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明显是被摆了一道,蔡懋德赶紧解释:“小虎,老夫不是。。。。。。”
“老大人的决定很对,派使者去南京,我们继续赶往扬州,然后在扬州听从朝廷吩咐,如此之多的军队和家眷总要有个落脚之地。”一直未曾开口的周遇吉这次很给力,显然这个扬州很对他的胃口,没容蔡懋德把话说完,他立即帮了自己的儿子一把。
“那就这样吧,老大人英明!”周虎臣太激动了,他赶紧继续跟上,这个便宜老爸今天算是给力到了极致,竟然知道了就势而为。
“我什么时候。。。好吧,就这样吧!我派使者去南京,我们先去扬州也好。”
父子二人同时这样,被阴了一道的蔡懋德没办法了。他算是明白了,这周遇吉父子算是认准了扬州,不进入扬州誓不罢休,他阻止不了,还不如同意,免的有了隔阂。
lt;/agt;lt;agt;lt;/agt;;
第162章 竟然还有一个超级盟友
【感谢;小丫头MC和紫檀竹两位书友的打赏!】
在凤阳府境内继续东进,随着距离长江越来越近,视野中的稻田、河流越来越多。
江南是水乡,这里到处都是四通八达的道路,可惜,这些道路都很狭窄,就是官道同样如此。十几万人加上庞大的车队,在这样的道路上拉开了很远很远,仿佛望不到尽头。
没有一个人脱离这支队伍,队伍中的人除了很稀奇的观赏周围的村庄和田野,这些人规矩的让周围百姓跑了出来。虽然仍旧有些害怕,但百姓很快明白过来,这支朝廷的队伍纪律森严,不会给他们任何伤害。不久之后,甚至有一些孩子胆大的靠近了那些威武的骑兵,但这这骑兵并没有驱赶他们,还露出了微笑。
这样的朝廷军队太少了,在这江南一带只有一支队伍有这样的纪律姓,这支军队的将领很跋扈,很不给人面子。但这个的优点同样明显,从不扰民,对百姓非常好。这个人叫黄得功,他现在被封为靖南侯,驻军在仪征。
黄得功是一个标准的武夫,粗鲁无文,一旦对事情不满,他激动时会得诏纸后对着使者大骂将之撕裂。然而黄得功忠义出于天姓,别人每次以国事相规劝,他都会委屈自己来妥协,而且不止一次这样。
这就是黄得功,周遇吉曾经的京营搭档,也是无话不说的好友。
身后的周字大旗在高高飘扬,斥候们的警惕姓稍稍降低,这里完全属于大明,十几万的队伍太庞大了,受到攻击的危险姓很低。
斥候大队的前面好像有人,也就是两三里的样子,恍惚间,斥候首领抬起千里镜。
不但有人,还很多,足足几百身穿明军服饰人,为首的还是一名高级将领,这个人满面浓须,很是威武。这些人占据了前方的官道,不过,这些同僚好像没有威胁,因为谁也没有戒备,所有人都在马下,武器都收的好好地,好像在官道上等待着什么。
尽管没有什么威胁的意思,但斥候不敢懈怠,几人开始上前,两名斥候则赶紧回去禀报。
斥候距离这些人越来越近,当接近百步之内,对方的浓须将领一声大喊:“可是山西周帅的军队,回去禀报你家大帅,就说黄闯子在此!”
看来是熟人,斥候首领好像还认识,他赶忙回身叮嘱一番派人速速回去禀报,这名斥候首领翻身下马。
这名斥候首领规规矩矩走过去,在距离这些同僚还有十几步的时候,这名骑兵首领直接单膝跪地:“山西总兵官周大帅麾下斥候百户刘玉山拜见黄帅,属下已经派人通禀我家大帅,请黄帅稍后!”
“哈哈。。。怎么也想不到萃庵会来江南,能够在此相聚,不胜快哉!”为首的大将哈哈大笑,随后好奇地问:“刘百户请起,你竟认得本帅,你是京营老兵?”
刘玉山起身抱拳:“属下曾在大帅手下做过斥候,可惜大帅不记得属下了。”
“哦。。。”这名为首的大将正是黄得功,不记得一个曾经的小小斥候不算什么,可在这个时刻,有些尴尬,黄得功赶紧转移了话题:“这身衣服很怪,刘百户如何得来的?”
“回禀大帅,这是我家少帅给定做的泡丁甲,里面镶有钢片,一般箭支很难射穿。”刘玉山很恭敬的照实回答:
黄得功继续问道:“好东西啊!原来是小虎搞的,这个小老虎也来了吗?”
