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蛮部当时在蒙古西方科布多盆地一带,他们人数众多,是文化比较进步的部族,在当时来说是应该比蒙古进步和文明的。铁木真曾经几次与乃蛮的不欲鲁汗及其联军作战,极大地削弱了不欲鲁汗的实力,这次铁木真的兵锋所指,是太阳汗统治下的乃蛮部。面对一触即发的大战,太阳汗同样犯了古今中外兵家最致命的错误,用现在的通俗说法就是想当然。太阳汗曾自负地说过:“莫非铁木真想做皇帝不成?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的一块领地内怎能有两个皇帝呢?”
这说明太阳汗并没有意识到铁木真此时的强大,也没有把蒙古人看在眼里。当时,草原上被铁木真打败的人几乎都集合到太阳汗周围,太阳汗认为自己应该负起讨伐铁木真的使命,看看这些强大的兵力,太阳汗自以为稳操胜券,得意忘形溢于言表。
但太阳汗也不是愚蠢到不可救药,为了更有把握战胜铁木真,他决定邀请也操突厥语的汪古部共同夹击铁木真。然而此时的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却是一位头脑清醒的首领。他看到了乃蛮的内部分裂和太阳汗的懦弱无能,料想乃蛮必不是智勇无敌的铁木真的对手,既然是火坑当然不会眼睁睁跳进去。
因此他不但拒绝了太阳汗的邀请,反而派人去告诉铁木真说:“要小心,不要让乃蛮部的太阳汗夺了你的弓箭!”铁木真十分感激地送给阿剌兀思剔吉忽里500匹马和1 000只羊,同时邀请汪古部参加他对乃蛮的战争,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欣然接受了邀请。
公元1204年,铁木真在帖蔑延客额儿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围猎,与众臣共同商议出兵之事。然而多数人认为春天马瘦不宜出师,多年的游牧生活和征战,使蒙古人已经总结出了克敌制胜和休养生息的规律。尤其是对战马情况的了解可能世界上再没有一个民族可以与蒙古族匹敌了。“马背上的民族”决不是浪得虚名的。但铁木真的弟弟斡赤斤和别勒古台却极力主张进攻乃蛮部,两个弟弟的想法说到了此时铁木真的心里,与他不谋而合。于是铁木真决定打破常规,就在此时与乃蛮部决一死战。
为了做好与乃蛮部作战的准备,铁木真首先做的就是整顿军事组织,他将军队集合于哈拉哈河的客勒贴该合答,在这里定军制,并颁布札撒。军制按千、百、十组织,委派了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统帅所有的军队。设立扯儿必官(相当于元代的内府宰相),由6人分任,掌管各种事务。设八十宿卫、七十散班,宿卫巡夜,散班白天执勤,三天三夜轮换一次。此外还从千、百户那颜及平民的子弟中挑选1 000名勇士,战时作为先锋,平时充当护卫。经过一番整顿,军队的战斗力更加提高,纪律更加严谨,铁木真的权威更加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从这段的详细介绍,说明当时的铁木真在多年的征战和对部族的统治管理中,已经开始走向了一定的制度化和逐层管理化。至少在军事部队的统领上已经可以看出了逐层管理的模式和职责内容。这些对蒙古族以后的南征北战都是一个很好的经验,甚至对后来元帝国的形成也是有帮助的。
公元1204年春,铁木真祭旗出发,命哲别、忽必来二将为先锋,逆克鲁伦河西上。先锋部队首先到达了撒阿里客额儿后与乃蛮部哨兵相遇,这时前面提到的瘦马一事又被历史派上用场。真是成也瘦马败也瘦马。
安营扎寨之后,铁木真军中有一匹羸马惊慌跑入乃蛮部营中,太阳汗见了之后对众人说:“蒙古马竟然如此瘦弱,我们害怕他们什么呢?”再让我们听听蒙古人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扯儿必官向铁木真建言:“我们远道而来,人马疲乏,正好又有瘦马麻痹敌军。乃蛮人虽人多势众,但尽是愚弱之辈,可多设疑兵,令每人各烧火5处,待我们喂饱战马,再行攻击,必可获胜。”一件事情,两种不同的反应,其结果也必定是不同的。
太阳汗急于速战速决,率领5万人马疾驰于铁木真营前,企图立即吞并蒙古军队。面对急躁来战的太阳汗,铁木真亲自担当先锋,命他手下的4员猛将忽必来、者勒蔑、哲别、速不台率部轮番对乃蛮部进行冲击,把乃蛮部的队伍一直逼到纳忽昆前的大本营。太阳汗对蒙古军的战斗力颇感意外,于是畏惧起来。当时,扎木合已投靠乃蛮,太阳汗知道其与铁木真作战多年,于是向他询问蒙古各队将领的情况,听后太阳汗更加不敢迎战,只有步步后退。
