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战国演义-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正式列为诸侯;    封周公咺为太宰;    申后加封太后。    褒姒、伯服贬为庶民;    虢公、尹球、祭公功过参半,最后为先王而死,削去本身的职位,允许子孙承袭。”    接着在城内贴出安民告示,对京师被害百姓给予抚恤,在王宫举办宴会,犒赏功臣。    平王的庆功宴结束,申侯非常欣赏掘突的英俊勇敢、高强的武艺,就想把自己的小女许配给他。那时时兴诸侯联姻,讲究门当户对,而且都是父母包办。太宰咺凑过来对申侯说:“你家中最小的孩子几岁?”    申后边走边回答:“最小的十六了。”    “是公子还是千金?”    “女孩。”    “婆家是哪国诸侯还是王公大臣?”    申侯一听,太宰咺关心自己的小女的婚姻情况,何不请他给掘突过个话,免得尴尬。就说:“还没有人提亲。太宰这么关心,就请给找个人家嫁了出去。”    “申侯有没有看好的?我帮你传个信。”    “我倒是看郑伯掘突不错,不知他是否已有夫人?”    太宰咺笑了,真是机缘巧合,他们都想到一块去了。连忙说:“据我知道,当前还没有。我就给你们撮合一下。”    就这样,一桩美好的因缘就结成了。    第二天早朝,诸侯向平王谢恩,打算回国。平王刚刚登基,没有心腹大臣,勤王的诸侯都是忠良,但是申国和晋国都临近西戎,申侯和晋侯必须回国主政,防御西戎的报复袭击。就决定留下卫武公和、郑伯掘突在朝中和太宰咺一起辅佐朝政。加封卫武公为司徒,郑伯掘突为卿士。就这样,申侯、卫侯领兵回国。卫武公、掘突留在了朝廷。掘突死后被谥号武公,后世称他郑武公。    戎主进攻镐京,得到了大批财宝,虽然损失了一些兵马,但是很快就招募扩充,比原来还多许多。他想,只要有了财宝,一切都好办。这一仗使他熟悉了进攻镐京的路径,得到了甜头,他还想有更大的收获。新兵训练得差不多了,他就试探着扰乱四邻。他不仅掳掠人畜和财物,还试探着占领地盘。先是占领了岐山的一些地方。岐山是西周的发源地,他担心西周发兵,原准备大军一来他就缩回,可是见到西周没有大的动作,也就继续占领着。看看占领岐山没有什么事,就接着占领其他的地方。西戎兵马步步为营,一寸一寸地蚕食西周的地盘,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逐步逼近镐京。###16怯戎患执意东迁
    周朝实行的是诸侯分封制,周朝大王是天下各国的天子,但是自己还有一个周国,主要是武王伐纣之前周国的地盘。岐山是文王担当西伯侯时期的国都,就是老根据地。西戎占领岐山,朝廷本身的周国无力反抗,使得西戎更加猖獗,得寸进尺,不断试探着向前进攻。近期一个月内西戎多次袭击镐京周边,镐京极不稳定,周平王坐卧不安。放眼城内,自从西戎洗劫之后,宫殿残缺,残垣断壁,十分凄凉;西戎侵犯,兵微将寡,扩充军队又需要大量银两;府库空虚,没有能力重修京城,没有能力招兵买马,又不想向各个诸侯国征集资金,不想加重百姓负担。平王愁肠百结,就产生了迁都洛邑的想法。早朝上,平王对文武百官说:“最早王祖成王定都镐京以后,又修建了一个洛邑,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回答说:“洛邑是天下的中心位置,四方诸侯向朝廷进贡,远近相当,所以成王安排召公勘测风水,选定位置;又派周公组织施工,按照镐京的样式修建,所以宫殿格局和镐京一模一样,作为陪都。每年天子都要到那里巡视,住些日子,接见诸侯,召开诸侯大会,各国诸侯减少了去镐京朝见天子的路途和时间,都感觉非常方便。”    平王说:“这么说,洛邑也是一个都城,只是每年诸侯大会期间才使用,平时那么多的宫殿都闲置,这是一种浪费。现在犬戎逼近镐京,安全隐患非常严重。朕打算迁都洛邑,不知是不是可行?”    太宰咺说:“现在京城宫殿被犬戎破坏严重,府库空虚,修复宫殿劳民伤财,加重百姓负担,会引起民怨。而且犬戎摸清了道路,熟悉了地理环境。就像狗一样,吃惯了嘴儿,跑惯了腿儿,可能经常来犯,镐京已经不是安全之地。