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长孙无忌也明白,太宗知道他拥立晋王的目的,不过君臣二人都只是互相心中有数罢了。在政治的漩涡中就是如此。
  “你们都没意见了,可外面对朕这个决定会有什么看法?”太宗主要是不放心原来支持魏王的那些人。
  “晋王仁孝,天下归心。请陛下召集百官来问,如果有人有异议,臣愿万死以谢罪。”长孙无忌知道,只要太宗决定了,那些人绝不会有别的意见。
  太宗于是召集文武六品以上的大臣到太极殿,问道:“承乾谋反被废,李泰也心怀叵测,都不可立。朕欲选一子为嗣,尔等认为谁比较合适?”
  “晋王仁孝,当为嗣。”百官皆大声说道。皇上已经自己否认了魏王,谁还敢站出来为他说话。
  太宗很是高兴,满意地点了点头。其实在他的内心当中,是想获得群臣的肯定与赞同,因为他对自己的决定不是那么肯定。
  四月,丙戌,下诏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一场风波,终于落下了帷幕。
  然而太宗心中,对于晋王,始终不是很满意,对于魏王,始终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在李泰被外放到均州之后,太宗还拿着他的上表对近臣说:“泰儿是个难得的人才,朕心中念他,想必你们都知道。但是为了国家社稷,朕不得不割断这份私情啊。”言下大有悲伤之意,闻者莫不感叹。
  在贞观十七年(643)底的时候,太宗还动了立吴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吴王是太宗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太宗在李泰离去之后,又觉得吴王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不过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太宗最终也只好作罢。
  太宗以理智战胜了情感,李治最终稳稳坐在了太子的宝座上。对于太宗来说,这个选择充满了悲情与无奈,对于大唐帝国来说,这个选择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当武则天称帝之日,太宗若是泉下有知,会对当日立李治的决定作何感想?
  许多事情的意义,以为当时已经看透,其实最后发现,只有尘埃落定,时过境迁,方才可以真正浮出水面。


  拾 大唐犹有李世

  李世的起伏(1)

  贞观十五年(641)。冬,天寒。并州都督府,院落宽敞干净,风吹枯树,略显空阔肃杀。紧闭的房门里,炉火燃烧,红光满室,两异于门外世界。
  主人却不在室内。后花园里,李世身着轻捷袍装,挥剑练武。兴致正高处,全然忘却世间寒冷。
  来自京城长安的使者,即在此时来到了都督府。李世惊异之间,匆匆忙忙跑到正院堂前,跪接圣旨。
  圣旨道:“并州大都督长史李世在州十六年,令行禁止,民夷怀服。特此嘉奖,以酬良臣。今以李世为兵部尚书。望卿闻旨之后,择日赴京上任。”
  李世糊里糊涂之间,谢了圣恩,接了圣旨。直到两位使者身影渐远,李世才终于回过神来,不禁长吁一口气,道:“十几年边境外放啊,皇上。”
  妻妾子女、家丁仆人早已齐齐出来,纷纷称贺。李世道:“一朝进京,祸福尚且难料。不宜称贺。大家还是各自忙自己的事,一如往常。”
  好不容易劝退了众人。李世令人收了剑。回房,自顾沉思半天。突然对夫人道:“夫人,命酒来喝!”
  且说李夫人,看李世半天不作言语,正不敢动声气。听得李世要酒,一时没反应过来。不禁问道:“嗯?夫君刚说什么?”
  “命酒来喝!”李世道。
  “酒?好!”于是片刻之间,酒菜齐备。李世令左右皆退,独与夫人对坐。斟饮几巡,渐渐酒酣。李世感慨道:“一朝玄武门,外放十五年。虽说待遇不薄,终是心中困顿。没想到此生还能离开此地!”
  “玄武门?你终于承认是因为玄武门!”李夫人显然满腹委屈。
  “事实如此。但皇上不希望我这么说。”李世道。
  “可他还要这么做!”
  “皇上也是人。”
  “皇上真幸运,有你这样体谅的臣子。”
  “皇上待我们不薄。李世在外,皇上心里会觉得平衡。你几时受过生活贫乏之苦?”
  “我……”李夫人语塞。
  “人该懂得满足。”
  李夫人低了头,换了温和语气,道:“夫君,当初政变的时候,李靖大人不也是没支持皇上吗?可是……”
  “李靖?”李世叹一口气,“李靖和李世不等重啊!”
  “不等重?”
  李世笑道:“李靖什么出身?李世什么出身?李靖多大智慧、怎样谋略?李世到了李靖面前,不过是小鬼一个。”
  “这话何意?”李夫人半懂不懂。
  “李靖要在皇上身边,皇上随时看着他,才能放心。”
  “唔,唔。”李夫人似乎有一点明白。
  “在并州十五年,李世尽可以悠哉游哉。在朝堂之上,李靖时刻要谨小慎微。”
  “唔,也是。”李夫人突然觉得轻松起来,十几年的委屈一朝疏散。
  “人各有命。李世命中有这十五年。”
  李夫人感觉到了李世那种有异于常时的深沉表情、深沉言辞,不觉亦生悲凉之感。
  李世乃豁达之人。半生以来,为寇为官,在朝在野,常能自得其乐。此时酒酣之际,却不能抑止内心之悲凉沧桑之感。许多年,为寇造反的路走过,南征北讨的路走过,命悬旦夕的时刻经过,荣华富贵的岁月享过。一路走来的足迹,竟不可遏制地在李世的脑海里,散散碎碎地回映。
  李世乃是曹州离狐(今山东鄄城西南)人,隋末徙居滑州之卫南(今河南浚县东南)。本姓徐氏,名世,字懋功。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与其父徐盖皆好惠施,拯济贫乏,不问亲疏。虽然是富裕人家,但他没有显贵的家世门第,是典型的在朝代更替中成长起来的山东豪杰。武德元年(618)李密降唐后上表归附唐朝,高祖赐徐世国姓李。后来高宗即位,因犯太宗讳,又单名。当然,这是后话。
  大业末年,韦城人翟让在瓦岗寨聚众为盗,十七岁的徐世投奔到翟让旗下。李密逃亡在雍丘,王伯当、徐世游说翟让奉李密为首领。后来李密杀翟让,徐世慌乱逃命,刚到门口,被几个大汉揪住。