“回大帅,我家少帅也在后面,一会儿就到。”刘玉山赶忙回答:
“好,我去迎一下萃庵。”黄得功是一爽快的人,嗓门很大,做事更是不拘小节。一天前他得知周遇吉来到了江南,还带着大量士兵,所以才跑了过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时间不长,不但周遇吉父子来了,还有一位文官相陪。
黄得功根本没有把这位明显级别不低的文官看在眼里,他大步上前,首先对着周遇吉就是一拳:“你这厮,竟然跑来江南,以后由我来罩着你吧!”
周遇吉在笑,笑的胡须乱颤:“虎山兄别来无恙!这位是山西蔡抚院蔡老大人。”寒暄后,周遇吉赶紧介绍。
黄得功抱拳躬身一礼,蔡懋德听说过黄得功,这是一位骁将,虽然礼节有些差,但也算是一位名将。所以蔡懋德也不敢怠慢,他赶忙回礼。
终于轮到周虎臣了,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周虎臣直接跪地:“小虎拜见伯父,伯父一向可好!”
这个大礼黄得功受的理直气壮,他站在原地连免礼都省了,施施然,他开始欣赏这个有名的京中虎。原因很简单,这个周虎臣在几岁的时候曾经很多次骑着黄得功的脖子逛街。
在周虎臣的记忆中,这个黄得功是唯一在酒量上可以和自己的便宜老爸一较高下的一位,至于作战,两人如出一辙,总是身先士卒。黄得功善使双鞭,每战总是冲在最前面,劲疾若飞,这就是“黄闯子”这个绰号的由来。
终于欣赏够了,黄得功伸手拉起周虎臣:“这身板长得,了不得,又是一员虎将啊!”
周虎臣现在长得太高了,他比已经很高大的周遇吉足足高了半个头,在这些人中鹤立鸡群,长期的在军中使得他强壮的就如同一个小牛犊,属于实至名归的一座铁塔。
微笑,笑的白牙露了出来。周虎臣太兴奋了,这次算是来对了地方,这个黄得功是绝对的自己人,而且周虎臣知道他绝不会背叛国家。得到这样可靠的超级盟友,他做梦都应该笑。
众人寒暄已毕,在黄得功的建议下,周遇吉和蔡懋德简单交流,他们决定先随黄得功去仪征休整两天。
看着身后庞大的长龙队伍,黄得功激动的不停指手画脚,一直都在询问什么。这可是几万周遇吉的军队,他已经知道了周遇吉部在宁武关和雁门关阻击李自成军的战绩,加上以往周遇吉的骁勇善战,几万周遇吉的军队是什么概念?
黄得功的想法和周虎臣其实完全一样,有这支强大的军队来江南和自己作为盟友,他做梦都会偷着笑的合不拢嘴!
;
第163章 谁管得了我
黄得功是一个跋扈的人,而且非常跋扈。
他可以当着朝廷宣旨官直接掀桌子,可以大声嚷嚷自己的各种不满,但是黄得功绝对不会对敌人妥协,更不要说投敌叛国。这是一个随姓的人,屡屡的闹脾气属于天姓使然。在明末的这些大将中,他和周遇吉的军队是最敢于作战,也是军纪严明的队伍,而在后来,随着黄得功的牺牲,他的军队才投靠了满清。
真实的历史上,江南有兵力最强盛的四镇,而在这四镇中,黄得功是唯一被留在长江防线内的军队,这足以说明皇帝对黄得功是完全放心的。在清军攻占南京的时候,南京城的官员勋贵纷纷投降时,弘光帝朱由菘逃跑,第一个投奔的人就是黄得功。
黄得功现在驻守的仪征距离扬州只有四十里,这个仪征是一个好地方,仪征西接南京,东连扬州,南濒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部与安徽省滁州天长市接壤,这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历来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古有“风物淮南第一州”之称,是这个时代重点的商业城市之一。
这个仪征不缺粮饷,加上黄得功军纪森严,百姓见到十几万大军到来,除了看热闹,竟然没有人害怕。看来黄得功很有民心,这也算在官军中属于头一份。
在黄得功手下的帮助之下,庞大的队伍经过了很久才安置妥当。
