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否则,不适合人民的心理状态。
二、关于副主席问题,林彪同志认为可设可不设,可多设可少设,关系都不大。
三、林彪同志认为,他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的职务。
毛泽东考虑缓和中美关系
叶群亲自打电话将这个意见告诉毛泽东的秘书。毛泽东听后笑了。他不
无调侃地说:“设国家主席谁当主席呢?反正我不能再当了,那么就让董老
(董必武)当吧!”收敛笑容后,毛泽东又提笔在中央政治局转来的林彪意
见上斩钉截铁地批了一句话:“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议不妥。”
毛泽东的态度不容置疑,林彪也并不退让。于是,此后,演出了一场人
所共知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庐山会议风云。
但是,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前毛泽东与林彪的分歧还明显地表现在对外方
针上,这一点则不曾为人们和后来的研究者注目。
1970 年5 月20 日,毛泽东发表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
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著名声明,即“五·二○”声明。这个声明是乔冠华
起草的,经毛泽东修改。其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孟子》名言的引
用,使之增色不少。但毛泽东内心并不以为这个声明特别重要。他脑海深处,
正在考虑做一篇缓和中美关系的大文章。
按照中央的安排,5 月21 日,毛泽东、林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于上午9
点,来到人民大会堂118 室,这是毛泽东接见外宾的主要场所,又称湖南厅。
他们会见了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参加会见的还有周恩来、陈伯达、
康生及宾努首相。
笑容可掬的西哈努克一见面就赶上几步,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倾诉着
感谢的话语。此刻,这个落难的王公感受到真正朋友的情谊。
3 月19 日,西哈努克一行从莫斯科抵达北京,这次国事访问却成了苏联
卑劣的出卖。在西哈努克访问苏联期间,柬埔寨发生了政变,朗诺上台。苏
联却严密封锁消息,不让亲王一行知道,又若无其事地照常接待他。礼送他
出国的那天,才在飞机上告诉柬埔寨国内政变的消息,然后撒手而去。目瞪
口呆的亲王倾刻无家可归。这时,中国政府伸出了援救之手,决定照常接待
西哈努克亲王。他到达北京机场后,周恩来立即对他说:“我们己发表了亲
王作为柬埔寨国家元首抵京的消息。”“只要亲王有决心斗争到底,我们一
定支持你。”热泪盈眶的西哈努克于3 月23 日在北京发起成立了柬埔寨爱国
统一战线。
见到毛泽东,西哈努克激动是自然的,而林彪那天的表现则有些反常。
早晨5 点多钟,林彪就把秘书叫来。他坐在沙发上,慢吞吞地说:“今
天我要参加天安门大会去。你们给我点点话题,我听听。”所谓话题,就是
有关的国际形势,因为这是发布“五·二○”声明的大会。秘书从柬埔寨起
头,又讲到越南、老挝人民的斗争,阿拉伯人民同以色列的斗争,苏联、美
国的动向等等。忽然,秘书发现林彪头仰在沙发上,两眼紧闭,嘴巴微张地
睡着了。秘书只好悄悄地退出来。
为了应付上午的大会,叶群立即布置给林彪打了一针兴奋剂,引起了林
彪的亢进和反常。
林彪对着西哈努克,语无伦次地说着:“全力支持你们的斗争,打倒美
帝国主义。。。地球是一个大火球。有毛主席的领导,毛主席站得最高,不
仅考虑中国,而且还考虑全世界。”毛泽东不冷不热地瞥了林彪一眼,对西
哈努克笑着说:“他是讲打的。”林彪一反谦恭不语的常态,急急地争辩似
的抢着说:“讲道理讲不清楚,就只有打。”
也许觉察到自己的抢白失态,林彪又赶紧唱起了高调:“全世界人民动
员起来,毛泽东思想普及全世界。毛主席将活得很长,毛主席将来会看到打
垮美帝国主义、打垮苏联修正主义。。”听到这里,毛泽东不耐烦地把手一
摆,说:“好了,就吹到这里,开会去。”
林彪反对中美关系缓和
大家一起驱车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广场上红旗似海,万头攒动,汇集着
几十万人,将举行首都人民支持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大会。林彪要
在会上宣读“五·二○”声明。西哈努克情绪激动地在城楼上用中国话喊了
10 几次“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则报以“柬埔寨万岁!西哈努克亲王万岁”。
西哈努克双手合拢,向毛泽东频频点头说:“我们有中国做我们的可靠后方,
一定会战胜!”毛泽东却笑着回答:“没有中国,你们也行。”他掰开手指
历数说:“华盛顿当时反对英国,他只有300 万人口,战胜了英国,法国大
革命时很困难,整个欧洲国家包围法国;列宁在十月革命时,只有8 万党
员。。他们都胜利了嘛!”