在蒙古军已逼近乃蛮军纳忽昆山大本营时,兀鲁兀惕部和忙兀惕部也同时赶来,两翼包抄。其主力一直冲到乃蛮部的大本营内,将乃蛮军困在两边陡峭的山谷里。这种闪电突击的战法在当时冷兵器时代是威力巨大的,尤其运用在骑兵上,是很类似于现在战争中坦克的作用。同时他又具备了比坦克更高的速度性和灵活性。
铁木真与太阳汗一直血战到夜里,乃蛮军被蒙古军层层包围,第二天剩余的队伍纷纷投降。朵儿边,塔塔儿,合塔斤,撒勒只兀剔诸部亦投降。太阳汗负伤而死,大将豁里速别赤顽强抵抗,死于战场。太阳汗王妃古儿被俘成为铁木真的妃妾。太阳汗的儿子古出鲁奔往北乃蛮,依其叔叔不亦鲁黑汗。南乃蛮被蒙古军全部占领。自恃文明、强大的南乃蛮部,在铁木真的打击下,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了。
公元1204年冬,铁木真在阿尔泰山休养生息后,于次年春,越过阿尔泰山,消灭了北乃蛮。从此,乃蛮部全部为铁木真所征服。至此辽阔的蒙古高原绝大部分已在铁木真的掌握之下。这也说明此时铁木真已拥有了自己独立成为可汗的地位,下一步便是创建国家,施行新的政策,扫平高原上尚未降服的势力,然后驱使他的铁骑征服更加广阔的土地。
第五章 一统大漠天赐“天可汗”
随着乃蛮部的灭亡,整个漠北草原再也没有一直抵抗力量可以与铁木真抗衡。铁木真成为惟一强大的力量,他此时统辖的地域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达阴山界壕,北抵林木中百姓居住的边缘地区,他实际上已经成为漠北草原的主人。古语说:“非有位尊,无以称成功;非有官爵,无以酬有功。”为了使他的地位正统化并宣布这个新生的强大联盟的诞生,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河源召开了漠北草原空前的大忽邻勒台。
客观讲,铁木真此时的统一程度,无论是地域面积还是全部实力都是远远超过了他的先人。他也真正实现了勃儿只斤氏的再次复兴,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复兴,在这之后铁木真家族所表现出的控制能量更是他先人们所不敢想象的。
公元1206年春的这天早上,铁木真的大帐前竖起了九脚白旗,对草原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象征意义的举动。白色,也许是受摩尼教的影响,被认为是游牧民族最吉祥的颜色;而数字九为本土固有传统,自古以来便与好运和其他魔力联系起来。圣旗的飘扬表明并大肆宣扬了铁木真的时运或神授的超凡魅力,即根据草原的政治观点所给予他的对“毛毡帐篷下的人”实施统治权的权力。
而“成吉思汗”的得名也完全与圣旗飘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萨满教的首领帖卜·腾格里受命下,铁木真正式以“成吉思汗”的名号一统草原各部落。他对铁木真说:“如今,被称为古儿汗的这个地域上的君主,已被你一手征服,你已取得了他们的领地,你可以像他们那样,采用一个同样意义的尊号:成吉思。”之后,他加重语气,继续说道:“神降旨曰:‘你的名字必须如此’。”
“成吉思汗”,通常解释为“海洋般的统治者”,也就是说,享有普遍的统治权力。同时铁木真确定了其所统治的国名为“也客——忙豁勒——兀鲁思”,意为“大蒙古帝国”,从而使“蒙古”开始有一个部落的名称扩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名称。从这些表述中能传递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萨满教成为铁木真统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政教相承的统治思路也开始在游牧民族的统治中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铁木真在即位的仪式上,对种族各异的追随者(后统称为蒙古人)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铁木真表达了对他们的帮助与忠诚的感谢。这样的场面似乎我们今天可以在各种影视及歌曲的颁奖礼上寻找到影子,然而这些明星可能不会想到早于他们几百年的成吉思汗早已把这些感言说得精彩绝伦了。
