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询问美文-书梦重温丛书-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练,并且逐渐积累了较深厚的现代文学史知识,现在看来,没有这样的学养
也就没有后来的从容自如。读到《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恩
怨沧桑》时,我发现李辉在阐释学理与叙述事件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
点。在文体上,这些书当然可以称为“传记”或“报告文学”,《收获》上
的“沧桑看云”专栏和《读书》上的一些文章都可以称为“散文”;但我觉
得文体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辉拓展了现当代文学史的领域,他对历史
场景、对历史人物心灵的还原,使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更加鲜活更富有生气
和魅力,对这一意义我们似乎还重视得不够。如同文学史可以以“图志”出
之一样,文学史当然也存在于“叙事”的样式之中。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30_0124。bmp}
读李辉新近出版的《人生扫描》,我的这一印象更为强化。李辉已经逐
渐把他的长处发挥到最佳状态。他当下的状态甚至对他自己的写作提出了挑
战,我甚至觉得,转换方式已经成为李辉不可回避的问题。最佳状态实际上
意味着一种方式的终结。我不知李辉本人同意否?集中关于巴金、萧乾、沈
从文、刘尊棋等人的文字更多的显示了李辉的书生本色,他以“文化后生”
特有的亲近、理解、仰慕,甚至是崇拜,“扫描”着“文化老人”,这类文
章与张中行的《负暄琐话》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文化的精魂、血脉,在李
辉心中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和魅力,他没有直接表露,但我觉得在他的心中、
在字里行间,都存在着对文化之至美正在逐渐消失的悲哀。而另一类文章则
让人觉得李辉无疑是一个灵魂的探险者。在对一个风云激荡的时空的还原
中,李辉试图叩开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之门,从而解开“人”与“历史”之
“结”,解开“人”与“历史”之“谜”。写周扬的《摇荡的秋千》以及新
近发表在《收获》上的关于郭沫若、关于“三家村”的文章都体现了李辉以
自己的心灵遭遇历史的努力。李辉更有力地扫描人和历史的复杂性、矛盾性,
以对个案的解剖揭示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已经成为李辉的坚定
的目标。李辉在还原历史时融入了自己。他的融入有时会使他对人物心灵的
体验式的分析变成人物心灵的独白(这种感觉在阅读中常会产生,是正读还
是误读?)。这更加突出了那些文章作为知识分子心灵史的特征,同时也拓
展了他阐释历史的时空。正是在这一毫不局促、逼仄的时空中凸现了他作为
一个历史叙事人的精神印记。你甚至可以说,李辉的优势和局限都因此而生。
在读李辉的那些文章时,我常常会感到他走进历史隧道中低徊的身影。人们
可能会批评他过于融入了自己。但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强烈的主体
介入,历史能否在人们的心灵中激活?这样的融入使历史“二重性”中的“主
体性”得到了张扬,后来者不仅会读到李辉笔下的“历史”,而且会看到有
这样一代人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阐释历史的。
1994 年初夏在陶都宜兴,我曾经和我所尊重的蓝翎老师畅谈了几乎一
夜。也就是在这一夜,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对历史负责”,甚至一下
子觉得了自己在历史面前的浅薄。这一感觉我没有对蓝翎老师说。当时拙著
《中国当代散文史》正在出版之中,我写到了蓝翎老师的杂文。后来我曾经
想把拙著寄蓝翎老师请指教,但想到那一夜的谈话,我终于没有寄出。在谈
到历史事件和过程时,我说,某人成为某一历史事件中的某一“环节”其实
