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国掠影-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硬、狰狞。三四个天使排列在他的两旁,拿着演奏受难曲的各式乐器。在他下面的第二个檐壁里站着手持天平的正义天使,他的两边则是最后审判的景况。善人怀着极度的兴奋和满足,准备着上天堂;而恶人则被拖的拖,推的推,扔的扔,塞的塞,挤的挤,抛向深渊和烧火的大锅里。这部分有个极富吸引力的细节。在正义天使的右边,在那儿恶人是魔鬼的猎物,站着一个小女孩,她的双手十指交叉着,头微微抬起,等待严厉的天使决裁她的命运。但是,对于这种命运,一个令人恐惧的大恶魔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眼看他就要把这个温驯的生命占为己有了;他长着一山羊脸和一只特大的鹰钩鼻。然而那位天使只是温柔地将一只手放在小女孩的肩上——这个动作充满了尊严,——似乎在说:“不,她属于另一边。”下面的檐壁描述的是大复活的场面,善人和恶人都从他们的坟墓里涌出来。没有什么比他们对最后的叫声的不一样的反应更稀奇诱人的景像了。善人从坟墓里出来,带着某种恰当的喜悦,一种被尊敬冲淡的平静表情;其中有一个刚从坟墓出来就跪下来祈祷。而另一方面,你看到有的人表现出极端的畏缩,由此你可以断定他们是恶人;他们缓慢地、胆怯地往外爬;他们缩头缩脑,仿佛在说:“噢,天哪!”这些用意简单、反映早期信仰现实的精美雕刻仍然完好无损;它们的表面没有一丝修复过的痕迹,看起来好像几百年都没受过什么损害。这些雕刻表现力丰富,另人惊喜。这位艺术家有这种对他希望展示的效果胸有成竹的优势。


第二部分布尔日:大教堂(2)…(图)

  大教堂的内部相当朴素、庄严,尤其它的高度令人惊讶。从这方面讲,中殿尤其大;它使我知道的其余的一切都相形见绌。然而,我得补充一点,对于建筑,我通常是最不敢发表意见的。当我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任何高大的建筑时,我总会觉得它就是终极表现。无论怎样说,在我坐着凝视布尔日大教堂高大的景观的那段时间里,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庞然大物的内部竟和我昨天晚上想像的完全一致。在这样的一座建筑物身上,有一种宁静的博大,一种无边无垠的感觉;它能抚慰、净化人的心灵,它能使人的头脑变得清晰。大教堂两边各有两个侧廊,加上中殿——一共五个,我曾经说过它没有横厅;这一欠缺使布尔日大教堂的远景拉长了,因此,我站在门边,垂直的歌坛深处那扇镶嵌珠宝的中窗仿佛在一两英里之外。每对侧廊的第二条或者外面的那条太低,而第一条又太高;如果没有这种高低不相衬的现象,中殿看上去会更加扶直上了。两排侧廊都环绕歌坛而过,歌坛上的窗子镶着相当多的古老的、金碧辉煌的玻璃。我也曾在其他教堂里看到过同样精美的玻璃,但是我想,我从未一下子见到这么多。  大教堂的北面是一座14、15世纪的特异建筑物,它看上去就像一座庞大的飞扶壁,北塔用它的支架支撑着。这座建筑形成了一个宏大的拱门,直冲云宵,当人们从下面经过,去总主教府开放的花园时,它产生出一种浪漫的效果。因为这些花园从教堂后边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这座支撑拱门的建筑物的规模如同大一点的房子,还有一些房间我猜不出其用途,然而大教堂厚重的颤动,教堂大钟的颤音以及风琴悠扬的乐声,即使是通过那巨大的石臂也一定能传送到这里来。  大主教的宅邸不像图尔的那样是用围墙围起来的,因而一幢上个世纪的雄伟住宅便一目了然地呈现在眼前,在我去参观的前不久,它刚刚经历过一场火灾,所以我去的时候正在进行修整。从这一面,从大主教宅邸的花园望去,大教堂中殿雄伟的长度和高度以及层层叠叠的支撑物都一目了然。以上所叙述的花园都是人们散步的场所,通过高大的铁栅门便可入到里面,它们就是这个镇的杆伊勒利花园,(杜伊勒利宫是法国旧王宫,1564年开始修建,1871年焚毁,现尚存杜伊勒利花园。——译者注)一个个本身就漂亮非凡,而高耸入云的教堂更加衬托出它们的独特来。天气暖和,阳光和煦;长椅上空无一人;我在那里久坐,心情特别愉悦,一个人在外国的小镇上旅游,没有人催促他,他又不知道下一站该去哪里才好时,才会有这种闲适的心情。  大教堂屋顶笔直、连续的线条非常壮观;但是,从这个角度,我可以看到,假如那些低得几乎看不见的塔楼建得再高一些,那效果将会更完美一些。总主教府花园的一端俯瞰着一块花园连通的稍微有点低的平地,平地上有一片草地或一条郊区林阴大道,有几列士兵(布尔日满城都是兵)刚刚在那里排好队伍。全镇的居民也都汇集在一起,我看是有事情要发生了。我获知一名轻骑列兵因偷窃要被“收拾了”,对于这种阵势每个人都很想看看。除了由于兴趣原因而来的许多军官之外,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队伍到场。有关降级的程序,其中一位军官向我描述了一番,我一时觉得很好奇,想看个究竟,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那里呆了一会儿。但只是一会儿,这个场面十分可恨,我便赶紧走开,与此同时其他的人却涌向前来。转身而去时,我心里思量:人都是残酷的动物,不过我并不自以为是地以为这种残暴的事只有法国人才做得出来。即使换到另一个国家,观众也会如此地多。从中也许可以得到这样的教训:军事荣誉有多风光,军事惩罚就有多恐怖。


