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司不喜欢我说这些,她说你还靠它赚钱呀。
“关键不是钱。”
“那是什么?”
“那样会令我产生一种挫折感,我已经被那种感觉伤着了,所以,我不喜欢挫折。”
“我可不这样看,”李司观察着我的表情,继续说,“我要是你,就不。”
我们来到了果园,果园里的确生着葳蕤的杂草。李司蹦蹦跳跳的,她说这回我可有事情做了。我说你和我一样,并不懂,不懂还是别惊了它们,要知道,养护果树是需要专业知识的。
李司说这个不要你来教我,我不干别的,给它打扫杂草总是可以的吧。
那天下午,我们就开始给果树清理杂草,没多大一会的工夫,我们的衣服都被草染上了绿色的汁液。我说我们的代价可太大了,清理这些杂草的人工费,还洗不了我的一条裤腿。况且,草汁染上,就洗不掉了。
“你这么有钱还算计,不是个守财奴也是个吝啬鬼,要知道,我们现在是在劳动。”
“劳动并不赚钱。”
“那好吃懒做就赚钱了?”
“奇怪的是,正是好吃懒做的人才有钱。”
“这样说来,你反对劳动了?”
“我不反对劳动,相反,我尊重劳动者,我只是在说一种现象。”
“我是哪种?”
“你是既努力工作又好吃懒做那种。”
“你这样说我,好罗序刚,我会记仇的。”
有的时候我想,我们是一群这样的人,改革开放开始这几年,我们总是在统领着潮流,引领着消费时尚,我甚至想过,活到这儿,死也值了。该见识的我都见识了,该体验的也都体验了,该享受的也都享受了。可是,后来我发现,享受和体验是没有终结的,因为总有新的东西被创造出来,时尚是不断变化的。
还说我发财的事。
在别人看来,我发财应该和运气有关,也与智慧能力有关,也许还和梦想有关。事实上,我自己也没理顺清楚。比如说梦想,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梦想过发财,但也许梦想最强烈的那部分人是发不了财的,就我本人的体会也是这样。毕业头几年,我积极努力,省吃俭用,可我在银行里连两千块钱的存款都没有。那时云舒已经到商社上班了,她在当时东北惟一的五星级酒店富丽华的写字间里工作。一次,云舒请我到二楼的钢琴吧里喝茶,我们只喝了一壶英国立顿红茶。结账时我才知道,一共是一百二十八元。而当时,我的月工资是九十七元。那个时候,我和云舒的关系还比较密切,只是,我矮了她一大截儿。在学校时我就不敢向她表白什么 ,而毕业后,我们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就更觉得自卑了。应该说,那个时候是我最想赚钱的时候。然而,你越想赚钱越赚不来钱,可在我对钱已经失望了甚至没有指望时,我却突然有了那么多的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发生了。那一阵子,我时时眩晕,做什么事情都有些发低烧。
我还这样看,赚钱与智慧能力什么的也没关系,比我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多了,他们都在这个世界上忙碌着,可他们并没有赚到钱,他们为赚钱疲劳地奔波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努力和真正意义上的发财没关系。那发财和什么有关系?和运气有关系?我不知道运气的正确定义是什么,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词汇了,一说大家都明白大概的意思,可你真问起来,大家都说不清楚。就说运气吧,到底什么是运气?——事实上,我发财的经历也与运气无关。
几年前,和云舒探讨“墨菲”原理,我们在生活中总是遇到这样的问题,蛋糕掉到地上时,都是奶油那一面先接触地面。生活中是不是不如意的事多于如意的事?
那运气呢?赚了钱就是运气。“小富由俭,大富在天”,反正解释不了的事就归结到了“运气”这样模糊的概念上。这样的结论,不是一种偷懒的思维习惯才怪呢。
我总觉得,钱这东西是有灵性的,它是人的灵性的外化,如同在一个体育场里,拥挤着密密麻麻的人群,这时,空中抛下几只气球,那么多人的手都举了起来,可是,气球在人手的托举下继续跳跃着,也就是说,气球落在你头上并不等于是你的,你触到了它也不一定是你的。钱就是这么一个怪物,它不仅仅是印刷和制造出来的纸制、金属物质,或者银行里的阿拉伯数字,更重要的是,是人们欲望的符号,所以,它才能从地面升到了空中,它才飘忽不定。
在很多我接触的人中,钱是改变他们对我态度的分水岭,我有钱之前他们对我的态度和我有钱之后他们的态度是绝对不同的。我这样善良地想,也许,他们做出了这样一个不符合我实际的判断:我有了钱,所以我比别人优秀,比别人有智慧有能力甚至有道德,事实上,这很荒谬,我还是我,只是他们不是他们了。我有钱之后,惟一对我保持一贯态度的是云舒。
我最没有办法对待的也是云舒。
有一次津子围到我家来,一进门他就先去了洗手间。从洗手间出来,他如同有了重大发现似的对我说,我的手上有一种臭味儿,找了半天我才找到原因,原来,我刚刚用了一百块钱。
现在我才知道人们为什么管钱叫臭钱。
我说那很正常,这张钱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人的手,卖鱼的卖油条卖肉的等等。钱的味道虽然不好闻却很好用,你不是用臭钱换来了香蕉吗?