在欣赏了这种凝聚力极强的演说后,追随者们也从内心表达了对这位草原英雄的尊敬和忠心。更主要的是这些大小势力的首领从此可以不再付出血与火的代价来进行“骨肉相残”并且在得到地位被承认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当丰厚的奖赏。整个大会呈现出草原上的空前团结与和谐。
从《蒙古秘史》史料中保存的根据忽邻勒台决议而产生的任命高级军事职务的冗长的名单来看,所有被征服的部落和氏族的代表都参加了这次忽邻勒台。并在“加冕”仪式结束后,都接受了成吉思汗分封。他每封一人,都要充分赞扬和肯定一番受封人的功绩和贡献。各位功臣都被一种上进心和荣誉感激励着。
1206年“成吉思汗”称谓诞生的那一刻,对世界其他几个地方的一些领袖来说意味着一个可怕的开始。这其中包括远在欧洲大陆想统治世界的精神领袖罗马教皇,中亚及东南亚的苏丹、国王们,宋太祖赵匡胤的子孙们……这些显赫自大的领袖们若知道此时这个“天赐”的成吉思汗就是日后用铁蹄和战刀发动黑色风暴的缔造者的话,那么我相信,蒙古草原上此时就会出现大批操着各种语言的联军,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毁灭这个新生的帝国”。
种种的假设和联系都只是空间横向的对比,对于纵向的时间来说都是不成立的,历史在这一刻选择了成吉思汗,地球上的13世纪注定是属于成吉思汗的世纪。当1206年他在斡难河畔振臂高呼的时候,他在心底里也许早就预料到自己是13世纪的统治者,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更相信这神奇的草原力量。
他双目炯炯,脸上刻满坚毅的皱纹,那是大漠风沙送给他最好的礼物——它们就是用这种显而易见的方式让成吉思汗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一种凶猛的动物。他无疑是翱翔在广袤草原上空的一只志存高远的苍鹰,即使不能呼风唤雨扭转乾坤,也有能力在红日初升的霞光中梳理自己凌乱的羽毛。
就这样,13世纪最伟大的名字——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上游诞生了。从此,在欧亚大陆掀起了一股黑色风暴,这股黑色风暴席卷之威力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其可怕程度在欧洲人眼中似乎更甚于今天的原子弹和龙卷风。成吉思汗似乎切断了欧洲的历史,搅乱了教皇的精神统治,让世界的格局重新划分。面对成吉思汗的强大,欧洲人感慨良多,以至几百年后的今天仍不能忘怀。
第六章 政制统领 军制保障
当年合不勒汗在金朝都城大殿中的表现,到了成吉思汗这一代早已成为了陈年往事。那个当年被认为是未开化的野蛮人,虽说是成吉思汗的祖先,可在成吉思汗身上却已找不到他祖先当年的“风采”了。成吉思汗知道再用那种有意无意的“风采”去展示自己或麻痹那些金人乃至其他的君王已经不合时宜了,与他的“天可汗”的地位和实力是不匹配的。他现在要做的是怎样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从而使整个蒙古帝国走向他心中理想的强大。
成吉思汗当时颁布的札撒对蒙古帝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文件,作为正式法令对领导权、军队建制、社会习俗和律令都重新规定,规范了各阶层人的行为准则。这个札撒可以说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真正至高无上的,不可抵触的。
这个札撒在政治制度方面规定,最高权力集中于汗,全蒙古只能有一个在位的君王一个汗的称号,若汗死,只能由成吉思汗的后裔继位,但必须经贵族议会的推举。就是这“贵族议会推举”,使蒙古帝国在中华几千年封建政治制度统治过程中闪出了短暂的“不和谐”光芒。甚至蒙古帝国的这种“贵族议会推举”被现在的一些研究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选举体制。
成吉思汗还设立了一个对他来说很有创意的新职务,即大断事官(也可札鲁忽赤),来监督与协调新扩大的行政体制的活动。这个官职大概是和汉王朝的宰相差不多。在这个重要位置上,对于人选的选择应该是慎之又慎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