第二部分布尔日:雅克·科尔(1)…(图)

  大教堂并不是布尔日惟一的名胜风景,雅克·科尔的住宅以一种不亚于名胜的姿态静静等候你的光临。这个卓越的人物有一段非常离奇的历史,他也和那名我没有留下来看的倒霉的士兵一样被“收拾”过。但是,他被一个并不恐惧莫须有罪名的时代平反了,住宅前面,他的一尊大理石雕像在住宅前面,这也使街道增色不少。要想根据这座雕像——穿着长袍、包着头巾,像个女人,赤裸着巨大的臂膀,一副做作的姿态——了解他这个人,你会觉得他像某个凶恶狠毒的苏丹女眷。他虽然穿着他那个时代的服饰,然而他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他是15世纪的范德比尔特(范德比尔特(1794—1877),美国航运和铁路巨头。——译者注)或罗特希尔德。(罗特希尔德:欧洲著名银行世家。——译者注)他给背信弃义的查理七世提供军饷,使法军在女英雄贞德的领导下,将英国人从法国的土地上赶了出去。他的住所,现在用作法院,看来在它建成的时候,人们看待它就像今天纽约人看待范德比尔特的住所一样。整个城镇的大部分地区座落在山上,而他的住所就建在山崖上,从而,在后边,它笔直直下,连着一块很低的平地,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样从那一边走近它,再绕到前面去,你就得登上一截长长的阶梯。房子的背面以前肯定是城墙的一部分;无论如何,从那儿可以看到两座高塔,若阿纳在导游指南中说,它们过去曾经是布尔日防御工事的一部分。从刚刚我提到的那片较低的平地(它是邮局前面的广场)望过去,雅克·科尔的宅邸显得非常雄伟、牢固,具有封建气势;而从地势较高的街道上,从房子前面看,它却显得很精巧别致。靠近这条街的一面,房子有两层,正面很长;并且无论从它的内部还是从它的外部来说,都有不少怪异而漂亮的细节。门廊上面用石头建造的是两扇盲窗,盲窗里有两尊雕像,一男一女,很显然是两个家仆,这两尊像被雕塑成俯视街头的样子。雕刻的效果朴素而又怪异,人物被刻得生动鲜活,足以使人对他们心生同情,因为他们被发配到这样沉闷的小镇里,在窗口度过了几个世纪的时光。他们仿佛在翘望着主人的归来,因为他在一天清晨离开他美丽的住宅,从此就杳无音讯了。  彼埃尔·克莱芒先生在一本被法兰西学院极力推崇的书中关于雅克·科尔的生平有这样详细描述,此人的历史离奇怪诞,但我却没有篇幅在此进行细致的探讨。家财万贯却一天天地消耗殆尽,古人迷信的认为:神也会嫉妒人的成就,关于这两种情况,再也没有比他更奇怪的例子,也很少有比他更惨的例子。商人、百万富翁、银行家、船主、皇室庞儿、财政大臣、东方探险家、在地球的两端做闪光物资交易的垄断商、开当代各种出色贸易先河的大资本家,最后却以穷困、入狱和受尽磨难抵消了他的兴盛。他一生中众所周知的部分克莱芒先生都作了解释,并且进一步描绘了一幅15世纪中叶法国社会腐败、经济落后的生动画面。他指出,对这名巨商的劫掠是一种阴谋陷害的长期行为,国王无所顾忌或者恬不知耻地牺牲了他,以满足一伙恶贯满盈的廷臣的欲望。整个故事就是一幅横蛮无理的弱肉强食的惊人画面——用尽野蛮方法维护强权者的权益。受害者的财产被抢夺了,幸而逃脱了性命,他逃离了法国,去往意大利,为教皇效力。加里都斯三世(加里都斯三世(1378—1458),西班牙籍教皇,发动十字军东征,打算收复君士坦丁堡,但未成功。——译者注)竟然委任他指挥一支教皇陛下正在装备进攻土耳其的舰队,由此可见他在欧洲是个非同小可的人物,也说明他是个文武全才。但是,雅克·科尔命中注定不能带领这支舰队驶往胜利的彼岸。远征才开始,他就于1456  年死在希俄斯岛(属于希腊。——译者注)上。他的家乡布尔日的住所,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曾拥有的功名利碌,尽管它的有些部分空间不足,这在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中很显眼。庭院规模的确很大,装饰着角楼,拱廊,有好几扇精美的窗户,墙壁上镶嵌着各种雕刻,代表着主人庞大财产的种种来源。彼埃尔·克莱芒先生把这一部分住宅描绘成具有“无可比拟的富贵荣华”——这样估量它的魅力在今天看来好像有点过于夸张。但在我刚刚提到的浅浮雕中却有些精美而熟悉的东西,即一些有关农业和工业的小景观,证明业主并不羞于向众人展示他的农业丰收和企业成就。  今天,我们应当对一位白手起家的“巨贾”的住所里的东西的情趣发生疑问,即使是以雕塑形式出现的东西。为什么布尔日的这些古色古香小嵌板并没有起我们的厌烦?也许是因为东西相当古老之后出于某种神秘的原因不会显得俗气吧。这位15世纪的百万富翁,连同他的宫殿、他那“招摇”的雕像,也许都给他自己那个时代的某些严肃的精神留下了那种印象。


