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上得船来,就见一紫服男子抢过来,执过汪立信的手放声大哭道:“悔不听公之言,以至于此。”正是当朝太师,官拜平章军国重事,以临安都督府大都督统领十三万大军的贾似道。
刘禹在后面细看这位历史名人,生得细眼长眉;方面阔耳,躯干伟岸,目测与自己差不多高。面白,颌下一部清须,双目炯炯有神,风格雍容大度,待人如沐春风,完全没有奸臣权相应有的猥琐样。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刘禹在心里暗暗说道。在他原本的计划中,如果汪立信这边走不通,他就准备直接以重金赂贿这位贾相公的左右人。
据史书记载,他的两个清客“大小朝政,一切决于馆客廖莹中、堂吏翁应龙,宰执充位署纸尾而已”,刚才接引的那位便是翁应龙,另一位不知道在哪。
现如今看来,即便混进了贾似道幕中,也不会有什么用处。就这个德性,用一句这世流行的话来讲,“虽孙武复生,吴起再世,亦难救之”,何况是刘禹这个小宅男。
一番介绍,刘禹方知贾似道身旁那位瘦瘦的文士打扮男子便是廖莹中,这人一生醉心于刻书藏书,却是一个典型的文青。贾似道死后,他也服毒自杀,正应了那句“士为知己者死”。
众人进入贾似道所设的接风宴,却在那船上二楼。进入楼内,一个装饰豪华的大厅出现在眼前。各自坐下,当中的贾似道摆摆手,丝竹之声再起,宴席开始。
开始还不怎的,待道一队舞姬拖着长裙袅袅而入,刘禹就看到汪立信的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了。
“久闻太师豪阔,今日得见,幸何如之,某虽不材,愿以此酒,为太师贺,祝太师此番出征,大胜鞑酋,凯旋而归!!”眼见不对,刘禹急忙端起酒杯抢先出席,往当中的贾似道敬去。
“好说道,你唤作刘。。。。。。”贾似道闻言大喜,指着刘禹刘了半天,忘了他叫什么。
“刘子青。”一旁的廖莹中低声提醒。
“嗯,这位刘子青,说得极好,来,大家同饮此杯,以祝凯旋!”贾似道端起酒杯,左右一转,带头饮下。
“招讨勿恼,从长计议。”刘禹喝完并未马上回席,而是走到汪立言身边装作给他倒酒,低声劝道。
见汪立信点头不语,方才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边吃喝边看歌舞表演。心里却在想,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运筹画舫中,决胜千里外。这才是令人羡慕的人生啊!
“这位子青先生。”正胡思乱想间,忽听边上有一声叫自己。
“某正是,未请教?”转头一看,是一中年文士,不敢怠慢,也举手回礼。
“在下平章幕下机宜文字,宁海胡三省。”这位也是名人,原本好好在沿江制置使司任机宜的,却被贾似道征辟随军,叫来了人家吧,却又不用人家之言,叫人好生郁闷。
“原来是胡机宜,可巧,某在招讨帐下亦是任机宜之职,常州刘子青,日后还请多指教。”
“既是如此,某便唤你子青吧,某字身之,子青亦可以此唤某。”
“身之兄,得太师重用,必有一番作为,某先敬兄一杯!”先不管那些,酒席之上拉关系,没有比劝酒更好的了,干了几年推销的刘禹深黯此道。
胡三省却作苦笑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欲言又止。
“方才进来之时,吾观军营胜状,数目似有不足,莫非前军已经出发?”刘禹夹了块鸡扔进嘴里,随意说道。
“嗯,前军步军指挥使孙虎臣率七万之众,沿江而上,业已几日。”这货完全没有保密意识,如此重要的军情随口就说出来了。
孙虎臣,这也是个坑货,丁家洲之战败北的罪魁祸首,甫一接战,这货就驾舟而遁。置正在奋战的七万大军于不顾,导致全军崩溃。
你要说他胆小畏战吧,偏偏此人在宋室投降之后,也不从贼,忧愤而死。所作所为,实在称得上是奇葩。
“这鲁港乃是大军后路保障之处,岂不是无重兵把守?”对于这里,刘禹有一些想法,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些验证。
“此处尚有两万之众,何云无人,大军粮袜军械尽集于此,昨日,某被平章所委,专管此处,前方如何,已不关某事了。”胡三省感慨一番,大有志不能伸之意。
