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成别人,能不能有这个魄力,先期投入巨大,就为了吸引企业进驻。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正确的。短期内,特区无法在税收上有所收获,但是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拉动了周边的很多产业。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工业技术,不然靠自己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也未必能达成如此巨大的规模。
1913年对于方剑雄来说,过的很快,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那就是一种缓慢的煎熬。5月10日,国防军前锋抵达韶关城下,王隆中、冷遹、唐之道、刘玉堂四个乙种师的兵力,对于韶关一个混成旅的守军而言,实在太多了。
守备韶关的是陈炯民所部林虎的混成旅,此君颇为勇悍,拒绝国防军劝降。南下军总指挥为冷御秋,劝降不成下令强攻韶关。国防军四个炮兵团一字排开,外加一个新编的重炮团,以猛烈的炮火轰击韶关城防阵地,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林虎部弃城而走。怎么说呢,国防军的炮火太猛烈了,根本不是士兵勇猛能对抗的。再者这是内战。没几个军阀的部队能在这种局面下死扛的,除了某党领导的军队。
国防军轻取韶关之后,消息当日传到广州,当日夜深夜,广州城内枪声大作。反动军阀方剑雄收买了龙济光的军队,对革命同志下了毒手。陈炯明、胡汉民这个组合虽然早有防备,但是两人心不齐。一个要联合龙济光,一个要先下手为强。两边说不服对方。只能被动的防御。龙济光倒是下了狠心的,怎么看民党的人都搞不过方大帅,还不如纳上投名状。
激战一夜,准备更充分,装备更好的龙济光打赢了,陈炯明和胡汉民逃往香港。获胜的龙济光通电全国,广东拥护中央,反对地方以自治之名行割据之实。民国政府回电,高度赞扬了龙济光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显示出一个中*人的崇高品质。并要求龙济光维持好广州的秩序。等候国防军的主力进入广州。
广州事变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1日。广西的陆荣廷通电全国。宣布放弃自治的诉求,并要求国防军进驻广西,整编广西地方军队。两广前后放弃自治的次日,福建的孙道仁宣布下野,赴德国考察军事。相比广东的流血,广西的和平难能可贵。陆荣廷早年混迹鸀林,有个陆白衣的绰号。江湖地位很高。
龙济光和陆荣廷是亲家,在广东动手之前,本着亲家要照顾的原则。提前沟通了一下。土皇帝这个东西当上瘾了,不是谁都愿意放手的。广西和广东还不一样,陆荣廷借临时政府的手弄走王芝祥后,在广西大权独揽。你让陆荣廷放弃手里的一省军政大权,那不现实。
有了龙济光这个榜样,事情就不一样了。龙觐光从芜湖回来之后,将所见所闻一番转述,龙济光下了决心,并且转告了陆荣廷。广西的土皇帝虽然当着很爽,但要是被人派兵随随便便给灭了,那就不一样了。历史上北洋政府对两广鞭长不及,那是北洋内斗的结果。方剑雄的国防军不存在这个问题,直接拉四个乙种师的兵力攻打韶关,半年搞定林虎。这个消息通过电报到了桂林,陆荣廷就不得不下决心了。在桂林这个大城市里过惯了好日子,钱也捞了不少,让他一家人回十万大山去当土匪,怎么可能啊?
