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奶可乐经济学-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性之一:对方投球手发现击球手的弱点,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如果这个解释成立,所有二年次球员都应该出现成绩下滑,而不仅仅是年度新秀。可从总体上来看,二年次球员一般都比新进球手有进步。
    更合理的解释是,“二年生症候群”只是一个统计错觉。哪怕是最优秀的球手,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完美状态。他们某个年度的打击率和其他进攻数据很可能比其他年度要高得多。按照定义来看,只有水平超常发挥的球员,才能赢得年度新秀奖。这也就是说,在这一年,他们的成绩比将来的平均成绩可能要高得多。而在大联盟的第二年,刚好排在这一年的后面。那么,第二个赛季的成绩差一些,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年生症候群”这个现象,在统计学上称之为“回归平均”。一旦碰到随机性成功,必定会出现“回归平均”。球员打出一场超常发挥的成功比赛之后,正常。但大多数时候确实要差一些后一场球赛的表现都会回归正常。但大多数时候确实要差一些。
    为什么因为组织绩效糟糕而炒掉领导者的策略,对组织高层显得如此具有吸引力呢
    如果一支职业运动队整个赛季都表现不好,球队老板的下意识冲动就是把教练或经理炒掉。同样,要是一家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董事会的下意识冲动就是把总裁给炒了。在新任领导管理下,球队或企业来年的表现更好,是否说明上述做法有道理呢?
    比赛中输了一个赛季,和企业某一年亏损一样,一般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领导者要负一定的责任,但在一个真正算得上糟糕的年景,起负面作用的很可能还有其他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大多展现出随机波动性,和谁当教练、谁当总裁无关。如果哪一年这些因素极端不利,那来年它们很可能会回归正常范围。
    新任领导一般是在坏年景之后才上任的,这意味着,即便新任领导并不比原来的领导更出色,来年的绩效也会好一些。这一进步,只不过是另一个“回归平均”的例子。当然,前一任领导可能真的很差劲,理当被炒。但我们应当明白一个起码的事实:炒人之后紧随而来的组织绩效反弹,并不能说明炒掉经理是正确举措。
    为什么管理者容易高估批评的功效,低估称赞的作用?
    严厉的管理者看到员工犯错,总是立刻会加以批评;可当员工做得出色的时候,却迟迟不予表扬。反之,敦厚的管理者却是热心表扬,迟于批评。哪一种风格更有效呢?由于没有正确答案,新上任的管理者在培养最适合自己的风格时,大多会先做实验。可这类实验往往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它们会让不少管理者得出结论:表扬效果比较差,批评更管用。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种偏见是怎么来的呢?
    原因还是那个导致“二年生症候群”的统计现象——“回归平均”。和棒球选手一样,员工不可能随时都保持同样的绩效标准。有些时候,他们的绩效比长期平均值要高一些,有时候要低一些。不管得到管理者什么样的反馈,员工在某个星期绩效低于正常水平,下一个星期很可能会提高——回归一个更为正常的成绩。反过来说,不管上司表不表扬,员工这个星期超水平发挥,下个星期很可能会回潮。
    结果,对员工失误偏重于批评的管理者,会把其后的绩效改观(其实本来就会出现),错误地认为是自己严厉的批评产生了效果。反过来,在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予表扬的管理者,则会错误地将其后的回潮(也是本来就会出现的)归咎于自己宽厚的管理风格。