“身之兄大材,平章一时不查,后必醒悟,不必如此消沉。”刘禹大喜,此人的位置太重要了。
宴会之后,刘禹婉拒了贾似道的安排,跟着胡三省来到了他管辖的大军粮草物资屯集处,此处距江边不远。入夜,车马仍然往来不绝。
胡三省自去处理公务,刘禹在周围四处转,各处物资堆积如山,昂贵的甲胄随意堆积,刀枪弓弩更是倒处都是,刘禹捡起一把腰刀,拔出一看,刀光闪目,显是新作。
“这些都是预备战后更换的。”不知何时,胡三省已经站在他身后。
没有机会了,所有的这一切,最后都只会便宜了蒙古人。但既然他来了,这种事情就绝不允许再发生。丁家洲之战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那这些东西就算是烧掉也绝不能留给敌人,刘禹在心中默默说道。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二十一章 筹谋太平州
清晨的鲁港,刘禹在一片号子的呼喊中被吵醒。起来之时头还隐隐有些晕,看来是昨夜在江边站得有些久,被风吹着了。就着冷水擦了把脸,出得门来,就见军士们已经在各自指挥带领之下开始晨练了。
好在这贾相公还没有混蛋到禁止军士喧哗,近万人分成数股,有些在演练阵形,有些在教授战法,几个大汉半裸着上身,提着皮鞭四下巡视,看到动作不标准,便是一下,嘴里还不时冒些粗话。
“如此好的精神面貌,如此高昂的士气,怎么会一触即溃呢。”刘禹在一旁看着,一股热血上涌,不由得喃喃自语。
“兵有求死之意,将无一战之心。奈何!”胡三省的声音传来,饱含着无限的惆怅。
“身之兄,某有一事,还望相助。”刘禹转过头看着胡三省。
“但说无妨。”两人昨夜一席长谈,都对大战前景有些悲观,刘禹觉得是时候了,再不说就没时间了。
“若战事不谐,还请身之兄务必约束部众,那些军资,皆乃我大宋子民膏脂,绝不可落入鞑子之手。”刘禹手指远处堆积如山的粮草军械,无法影响贾似道,他只好从胡三省处着手。
“只恐那时,军心已散,无人能听从号令,胡某区区一人,能做何想?”胡三省摇摇头。
“这样,某即日便遣可信之人前来,到时定要护得兄周全。”刘禹是怕胡三省到时也随溃军跑了,那便不好办了。
“建康距此地几百里,如何通得消息?”刘禹暗自点头,能这么说,算是一个心思慎密之人。
“不妨,某自有妙计,兄到时一看便知,若兄自觉不可为,某也绝不勉强。”
胡三省听刘禹这么说,点点头,不再说话,十几万大军之中,个人渺小如蝼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义也。
与胡三省作别,刘禹前往中军会合自家主帅,远远就见一众人马缓步走来,当中正是汪立信。
刘禹停下就在马上施了一礼,偷眼望去,汪立信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朝他点了点头,看来被气得不轻。刘禹进入队伍中,朝汪麟看去,汪麟对他微微一摇头。
历史的惯性又岂会因为他这个小人物的到来有所改变呢,刘禹自嘲地一笑,翅膀还不够大不够硬,总有一天,哥一定会掀起时空风暴的,他很励志地对自己说。
一行人气氛沉闷地回到黄池镇,前来迎接的金明看到众人的样子,也咽下了将到嘴边的话。
汪立信下马急步走进自己的大帐,拿起一只茶杯却发现没有水,恨恨地扔出去,随着一声脆响,破裂的瓷片四处飞溅。
刘禹走进帐中,顺手放下门帘,汪麟等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去捋虎须,他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老人年事已高,不能发太大火。
四下一看,一个烧水吊壶被火苗烤得咕咕冒气,刘禹去桌上拿了一个杯子,放入几片茶叶,拿起吊壶倒满水。水太烫,他不敢直接端去,便放在一旁。
“竖子不足与谋。”就在刘禹想着要怎么开口的时候,身后就传来这么一句。
“招讨高看他了,霸王之勇岂是他能望其项背的。”这话很熟,高中课本里似乎有。
“嗤!他也配,惜乎再无猛士守我大宋之土。”刘禹不伦不类的比喻让汪立信失笑,随即摇头说道。
“招讨何必恼怒,小子当日初入府中,不是已经和招讨推算过了吗,如今此举不过尽人事罢了,究竟天命不可违,我等又能奈何?”
