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从文没有写他此时身居其中的城市,这个可能成就也可能毁掉他的大院子,而是像个梦游者似的呓语着一个地名:边城,这个名称本身就暗和着某种孤单和不合群的心思,渡船徘徊在一条河的两岸,把一条原本应当远远延展的时间,死死地打上了一个结,时间成了一个圆,没有头尾地一直循环下去。
中国人有把任何悲剧转化为喜剧的超凡能力,无论过程折腾得多么煎熬,结局必然是欢天喜地的大团圆,人们以此给本质残忍的人生增添美的成分,而沈从文毫不回避自然的残暴,直接通过对〃死〃的叙述,使人体验人生之〃大美〃。
翠翠的存在,也许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自然的轮自转到一定周期所必然产生的结果。她没有父亲,没有母亲,没有爱人,最后也没有了爷爷,可读者却觉得翠翠的生命依旧生动和饱满,仿佛明明是一张构图完满的画,但是在拿掉了几个构成的支撑点之后,却没有感到一点缺失和不和谐感,有某种无形的物质在人物消失的一瞬,马上填补了空洞。
作品中人物开口说话的时候,作者就得闭上嘴。翠翠挣脱了沈从文的支配,转而成了在沈从文身体里流淌了一辈子的一道暗涌。
翠翠的父母,因为爱情而踏进了悲剧的雷阵,翠翠的爷爷,因为亲情而最终绊倒在悲剧的圈套里,翠翠的儸送,则直接扮演起了〃悲剧〃,这些痛苦累加在一块,已经够把几颗坚强的心砸得粉碎了,然而,在这所有的一切都按沈从文预示的情节发生之后,翠翠的生命却依然蓬勃地配合着天地生长的节奏,似乎她的命运已经被自然领养,不再受任何人力的左右。
翠翠的生命在不断分化,每一个部分都与山、水、虎耳草等等其他的生命现象黏附在一起。不可避免的,在我们仿佛与边城里各种原始的生存狂喜合为一体,并正当我们在酒神陶醉中期待这种喜悦长驻不衰的同一瞬间,我们会被痛苦的利刺刺中,无论是爷爷和大老的死、可能〃明天〃回来的二老,还是留下泪来的翠翠,都使我们感到难受和茫然,但是,纵使有恐惧和怜悯之情,我们和翠翠一样,仍是幸运的生者,而且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与众生一体,与创造生命的生殖欢乐紧密相连,这便是在合上沈从文的书时,一种涤荡了五脏六腑的清净的来源。沈从文不断塑造出一个一个永恒的现象,用以克服个体的个别的苦难。眼睛里含着落日和黎明,浑身散发着雷雨过后的清香的女子,用强健的美感战胜了生命程式中固有的苦恼,把苦难从自然的面容上抹杀得干干净净。
真是庆幸,上天给了沈从文这样的一双眼睛,让他不小心瞥见了自然最隐蔽的奥秘和恐怖的内核的同时,也给他受到刺激后治疗的办法:好比人们如果直视太阳,因为太刺眼而偏过头去,为了保护眼睛不受到强光的伤害,而出现的光斑。他笔下的人物,从来都长着美的面庞,人物生长于斯的土地都有着最健美的力量,它们就是沈从文运用的〃光斑〃,就是美。这种美根源于自然和万事万物的本原,这种美的体验绝非蒙蔽在事物真相之外的幼稚,也不是故作天真的矫情,它以欣赏这世上美好的事物为责任。
三
只是,沈从文无法看到北京城里能建起他心中那座新城的那一天了。正如他在1948年一次自杀被救时叨念的那句话:〃我是湖南人……我是凤凰人……〃不能对他的能力做过高的估量,他也只是一个有祖籍的人,是一个在1951年解放后第一篇文章《我的学习》中,称自己在自己的思想斗争中倒下的人。原来,他不是一个全能的人,甚至不但不是一个全能的人,还是一个有着太多软肋和硬伤的人,他感知痛苦的末梢神经实在太丰富,也太敏锐了。
1925年3月9日,沈从文用署名休芸芸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散文《遥夜》,难道这个笔名本身不能说明什么吗?他不过如同一只朝生暮死的蜉蝣般寄生在芸芸万物之中,和众生同在天地沸腾的大锅里翻滚着。他是一个曾经看过无数次砍头的人,一个对血腥气谙熟的人,已经不能再放下对生命的崇拜和对芸芸众生不自觉的爱。那些鲜明的印象和浓重的印象过早地挤占了他的身体,于是当在他最需要书写能力的时候,似乎曾经附着于他的某种神力一下子撤走时,他便像一根萝卜,被连根带泥的从那片给予他神秘动能的土地上拔起来,远远地抛了出去。
着实太残忍了,好比一个人,不断地喂他食物来扩充他的胃,让他的食欲越来越大的惊人,却又在突然之间,每餐提供给他的饭量只够养活一个婴儿,他遭受到的将是翻倍的痛苦。老天给了他不餍足的欲望,时代却轻易地毒哑了他出声的器官,试问一个被掐灭灯光,被轰出舞台的戏子,还凭什么能唱响一出独角戏?
