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法派之间的矛盾会爆发出来,两派之间新帐老账一起算,这又是一个大麻烦,朝中也唯有王静辉有办法能够平衡两派人马,赵顼宣这些人进宫议事无非是让王静辉能够知难而退。或是放弃这种想法,或是将厢军扩招地数量减少到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地步。
    “按例,在灾民中招收厢军以减少作乱的可能是正常的,不过现在河北的形势还没有恶化到这个地步,即便是招收厢军,也用不着这么多。三四万绝对可以满足需要,如驸马所说的十万未免有些太多了!”司马光温和地说道,他虽然心疼国家财政的损失,但稳定灾区局势在这个时候更加重要,所以他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对。
    “圣上,这是臣嘱托人调查统计后的一份结果!”王静辉从袖子中掏出一本折子双手呈送给旁边的司职太监,原本他想要搞定赵顼之后返过头来再说服其他大臣,但赵顼临阵脱逃不得不使面对这么多人。
    “这本折子是臣派人将河北诸路的广惠仓统计后的结果,其中还有臣的粮仓,全部存粮用来赈灾扛过今年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最大的问题便是明年,如此大地旱灾影响不是一两年能够消除的,在明年很可能也会出现旱灾,不过波及面没有这么广泛而已,但是朝廷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不测!”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比王静辉知道数字化统计对于一个国家有着怎样的重要性,不过可惜的是他不是学这个的出身,他只能够简单地介绍一下,然后交给徐氏来完成。这次大灾王静辉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不过实际情况却比他想象中的更加严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河北诸路的百姓实在是太多了,两三百万人口所消耗粮食是一个非常巨大地数字。
    对于这个数字,王静辉也缺乏清醒的认识。不过好在他向正在河北主持赈灾的李管事下达了细致统计存粮,严格发放地指示,并且还从华英书院中派遣了不少数科的学生前去听用,两三个月的统计和发放速度结果反馈回来让他大吃一惊──所有的存粮如果照这个速度发放下去,只能够支撑到明年二月,那个时候青黄不接让灾民上哪里找粮食?!
    其实解决的办法有很多,譬如从河北土豪的手中榨取一部分粮食,或是加紧从南方运粮到北方,这些办法都可以轻易来解决现在所面临的困难。甚至通过李管事他知道根本不用大老远从南方运粮。河北土豪的存粮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足够用来渡过灾年,不过这是地方土豪准备借机哄抬物价兼并土地的,王静辉这么一折腾让他们地准备都打了水漂,就是碍于他的势力广泛,后台够硬,地方土豪才忍气吞声,他们也想要看看“活菩萨”E书天空手里面到底有多少钱能够经得住如此消耗。
    对付这些地方土豪,王静辉手中有的是办法,最简单的便是他手中从王安石那里转让出来的青苗钱,让百姓突然破产然后牵连这些土豪,利用官方手段足可以让他们全部破产,不过这手实在是太毒辣,搞不好激起众怒,河北大户所支持的河北系官员非要和自己翻脸不可。王静辉只打算手中紧握着这个把柄,不到最后的时候不使出来,仅仅作为威慑这些土豪不让其抬价的武器。
    正当王静辉有些游移不定的时候,远在河北韩琦处的涅心写信向他献出一策──开启招收厢兵的武器!涅心这次所出的主意所涉及的方面实在是太过广泛,运作起来也十分复杂,不过其中的好处确实显而易见的──由他所建议并且实施的厢军屯田计划,足够消化这些新增添的厢兵,而且其中一个好处便是用不着大规模的移民,当即转化厢兵,并且他们的田地扩充到王静辉的粮食体系中来。
    只要有了土地,兴国银行在河北便有了发言权,架在兴国银行头上最后一道壁垒也顺理成章土崩瓦解,任谁也不能够阻挡王静辉旗下的兴国银行全面介入河北的经济体系──河北诸路的经济体系恐怕是大宋最为坚固的地方保护势力,这全都得益于河北系官员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涅心虽然不懂经济,但仅仅从政治上来分析,用此计来瓦解他们之间的联盟,敲开这个乌龟壳。