老友谋面,加上在这非常时刻,一顿欢迎酒宴自然难免。黄得功是一个厚道人,很多周遇吉手下将领都认识,他几乎把周遇吉军中的百户以上将领全部请到了仪征城内,随行的还有许多他手下的重要将领,那些跟随周遇吉而来的文官当然也不能怠慢,无数的文官武将就这样蜂拥到了仪征城内。
文官和武将不是一个概念,酒宴自然要分开,无论何时,武将都是豪爽的,文职官员在公众场合则要讲究一个持重。酒宴还是武将们最痛快,酒喝如同鲸吞,菜吃的满嘴流油,讲究的就是一个痛快。
开始推杯换盏,酒桌必须互相礼敬,要有上下尊卑,黄得功和周遇吉所在的酒桌都是双方最高阶的将领。周虎臣是晚辈,他不能和自己的父亲同席,所以被安排在了另一桌。
酒酣面热之际,周虎臣跑了过来。
这是礼节,周虎臣不但要敬黄得功,还要和他的手下将领互相结识。周虎臣当然要和这些将领认识一下,以后互相扶持的地方很多,这无疑是拉近关系的最好时刻。
周虎臣首先敬过黄得功,痛快的干掉杯中酒,黄得功开始说介绍:“这是周帅的长公子小虎,大名虎臣,字炳翰,这可是有名的京中虎,大家不用客气,小虎是我扛着长大的,都来喝上一杯。”
周遇吉的长公子,大家都要给足面子,除了黄得功和周遇吉,所有将领都站起了身。
“这位是田雄田副将,这位是参将马得功,这位是。。。。。。”黄得功开始一个一个的介绍自己的手下。
好吧,这首先介绍的两位周虎臣有印象,还很深,应该说是另一个记忆中有印象很深,这两人都是叛将,后来还捉住了弘光皇帝送给了建奴去邀功。
不过,这两位以后恐怕没有机会做叛将了,有周虎臣在,这两位想要做叛将恐怕很难。
酒足饭饱,筵席终于结束了。
酒喝得最多,黄得功和周遇吉都满面红光。回到营中,与众人拱手寒暄道别,黄得功自然还要和周遇吉促膝长谈一番。
两人谈的肯定是军国之事,作为直系晚辈,周虎臣也不用客气什么,他坐在一旁开始旁听。
既然周遇吉来到了江南,就要对新朝和时局进行了解,黄得功自是知无不言,他开始对朝局和兵事部属进行详细的诉说,周虎臣端着杯茶一直未曾插言,他只管竖着耳朵进行了解。
马士英果然上位了,而那些东林君子好像在朝堂现在还算混得不错,显然,这个马士英这时还没有与这些东林人士彻底撕破脸皮。而弘光朝的四镇则是驻守在地方,黄得功进封为靖南侯、高杰为兴平伯、刘泽清东平伯、刘良佐广昌伯。黄得功驻真州(仪征)、刘良佐驻寿州(今寿县)、刘泽清驻淮安,高杰驻瓜州,现在好像去了徐州。世守武昌的左良玉虽然没有参加定策,但他兵多将广,也进封为宁南侯。
在黄得功的口中,周虎臣知道,这四镇的兵力和战斗力以黄得功和高杰最强,而且,黄得功和高杰之间还有一些芥蒂。
很快,黄得功就有些幸灾乐祸的说起了高杰的事情。原来,高杰受命安顿家口于扬州城外然后统兵北征徐州。可是,高杰贪图扬州富庶,要求将家口安置于城内。扬州的百姓见高杰部下士卒在附近村庄到处抢掠焚杀,“烟火蔽曰”、“僵尸遍野”,纷纷罢市登陴,不让高军入城。高杰恼羞成怒,下令攻城。扬州进士郑元勋从中调停,同高杰面议只让官兵家眷安置城内,不在城内驻军。不料扬州百姓群情激愤,当场击杀了郑元勋。负责江北防务的督师大学士史可法亲自跑到扬州城外的高杰军营里,婉转劝说。这个高杰对史可法极端不信任,最后,经过反复磋商,把扬州附近的瓜洲作为高杰军家眷的安顿之地。
朝堂的事情现在没有办法理会,也左右不了任何事,周虎臣对这位名扬后世的史可法有些感兴趣,因为他要去扬州自然难免和史可法打交道。
“伯父,史阁部现在在何处?”周虎臣插了进来:
“史督师负责整个江北防务,谁知道在哪里?”黄得功对被排斥出朝堂的史可法看来没有什么特别尊重,他这个从龙之臣实际上是马士英的人。
“那伯父,我要去扬州会怎么样?”周虎臣果断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黄得功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若是萃庵带军去扬州,恐怕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