    实验表明,至少在某些环境下,鼓励性的管理风格比严厉的批评风格,更容易激发出员工良好的表现。这一类的证据,可能比因“回归平均”而产生偏差的偶然印象更可靠。
    本章最后一个例子说的是,成本效益原则有时候能带助我们理解表面上毫无意义的信息。
    为什么商店会在窗口上张贴“导盲犬可入内”的海报?(英里斯 · 赫尔南德兹)
    很多商店会在窗户上张贴海报,告知消费者本店的政策。比方说,有些商店不允许顾客赤足或赤膊入内,禁止吸烟、禁止携带宠物的店也越来越多。然而,尽管宠物不得入内,但商店总会领外贴张告示,说导盲犬允许入内。但不管是导盲犬还是它们的主人,都看不到这些告示,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
    有视力的顾客没有导盲犬,因此也就不需要知道导盲犬是否允许入内。即便如此,叫这些顾客知道导盲犬例外,对店主来说仍然有好处。有些人可能看见商店里有狗,但没认出那是导盲犬,于是错误地得出结论:这家店根本没有严格执行“宠物不准入内”的政策。还有其他人可能会觉得,所有宠物一概不得入内不合理,因为这样会对失明的顾客造成歧视。
    不可否认,这些好处非常细徽。但海报本身的成本也不贵,就是些招贴画而已。即便它们只能创造的好处不多,张贴出来也是有意义的。
·在限信息下采取行动,比承担掌握充分信息所需的代价更划算。
·“难于造假原则”,也就是说,倘若潜在对手之间的某个信号琴真实可靠,那必定是难于造假(或因成本太高而无法造假)的。
·市场上有两种买家,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一种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在做什么的人。头一种买家,因为考虑到自己缺乏知识,不明白价格与质量存在的可见联系暗示着什么,有时能够限制自己的损失。
·只要意识到了既成偏见的倾向性,决策者大多能获得好处。
·成本效益原则有时候能帮助我们理解表面上毫无意义的信息。

第 8 章
现实中的博物经济学为什么 DVD 格式各地区不同,而 CD 格式却到处都一样?

·为什么大多数亚洲国家手机短消息的使用远比美国更普遍?
·为什么巴西铝制易拉罐的回收利用率比美国高?
·为什么美国的电影院一般允许现众一张票看多部电影,而亚洲的电影院却只许一张票看一部电影?
·为什么美国男足在国际比赛中表现这么差劲,而美国女足却好得多?
·为什么美国消费者的买食糖的价格,比全球通价高两倍多?
·为什么欧洲人比美国人更喜欢购买排量小的车型?
·为什么在新加坡售出的汽车当中,豪华车所占的比例比美国高?
·为什么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在罗马要被处以罚款,在纽约却不?
·为什么美国采用的 DVD 格式,与欧洲及其他地区都不同,而 CD 格式却到处都一样呢?
·为什么日本夫妇在婚礼上的开销比美国夫妇多?
    在不同的国家,经济生活的细节各有不同。比方说,日本的住宅比美国的要小得多。人们往往把这种差异归因于文化的不同,但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文化会不同?这些不同,只不过是几千年前偶然出现的习俗造成的吗?心理学家杰罗姆 · 凯根( Jerome Kagan )曾指出,许多文化规范,都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为解决当时当地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出现的。他发现,儿童死亡率高的社会,其文化大多提倡虚无淡泊和身外超然;战乱频发的社会,其文化盛赞勇气。
    本着凯根的精神,本章要来看一看,由于相关成本收益不同而导致的各国行为差异。人均收人,是各国之间最显著的一个差异。不同收人的人大多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不管他们的文化背景如何。
    为什么大多数亚洲国家手机短消息的使用远比美国更普遮?(维韦克 · 谢希亚、卡彦 · 乔纳拉戈达)
    到亚洲国家旅行,你会发现,各种年纪的人都忙着用手机给别人发短消息。可在美国和欧洲,短消息却远远没有这么普通。这一差异该如何解释呢?