“老夫只是替那十余万将士可惜,你也看到了,哪一个不是我大宋好男儿?如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自蹈死地,老夫如何能甘心?”汪立信扼腕长叹。
“招讨切勿灰心,此事尚有可为。”刘禹打开地图,干巴巴的劝说没有意义,要想触动汪立信还得从实际着手。
“这是建康府,这是鲁港,两地间隔约为270里,当中是当涂县,我等在此处接应。”当涂是太平州治所在。
“你怎料定溃兵会沿江而下?”汪立信看着地图问道。
“平章若是逃遁,走陆路耶?水路耶?”刘禹反问道。
“自是顺江而下最快,喔,原来如此。不错,当涂确是关键所在。”汪立信立刻反应过来,大军崩溃,必然会四处逃窜,但只要贾似道的大舟之上帅旗不倒,大多数军士自然便会依旗而走,历史上也正是如此。
“知太平军州事孟之缙,招讨可修书一封,某去见他。”这个孟之缙是名将孟珙之子,丁家洲兵败之后,元军进逼,他无兵可守,便开城投降。这一次,刘禹不希望他重蹈覆辙,坠了祖上威名。
“不必了,老夫正式行文于他,命他受你节制。”汪立信言毕,取过笔墨,就在书案上一挥而就。刘禹拿起帅印盖上,收起来起贴身藏好。
“叫那金明与你同去。”刘禹正要出账,汪立信在身后叫住他。
“某自点五十军士即可,金指挥还是随侍招讨左右吧。”刘禹婉拒了汪立信的好意,因为他知道建康城中不太平,没有金明坐镇,他不放心。
从黄池镇到当涂县约摸六十余里,由于身后的军士都是步卒,刘禹也下了马,和大家一起跑着向前。时间太紧了,孙虎臣率大军出发已经好几天。历史上,二月十七日大战便会爆发,而今天已经是二月六日。
看到刘禹一个文官一路奔跑在前,众军士都不甘落后,大家此起彼伏地喊着口号。
“李十一,你也算条汉子,跑得如此慢,早上没吃饭么?”带队的都头大声呵斥。
“王都头,休得埋汰,俺不过略缓了些罢。”名叫李十一的军士不服气地辨解。
“都快些,别掉了队,回头误了机宜的大事。”其实军士们也不知道刘禹究竟有何要事,但军令如山,军法更是无情,谁也不敢怠慢。
跑了大概一半路程,刘禹自己也差不多力尽了,便命大家找了一处镇子歇歇脚,喝点茶水吃些干粮。
不得不说,这些禁军体能还是不错的,刘禹已经累得呼嗤呼嗤大声喘气,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些军汉还能有心情一边吃喝,一边调戏人家茶辅子的当炉小娘子。
好在经常给他们说书讲古,大家彼此也颇有些交情,那王都头便劝他还是骑马得好,这样大家也许走得更快些。
刘禹脸上泛红,知道自己被鄙视了,也不想多说。其实一个文官能做到他这样子的基本上没有,就这一点来说,大家对他还是很佩服的。只是刘禹自诩21世纪五好青年,居然还不如封建社会的老弱之兵,说出去丢人啊。
兵部员外郎,运东判使兼知太平州孟之缙最近心情很烦,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的当朝权相就驻节在自己的管内。自己这个一州最高军政长官几乎形同虚设,原本辖下的几千厢兵被督府调去转运辎重不说,驻在采石的一部横江水军也被直接归于大都督府帐下。
若是大军战败,他心里不禁打了一个寒战。这太平州内就只剩下几百个只会欺负乡民的差役,要如何去抵挡那暴虐无比的蒙古鞑子?幼承庭训,自己好歹也算是将门之后,这无兵无将的到时要怎么办?
“禀告太守,门外来人,自称是江淮招讨大使幕下,有文书要交与太守。”一个差役的叫唤声打断了孟之缙的浮想。
“喔,既是来使,怎得不带进来?”一听来人所报,孟之缙一阵头疼,又是一个上官。
“小的请了的,可来人说。。。。。。”差役一阵迟疑。
“说什么?”孟之缙不耐烦地问道。
“他说要太守自己去接。”差役吞吞吐吐地说。
孟之缙头大,自己虽然不过是个从五品的知州,但也不是任人差遣的仆役。这些来使,一个个仗着上官狐假虎威,偏又得罪不得。
刘禹是故意如此的,除了对他变节投降有些微词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