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字是肉做的-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9节 研讨会真了得!

    中文大学举行“一九九七与香港中国语文”研讨会,讨论规范现代汉语的问题,值得重视。我没有去参加这个盛会,报馆给我送来几份讲稿,让我拜读不少高见。    
    香港大学于君明的《“港式中文”形成的原因及后果》一篇分析港式中文,并与纯正地道的现代汉语两相对照。讲稿举了很多例子,有一个例子说“十分了得”是粤语,“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十分了得”,于君明认为现代汉语的说法是“他在学术上有了不起的成就”。我不觉得“十分了得”是粤语。随手翻一翻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的《辞海》,“了”字条下就有“了得”一则,共有三个解释:①了却;办得了,举《朱子全书·论语六》为例;②有能耐;本领高强,举《水浒全传》三十三回为例;“花知寨十分英勇了得!”③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语气句末,表示情况严重,多在“还”字之后,如:这还了得吗!    
    于君明认为“她穿衣服很有品味”,中文该说“她很会穿衣服”,因为品味是英文taste译过来的。我觉得“品味”这样的新词汇很好,丰富了中文,可以用。“我再也受不了他了”,于君明说是cannotstandhim的直译,中文不说“忍受一个人”,应说“忍受一个人的态度”。我倒常说:我受不了这家伙;我受不了这电视节目。这好像没什么错,还蛮生动的。Expand说“扩展”,只要会用,也还是可以造出贴切漂亮的中文句子。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10节 小处失调

    经常读到香港政府新闻处发布的新闻稿,也经常留意他们撰写中英文新闻稿的能力,觉得大部分稿子都清楚、简洁。这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邵敬敏在“一九九七与香港中国语文”研讨会上发表了一篇讨论香港报纸用语的层次等级及其对策的讲稿,指出香港报纸上方言成分混杂的原因有五点,其中一点认为港英政府过去没有制订方针政策去规范语言文字,基本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香港通用的语言文字于是不能从“无序”状态很快进入“有序”状态。邵敬敏这篇讲稿言之有物,说出问题的关键,也指出今后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    
    我同意要在香港提倡使用规范化的现代汉语,香港的中文报纸具有不可推辞的责任和义务;香港政府新闻处尤其应该为新闻界“作出表率”。为了规范现代汉语,从学术观点建立健全理论固然重要,经常在报章杂志上认真挑出实例加以说明,似乎也是值得一试的办法。新闻处最近有一篇关于水务署致力减低水管爆裂造成之影响的新闻稿,中文大致顺畅,只有一两点值得注意。“水务署不时接获用户投诉”一句的“不时”,英文是fromtimetotime,用“时时”、“间或”当更好。“接获”虽然很常见,其实不好;说“接到”、“收到”才对。文章小处失调,往往影响通篇气势,不可不着意。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11节 “一向”与“同时”

    中文形容时间时序最是考究,也颇欺人;稍微疏忽,文气即死。说“在春天”不如说“春天”或“春季里”有美感;讲究韵味的当然会说“春来发几枝”。“一向”或者“向来”甚至“一晌”也大见学问。秦观的“未知安否,一向无消息”固然可读;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也大可圈点。白些的是宫天挺《范张鸡黍》里的“哥哥这些话我也省的,这一向我早忘了一半也”。想不到香港的中文里竟有“一直以来”之说,确是新鲜!    
    中文大学医学院十五周年纪念特刊里,校长献辞第一段说:“本人谨衷心祝贺医学院同人一直以来在医学教育、研究、以至临床服务方面所作的卓越贡献。”此处的“一直以来”改为“一向”一定更好。在这一句话之前,校长说:“今年,欣逢本校医学院成立十五周年;适值第一批医科毕业生踏入社会服务至今,转瞬亦届十载。”因为“今年、欣逢”加上“适值”又“转瞬”,时态实在混乱,读者昏头昏脑。说得白一点可能清楚得多:“今年是本校医学院成立十五周年,也是第一届医科毕业生为社会服务的第十年了。”    
    跟“一直以来”一样不中不英的是“与此同时”。中大医学院院长李国章的献辞第二段细数十五年成果,第三段接着说:“与此同时,中大医学院的教研成就亦名满国际。”用“同时”或“此外”就够了。当然,“教研成就”只能“誉满国际”;“芸芸教授”才会“名满国际”。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12节 “细长黄色水果”

