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属用途”奴隶之外,剩下的奴隶每年从开春便运抵北方进行建设。到深秋的时候又转运到南方进行建设,一年到头除了转运期间不计工时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大宋专职民工,他们大大加快了大宋的基础建设。
    这些奴隶几年来为大宋修路达万里,修桥更是无数;清通三千里河道,所产生的淤田达到四千多万顷,还在麻逸岛初步建好了三个铜矿、四个冶炼场……所有所有的成果如果叠加在一起折算成开凿运河的长度,那将会顶得上五分之一个京杭大运河!
    当皇帝赵顼和他的重臣们看到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据后,他们可能还不能够想象万里道路是什么概念,但在最后王静辉将这些工程折算成京杭大运河的时候,他们立刻明白了这些奴隶的巨大价值——晚唐文人韩偓写的《开河记》中描写了修河民工的悲惨生活,文中写道,隋炀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谋主管修河,强制天下15岁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征发了360万人。同时又从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担负供应民工的伙食炊事。此外杨广还派出五万大汉作为监工,因为劳动负担很重,监工督责太急,动不动不用棍棒毒打,所以不到一年,360万民工死者竟达250万人。
    赵顼等人不会怀疑王静辉的奏章。因为这几年他们只是忽略了奴隶的作用,毕竟这么大数量的奴隶在大宋的地界上修建各种工程都是工部、兵部、枢密院、户部、司农寺等各种重要部门联合沟通,在驸马庞大财力的支持下动作的,奏章上的各种数据只要赵顼一声令下便可以汇集过来以验证真假,况且以驸马的为人也不屑在这些数字上作假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驸马是出了名的有官不做!
    驸马居然不动声色地为大宋修了五分之一长的大运河。这实在是令人非常震惊的事情,这还不算灭丰战争中所获得的二十多万俘虏,假以时日四十多万俘虏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将会更多。隋炀帝为了游玩而修大运河成为历史上有我的暴君,而他赵顼居然在不伤害大宋元气了前提下,也能够完成大宋重要的基础建设,这实在是让赵顼喜出望外,要知道大宋花在这些奴隶身上的金钱,几年累计下来还不到百万贯,大多是用来添置劳动工具和粮食,换来如此大的成果实在是太值了!
    王静辉在奏章的后半部分只是略微提了一下几年来使用奴隶进行建设。奴隶因为各种原因死亡人数也达到了五万,不过在福宁殿中的重臣和皇帝心中都明白这五万死亡人数中大多都是以前西夏的擒生军,当然也不排除在各种工程建设当中因为强度或是其他危险而死亡的奴隶。要知道当初王静辉之所以非常固执的建立奴隶营绝大部分的原因便是因为西夏擒生军掠夺大宋西北人口,为了报复才会如此残忍的虐待擒生军出身的奴隶。
    不过大宋君臣已经沉迷于王静辉非常煽情的奏章当中,对奴隶的死亡人数并不是很在意。只是对王静辉在奏章后面专门用大量的笔墨来建议大宋提高奴隶待遇,给予更好的伙食待遇和医疗待遇而感到奇怪——王静辉知道单单是修路建桥,尤其是在北方进行建设也许不会造成奴隶的大范围死亡数目暴升。但以后这些奴隶主要运用方向是大宋的南方和南洋的开发,那样残酷的荒蛮环境才是对奴隶最大的考验。尤其是奴隶大多是世代生活在西北的党项人,仅仅水土不服就会造成奴隶死亡数字升高,更还要说什么瘴疠甚至是爆发瘟疫了。如果一旦出现那样情况,王静辉简直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一个场面,估计他自己也会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后世的人在修《宋史》的时候,仅仅凭这一项也足以将自己打入《奸佞卷》和历史上宋朝的大昏官做伴吧!——要知道他可是建策的人。如果由些引出皇帝失德,那自己就会被拿出来顶缸!
