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惯是德性形成的两个重要基础,前者为德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后者则使这种可
能性变成了现实。
亚里士多德对于习惯之于德性的重要,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认为,成德
之因与成恶之因,皆在于行为和习惯,同样的行为可以产生同样的性格。因此,
节制、文雅之士与放荡不羁之徒,其结果均在于他们不同的行为习惯所致,可见
习惯对于美德形成的重要。亚里士多德说:“一切德性都从这里生成,并且通过
这里毁灭,正如技术一样。好的琴①参见周辅成主编:《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
》,周兆平、余涌撰《亚里士多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34页
;叶秀山等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 卷,汪子嵩撰《亚里士多德》,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57页;(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 —204 页;(英)G。罗伊德《亚里士多
德思想的成长与结构》;(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137 —139 页。
师和坏的琴师都出于操琴。营造师及其他行业,仿佛也都是如此。从良好的
造屋产生良好的营造师,从恶劣的造屋产生蹩脚的营造师。若非如此,那就不须
师傅传授了。但一切人生来就有成为好工匠或坏工匠的潜能。这一情况,同样适
用于德性。正是在待人接物的行为中,我们有的人成为公正的,有的人成为不公
正的。正是在犯难冒险之中,因习惯于恐惧,或习惯于坚强,有的人变得怯懦,
有的人变得勇敢。在欲望和愤怒方面也是这样,有的人成为节制而温和,有的人
成为放纵而暴戾,因在这些事情上,有的人这么做,有的人那么做,各行其是。
总的说来,品质是来自相应的现实活动。所以,一定要十分重视现实活动的性质。
品质正是以现实活动的性质来决定的。从小就养成这样还是那样的习惯不是
件小事情,恰恰相反,它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尼各马科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不仅把习惯看成是美德形成的原因,而且他还注重习惯在美德形
成之后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把习惯——德性——习惯视为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他说:“我们在体力和健康方面可以看到,锻炼过多或过少都会损害体力;饮食
过多或过少都会损害健康。惟有适度才能造成、增进和保持它们。对于节制、勇
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一切都回避,一切都惧怕,什么都不敢坚持,就会
变成懦夫。反之,天不怕地不怕,横冲直撞,就会变成莽汉。有的人沉湎于一切
快乐而不能自拔而成为放纵,有的人则如一个苦行者,回避一切快乐而成为一个
淡漠无情之人。这就足以证明,节制和勇敢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
存。”“同一些行为,德性不仅可以由之生成、增长和毁灭,而且可以充分地实
行于其中,现实活动就在这些行为中进行……在德性方面也是这样,我们由于不
贪图享乐而变得节制,而在变为节制的人之后,我们就更加回避享乐。这一事例
也可用于勇敢。我们习于坚定而不畏恐惧,这就成为勇敢的人,而在成为勇敢的
人之后,我们就更加坚定和无畏。”
(《尼各马科伦理学》)显然,亚里士多德是把德性的形成看作一个过程,
一个实质上是逐渐养成道德习惯的过程。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性的形成,即“德性生于天性,成于习惯。”①
3 中庸说对什么是美德,亚里士多德不仅论述得充分,而且很具特色。之所以能
达到这个效果,是他有着一种“中庸之道”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说,在人的灵魂中可以看到三种东西:情感、本能、习惯或品性。
所谓情感,就是愤怒、恐惧、自信、嫉妒、喜悦等一般伴随着痛苦和快乐的各种
心态。所谓本能,就是情感之所以发生的基础,亦即一种天然的能力。所谓习惯
或品性,“是指我们借以调摄我们的情感变好或变坏的东西”。(《尼各马科伦
理学》)在灵魂的这三类东西中,德性从何处表现出来呢?他认为,德性既非情
感也非本能,因为情感和本能本身并无德性可言,就它们自身来说,既不会受到
称赞,也不会受到谴责。因此,德性只能是习惯或品性。
那么,这种品性又是什么样的呢?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个德性都
能即使一件东西变好,又能使其完满地完成功能,倘若如此,人的德性,就
一定是那种既能使人成为善人,又能使人能圆满地完成其功能的品性,这种品性,
即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与行为,使之既无
过度,也无不及,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
中庸之说可逆溯到希腊的一般道德看法,亚里士多德接受了这一思想并作了
系统阐述。他曾用两个比喻来介绍他的学说。一个是艺术及工艺的比喻,另一个
是医学上的比喻。好的工艺之中庸意思是它们要避免不成比例的情况:一付好的
工艺品是不能增加或减少一点点东西,多余或缺少这一点就会破坏作品的美,即
中庸适度才是美。如果说这个比喻还不那么明显,那么第二个比喻就比较恰当了。
健康及体力在太多或太少食物、太多或太少运动量之下会受到伤害,只有适当的
食物及运动才能创造并保持健康及体力。同样,他认为德性与恶性是与激情及行
动上之过分、适度或缺少有关。每个人平时都有恐惧、气愤、怜悯等心情,这本
正常,但如果太多或太少,就不好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欲望、情感和行
为都存在三种可能,即过度、不及和适中,德性的目的就是根据理性的原则来处
理欲望、情感和行为。过度和不及都不对,惟有适中才合适:“在应该的时间,
据应该的情况,对应该的人,为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情况,那
就是中道,是最好的,它属于德性。”(《尼各马科伦理学》)人人都有欲望,