表现失常的还是林彪。
对着麦克风,他用湖北腔大声说道:“我要发表讲话!。。我讲讲关于
越南。。两个越南。。半个越南。。”显然,他离开了讲话稿,正在百万人
大会上胡言乱语。好一阵子,林彪才开始宣读“声明”。
人们都为林彪的讲话表现吃惊,却没有注意到在谈话中毛泽东意味深长
地说“他是讲打的”及林彪辩白态度的分量。西哈努克更没有弄清这反映了
中国头号人物和二号人物的什么不同。何谓“讲道理讲不清楚,就只有打”?
分歧要从1969 年冬季讲起。苏联日益嚣张的核战争威胁,美国在越南的
战争升级,使毛泽东迫切地感受到必须改变这种中国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两害取其轻,他考虑采取战国时代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就在这时,美国总
统尼克松作出了向中国表示缓和的一些姿态。他指派美国驻华沙的大使斯托
塞尔与中国临时代办雷阳进行接触,中国政府立即作出积极反应,双方决定
恢复中断了两年多的中、美大使级会谈。1970 年3 月,由于美国入侵柬埔寨,
中、美大使级会谈又暂告停止。但大门的门缝并未关死,双方都在试探、寻
找更合适的方式。毛泽东、尼克松这两个东、西半球的顶尖人物,思路的电
波已经开始串通。
林彪反对中、美缓和。当然,他没有直接这样做,而是通过他的支持另
一种倾向予以表示。
中、美关系能否缓和,关键在于越南问题能否解决。尼克松担任总统之
后,采用各种战争手段都无法在越南取胜,开始试图从这个没膝的泥潭中拔
出脚来。他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看到了这一点。他意识到,通过谈判可以
给美国一个台阶下,促使美军早日撤出越南。那么,剩下的南越政权便远不
是越南北方的对手。胜利可以提前到来。因此,他为越南领导人提的建议是:
多采取一些主力军作战,消灭美军的有生力量,在尼克松的背上击一猛掌,
推动他痛下撤军的决心。
他在一次会见越南领导人范文同、武元甲时建议,要在越南最南方金瓯
半岛地区发展一些主力军,“从打小胜仗到打较大的胜仗,再到打大的胜仗”。
他说:“单是打仗不搞政治活动,我看也不行。”
林彪则不同。写过《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的他,在与越南领导人几次会
谈中,设计了一个战略方针,简言之,就是一个字——“熬”。用游击战和
美国人拖下去,既不进行正面主力作战,也不谈判, 10、 20 年地拖下去。
发展了游击战理论的毛泽东,深知游击战并不是解决战争的手段,只是
促使敌我力量发生转变的过渡。“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对越南领导
人批判林彪说:“我们过去党内意见也不统一。一派人(指林彪)就是劝你
们把美国抓住不放,一个字,叫作‘熬’,就是只能打游击战,不要打大仗。
而我是劝你们要集中兵力打大仗。你不打败敌人,不打痛他,他是不那么舒
服的呀!不是这样,你们谈判桌上得不了这样的结果。”
林彪为什么主张“熬”?因为,主要由军人组成的林彪集团在不胜不和
的持续战争状态中,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林彪与毛泽东最后一次见面
1972 年7 月,毛泽东会见法国外长舒曼时又说到林彪:“谁也没有赶他,
谁也没有料到他会跑,坐一架飞机就上天了。他反对我们跟美国接近,跟你
们西方接近。”
“九·一三事件”之前,毛泽东最后一次和林彪见面,是在1971 年6
月3 日。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率领党代表团访华。毛泽东、林
彪、周恩来、康生等在人民大会堂118 室与他们举行了会谈。林彪未穿军装,
神色呆滞,一言不发。几个月来,他一直顽固地拒绝检查庐山会议上的错误,
放过了毛泽东给他的一次又一次机会。
毛泽东和齐奥塞斯库谈到中国的教育时,慢慢地说:“有些人口里说是
听话的,但心里是埋怨的。这就要时间,慢慢来。”他瞟了林彪一眼。林彪
仍是一言不发,毫无反应。
毛泽东提高了声调:“赫鲁晓夫叫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我
说,把赫鲁晓夫请到北京大学讲学,讲他那‘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柯西金不干,他说不好啊!”