陆荣廷手里头两个混成旅能干嘛?估计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了。在龙济光的劝说下,陆荣廷宣布放弃自治的要求,归附中央政府,并请国防部派员前来整编广西地方军队。
福建督军孙道仁尽管借袁世凯的手斗赢了对头同盟会出身的彭笀松,一时军政大权独揽,但是随着许崇智率前民国第十四师的回归,孙道仁对福建的控制力度大减。
二次革命的初期,许崇智逼迫孙道仁通电反袁,可见一斑。许崇智这个人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军事才能倒是比较突出的。此人据说过目不忘,但是出身好,聪明人的懒毛病在许崇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为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九期(日本的正式算法,国内有另外一种算法,大概跟中国学生就读的时间有关。)的毕业生,许崇智成绩一般,他的同学有一帮学习很厉害的,比如,蒋方震、蔡锷、张孝淮、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等等。(注:有读者说,日本陆军士官第一名天皇是不授军刀的,蒋百里的事迹是编
的段子往中国人的脸上贴金。不知道这个说法从哪来的,反正我没看过。我所知道的关于蒋方震第一名获授刀一事,消息来源有二,一为陶菊隐先生的吴佩孚、蒋方震合专《狷介与风流》,二为萨苏先生一本根据日本史料看抗战的书《国破山河在》。)
许崇智尽管心向孙文,但是客观事实可以看到,民国已经在走向正轨。尽管许崇智身边有一群人在诋毁新的民国政府,并以南京、杭州、广州之变为例子,说明方剑雄这个反动军阀正在搞军事独裁政府,新的民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国。
国防军总参谋长蒋方震给这个同学写了一封亲笔信。该信的核心内容,就一句话,军队国家化是我辈军人毕生追求的强国必由之路。也许是这封信起了作用,也许是温州集结的国防局发挥了作用,最终许崇智放弃了军事对抗中央的作法,通电下野,去芜湖陆军大学进修。
许崇智的举动,直接导致原陆军第十四师的军心涣散。剩下一个孙道仁自然没啥好扑棱的,此君虽然对权力有足够的*,但还是很识趣的。很快跟着通电全国,放弃自治。
整个五月,中华民国实际统一进程相当的顺利,大概是一个稳定的中国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这一前提下,英国政府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倒是日本人活动的身影频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都有日本人在地方政府放弃自治之后黯然离去的背影。这个过程,有点向临时上的二次革命后期,日本在民党的革命过程中,很是出了一些力气。奈何烂泥扶不上墙,革命同志们纷纷黯然东渡。这一时空,因为民党内部的分裂,加上政治气候也比较温和,日本人能做的事情就更少了。民党在国会内部有一定的席位,不是没有参政的机会。离开民党的黄兴,带走了一票民党的军事人才。有机会参政,民党内部的声音本就不统一,有人要搞议会政治对抗,有人要搞军事对抗。最终的结果,还是参政派占据了上风。
随着南方传檄而定,东北的赵尔巽在张作霖的劝说下,于六月初通电放弃了自治的初衷。随后前往北京,加入国民政府,成为一名总统府高级参议。因为孙宝琦喝汤化龙的关系,立宪派在这一时期的民国政府内部显得相当的强势。
随着赵尔巽的放弃,张作霖在东北宣布接受国防军的整编。六月中,国防军进入奉天,随后民国政府改奉天为沈阳。六月底,许兰州、孟恩远宣布接受国防军的整编,七月底,东北各项归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
西北,一边剿匪一边整编的工作进行的也很顺利。陕西的张凤翙、陈树藩,河南的王天纵、刘斌,湖北方面的欧阳武等部,前后总计为五个乙种师,部分甲种师抽调旅、团一级部队参与剿匪。精锐的特战旅,在这一次剿匪过程中大方异彩,其他部队四面围困的时候,特战旅孤军深入,在三省交界的山区地带,多次采用偷袭的方式,重创白朗匪帮。
八月初,白朗所部被围困在熊儿山区,四面铁桶合围之下,白朗匪军内部发生内乱。一部分原河南官兵军官勾结起来,派人刺杀白朗,结果白朗身中三枪,但是未击中要害。匪军内部混战一团,国防军闻讯发动全面围剿,在部分投降的匪军的引领下,顺利将白朗为核心的一千多土匪包围在一座小山上。
