的设立,国内的客户开始呈递增之势。
“我非常希望能赚钱,但我并没有给自己量化,一定挣多少钱。只要挣钱,首先我会有足够的信心进一步调整。在创业初期,在没有足够资本支撑的情况下,我希望有共同志向的人一起来创业,除了能够降低风险,更重要的是团队力量比单个人的力量容易成功”,略显清瘦的孙德良说道,并带有一个习惯的动作,左手时不时会摸一下嘴唇,犹如一名羞怯的学生。
选择创业也要审时度势
中化网从最初的3人起家,发展到目前拥有员工300多人,办公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在2003年7月份,孙德良购置了两层办公区域,为再次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一些投资方有合作意向时,他说,目前的中化网不会多元拓展,仍然会把自己的主业做好。即便是投资,也会围绕互联网进行拓展,至少几年内不会进军其他领域。
同时他坦言,现在如果还有投资之举,也不会像当初那样冒险了。一是市场环境不一样,二是更要谨慎,否则会功亏一篑。如果重新再创业,原来的模式肯定行不通了,因为市场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初次创业或者二次创业,都必须要审时度势,否则可能会碰壁。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可预见性,所谓的可预见性是建立在自己的判断、把握上,应该说企业的可预见性和实力、规模、赢利前景等有很大关系。但没有人用可预见性做赌注,这是危险的游戏。
中化网成立的时机也是不错的,如果是现在,可能你看不到中化网的存在。对于创业者来说,时机比冒险和胆识更为重要。我想现在很多人的胆识和冒险精神远远超过我当时创业的情况,但未必就能一下子做起来,找到很好的利润空间,主要是市场环境变化很大。所以我觉得时机更重要,而不要盲目地用胆识、冒险与创业博弈。
选择创业时机固然重要,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之际,如何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整合、扩展,同样尤为重要。
2000年的时候,中化网曾搭建一个纺织网的框架,但一直没有实质性地推进。而到2001年底,鉴于泡沫破灭后互联网的低迷,并购扩张似乎正逢其时。在别人看来正是互联网寒冬之际,孙德良两次收购了纺织业网站,其中1997年成立的texweb.com也被孙德良通吃。而两次的收购投入不足70万元。
孙德良一直说自己是创业家而非企业家。其实企业的生命力与人的生命力是一样的。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正是这些支撑着我顽强走下去。当初创业也没有明确要达到什么规模,说实话我都没有想到能够发展到今天。只要是一步一步沿既定目标走下去,有些事情是水到渠成。在外人看来是成功的,即使这样,在制定新的目标时,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不能超越企业的能力范围以及不熟悉的领域。对于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讲,也许最好是在社会上先工作几年,然后再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创业。
周颖
点评:
●●●●●●●●成功是一种阅历积累
信息作为一个产品的典范不经过风雨怎能见彩虹,孙德良经历了微小的风雨,却见到了美丽的彩虹。他所见到的彩虹不过是散落在互联网世界中的无序信息。
从销售奥运体育信息开始,孙德良就一定搞明白了,原来产品不一定是通过大型机器,或者最大化设备制造出来的。居然还有这样的产品,按照一定的次序收集并汇编了有效的信息,居然就可以卖钱了,而且还是一种商业,如果今天的孙德良否定自己曾有过的这个思考,那是不现实的。
他选择从事化工信息的有偿服务其实是一个偶然,虽然他面对着服装行业的替代选择,但是,仍然是几个朋友寻找化工产品的客户,以及另外的朋友寻找化工产品的生产商的偶尔导致了今天的化工网。孙德良一再强调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应该理解为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有效利用,这不仅为他节省了有效的资金,而且,至少是他在初期就赢利的关键。懂互联网与不懂互联网,同样都建立一个网站的花费有天壤之别,投入资本在100倍以上的差距,孙德良另外一个一再强调的就是初期要赢利,就是发挥了这个长项。否则,他不会有今天。
孙德良对企业的理念非常符合自由市场竞争中企业生存的一些基本脉络。初创阶段的有效控制成本投入,并不断寻找客户赢得利润,成长阶段巩固现有客户群,并不断为客户寻找和创造新的价值,通过收购来尽快满足现有客户的新的需求,以及他后来总结的,自己创业最好是在社会上工作几年,他的意思就是积累一定的阅历,至少懂得一些企业的经营基本原理,这样获得成功,或者说勉强生存下来的几率也会大一些。
孙德良的化工专业网站没有走大规模融资的路线,但是,他发展的确实是最扎实,最深厚的企业。相比许多依靠故事获得融资成长存在的企业来说,孙德良是少见的典范。
(圣路可商务顾问公司首席顾问 孙路弘)