除了外宾,在座的人谁都知道,“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发展马
列主义,是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发明”语言。毛泽东这时把它与赫
鲁晓夫联系起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林彪面色苍白,呆坐在那里。
未等接见结束,林彪就离开了118 室。他独自一人坐到门外大厅西北角
的一张椅子上。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警卫员都在远处莫名其妙地愣愣望
着林彪。他萎缩成一团,帽檐压得低低的,脸上无一丝血色,仿佛一尊蜡人。
118 室里,毛泽东身边的座位空着。毛泽东泰然处之,依然谈笑风生。
直到会见结束,毛泽东和罗马尼亚贵宾离开了118 室,林彪仍然独自一人坐
在门外大厅里。
他在想什么?永远是一个谜。
此后不久,林彪去了北戴河。毛泽东开始了他震惊世界的南巡。
秋风再起的时节,林彪在外邦大漠身首异处,毛泽东也生了一场大病。
第五节“密使”再晤维也纳
尼克松对中美关系的探索
1969 年初,尼克松以总统身份所进行的第一次国外旅行,便开始试探和
中国改善关系的问题。他在巴黎与戴高乐总统会谈时,戴高乐告诉他:“对
你们来说,与其在中国强大起来后而不得不承认它,还不如早点承认。”他
认为戴高乐的话是对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干的7 亿人口的巨大潜力无疑
将使中国成为经济巨人和军事巨人。他请求戴高乐通过法国驻华大使把一个
口信转达给中国人,说他将结束美国卷入越南事务的状态。1969 年4 月,新
任法国驻华大使马纳克把尼克松的口信带到了北京。
接着,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关系的行动。7 月21 日,美国国务院宣布,
将从7 月23 日起放宽对美国人到中国旅行的限制,允许议员、记者、教员、
学者、科学家和医生、红十字会代表到中国旅行,还允许在国外工作的美国
人可以购买100 美元的中国货物。7 月23 日,尼克松在白宫的草坪对一批学
生说:我盼望这一时刻的到来,那里中国人民和俄国人民及全世界的所有人
民都能走在一起,一起谈话。
在中苏核大战危机期间,由于中国坚决反击的决心和充分的战争准备,
也因为美国的强大压力,苏联终于放弃了进行核战争的愚蠢想法。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不仅以大无畏的
英雄气概和胆略,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尊严,而且也使美国总统尼
克松看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坚定了他打开中美交往关系大门
的决心。
11 月初,尼克松命令美国海军停止在台湾海峡的巡逻。12 月12 日,中
国驻波兰代办雷阳邀请美国大使斯托塞尔在中国使馆会谈了一小时,这是中
美大使级会谈中断两年后双方代表的首次接触,这使美国人感到欢欣鼓舞。
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从12 月23 日起,允许美国拥有的公司的外国子公司
向中国出售非战略的物资。
1970 年1 月20 日和2 月20 日,举行了两次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中国
驻波兰临时代办雷阳与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在华沙中国大使馆内和美国
驻波兰大使馆举行了会谈,这使自1968 年1 月8 日第134 次会谈以来中断
了两年多的中美会谈宣告恢复。在2 月20 日举行的第135 次会谈中。斯托塞
尔向中国建议,由美国政府派出一位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