个个皆具感情,谁都有行动,它们都存在着过度、不及和适度的可能,这里过度
和不及会犯错误,只有中道才会受到称赞,达到成功。受称赞和成功就是德性的
标志。所以德性就是中道。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有绝对中道与相对中道之分。绝对中道即事物的中道,
事物的中间;相对中道是对人而言,指的是不太多,也不太少,而且因人而异。
关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讲的:“在一切连续的和可分的东西中,既可取
其多,也可取其少,还可取其相等。这一些部分既可以是对事物自身,也可以是
相对于我们,而相等就是过多和过少的中间。我所说的事物的中间,就是指与两
端距离相等之点,这个中点对一切人都是单一的、相同的。至于相对于我们的中
间,就是既非过度、也非不及。这样的中间对一切人并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相同
的。设若10是多,2 是少,那么就事物而言,人们取6 就是中间。因为6 减去2
和10减去6 是相等的。不过,这是就数学比例而言的相等。若是对我们而言就不
能这样办。不能因为10斤的食品为多的一份,2 斤的食品为少的一份,教练就指
定6 斤的食品。因为对于特定的接受者运动员来说,6 斤既可能多,也可能少。
对于大力士麦隆来说就少了,对于初参加运动的来说又多了。”(《尼各马科伦
理学》)伦理学上的中道是指相对中道。
对于中庸说,亚里士多德特别提到两点要人们注意。第一,并非一切情感,
一切行为都有适中,有些恶行就没有相对的德性。亚里士多德说:“并非全部行
为和情感都可能有个中间性。有一些,它们的名称就是和罪过联系在一起的。例
如,恶意、歹毒、无耻等等。在行为方面如通奸、偷盗、谋杀等等,所有这一切,
以及诸如此类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为其本身就是罪过,谈不上什么过度和不及。
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不
会被认为是正当的,永远是罪过。关于这类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和不好,没
有什么妇女在应该的时间,以应该的方式通奸,而是凡是做这样的事情就是罪过。
这正如在不公正、怯懦、说谎中不存在什么过度、不及和中间一样。“(《尼各
马科伦理学》)
第二,中庸说之中点不是算术上的,他说是“相对于我们”之中庸。
一个人不能将两个价值之极端的数目相加,用二除就能决定德性之所在。这
一点我们在绝对中道和相对中道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吃多少东西才合适,完
全依个人的体质和需要来定。但这不是说由此推出德性是主观的。
在对中道作了以上的理论阐述之后,亚里士多德又根据中庸说的原则,对一
些德性作了何为适度的分析。
情绪方面的德性是勇敢,其过度就是鲁莽,不及是怯懦。鲁莽表现为急躁冒
进,无所不为,怯懦表现为胆小怕事,软弱畏缩。而勇敢,既有所惧,又有所不
惧,在处事时以理性为指导,最符合中庸之道之原则。
欲望方面的德性是节制,其过度是纵欲放荡,不及是麻木和寡欲,二者皆不
能用理性原则控制自己的欲望与行为。而节制,则顺乎欲望,又不放荡不羁,它
有所克制,又不麻木不仁。
钱财方面的德性是慷慨,它的不及是吝啬,过就是浪费;仪态方面的德性是
大方,它的不及是小气,过就是粗俗;和荣誉有关的德性是自豪,不及是自卑,
过是虚荣;和社交有关德性是友谊,不及是乖僻,过是吹捧;人都应有正当的理
想,没有进取心和有野心就是它的不及和过;人应该有好的脾气,毫无脾气和脾
气太大就是不及和过;为人应该诚实,太愚和夸张是其不及和过……
对德性作出许多分析,看上去并不复杂,而且很多都是常识性的东西。表面
看似乎意义不大,但如果从当时的条件看,是有一定价值的。
从苏格拉底开始,人们一直在寻求道德范畴的定义,但当时无人解决。
亚里士多德用过度、不及、适中来说明道德德性,显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亚里士多德同时认为,对过和不及也不能简单划分,更不能一概斥责,要看
到中间的复杂情况。例如,他认为懦怯、害怕是勇敢的反面,不可取,但对懦怯、
害怕要进行具体分析,看他害怕什么?如果害怕的是丢脸、贫穷、疾病,并不是
坏事。相反,不怕丢脸,倒是可耻的。对于贫穷和疾病,因为产生的条件不同,
对它们不感到害怕并不见得就是勇敢。对于害怕死亡,亚里士多德也进行了分析。
勇敢的人应该是不怕死,可也要看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死亡,在大海中遇到飓风,
或突然遭到地震,对这样的意外之险,不害怕不见得正常,害怕不能说就是胆小
鬼;如果是面对敌人,在战场上,害怕了,那是不对的。这样细致的分析是科学
的态度。
怎样才能区分这种种复杂现象,如何避过过度与不及而趋向中庸之道呢?
首先,要有判断力,要有知识。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其伦理
思想都是理智主义的,他们认为理性——知识是判断道德的最高原则。不过,亚
里士多德更重视沉思,认为哲学沉思才能认识最高的善。
但他对此未无限扩大,他尊重经验事实,看到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复
杂性,因而并不认为理性——知识是决定伦理道德的惟一标准。苏格拉底认
为如果人有了知识,就能判断好和坏,因此他不会去做像纵欲那样的坏事;如果
他纵欲,那他一定是无知。亚里士多德说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对同一问题并不是
每个人都会作出同样的判断。多数人是认为纵欲是坏事,也确有人不以为然,甚
至认为是有益的,因为他是从另外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亚里士多德分析说,决定
人们行为动机的,不单是知识——理性,还有情绪、欲望等,这都是德性不可缺
少的因素,所以从满足人的欲望看,有人认为纵欲有益,并不是没有道理。另外,
他还指出,理论与实践不完全是一回事,两者常有差距,一个人即使在理论上认
识到了,实践上不一定能做到,恐怕这不仅仅有认识上的问题,可能也有条件上
的问题。总之,伦理问题是复杂的,知识重要,实际情况也不能不考虑。
其次,要有意志。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行为中的过和不及、遵守中道,皆
出于人的意志。他十分强调意志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人的意志有经过思索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