  李世的起伏(3)

  李世边想边奋笔疾书,他的表疏是请求收葬李密。这一件事,他必须做,就算是对自己的安慰,毕竟一场君臣。
  高祖下诏许之。于是李世穿丧服,用臣子葬君主的礼节,与旧僚将士一起葬李密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
  那段时间,朝野间大有议论,议论李世对李密的忠义之心。李世听得,有些许得意、些许伤感。他不太肯定,自己是否也在有意博取一些东西。
  次年八月,窦建德攻黎阳,抓获了李世的父亲徐盖,李世只好归降了窦氏。窦建德以李世为左骁卫将军,使守黎阳,又带着李世的父亲作为人质,想要留住李世。窦建德的气势不比李渊小,但或许是先入为主的观念使然,或许是他不允许自己留下反复无常的恶名,李世并不甘心效力窦建德旗下。他寻找机会归唐。机会在武德三年(620)正月到来,李世趁机返唐。窦建德领军以仁厚著称,以李世不忘本朝的忠心,也就只得顺势放了徐盖。当时李渊见到去而复还的李世,心下十分亦高兴,从此更加器重。
  武德三年(620)三月,李世民进逼洛阳王世充,李世随李世民将兵。
  武德四年(621)三月,窦建德西救洛阳,李世继续随李世民打窦建德。五月,窦建德战败,王世充亦不保,只得投降。洛阳城破。
  城破时,王世充等人囚于阶下,唯等受戮。
  李世跑到秦王那里,叩头请命:“单雄信骁健绝伦,杀之可惜。李世愿意放弃官爵,希望可以换取单雄信一命。”李世的头叩在地板上,梆梆作响,他却顾不上疼痛。他只记得与单雄信共事瓦岗寨,翟让被杀时,单雄信也这样为自己叩头请命。死里逃生,患难友谊,两人誓同生死。
  秦王一向宽大为怀。可是那一次,李世磕了无数个头,硬是没有换回单雄信性命。秦王不肯原谅单雄信长期以来与唐朝的坚决对抗。
  行刑那日,李世跑去与单雄信诀别,带着额头上的伤。单雄信粗线条直爽的汉子,临死不愿矫情言语,轻描淡写地看一眼李世的额头,甩出一句硬梆梆的话:“我就知道你办不成事!”
  李世其实很难受。曾经誓同生死的誓言,犹在耳边!看多了生生死死,李世依然难捺心中疼痛。
  “我也不怜惜自己的余生,本来想与单兄你一起死,但是我已将此身交给大唐。现在跟你、跟大唐都有誓言,没办法两面保全。况且,我若跟你一起死了,谁来照顾单兄你的妻子儿女呢?”李世对单雄信说道。心下疼痛。他一咬牙,当场割下大腿的一块肉给单雄信,说:“用这块肉随单兄你入土为安,也算不负往日的誓言!”
  单雄信也是个汉子,他知道李世不会就此与他一起去死,他单雄信也不能要求李世来陪葬。于是接过来就把那块肉给吃了。
  单雄信死了。李世回家处理伤口。夫人说:“你何必呢?”
  那时候,李世自己也觉得,何必呢?对单雄信说,我已经把自己交给大唐了,又说,况且你的妻子儿女还需要人照顾呢!无非就是说:“我不能跟你去死”。其实,乱世之间,做人哪能死心眼,非要为着一句誓言陪上性命,那叫愚痴。李世只要承认自己辜负跟单雄信的情义就够了。可他偏偏要演出这么多情节,还要陪上自己的一块肉,来证明自己是重信重义的。自己是否过于矫情?李世摇摇头,只剩下伤口在疼。
  事后论擒充戮窦之功,李世民为上将,李世为下将。又一段故事告以完结。
  武德五年(622),李世又从李世民破刘黑闼、徐圆朗。
  武德七年(624),辅公据丹阳(今江苏南京)反,命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以讨之,李世、任瑰、张镇州、黄君汉等七总管并受节度。
  武德八年(625),突厥寇并州(山西太原西南),奉命李世为行军总管,击之于太谷(今山西太谷),突厥败走。
  李唐成为统一天下的王朝。李世成长为李唐的功臣。