〃在全国正有几百万人殊死搏斗的时刻,一个游离于两大阵营之外的一个文人病了,事情实在微不足道〃(虎雏《团聚》)。他知道那束曾经照亮他的追光已经不可避免地暗淡了。1948年郭沫若的一篇《斥反动文艺》,将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基本圈定了〃拆〃字。他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自杀,于他而言,自尊受到质疑,文章被全盘否定的痛苦实在太强大了,他不是一块坚硬的卵石,而是一枚与卵石有着相似外表的蛋。一块卵石,纵使长着一副再可人的模样,也始终保持着不能孕育的冰冷,而无论是一枚多么普通的蛋,却为一个生命埋下了伏笔。也正因为蛋是一个生命的载体,所以它如此脆弱,经不起一丝细微的震荡和磕碰,如果与卵石相击,只会使这个生命的机会白白流产,不是没有勇气和信念,而是一个尴尬的〃注定〃,让每一个这段历史的看客,都领走一份令人膝盖都打颤的羸弱与哀伤。
四
1949年开始,沈从文以后的三十年,就在历史博物馆度过了。沈从文于1953年,从交道口北头条胡同60号搬进了东堂子胡同51号,一直住到1980年。他一头扎进文物里,白天黑夜地干,大概已经没有人能明白他为什么能这么坚决地工作。大概此时的他是平静的,大概他已经能够自若地到1949年精神崩塌后的废墟上走动了。
寒假,爸爸带我去午门上班,在五凤楼东边昏暗的大库房里,帮助清理灰扑扑的文物。我的任务是擦去一些不重要东西上的积垢。库房不准生火取暖,黑抹布冻成硬疙瘩,水要从城楼下边端。爸爸跟同事小声讨论着,间或写下几行字。他有时拿大手绢折成三角形,把眼睛以下扎起来挡灰,透过蒙蒙尘雾,我觉得这打扮挺像大盗杰西,就是不够英俊,太文弱。中午我们在端门、阙左门、阙右门进进出出,让太阳暖暖身子。他时时讲些我兴趣不大的历史文物知识。这挺好。爸爸又在做事了,我不扫他兴,由他去说。
〃这才是劳动呐!这才叫为人民服务喃。〃
他边走边叨念着,说给我听,又像自语。
爸爸这一头扎进尘封的博物馆去,不知要干多少年?那十几二十本准备好好来写的小说,恐怕没指望了。在病中对着收音机独坐的时候,他写过许多诗,又随手毁掉。那不过是写呓语狂言吧?也说不定,那是他写作生命熄灭前最后几下爆燃,奇彩异焰瞬息消失,永不再现?