    JamesJ。Kilpatrick劝人写作不必担心用词重复,说是有一位特约记者奉命去写一篇关于联合水果公司的特稿,“他提了一次香蕉;他再提一次香蕉;第三次还是用了香蕉;这一下他可急了。‘全球首要细长黄色水果托运商’,他写道。第四次用香蕉两个字其实更好。”(Hespokeofbananasonce;hespokeofbananastwice;hespokeofbananas,yetathirdtime,andhewasdesperate。“Theworldsleadingshippersoftheelongatedyellowfruit,”Hewrote。Afourthbananaswouldhavebeenbetter。)    
    不论中文英文,写得平实清楚最好。第二步再追求味道气势不迟;那要多年的功力和阅历才行。写文言像文言,写白话是白话,那是基本功;文白夹杂而风格自见,那是造诣。“已经”写成“经已”;“也要”写成“亦要”;“目前”、“现在”写成“现时”;“他说的话”写成“他的说话”;这是方言对文字的骚扰,不如全篇用方言去写来得统一。用字还讲贴切。中大医学院院长那句“众创院功臣”,虽是文字的“移植手术”,却露出破绽。他想说的其实是“各位”创院“俊彦”或者“贤达”。    
    不说bebacktonormal而说returntonormalcy当然迂腐。今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附近的怀柔举行,《纽约时报》竟把怀柔译作SoftBosom(酥胸!),真是想入非非。香蕉就是香蕉;写作不宜有非分之想。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13节 先求达意

    我在传播媒界工作二十几年,经历了工作上接触的中文与英文的不断蜕变,日积月累,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对文字变得格外敏感。这当然也可以算是职业病。第二种收获就是我学会了对各种不太符合传统规矩的文体尽量容忍。这似乎也可以称之为职业惰性。文字不可墨守成规;替人家改文章的时候,我通常都会不断提醒自己惜墨如金。这不是因为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得告诉人家,而是因为我常常从一些不太通顺的句子里想到作者另一套心思与动机,觉得应该“在没有相反证据之前给予肯定的判断”。况且文章先求达意,词藻之优美并不是那么重要。    
    本月初,香港政府新闻处发了一段消息,说杨铁在一个商业高峰会议上表示对香港的司法独立充满信心。英文稿有一段话说:“Moreparticularly,businessmenfinditeasytocarryontheircommercialactivitiesherebecausethebasicphilosophyofourlawaccordswiththatoftheirowncountries。”中文是:“商人尤其会发现在此地容易进行商务活动,因为我们的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他们自己国家的并无二致。”句子相当洋化,但意思清楚,可以不改。真要冲掉洋味的话,顶多只能改成这样:“商人尤其会觉得在这里经商并不困难,因为此地和他们自己国家里的法律原则并无二致。”与其故作高深,写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不如量力而为。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14节 政治语言

    美国《时代》杂志选出美国众议院议长金里奇为九五年风云人物,说是此人改变了美国政治的语言和本质,美国近代史上没有人比得上他。这位政坛奇人做了不少离经叛道的事,中国抗议李登辉访美,他公然主张台湾独立,听说后来基辛格给他打电话晓以国之利益,终于罢休。他是美国权力走廊上的强人,深谙出奇制胜之术,官运势必风云多变,大起大落。    
    政海大鱼啃小鱼,不啃人和不被啃者,八九是平庸之辈。DonaldRumsfeld有“仕途指南”之作,殷殷规劝那些波涛中的生灵知所进退,自求多福。“万一把事情搞糟了,赶快报告总统和其他一些人,并且纠正过来”;这大概是说给那些不成大器的官员听的。他还劝人对自己的官职抱幽默态度,紧记JoeStilwell将军的名言:“猴子爬得越高,你越可以看清楚它的屁股。”(Thehigherthemonkeyclimbs,themoreyouseehisbehind。)    
    中西文化自古不乏智慧的甜品;政治文化上流露出来的智慧则小有不同:洋人俏皮,中国人黠巧;想是国情使然。MorrisUdall有政客祷词说:“请教会我们开口说话句句温言软语;明天我们可能非吃掉这些话不可。”(Teachustoutterwordsthataretenderandgentle。Tomorrowwemayhavetoeatthem。)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15节 是简报不是简布