第二部分布尔日:雅克·科尔(2)…(图)

  一位矮小和蔼的老妇人领我们走进这座建筑,她有一张最温驯、最甜美、最哀伤的脸庞——一张布满岁月痕迹的小白脸,有一双迷人的深色的眼睛——以及体贴细致入微的言行举止。她把我领进一间楼上的大厅,那儿有两个特别奇异的壁炉台和一个精致古老的橡木屋顶,后者像一只长空船。布尔日——一个孤岛似的小镇,假如有这样一种小镇的话——甚至连一条能够激发航海野心的可以称做河流的河都没有,因而一名土生土长的布尔日人竟然发现自己最后当了一支舰队的司令,真是有点不可思议。然而这个船形屋顶由于相当雅致,并且在另一个房间又重复出现,因此说明雅克·科尔的想像力是热衷乘风破浪的。的确,由于他贩卖东方产品并且又拥有众多的商船,因而他呆在某些地中海港口可能就像在田园似的贝里地区的府城一样自由自在。假如他抬头观望他宅子里的那些天花板时,发觉他的船倒扣了过来,这只会联想到卸空船里宝物的最简捷的方法。他本人的形象则展现在一座巨大的石头壁炉台上面,由他的妻子马塞·德·莱奥德帕来陪伴——我总爱把这种非同寻常的名字写下来。他们的形象由白石头雕塑而成,夫妻二人在一扇敞开的窗户旁坐着下棋,透过窗户望,他们似乎更关注过街行人,而不是棋局。他们还以其他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虽然我没有从供放在一座壁炉顶上的那件作品中认出他们,因为它表现的是一座城堡的雉堞墙,城防士兵(雉堞墙之间的小人儿)正拼命向下投掷檑木炮石,一个个满腔愤怒,表情相当丰富。难以相信,一位身边全是这些友好、风趣的玩艺的人居然犯下招致横祸的过错。  说来也怪,布尔日却拥有比起诉雅克·科尔的更单一的一种法律方面的联想,因为虽然已对历史做了平反,但很难讲这些联想就算终止了,因为该市的法院就设在他的故居里。居雅饭店离它不远,这也是布尔日的奇景之一,也是一位伟大的法学家的常年居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