  李世的起伏(4)

  外患平了内乱起。其实,最危险的,不是战场,而是政治漩涡。走过风风雨雨的李世,不愿意在政治漩涡中冒险。
  李世的明哲保身,使秦王不满。意料中事。李世承认,自己被派出镇守并州,无委屈可言。
  李世只是在等待机会。即使不是政变的功臣,李世总是大唐基业的功臣。李世安安份份地守在并州。他必得如此。
  只是没想到,这一守就是十五年。贞观三、四年打突厥,李世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回来后,被授予光禄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贞观十一年(637),李世改封英国公,又以本官遥领太子左卫率。出兵争战之时,论功封赏之时,皇上没忘记李世,但是他不肯轻易原谅李世。
  直到今天。
  今天,皇上终于让李世回朝。
  李世迫不及待。他在可能快的时间里收拾好了一切。
  李世在赶往长安的路上,接到天子诏书:薛延陀遣其子大度设帅八万骑兵南侵早先内附的突厥李思摩部落。命李世为朔州(今山西朔县)行军总管,进击薛延陀。
  李世义不容辞。于是率轻骑三千追及薛延陀于青山,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虏五万余人马。贞观十五年(641)十二月己亥,薛延陀遣使入见,请与突厥和亲。
  李世亦班师进京。皇上见到李世,面露无介怀的欣喜。时间将过往冲淡。李世怀着这样的美好愿望,向威严的天子深深跪拜。
  天子走下丹墀,走向李世,扶起了他。“李爱卿啊,”天子说,天子的声音沉静有力,“朕曾说:‘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终是无益。朕唯让李世守在晋阳,就可以边境安宁,用李世做为我大唐的长城,岂不坚固!’ 卿十五年为朕守并州,尽心竭力,朕都记在心里。”
  “这是臣职责所在!”李世不无感动。

  辽东之役的阵前幕后(1)

  来到长安,李世一直想拜访李靖。只是这许多年来,李靖都不轻易见人。李世找不到机会,也就作罢了。贞观十七年(643)二月,太宗命给功臣赵公长孙无忌、赵郡元王李孝恭等二十四功臣画像悬于凌烟阁。
  对于贞观的君臣来说,这是一件值得渲染的大事,太宗显然高兴,安排了一场宴会。文武共宴,君臣同欢。
  那一天的李靖,阔面长须,目光深邃,愈加地道骨仙风。
  李世给李靖敬酒,李世对李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的敬仰。李靖以他素来木讷寡言的秉性,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