    直到最近,好些亚洲国家的传统电话网都不如美国发达,但手机很快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用。短消息所需的带宽比声音信号要少得多,所以使用费也较便宜。除了日本,其他亚洲国家的人均收入都比美国低得多,所以亚洲人更愿意选用短消息资费方案。
    试过的人都知道,在手机健盘上输入短消息,是一项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培养的技能。由于习惯了使用这一通信模式,不少早期的使用者虽然付得起语音通信费,但仍愿意继续利用这一功能。而较为富裕的美国人,一开始就采用的是语音短消息,因此没有太多练习输入短消息的动力。
    对于这一解释,许多人或许会反时说,短消息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很普遍,比如说芬兰,该国的传统电话网络一直很发达。但芬兰人热衷短消息的原因或许在他们出了名的孤僻的民族特性上。“该怎么辫认出外向的芬兰人呢?”有个笑话里问道。“容易极了,就是眼睛一直盯着你鞋子的那个。” 
    为什么巴西铝制易拉罐的回收利用率比美国高?(鲁伊兹 · 费尔南多、法茜 · 布位林)
    美国有 11 个州的消费者,每买一听铝制易拉罐饮料就要付 5 美分甚至更高的保证金,公共服务机构也经常督促他们回收利用易拉罐。要拿回保证金,消费者必须把易拉罐送还就近的回收中心。和其他地方一样,大多数大型便利店都回收易拉罐。可全美国每年卖出的 700 亿听铝制易拉雌,得到回收的只有一半多一点。大多数都直接当成垃圾处理掉了。反之,巴西出售的易拉罐不收取保证金,也没有便利的回收中心,巴西政府也没有通过公共机构宣传,敦促消资者回收易拉罐。可巴西每年卖掉的铝制易拉罐,90%都得以回收利用。为什么巴西的回收率比美国高呢?
    尽管巴西没有保证金制度,也没有便利的回收中心,但铝制易拉罐可以卖给处理厂,厂方将之触化后当做再生铝出售。由于巴西人的平均收入还不到美国人的 20 % ,赤贫的情况很普 遍,整个巴西约有 20 万人靠检易拉罐为主要谋生手段。反之,很多美国人都觉得犯不上花时间去回收中心排队拿保证金,所以他们用过的易拉罐大多直接送到了垃圾焚化厂。按容器回收组织的说法,在过去 20 年里,被直接扔掉的易拉罐,总计达 1100 万吨,价位 120 亿美元。
    虽说保证金制度并未提高易拉罐的循环利用率,但还是产生了积极效果:扔在公共场所的铝制易拉罐,立刻会有拾荒人检走。和巴西不同,美国拾荒者很少到垃圾处理厂去找易拉罐,因为在不少地方,这么做不合法。
    尽管亚洲的人均收人比美国和欧洲要低,可由于亚洲人口密度大,不少亚洲国家的地价高得多。这种价格差异给娱乐业带来了有趣的影响。
    为什么在韩国和不少其他亚洲国家,电影院对号入座,而在美国的电影院却是随到随坐?(格洛丽亚 · 金)
    在韩国首尔,观众看电影都是对号入座。可在美国芝加哥,观众进场后,只要有空座的地方都能坐。这种差异是怎么回事呢?
    不管在什么地方,对号入座都是要花成本的。比如,售票员要问清观众的座位喜好,引座员必须把他们带到准确的座位,如果碰到多个人争夺一个座位的情况,还要加以调解。这些成本,放诸各国皆准。所以,这一国际性差异很可能源于对号入座在各国带来的不同收益上。
    在人口大致相当的城市,美国电影院每部电影的放映次数总是多于亚洲各电影院。电影放映次数多,能给观众带来至少两个好处。一是观众更容易找到在某一时间适合自己的电影。二是每部电影放映时,电影院都有相当一部分的空座,方便观众在最后一刻决定看哪一部电影。
    亚洲电影院电影放映次数较少,是因为与美国相比,亚洲观众的人均收入较低,而地价又较高。
    频繁的放映次数会提高成本,收入较低的人自然不愿意为这么做所带来的便利性买单。亚洲较高的地价,使得修建电影院更昂贵,进一步限制了电影放映的次数。
    由于电影放映次数少,亚洲影院上映的电影,大多数时候票都能卖光。而既然观众料到一部电影会满座,自然会提前到场,以便买到电影票。于是电影开场之前就要排很长的队。因为排长队并不能增加座位的供应量,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提前到场、买到好座位的时间就给浪费掉了。然而,拒绝排队的人又看不到电影。(这又是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相矛质的一个例子。)
    对号入座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简单办法。观众提前买好了对号入座的票,每个人都能得到座位,用不着排几个小时的队等。
    为什么美国的电影院一般允许现众一张票看多部电影,而亚洲的电影院却只许一张票看一部电影?(弗兰克 · 付)
    虽然并未大肆宣传,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