    新闻记者殊难对付。政府官员常用的法宝是“无可奉告”(nocomment),再就是offtherecord,乔志高先生译为“请勿发表”,说是口头上虽请记者别引他的话,不要在“纪录上”留痕迹,实际上目的还是透露消息,只是不负言责而已。公众人物在记者面前失言惹祸的实例太多,大可辑成一本精彩的书,用一个美国字做书名:《逮住你了!》(Gotcha!即Ivegotyou!)。一九九二年初克林顿竞选总统期间,他的律师太太希拉里对记者说:“也许我可以蹲在家里做糕饼……可是我有我自己的专业。”此话一出,马上得罪所有家庭主妇,妇权分子群起攻之。    
    官员们为了保护自己不让新闻记者逮住,干脆深思熟虑发表声明(makeastatement),或者有备而来举行记者招待会(pressconference)。教统会主席杨紫芝教授呼吁公众就六号报告书发表意见,并说咨询期间会为各界安排一连串的“简布会”(aseriseofbriefings)。香港政府常说“简布会”,我怀疑是粤语“布”与“报”同音而混淆了。Pressbriefing、newsbriefingofficer等等,中文叫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官;但“简布”没有,“简报”才对。“布”字原写作“”。“”虽有宣告、陈述、流传之意,比如“德行外著,洪声远”,“时有文章,随即毁弃,不令流”,却不见“简”之说。新闻处宜考虑改“简布会”为“简报会”。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16节 带点威严的文字

    与吴霭仪喝下午茶,谈到香港法律条文译成中文之难,不禁想到此地全套法规不脱英国窠臼,一声九七,字斟句酌的英文都要用方块字去诠释,顿时鸦雀聒耳,不拍烂几块惊堂木何以了断!    
    条文俱在,问题是怎么化成中国人可以领悟的中文,读来还要教人觉得是带点威严的中文才行;通篇的了吗呢未免不像话了。此事不仅可以磨练中文的精确程度,条文译得好,既可灌输法律知识,又可提高法治精神,影响深远。写不同性质的问题用不同文体的文字很重要。    
    日前看到港督为国际重要湿地牌匾揭幕的新闻稿,其中有一句话说,沼泽区除禁止狩猎及捕捉动物之外,“并将进入米埔沼泽区的人士限于获渔农处处长授权的持许可证者”。意思与英文毫无出入:……limitsaccesstotheMaiPoMarshestopermitholdersauthorisedbytheDirectorofAgricultureandFisheries,可惜中文邋遢。不如说:“并规定持有渔农处处长授权签发之许可证者,方可进入米埔沼泽区。”新闻稿另一段说:“一九七六年,米埔被视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如此一来,该地内或附近若有发展建议时,自然存护便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这就更嫩了。“一九七六年当局确认米埔为‘价值特殊之科研地点’,从此任何牵涉该地点或附近之发展计划,均须充分考虑其对保护自然资源之利弊。”这样不就练达得多了吗?


第一辑 哪里哪里第17节 戴妃“并”不急

    港式中文夹杂粤语惹来不少困扰,其中源自两种范畴者比较常见:一是同音之误,二是副词连词之类的混淆。前者好办,稍为留意即可避掉,比如“造成”不可变“做成”,“做爱”不可变“造爱”。第二种颇费思量,必须认真多看多查多想多问才能知所取舍。    
    英女王要求查理斯与戴安娜离婚的新闻里,中文报上有这样一句话:“查理斯已经答应了离婚,但是戴安娜就不急于答覆女王的要求。”粤语念这句话非常顺口,意思也清楚;可是句子里一个粤语用法的“就”字害了现代汉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