津子围说是啊,从另一个角度去想,也许臭的东西正是香的东西。
在我发财的问题上,津子围的判断肯定是错的,他认为我发财的窍门是找到一条社会前进中的缝隙,当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的确存在这样的缝隙,比如按官方的说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双轨制的漏洞让一些人一夜暴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国内的双轨少了甚至见不到了,可是,国内和国外还存在着双轨,个别行业先接轨了,比如足球明星,他的周薪比一个职员一生的工资都高,一个演艺明星,一场演出的出场费就上百万,但大多数行业没接轨,形成巨大的社会反差。从这个角度分析,我的暴富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我从业时,正是金融证券业的“战国时代”,行业里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但是,我发财与这些无关,我没有找到缝隙,这一点我可以肯定。
逻辑上合理不等于事实上的合理。就像我对津子围的猜测一样。有一次,我和津子围一起在洗浴中心洗澡,冲淋浴时,我看到他的那个。我说你的没我的包头大,这说明你经历女人比较早。他说那可不一定。我说肯定是的,这是科学,科学是注重事实的。
“什么是事实?”
“亲眼看到的。”
“那我问你,你是什么时候?”
“你指什么?”
“当然是你说的、经历女人。”
我说二十四岁才使用它。
“你的结论错了,”津子围重复道,“你的结论错了,实际上,我二十七岁才接触女人,和妻子结婚之前,它没被任何一个女人用过。”
我笑了起来,我知道在那样的场合,津子围不会说假话,原因是:没有说假话的必要。
“你笑什么?”津子围问。
我说你的用词很好。
“什么用词?”
“在妻子之前,它没被任何一个女人用过,那之后呢?”
第二章有真正的贵族吗
我和李司在山上果园劳动时,津子围正在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的一个茶馆里喝茶。那是他在珠海的最后一个下午,晚上九点,他还要坐飞机去三亚。
头一天晚上,津子围早年的朋友,诗人宋词和太太于坤去宾馆看他,他们谈起了很多早年的往事,其实,他们已经七八年没见面了,可讲起往事就跟发生在昨天一样。津子围说我有这样的感觉,我对一个城市的判断往往是因为那个城市里的一个人,只有那个城市里有了朋友,我才觉得那个城市亲切,不陌生,不遥远。比如你,你看到那个城市的文字或者听到那个城市的名字,你会立刻想,啊,谁谁不是在那儿吗?也不觉得遥远,相反,即使你所生活的城市的附近有一个城市,因为没有朋友,你会觉得那个城市很远。
于坤说仔细一想还真是的。
“进一步说,情感也与城市有关,以我的判断,我认为中国最浪漫的城市有三个,首先是我生活的城市大连,其次是哈尔滨和上海。”
“珠海呢?珠海可叫浪漫之城的。”
“可在我的心里它不是。”
于坤说朋友一般都在年轻的时候产生,那时候有热情,而中年以后就不行了,大家变得实际也变得匆忙。有的时候,你清理一大堆名片,很多名片你想不起是谁,什么时候递到你的手上的。
宋词说王小妮说过:四十岁以前认识就认识了,四十岁以后就不要认识了。
“是啊,想一想,我们有几个能在午夜打电话的朋友,”津子围说,“当你有了倾诉的愿望,你想急于告诉别人的时候,你能够‘打扰’得起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有一种现象很奇怪,我们没钱的时候,有很多朋友,可现在,友谊越来越昂贵了。”
谈起青春时节,总有谈不完的话题,那时候,宋词和于坤还不认识,津子围和第三代代表诗人朱凌波、宋词他们搞了一个文化方面的“五人讲座”,在给大学生们举办讲座时,坐在台下的于坤被宋词吸引了,并把绣球抛给了他。那次,津子围因为拉肚子没去讲课。于坤开玩笑说:如果你去讲课,那我找的不是宋词而是你了。津子围说得了吧,宋词可是有名的美男子啊。宋词连忙在一旁说,我那是“官方”认可的,可你是民间认可的。
事隔十几年,津子围还记得宋词写的诗歌《一代名将》。那时候,他和凌波等热血青年在宋词家席地而坐,大声谈笑,大口喝酒。一谈就谈到凌晨三四点钟。窗外是沉睡了的城市,烟抽没了,按他们的说法“烟没了哪行,烟是思想啊”,没有烟,他们竟然走出了三四公里,买不来烟,他们就开始抢着捡烟头,就在那个寂静的深夜,津子围听到了宋词新写的诗《一代名将》,当时,他的眼睛有些湿润。
“还能背《一代名将》吗?”
“能。”宋词总是那样显得诚恳和憨厚。
于是,那首老诗从他低缓的声音里流淌出来。
——沙场寂寞有年
英雄已成过去
只有我
至今不肯落马
为我心中的故国
在没有敌人的世界里
到处行军
昔日的旧部
纷纷解甲归田
说到我时
他们泪水沾衣
昨夜我梦见
我的老仆
依然在故乡
替我守着几分薄产
每天清晨
为我打扫
落满灰尘的庭院
美人已死
有谁伴我夜读兵书
剑鸣已老
不再催我闻鸡起舞
抚摸忠诚一生的战马
扼腕高歌
长歌当哭。
津子围再一次被感动了。
……津子围跟我讲他的南方之行,他说他去了很多地方,见到很多人,可最让他难忘的还是《一代名将》,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有着特殊的成长历程,我们的内心深处有着古典的英雄主义情怀,尽管在当今社会上,我们的一些想法有点唐·吉诃德,可我们不觉得不好。我们知道,成长是需要经历的。虽然这个想法令人伤感,可它是诸多事实中最基本的一个事实。
第二天,也就是在珠海的最后一天,津子围陪宋词去报社处理了工作,然后,他们就去了生态园里的茶馆。宋词说我要找一个你难忘的地方。津子围想象不出什么样的地方算得上是难忘的地方,真的到了绿色环抱的生态茶馆之后,津子围兴奋起来,他说这地方真的有“采菊东篱下”的感觉。同到茶馆的还有宋词的同事小玲女士,他们是在出门前遇见的,就一起来了。
津子围所以兴奋起来,主要是觉得忽然间到了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