白朗最终枪伤不治身亡,余部作鸟兽散,纷纷下山投降,个别土匪选择了藏匿。白朗匪患就此终结,消息传到京城,民国中央政府通电全国,并发布命令称:长期以来,地方武装客观上成为了地方乱源,河南匪患严重,与地方武装林立有很大的关系。经内阁草拟,国会审议,即日起取缔一切河南地方武装,收缴地方枪支。但凡有对抗中央,决绝合作的地方势力,坚决予以镇压。(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潜艇
一秒记住【风雨小说网】。44Pq。,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1913年中,国防军加快了建军步伐。河南剿匪结束之后,段祺瑞正式出山,8月初率王天纵、张凤翙、陈树藩、刘斌所辖四个师自西安出发,挺进陇上。月中,蒋作宾、欧阳武率部增援。国防军以强大的兵力稳打稳扎,横扫陇上八镇。九月底,段祺瑞坐镇兰州,统筹西北大局。十月初,国防部宣布组建八大军区,分别为北京、兰州、济南、南京、福州、成都、广州、沈阳。军区司令分别为黄兴、段祺瑞、蔡锷、徐绍帧、王士珍、张绍曾、孙岳、张孝淮。其中黄兴、蔡锷、张孝淮为兼任,三人分别为国防部正副部长,蔡锷、张孝淮还兼任副总参谋长。考虑到蔡锷和张孝淮的情况特殊,国防部特意配置了两个得力的副手,蔡锷的助手为蓝天蔚,这位前士官三杰,给自己的晚辈当助手,出任济南军区副总司令。张孝淮的助手为出人预料的安排,其他各大军区,暂时不设副总司令。所有大军区总司令,一律为中将军衔,国防军最高的军衔为上将方剑雄、黄兴。方剑雄这个国防军的创始人,最终没有给自己设一个元帅的头衔。
实际上军中希望方剑雄出任大元帅的呼声很高,结果方剑雄在会上否定了这个呼吁,笑称:内战打的再漂亮,也不够资格做元帅。这句话,定下了一个基调,国防军的元帅,只能在对外的战争中获取。
时间进入1913年底,国防军整编工作的第一阶段完成,完成了二十四个甲种师的编练。桂丹墀任第一师长,第二师师长徐树铮,这个很意外,原来事情简森主动辞职,去芜湖教书。第三师长为安逸,原第三师长保卢斯。也去芜湖教书。第一军驻地为北京周边的丰台、南苑,拱卫京师安全。第四、五、六师长李小川、林淮川、呼延奥博,驻地为沈阳。第七师长李逸风,驻地为锦州。第八师长张振武,驻地为芜湖。第九师长王隆中,驻地为武汉。第十、十一、十二三个师长,分别为李乾玉、欧阳武、沈同午,驻地为济南。第十四、十五、十六师长分别为高升、李根源、龙济光。驻地为徐州。第十七师长王天纵,驻地为兰州。第十八师长张作霖,驻地为鞍山,第十九师长许崇智,驻地泰安,第二十师长冷遹驻地为广州,第二十一师长刘玉堂,驻地为南京,第二十二师长刘斌,驻地为宁夏。第二十三师长田激扬,驻地为锦州。第二十四师长林述庆,驻地为德州。
甲种师之外,暂时编成乙种师四十个,分驻全国各地。另组建骑兵师十个,其中第一师驻扎北京,骑兵第二师驻扎沈阳,骑兵第三师驻扎济南。其余各骑兵师归与兰州军区统辖。二十个重炮团的组建,以及各师属炮兵团的组建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各部队的军官分期分批去各地的速成班进修,然后打乱了分各部队。炮兵跟步兵不同。这玩意马虎不得。一直到年底,年中建校的南京炮校,半年期速成班第一期毕业,才算是解决了问题。一千五百名毕业生,加上青岛德军帮忙培训的一千人,这才算是将二十个重炮团基本建成。四十个乙种师的炮兵团问题最大,人员缺口很大,只要还是技术军官缺的厉害。好多乙种师,就三五个军官正经学过炮兵。这个问题也急不来,只能耐心的等着南京炮校第二期以及改成炮校的保定军校速成班第一期毕业生。
大肆扩军的结果,自然是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方剑雄将人才集中在二十四个甲种师内。乙种师排名前十的,也给于了好一点的待遇。
1913年底悄悄的来临,贵州的唐继尧终于在过年前宣布放弃自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四川、云南两地的驻军整整十个乙种师,虽然没多少炮兵,架不住人多势众,两面夹击之下,唐继尧想往广西跑,遭到从江西调往广西驻扎的三个乙种师迎头痛击。
宣布下野的唐继尧,穿上便衣带着几个随从辗转逃到香港,去了日本。年底之前,段祺瑞奉命派遣陈宦、武祥帧两个乙种师进入乌鲁木齐,新疆王杨增新没有抵抗,留任新疆省长一职。至此,全国除西藏、青海、外蒙,都有国防军进驻。统一的局面基本成形。
1914的阳历元旦,一支来自大洋彼岸的船队缓缓在上海靠岸。史迪威走下船,站在码头上时狠狠的适应了一下陆地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