有很大的偶然性,没有“某人”或许还有“别人”。蓝翎老师说,这个“偶
然性”一旦落到某个人身上这个人也就承担了历史的不幸。我当时又想到了
“沧桑”二字。在谈话中我们都说到了李辉。蓝翎老师对他这位同事倍加赞
赏。我不把这看成情意,而视为两代人面对历史时的相知。当我写这篇文章
时,我想到了那一夜的谈话。
《无梦楼随笔》
即使不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而只是就散文史而言,张中晓和他的《无梦
楼随笔》是20 世纪中国文学需要珍惜的一个“异数”。如果说这个世纪缺少
什么的话,我想其中之一便是缺少用生命之血写成的文字。这是一部血写的
书。张中晓在他18 岁的时候戏拟了一个墓志铭:“会稽人张中晓,认真活过、
读过、写过、爱过、恨过,在还很不愿意死时,死了。”《无梦楼随笔》是
张中晓为这个“墓志铭”所作的注解。
1955 年张中晓因“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牵连被捕入狱,《关于胡风反革
命集团的材料》的按语说“张中晓这个胡风分子,凭着他的反革命的敏
感? 。”,又说“还是这个张中晓,他的反革命感觉是很灵的,较之我们革
命队伍里的好些人,包括一些共产党员在内,阶级觉悟的高低,政治嗅党的
灵钝,是大相悬殊的”。1956 年张中晓因不断吐血获准“保外就医”回家乡
绍兴。
他在1966 年10 月7 日的《关于三本笔记的检查》中写道:“1956 年我
保外回家以后,由于条件有限,家中有古书可读,又因为自己过去不读古书,
知识不广,应当补课。因之在乡9 年多时间里生病之外,读了一点古书。主
要是四书五经,诸子诸史,以及一些佛经、圣经等。随读随记,写了三本读
书笔记《文史杂抄》、《随思录》、《狭路集》,约30 万字。写笔记的时间,
在1963 年以前。因为在1963 年以后,我读书很少,笔记也停了下来。”现
今我们读到的“火凤凰文库”之十三《无梦楼随笔》就是由路莘根据张中晓
的遗稿整理的。如果没有这样一本书,张中晓也许就这样消失了。这“血泪
凝成的思想结晶”,不仅使张中晓获得了永恒,也使中国当代思想史中的几
页空白处多了一页血写的文字。
就像王元化先生序中所说,张中晓和顾准“他们的命运坎坷,并不是为
了立言传世而著书立说,只是由于不泯的良知写出自己的内心独白。”我们
能够做到吗?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30_0128。bmp}
《牛棚日记》
陈白尘先生在三联书店出版过《寂寞的童年》、《云梦断忆》和《少年
行》。我曾经在文章中说过,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和陈白尘先生的《云
梦断忆》是记叙“文革”的经典之作。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中,我对陈白
尘嬉笑怒骂式的文字和挺立其中的精神风度很推崇。这使我想起80 年代初,
他到学校来作的一次讲演。他在讲演时极具魅力,不带稿子,滔滔不绝,口
若悬河,时有妙语,礼堂里也就掌声不断。当时觉得他和大学里的一般教授
不同,到底是写过讽刺剧的作家。后来读到《云梦断忆》,心想:这就是我
见到过的陈白尘。在陈白尘去世后一年,读到三联书店出版的《牛棚日记
1966~1972》,觉得其意义不仅是对先生的悼念。我一直对“文革”史料的
整理与出版有浓郁的兴趣,见到类似的书我都把它买下来,也收藏了一点儿
“文革”期间的出版物。有一年的暑假,我就在陈白尘生活的那座城市的一
家图书馆,阅读和复印“文革”时期的文学资料。“文革”是在批判吴晗的
《海瑞罢官》批判“三家村”声中开始,对“文革”文学和作家在这段期间
的种种现象做些研究,是必要的。我有过《文革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计划,
但至今未能如愿。陈白尘将发表《牛棚日记》看成他晚年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不仅逢人便讲而且亲笔为书稿写下了“前言”——给编辑部的一封信。关于
日记的写作、整理以及作者对日记发表的期待之情都要言不烦地说清楚了。
陈先生说:“1966 年初我由北京中国作家协会贬至江苏省文联。数月后‘文
化大革命’起,中国作协即已派人来将我‘押解’回京,时为9 月11 日。从
这天开始,整整7 个年头,我被半幽禁在‘牛棚’之中,每逢夜深人静时,