迁都洛邑完全可行,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文王百官都是吃俸禄的,在那工作都一样。尤其经过上次西戎烧杀掠抢,都胆战心寒。一哄声地说:“大王和太宰的意见很对,我们赞成迁都洛邑。”    见到这种局面,司徒卫武公和长叹不止,低头不语。平王发现了,就问:“老司徒为什么不说话?”    卫武公晃了晃脑袋,回奏说:“老臣已经年过九旬,君王不嫌弃我年老,把我放在六卿这样高的位置上,是让我为朝廷担负责任。迁都这件事很大,应该慎重考虑。老臣有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不同,大王点将让我发言,我很为难。如果我不说,那是对朝廷不负责任,是失职,是不忠;如果说了,和满朝文武的意见相左,是对他们的不随和,不友好,不和谐。礼制和道德发生了矛盾,只能重大义,得罪各位同僚和朋友了。平王点我表态,我不得不说了。现在的京师镐京,地理位置非常好,左有殽函,右有陇蜀,山水环绕,沃野千里,旱涝保收,是个宝地。山河可以阻挡来犯之敌,沃野提供足够的粮食。这里风水强盛,是天下最好的地方。洛邑虽然地处中央,但是一马平川,发生战争没有遮挡,四面受敌之地。而且常患旱灾,黄河改道又易发洪水。那里风水衰弱,对帝王不利。最初成王建造两都,那是有原因的。武王临终前,曾经让周公旦继承王位,周公旦不肯,执意要辅佐成王即位。武王建议要在洛邑建立一个陪都,等待成王成年亲政,成王坐西京统管全国;周公坐东都协助朝廷管理东方事务。武王驾崩当时东都还没有兴建,成王亲政才落实武王遗命,建立东都。因此说西都为主,东都为从。今大王要弃“主”就“从”,恐怕王室将衰弱呀!请大王三思。”    平王说:“现在犬戎侵占岐丰等地,势力猖獗。况且镐京宫殿损毁,破烂不堪,有损朝廷形象。东迁洛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卫武公说:“犬戎是豺狼本性,当初就不应该把他领进卧室的角门。申侯借兵失策,开门引贼,导致犬戎肆虐,烧毁宫阙,杀害先王,这是不共戴天之仇。现在大王应该振奋精神,立志自强,节俭爱民,抓紧练兵,增强国力,效法当年先王南征北战,讨伐犬戎,活捉戎主用来去太庙祭祀先祖,洗雪先王的耻辱。如果一味地忍让退避,放弃镐京搬迁到洛邑,犬戎会以为朝廷怕他,得寸进尺,更加骄横晒脸。我退敌进,恐怕被占领的就不止岐丰了。从前尧帝舜帝居住土屋,殿堂是土台阶;禹王宫殿矮小简陋,他们都不在乎。帝王的威望不在宫殿的华丽。请大王三思。”    掘突觉得卫武公说的很有道理,帝王可以调集天下各诸侯国的兵马,拿下犬戎不成问题。但是一想自己刚刚接班,年轻没有资历,就没有吱声。    太宰咺不同意卫武公的说法:“老司徒讲的都是些传统的道理,适应不了现在变化了的情况。老王荒怠朝政,昏庸无道,杀身之祸是自己招来的,现在就不能深究了。新王登基,革除弊端,拨乱反正,刚刚稳定。现在的情况是百废待兴,府库空虚应付不了。朝廷兵力不足,犬戎兵马强盛,难以抵抗。百姓心有余悸,一旦铁骑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谁能担当这个责任?”    卫武公孤掌难鸣,但是还不甘心,他想到申侯调兵抗击犬戎,就退一步说:“当初申侯能够招来戎兵,就一定有退兵之策。大王何不写信问问他的意见。”    君臣正在商议之时,申国送来告急文书。平王展开一看,上面写道:“犬戎不断侵扰申国,百姓不得安宁。近几天兵力加多,进攻猛烈,申国国小兵少,难以抵挡,恳请大王发兵救助。”    看罢,平王拿定了主意,宣布:“现在犬戎进攻申国,申侯自己顾不了自己,更顾不了朝廷。朕现在决定迁都洛邑。太史占卜一下,选择吉日东行!”    平王已经决定东迁,卫武公只得服从。卫武公建议说:“我的职位是司徒,要为朝廷负责,也要为百姓负责。东迁是一件大事,对镐京百姓震动很大,必然人心惶惶,应该张贴公告,让百姓周知。”    平王说:“好,就由司徒办理”    早朝结束,司徒卫武公就命人书写公告,派人四处张贴。张贴处,百姓围拢着争先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大王决定迁都洛邑,百姓愿意随驾东迁的,抓紧做好准备,一同启程。