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四级风天足不出户,惟恐风卷云蚀。此人孙德良,杭州萧山人氏。肤黑体瘦,语快音重,站在杭州人群里,打死谁也没人相信此君是杭州人,活脱脱一个南海渔民。上学读书没想过做CEO,只想挣够钱之后暴吃一顿,然后练得胸肌发达,容光焕发。1996年“触电”后,胸肌倒是没有练发达,可小脑的转速倍儿快,每分钟至少800转儿。就这样,与互联网有了亲密接触之后,小脸儿还是瘦,但精神了,眼睛一眨转瞬眨出了中化网。这钱就哗哗地来了。钱来多了,气儿倒是没粗,小脑倒是又提速了。借加入WTO首宗国内国际域名之争,孙德良不花一分钱在全国做了老大的广告,又是双蠃。互联网里他仍然排不上老大,可他的野心很大。这不,眼下正忙着香港上市,准备好时机往国际资本市场上冲呢。
第二章张秀兵:创业一方面是冒险,一方面是脚踏实地
1999年6月,张秀兵投资创建了宣亚智杰信息咨询公司(即现在的宣亚智杰公关顾问公司),主要为目标客户提供市场咨询服务。2000年8月,他又相继投资创办了宣亚智慧广告公司和宣亚智强展示策划公司,并就此组建了PFT传播集团。在短短的3年内,宣亚智杰像一匹黑马,在公关业界脱颖而出,被中国国际公关协会评为中国本土十大公关公司之一。
张秀兵的笑容中流露出一丝腼腆和稚气的神情,令人很难相信他竟是一个国内大型传播集团的创始人。张秀兵承认,自己的创业过程是一个层层蜕变的过程。
寻找“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感觉
1994年春天,河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在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当了两年半英语教师的张秀兵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变卖了所有的“财产”,带着3 000元到了北京。到北京后,当时的考虑是只要能让自己在这个地方留下来就可以,一开始只能看招聘的广告找工作。但是30多封求职信带给他的希望是三四次面试,最终都是没有了下文,不了了之。后来通过一个叫160台的人才信息台,张秀兵终于应聘上了一个公司的翻译职位。正是这个就业机会,让张秀兵得以在北京有了一席立足之地,也为他以后事业发展铺就了一块有力的跳板。
在那个公司做翻译时,张秀兵的工作主要是做IT技术方面的翻译,他几乎翻译过所有大型IT厂商的产品资料。两年时间,从一个底层员工一直做到他自己认为到头了的职位。
“当时内心很想去外企锻炼一下,由于没有北京市户口,当时的人才政策又不允许,后来想不行就自己做吧”,张秀兵如是说。1996年春天,他投入借来的7万元钱,和一个朋友各占50%的股份成立了迪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现在的迪思传播集团前身)。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为新进入中国的IT厂商的产品做翻译、设计制作、印刷等,即Marketing(销售)底端的需求。虽然这次创业的起点不高,但对张秀兵而言却意义重大。
国外的IT厂商到中国来,它的产品说明书要翻译成中文,翻译之后还要求制作成设计漂亮的印刷品。公司当时的业务正是迎合了这样的市场需求。
当时IT行业发展特别快,市场需求十分明显。一些国际大公司的技术人员的中文功底要差一些,他们翻译的产品说明书不能让中国的消费者看起来觉得很专业,而英文特别好的人却又不懂技术,市场上就需要有一种中文表达力比较强、英文比较好,还要懂技术的人来充当桥梁,充当转换器,把国外产品的资料呈现给中国的消费者。
而张秀兵的专业是英语,第一份从事的工作正是技术翻译,这样的市场需求在他身上得到了最佳实现。迪思公司从做国外IT厂商产品的翻译开始,到说明书设计、制作、印刷等一系列业务也被他们一揽子接过来了。做翻译只是一个切入点,但不是赢利点,这块业务太耗人力和智慧,而且不能无限复制,但如果做了前期的工作,厂商也会把后期的工作交给一家公司来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链条。在这个业务链条上,翻译、印刷、设计、制作等都被他们公司接下来了,3年多的时间下来,迪思公司在这个行业中成了响当当的公司,能与他们竞争的公司不多。他们从一间办公室、三张桌子、三台电脑、一个打印机开始,几乎每个月都以增加一个办公室的速度在成长,到1999年的时候,迪思已经一年有3 000万的业务量了。
挫折之后再创业
“1999年跟合作伙伴分开,那应该是人生的一次挫折,如果我们的理念一致的话,应该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应该比现在好得多,因为那已经是一个做得相当好的平台了”,张秀兵回忆起分手的那段经历,心中仍然充满了无限的叹惋,“每个人对公司的感情都极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时谁都不愿意走,两个人互相抬高价格来购买对方的股份,后来我看没有办法只好说我走吧。”
张秀兵又说道:“我在迪思做了好几年,虽然在资金和经验上有了较多的积累,但当时迪思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