    涅心的计策完全是建立在计谋的基础上,如果按照他的心意,直接用青苗钱来卡死河北土豪,迫使他们贱卖粮食来赈灾,这是最经济、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不过王静辉总是怕会牵连到百姓生死,几次写信都被先生驳回,万般无奈之下,涅心只能够想出这么一个复杂的方式,设下一个大圈套──这个圈套不仅把河北土豪全都给装了进去,连皇帝赵顼和中书省的几个大臣连带算计进去,唯一得利的便是王静辉──他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赈灾资金和粮食,并且利用兴国银行来打破这个大宋最为坚固的地方保护势力。  


第一第三百零二章 取舍
        
    王静辉在培养接班人的方向上更加讲求实际,至少他认为一个人在这社会上首先要舒服,很难想象一个连三餐不济的人能够全心为自己的理想热奋斗,当然在生活中不乏一些天生为理想而奋斗的贫寒之士,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了范仲淹的,至少他王静辉不能。
    涅心也好、彦生也罢,这两个幕僚型的徒弟完全是走的苏秦张仪的道路,当然不同的便是他们有着深刻的国家民族观念──这个说法放在现在便是“华夷大防”。王静辉本身很讨厌这种完全追逐利益的人,不过也是敬而远之而已,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但他不想自己的接班人过于耿直,把自己和对手都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上,那剩下来的便只有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才是他最为反感的。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他还可以护佑自己的接班人,但要是他哪天不在了,谁来保护他们?这个任务就交给彦生和涅心来做,有他们两个人来做弟子们的大脑,加上这十二弟子从小在一起受苦受难非常齐心,等他们完全成长起来后,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涅心的这个计划让王静辉感到前途开阔了起来,虽然运作起来比较复杂麻烦一些,但中间回环的余地也比较大,以自己的影响力上下疏通一下成功的概率也是很高地。不过可能是自己开口一下子要扩招十万厢军把皇帝吓倒了,居然折腾了这么一帮人联合问讯,那这难度就有些高了。
    王静辉递给赵顼的折子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涅心在河北做的功课,他虽然不明白这些数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但旁边有的是人才来给他讲清楚,尤其是有李管事这个超级专家来辅导他。在给王静辉的这本资料中分析地是头头是道,不过王静辉并没有全盘照搬,里面的东西若是让皇帝和大臣直接看了,非重新补习一番数学课不可。就是连涅心自己也是非常痛恨数字和经济,他不明白自己的先生为什么对这两样东西这么在行,而作为先生的弟子在这个方面简直如同白痴一般?
    王静辉看到这本奏折在群臣中传阅了一圈后,便说道:“以现在灾区情况看来是用不着招收这么多的厢军的,招收厢军的第一步就是这两个月内,招收的数目在五万左右,以后随着灾害的影响力全部显现出来之后。将会再次扩招三万到五万,甚至……甚至更多!”
    “扩招厢军本无可厚非,以前也是这么做的,不过河北地粮食储备远还没有到这么紧张的地步,厢兵一旦入籍则以后还要花朝廷财政以供养。臣以为扩招厢军不是不可以但数量一定要限制,臣以为君实相公所说的三万厢军足矣!”杨绘说道。杨绘在没有进入门下后省之前就是在御史台做监察御史,司马光那个时候还是御史中丞,可以算得上是他的老上司,即便在门下后省自立门户后。杨绘也是如同以往一般尊敬司马光,私下过府拜访的时候还是口称“学生”。
    吴奎上前躬身说道:“臣亦认为君实相公招收三万厢军足矣!”