上文是沈从文的儿子虎雏对往日的一段记忆。沈从文先前一直在做着的劳动,大概是没人能了解其中意义的。文学不是搞社会调查,每天大量地写时事新闻稿,也不是生物学家,要给每件事物去作解释。文学于生活的关系大抵是很微妙的,比方说:水是什么?沈从文在《抽象的抒情》里头说了他身体里流动的那一泓,不是两个氢一个氧合在一块的一种透明液体;思想是什么?翻动他的书,每页纸之间都有一个思想沉沉地翻过身去,难道要解释成〃一种生物系统的气压变化〃吗?人们总是操之过急地看待一个人手头上的工作,想对它的价值下评判,但他们有限的思维怎么能够追得上他已经触到未来的目光呢?他像一棵沧桑的树,思想的枝丫越是向着光明的天穹伸展,内心的根就越向黑暗的地下深深扎下去。
不过,就算不能再写作了,他仍然选择了人们不知道要到多少年以后才能对其用心恍然大悟的一项工作,兢兢业业地干。看来他已经认定了自己文人的身份,打定主意一辈子履行这个身份对世人应尽的责任。后来的文革,除了人情世故使他感到伤心难过之外,似乎已经不能再给他什么灭顶之灾,他一生追随着美,美放任他小猫扑自己的尾巴似的,编排着他一个人的悲欢,也在最后必要的时刻,拯救了他。
1974年,文革接近尾声,可72岁的沈从文却流下了悲恸和愤懑的泪,他做了无数的学术专题,只有服饰史的研究在周总理的关心下进行着,其他门类的编著根本等不来一双有兴趣的眼睛。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两麻袋的服饰史书稿清样险些被送到造纸厂化浆。可尽管他再没能力接驾一句无谓和冷淡,也终究还是没有等来他渴盼的一声应诺,先前的忍耐、倔犟和挣扎都使得他被外力更加狠地踹进了一间没有钥匙的地下室,这回,他的世界是真正被沉默和黑夜盘踞了。〃无人接手,无可奈何,一切只有交付于天!〃(沈从文致馆长信)还能要求这个已经看见坟尖的老头再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他的心是一座一辈子都在被人随时闯入的宫殿,安置在里头的所有珍宝和藏品都被摔了个精光和粉碎,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凶手曾经在里头酗酒和残杀,他们都曾得意地嘲笑过这个乡下人的愚昧和自负:不过是个肥皂泡泡,带着漂亮的光亮和脆弱的形态,却非要一个劲儿的往上升,想跟遥远的星球对个话!已无从追究到底是哪张嘴将他吹破了,只知道〃叭〃地一声,没有了,可谁知道这张残忍的嘴,这恐怖的凶手,吹散的是这个乡下人脑髓,他的血和肉!
五
1978年,沈从文离开了历史研究所,到了社科院历史研究所,1980年之后,他先后住在两处位于崇文门大街的社科院宿舍里,第一处在崇文门东交民巷口上,在新侨饭店隔壁(现在的前门东大街3号)。这里现在依然热闹非凡,而住在这里的人,对他的名字,现在一定是叫不出来了。人的生命看上去彼此紧密得血肉相连,实际上彼此疏途万里,少了哪一个人,无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有多重要的人,日子也还是会欢欣鼓舞地颠着往前跑,重重地扬起一阵尘土,又轻轻地分散了,落下了。
1983年,他在崇文门东大街22号的寓所中挨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对他而言〃我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这应当是最悲切的豁达。(因为一切都来得太晚了,司机、汽车、高干楼,尴尬地给了一个已经没有能力再利用这一切的人)
站在这所房子外,人们能看见老北京火车站的塔顶,沈从文肯定不只一次地想搭上一趟回故乡的车,远远地把这个闹哄哄的城市撇在身后。不过,他也知足了,楼前不是有一截明城墙吗?这竟然是北京城现在唯一保留下的一段老城墙,这可真是老天和沈从文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不过,玩的是他,笑的,是远没有终结的历史。
第二章 失忆的瓦砾
忽必烈…横空出世的帝王
一
北京出产大白菜、大萝卜、大柿子,也盛产〃人中之大〃的帝王。
有史料记载,从盘古到宣统,中国出了五百一十九个帝王,其中直接与北京相关的帝王就有五十多位。这十分之一的比重应该说够大了,可这还没把只在皇宫里待了一个多月的李闯王,以及冒牌的〃洪宪皇帝〃袁大头算在内。
北京的历史很悠长,可以追溯到至今一万八千年前房山周口店的山顶洞人。
北京建都的历史也不短,五代时期兴起于辽宁省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的契丹人,第一次在北京建立陪都,改幽州城为南京,又称燕京,并以此为基地,进攻北宋,历史上几出有名的好戏…〃杨家将〃《穆桂英挂帅》就是在此铿锵开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契丹人的屁股没坐热,很快被来自东北松花江畔的女真人所取代。辽代南京自此改姓金,并不再叫燕京,1153年正式改名为中都。北京作为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历史,由此开始。
金人在燕京老城的基础上大肆扩建,建城的民工多达80万人,另外还征调40多万的兵卒助阵。许多建筑所用的材料,是从北宋都城汴梁拆运而来的,中都琼华岛上的太湖石,就直接取自宋徽宗在汴梁城的万岁山。他们要在中都克隆一个原汁原味的〃汴梁〃,金人〃拿来〃的大手笔实在够气魄。
然而,好梦不长,1215年,成吉思汗率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