便偷偷地写下最简单的日记,以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数年来从未中断
过。1973 年我终因心脏病发而被恩准回宁治疗,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就在
那段隐姓埋名的日子里,我又翻出了这些曾经冒着危险而写下来的日记,且
珍惜地将它们一一整理成篇,共得十余册。”关于“牛棚”中的生活,陈白
尘写过《云梦断忆》,这两本书是可以参照着看的。对于这样一部被他女儿
称为中国作协“文革简史”的书,其发表或出版似乎并不容易,因此他在信
中伤感地说:“然而杂志社却因稿件拥挤,尚不知何时才能与读者见面。我
老矣,已是风烛残年,为此不能不写下这简短的前言,作为说明,以备日记
发表之日刊于篇首。”其女陈虹在《牛棚日记》的“后记”中说,“其殷殷
相盼之情实令人心悸。”陈先生的“前言”写于1994 年1 月28 日,就在这
年的5 月28 日,他静静地与世长辞。“文革”期间,有不少人因日记罹祸,
也有人因日记而大放光彩。现在想想在“文革”时读过的那些公开发表的一
些日记,真正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这话题暂且搁下。如果说《云梦断忆》是
对动乱年代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反顾,那么《牛棚日记》则是动乱年代知识
分子心灵秘史的记载。我甚至觉得后者更加接近于历史的真正状态,他更加
完好地存留了知识分子心灵的光泽。怀疑、忧思、抗争是贯穿这本日记始终
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因此而不死。
《心仪》
张炜在90 年代写得最好的散文无疑是那篇《融入野地》。一个作家有
这样一篇散文我以为就可以称为散文家。类似的还有史铁生,他的《我与地
坛》同样是90 年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近年来,张炜出版了几本散文集,在读
了新近出版的《心仪》之后,我还是选择了这本书列入我写作中的书话系列。
“心仪”这个词使用的频率似乎愈来愈低了。这大致与从心灵中滋生出来的
东西愈来愈少的现实相吻合。我猜想过张炜写作《心仪》时的状态。再读《心
仪》的“后记”,发现张炜自己已经说了:“我有时真无法表述自己对艺术
和艺术家那种特异的、深长的挚爱。我只能一遍遍地抚摸他们的著作;在午
夜,在一个人的时刻,我特别满足于倾听这抚摸的声音。这本书的名字如改
为‘抚摸’,也是同样地贴切啊。”
这几年曾零星读过张炜写的一些关于域外作家的笔记,以为作家所写的
这些“微型作家论”颇不同于批评家所为。此番读到《心仪》不觉为之心动。
在张炜这里,我们看不到“技术”分析带给文体的累赘,也无我们所期待的
“学理”上的周密,但是,鲜活的感觉,诗意的倾诉,灵动的文字以及始终
沸腾着的生命激情都使当下许多职业性的批评文字相形见绌。一位朋友曾在
给我的来信中对文学批评几乎要沦为西方文艺理论的“跑马场”深感忧虑,
坦率说我也有相同的感受。现在批评并不缺席,缺席的是批评家的智慧、精
神和生命,从血管里流出来的东西太少了。批评已经更加技术化,技术化的
操作虽然洋洋洒洒甚至不无深刻,但掩饰不住匠气,才气业已被匠气取代,
精神被技巧取代。文学批评作为“科学”在我看从来就应该蕴藉着批评者执
著的生命感与灵动的审美力。而“生命”和“审美”正有意无意地从一些文
学批评文字中流失。文学批评和文学之间有了栅栏,文学批评在离开文学。
《心仪》中的文字是不可“复制”的。除了天分、才情和作为作家的特别敏
感之外,张炜最可宝贵的是他用心读作家作品。庄重点说是在以灵魂读灵魂,
以艺术说艺术。
也许正因为如此,张炜的这些“阅读悟想”常常逼近大师的心灵深处,
带给我们“青翠欲滴的新鲜感”。心灵的屏障是最深的隔膜,只有从自己心
灵深处出发才能走近大师。张炜的“阅读悟想”在和大师们的对话中寻找着
人生与艺术的“共鸣点”,他常常敏锐地发现那些深深地感染他的激情、诗
意,精神、艺术境界和人生哲学,又激情而诗意地倾诉他所理解到的精神、
艺术境界和人生哲学。激情可能使他偏颇,诗意可能使他失之模糊,但他也
因此打破了桎梏,而能够自由言说。在赞赏张炜的这些阅读悟想时,我对他
没有“话语霸权”欲望的心态也表示认同。他曾谈到“写出自己这些阅读悟
想所具有的危险性”,“其‘危险’当然远非世俗意义上的,而是指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