    王静辉听后脸上没有什么神色显露出来,依旧是站在旁边听所有人地表态。吴奎执掌三司使。是帝国的财政大臣,虽然天下的读书人都有些看不起三司使这个位置,认为在此位者天天开口闭口“言利”实在是有损斯文,但吴奎在这个位置上还算是比较称职的,当然这只是在别人的眼中,在王静辉地眼中吴奎来做财政大臣手段是够了,但基础却是实在差劲,相比之下沈括资历是嫩了些,不过在基本素质上要远胜于吴奎。可惜的是沈括被自己给“征用”了,王安石心中的三司使摇身变成了监天监,这实在是让王安石心中郁闷了好长一阵时间。
    吴奎地想法王静辉非常明白,三司使要想好过就必须手中有钱,自真宗末年开始到英宗继位的时候,三司使是一个令人避之不及的位置──面对日益衰败的帝国财政,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能吏”都会束手无策,想要在这个位置上干出点引人注目的业绩好升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能够保证帝国财政不继续恶化就已经阿咪托佛了。扩招厢军就是对帝国财政稳定的最大威胁,既然司马光都发话要招收,吴奎看准风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看驸马地意思五万只是第一步,剩下来的恐怕十万都打不住,这个数字对于吴奎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现在朝局非常稳定,各个位置上的人如果不出意外干上两三年都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他还要在三司使的位置上还要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么沉重的财政包袱让他在剩余的日子里面怎么熬?!司马君实的三万总好过驸马的十万,两相简单的比较后,他更加竭力的将这次招收厢军的规模控制在三万,驸马固然是他在三司使位置上最大的发动机,交情归交情,为了以后的好日子必须有所决断!
    杨绘、吴奎表态后,所有的人都开始揭开自己的底牌,进行最后的站队,可想而知王静辉此时的境遇是比较糟糕的,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朝政两大巨头之一的王安石还有枢密副使郭逵居然站在了王静辉一边,这不仅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惊讶,就是王静辉自己也是惊奇的很。
    郭逵赞成王静辉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辽国境内的兵力异常调动,联想到几个月前驸马便做出辽国人会趁大宋受灾之际在边界屯兵来胁迫大宋,或是谋取土地,或是借机增加岁币。辽国对大宋地军事压力是促成郭逵态度转变的重要原因。而王安石的理由便是尽量延长河北屯粮使用期限,若是招收厢军五万成为定局,最明显的变动便是河北粮价会在短时间内上涨一部分,但上涨的幅度就很难说了──王安石想要趁此将市易法推行到河北,运用行政手段来强行平抑河北的粮价,市易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最能够体现他地经济思想的法案。王。韶在熙河建立市易司试行市易法,效果非常好,这也刺激了王安石想要把市易法推行到整个大宋,借此来打击大商人和大地主──尤其是囤积居奇谋取暴利的人,更是在他的严格打击范围之内。
    王静辉在弄明白王安石的想法后,背后出了一层冷汗──市易法在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经济思想,运用国家行政手段来干预社会经济运行,这是后世对王安石经济思想赞誉的两个方面之一,但可惜的是王安石的市易法除去让主持市易法推行的官员受惠之外,大大地打击了大宋的商业。商人若不贿赂主持市易法的官员。那生意根本无法做,并且在底层官员的恶意破坏之下,商人不仅生意保不住,就连家产也被官员巧取豪夺,甚至直接落入私人的腰包。那个历史上有名地吕嘉问便是靠此大肆搜敛,在短时间内便积累了惊人的财富。这本来算不了什么,但最要命的是王静辉回想起一个重要人物──吕惠卿丁忧期限已经到了,现在估计已经在赶往汴都开封的路上,若是王安石横插进来将市易法弄到河北。那作为王安石的“好朋友”、“好学生”地吕惠卿很有可能会负责主持北方市易法的推行。
    吕惠卿的大名王静辉在后世地时候便已经如雷贯耳,从依附王安石起家到最后的背叛王安石并且出卖压制王安石,这个人物可是非常的不简单。历史上这个家伙很早就对王安石居心叵测,保留了他与王安石接触的时候的很多证据,可见这家伙反水早就有所准备。吕惠卿的行为早就被司马光所警觉,司马光在劝诫王安石的时候甚至就用了“他日必有卖公求荣者”,说白了指的就是吕惠卿,不过后世也有为吕惠卿翻案的,把吕惠卿说成是一个对旧势力无所畏惧地改革家。
    历史上考据充满着矛盾,这并不稀奇,王静辉无法分辨历史上的吕惠卿。但这家伙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坏了,以吕惠卿的政治手腕,就是在失去皇帝宠信后,原来新党的邓绾、蔡确也不敢把他放回汴都开封,而是百般阻挠让他死在了外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