    如果说前一份奏章是给大宋君臣注入了一针强心针的话,那《今后五年奴隶使用方向建议》则是为大宋君臣描述了一个更加美妙的未来——王静辉打算用十万甚至是更多的奴隶的来完成大宋南方和麻逸岛的开发,甚至对大宋目前所控制的南洋诸多岛屿进行建设,一旦完成则大宋在未来的二十年内不用担心财政出现重大问题,当然如果碰上隋炀帝那样的败家子也没有办法。不过以赵顼的身体状况,现在的大宋重臣们根本不用担心皇帝会半道驾崩或是考虑储君问题。
    天下自有“扬一益二”这种说法,可见扬州和益州的地位在大宋君臣心目中的分量,尽管自王静辉出山以来楚州、杭州的经济总量程度已经远远的将扬州和益州甩在了身后,但大大宋君臣心目中扬州和益州的地位一样没有太大的动摇,尤其是益州更是如此——益州就是后世的四川。在目前来说除了长江水道之外,益州的赋税和产品的运输中途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蛤是领先水运和农民种田看天吃饭没有什么区别,大宋的命脉还是太过领先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两条水道。毫不客气的说,如果这两条水道一时因为天灾崩溃,那大宋所面临的麻烦可不是一点半点,甚至说亡国也很有可能!
    除了大力发展海运以减轻大宋对京杭大运河的依赖之外,王静辉提出的办法就是修路,大规模的修路架桥以解决大宋的交通问题,其中一个重点便是解决利州路的交通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利州路的赋税和商品进入北方,也同样有利于大宋对利州路的统治——利州路便是西南夷作乱的重点区域,宋初王小波之乱也是发生在利州路,所以解决了利州路的交通问题就会使大宋对利州路在内的大宋西南进行更加有效的统治。
    王静辉知道这个时代的科技还无法和后世相提并论。但他更相信自己手中的金钱和奴隶能够创造奇迹,不仅仅是利州路,在大宋这张图纸上完成他心目中的交通网络在这个时代看来本身就是一件极为疯狂的事情。他要通过奴隶和朝廷的南方厢军屯田计划来慢慢完善这个计划,无论是军事上、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要求大宋至少在自己的地面上尽可能地完善交通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自己国土的绝对控制权。
    尽管王静辉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心中的计划,但透过这两份奏章,王安石、司马光等人还是隐隐察觉到这两本奏章的背后必将是一个庞大无比的计划,所产生的深远意义很可能会超过王安石现在所主持的变法。所以在讨论王静辉第二分奏章的时候,福宁殿中的重臣都是非常小心谨慎地回答皇帝赵顼的问题。
    “诸位爱卿,可能这份奏章有何看法?”皇帝手中拿着王静辉的那份《今后五年奴隶使用方向建议》札子挥舞着。尽管他日渐成熟,但以目前他的执政经验还看不出王静辉在这份札子背后所隐藏的心意。尽管从王静辉接手奴隶的时候就开始一丝丝地暴露自己的“交通野心”,但能够深刻意识到这种“野心”的人并不多,就算是有也不会轻易开口——王静辉平时的表现实在是堪称“满分”,任谁也没有想到一向主张平稳的驸马的内心会藏着如此大、如此冒进的计划。
    “圣上,臣以为可行!只要大宋能够保证这些俘虏的包含,则可修建更多的道路。清理甚至是开凿更多的河道,正如奏章中所说的那样,大宋仅仅是付出微小的代价,便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王安石说道,停了停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况且臣以为这份奏章中所涉及的财政支出非常少!”
    王安石的话是留给的,支持王静辉的奏章不仅是因为和驸马最近日益升温的关系,更是因为这确实是有利于大宋,这也许会使自己的名声受到一点损害。但所产生的效果却是为大宋造福百年。如果放在十年前王安石还在金陵的话,他也许会很慎重的不做表态,因为他心中藏着更大的抱负——变法,为了变法他必须积累名声,以便获得足够的权力。现在王安石已经身居首辅,按照大宋的政治惯例,一人连续身居首辅六七年已属不易,看赵顼的身体状况和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他当上十年的首辅就已经是极限了,也许后面他可能会避居一段时间后出来继续担任首辅,但那就要看天意了。如何在这十年当中实现更多的政治抱负,这才是王安石所考虑的。至于眼前这些名誉上的损害已经无足轻重了,这在他出山到汴都来之前早就想得非常清楚。
    司马光“爱财”——他主张国家财政实行紧缩政策,在这点上是和王安石的财政政策相悖,但和王静辉的财政理念则是部分相悖——王静辉认为该花的钱就是再多也是要花。想要做出像样的事情来就不能把钱袋子捂得太紧,但不该花的钱则是半点也不要花——譬如说是缩减皇室开支。司马光自然明白王安石担心他舍不得那些粮食。
    “介甫也未免心中小气了!”司马光听后不以为然的在心中想到。
    “臣以为此策可嘉!”司马光没有回应王安石的目光,他想地更多的是如果驸马借着大规模建设的机会要求国家继续在财政上大力投入,一旦超过了他的心理底线,说什么他也要阻止!