……”    平王又安排祝史撰写了祈祷文稿,写明迁都理由,亲自到太庙祭奠祷告,禀告列祖列宗,历代先王。    吉日到了,东迁动身之时,大宗伯抱起七个祖宗神位牌,用黄布条捆在一起,坐在第一辆车上走在最前面。接着秦襄公领着秦国的兵马护卫着平王的辇车,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紧跟在后,黎民百姓扶老携幼跟随东迁移民的不计其数。东迁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几十里。    至此西周结束。    周平王到了洛阳,看见市井繁华,殿宇壮观,宫殿和镐京没有什么两样,心中十分高兴。    因为过去都城是镐京,在西部,所以东迁之前的周朝称作西周;迁都洛阳以后,因为都城在东部,所以后人就习惯上称作东周。迁都这一年是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自此开始的周朝称作东周。    迁都洛阳,早已惊动各国诸侯。平王到达洛阳第一天起,各国诸侯纷纷上表进贡表示祝贺。只有南方的荆国没有来人祝贺,周平王很不高兴,上朝时,提议要对荆国发兵问罪。    东迁刚刚结束,朝野刚刚安稳,都不想打仗。大家纷纷说:“荆国开化较晚,不懂礼数,不服约束。宣王亲自征讨,才表示归顺。现在迁都刚刚结束,人心还不太稳定。再说现在还不知他是归顺还是叛逆,如果出兵,荆国必然产生敌意,奋力对抗,也是胜负难定,反倒麻烦。不如暂时包容,以德感化。如果他不自觉,待朝廷兵力强壮之时,再去讨伐也不算晚。”    于是平王放弃南征的动议,自此没有人再提南征的事。    第二天早朝,诸侯向平王谢恩,打算回国。平王刚刚登基,没有心腹大臣,勤王的诸侯都是忠良,但是申国和晋国都临近西戎,申侯和晋侯必须回国主政,防御西戎的报复袭击。就决定留下卫武公和、郑伯掘在朝中和太宰咺一起辅佐朝政。加封卫武公为司徒,郑伯掘突为卿士。就这样,申侯、卫侯领兵回国。平王把被西戎占领的岐、丰赏给秦襄公,令他打退犬戎,夺回失地,保一方安定,秦襄公也领兵回国。卫武公、掘突留在了朝廷。    一切都很完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17寻找地盘谋发展
    郑武公掘突年轻有为,聪慧多谋,处理公务都比较得体,受到周平王的宠信。朝野上下关系处理的都很好。东迁稳定之后,结婚的事情自然摆上了日程,他请来了太宰咺。太宰咺多聪明呀,掘突一找他,就知道是什么事情。好人做到底,太宰咺主动开口:“朝廷安稳了,你也该结婚了吧?”    郑武公也不掖不藏:“太宰大人真是知道我的心思。我的父亲已经过世,我还不知道这件事该怎么办,还需要大人指点。”    太宰咺说:“你我同朝为官,这件事情就不要客气了,我帮你张罗。我派人和申侯联系一下,让他送到郑国。”    郑武公说:“朝廷的事情也很忙,婚事可不可以在洛邑办?”    “也可以,”太宰咺说:“哦,对了,申侯是大王的外公,申侯的小女是太后的妹妹,是大王的小姨,你的婚事不仅应该在京城办,而且应该禀告大王和太后。”    为了结婚,郑武公已经有了一些准备,在洛阳买了一块地方,建起了府邸。    太宰咺几经张罗,郑武公的婚期定了下来,与申国已经做好了联系。婚期将近,郑国出50辆兵车去接亲,申国又派了50辆兵车送亲。    结亲的队伍来到,鞭炮,唢呐,锣鼓响成一片。    太宰咺主持婚礼,平王赏赐了100匹绸缎,太后送来是翡翠饰品,王公大臣,各级官员都来送礼,周边的小国国君也都来上礼。那时候送礼一般都是宝贝或者就是布帛,没有钞票,更没有银行卡,所以十分显堆。礼品堆积如山,库房装满了,就在院内堆放。    这场婚礼是洛阳城里多年没有过的,规格高,规模大,礼品丰厚都是当地顶极。郑武公收获了美女,收获了财富,还收获了名望。人们都知道了郑武公的地位。    洛阳婚礼之后,郑武公带着新婚的妻子,用50辆军车拉着礼品回国,郑国的文武百官都到城外迎接,又是一番热闹,又收了许多礼品。    回国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