    “不过驸马要求提高战俘待遇,臣以为圣上还需下旨采纳,毕竟按照驸马奏章中,今后五年这些战俘所要承建的工程巨大,若是战俘的生活待遇得不到提高,他们叛乱我们自是不怕,但人数少了却无法完成这么庞大的计划,这是非常可虑的!”文彦博上前说道。
    对于王安石和司马光之间的个人恩怨,还有保守派和变法派之间的争斗,他现在感到越来越迷茫了,这多少和最近西夏战功如何分配有很大的关系。尽管无论从下风上还是个人交谊上,他都支持了司马光,但他现在心中却感到非常疲惫,这不能不让顾虑到自己的政治生命和自己的寿命——他已经老了,干不了多长时间了,与王安石想法有点相似的是他也在考虑如何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功绩,而不是把精力这么无意义的消耗掉。  


第一第三百七十章 诱导
        
    当王静辉在静苑中接到密旨知道自己的奏章全部被通过采纳后,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现在朝廷内部局势也非常微妙,尽管他还不清楚各方大佬内心中的切实想法,但王安石将变法派中诸如吕惠卿等投机之辈清除出去,很大程度上将变法派纯洁了不少,再加上他也听从了王静辉的建议,在改革上一面稍微放缓点速度,另外一方面在变法纲领上向庆历年间变法纳靠拢,这样也能够尽量博得保守派中司马光、文彦博等庆历老臣的好感,变法上受到的阻挠也会大大减轻。王安石也暂停了新法的推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检查以往变法条例的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优劣分析中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当然同时也在为后面所推出的变法条例做更加充分的准备。
    王静辉与王安石暂时结成了同盟的关系,不过这并不代表王静辉会和变法派穿一条裤子,就是连变法派内也是派系林立,吕惠卿这面旗倒了并不章法着王雱为首的衙内派一家独大,变法派内有王安石镇压才会显得团结一致,但王静辉可不愿意自己就这么去趟这潭浑水。他通过情报局和皇城司的关系,再加上华英书院散布天下的学生和各地官员,从各地搜罗来变法条例在当地实行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当然也有各种好的改变,不过就王静辉粗粗看来,说变法好的终究是没有说坏的多,不管怎么样,他都将这些汇集上来的文件一一分类汇总提供给王安石做参考。
    当王安石看到由王静辉费了很大功夫汇集而来反应变法优缺的材料的时候脸上布满了黑云,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苦心等待了三十多年,针对大宋时弊精心准备的新法条例经过实施后会如此不堪。几乎成了害民之法。
    一直以来王安石非常清楚在大宋从上至下对新法抱怨、怨恨的人很多,他也知道新法在实行后,就连百姓对新法也都多有微词,不过他心中想到的是新法剥夺的是大商人、大贵族、大地主的利益。不管他们抱怨也好,甚至愤恨自己也好,这对他内心没有什么冲击力;至于影响到百姓的生活,他也认为是暂时的,甚至是暂时牺牲一部分百姓的利益来换取大宋的整体强大也是值得的,但是这种种的自某安慰在王静辉所呈上来的材料面前全部被无情的击民粉碎。
    王静辉看到王安石如此表情,心中也明白此时他的心情必定是矛盾地很,便说道:“这些材料的来源都是地方官吏和华英书院学生所搜集,所写事例无一是假……介甫先生为国之心是众人皆知的。不过君实先生等人屡次劝阻新法也同样是为国为民,新旧两党之中都不乏君子,可就是因为所观角度不同产生分歧……”
    王安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