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础;姑徽局保嘤炙祷傲耍骸傲踝蓟共恍欢鳎俊绷踝夹闹新畹溃骸罢馐悄歉龌斓岸ㄏ碌睦窠冢獠皇钦勰ト寺穑〗匆欢ㄒ颜庑┠涿畹睦窠诜铣 蔽弈沃缓盟档溃骸靶换噬现鳎 碧嘤炙祷傲耍骸傲踝加λ担骸恢髀《鳎 绷踝技负醢茨筒蛔。枥鞯哪抗庀蜃拍歉鎏嗌斯ィ∧歉鎏嗖挥纱蚋隼湔剑
原来刘准回来之前,天子准备颁诏,允许刘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几个旧臣和亲近的太监一起劝谏:“圣上千万不可!想那曹操当初就是由于天子过度加恩,才更加跋扈。现在刘准虽然是皇叔,又立下大功,但是君臣大礼不可偏废!圣上就是要加恩,也不能在这次第一次见面就加恩,这样一定让刘准产生藐视皇权的念头!圣上一定要从头遏止!”小皇帝觉得有理,于是才有了刚才这一出给刘准上课的场面。没想到没有让刘准这个未来人产生任何畏惧,反而在心中产生了极大反感。见礼完毕,天子抚慰几句,开始询问战事情况。
天子说道:“皇叔为大汉征战八方,救寡人于水火之中,立下不世之功!不知对曹操、孙坚二人的战事是如何结束的,这二人是如何处理的?”刘准答道:“曹操摄于臣大军的压迫,阵前归降,并愿意为大汉开疆裂土。为臣已经同意表奏他为魏王,前去讨伐倭国!孙坚并未抗拒臣的大军,于为臣开战之前就已经效忠大汉,所以为臣答应他,表奏他为吴王,前去讨伐南洋,并将此二地设置为大汉属国,倭国改称做魏国,南洋诸岛改称做吴国!”
天子还没说话,只见杨彪说道:“起禀圣上!臣有话说!”天子说道:“杨爱卿请讲!”杨彪说道:“燕王殿下!对于曹操、孙坚二人的处理是否有些草率了?那曹操当初欺凌天子,囚禁皇后!现在怎么可以不罪反封?那孙坚也是长期不遵朝廷号令,怎么也可以加封王爵?”
刘准轻蔑的看着这个老头说道:“曹操纵有天大的罪过,他还为大汉平定过四郡之地!曾经迎奉过圣上!此次在最后关头放弃了抵抗,终止了使得大汉遭受祸害的大战,使得数十万士卒生命得以保全!而且愿意去为大汉开疆裂土,难道不能赦免他的罪过吗?孙坚就更不用多说了吧?”孔融说道:“我大汉高祖曾有约定,非刘姓者不得为王!燕王岂能擅专?”
刘准看着这些迂腐的清谈之士,不由的火望上冲,声音不觉高了起来:“高祖是有此诏!但是我认为那是说在大汉的疆土上,决不能出现异姓之王!我大汉加封的那些番王哪个又是刘姓?在大汉现有的疆土之外,新开辟的疆土,应该不在此列!臣请陛下发诏,今后凡为我大汉开疆裂土,够一郡之地的即可封侯!够三郡之地的可以封公!达到一州之地的即可封王!曹操、孙坚二人臣已经承诺他们,还请陛下准奏!否则我们何以取信于天下?此事当时是在战场上,陛下还在曹军手中,为臣也没有时间或机会向陛下请示,这不能说是为臣擅专吧?”
小皇帝看着阶下几个大臣激烈的辩论,一时目瞪口呆,不知说什么好。这时见刘准向自己提问,于是说道:“诸位爱卿不要再争论了!皇叔刚刚征战回来,有些事情可以慢慢商量!寡人以为祖宗成法不可擅变!加封曹操、孙坚王爵之事,皇叔虽然没有提前向寡人请示,但是事出有因,寡人就不追究皇叔擅专之罪了!至于封与不封,可以交给众臣廷议一下再定!”
刘准几乎被气得发晕,大声说道:“陛下!为臣已经说过,当时是为了尽快结束大汉内部的纷争,为臣是在不违反高祖训令的前提下做出的决定!当时的情况只要能够达到不战而定的目的,我们应该可以变通!现在陛下不肯答应加封曹操、孙坚二人,这就是让为臣失信于人!此事请陛下务必准奏!”太监大声插言:“刘准!你是在和天子说话!注意你的语气!”
刘准四下看看,只见朝堂之上都是天子从许昌带回的大臣,自己的人员还没有进入朝堂的、曹操的旧人还没有明确使用,知道再争下去也是难以让这帮蠢材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说道:“陛下!为臣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汉的利益,请陛下还是认真考虑为臣的提议!”
天子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皇叔鞍马劳顿,还是请先回去休息吧!退朝!”太监高声尖叫:“退朝!”众人一起退出朝堂,刘准离开朝堂,出了宫门,翻身上马,也不理睬众臣,带着自己的属下扬长而去!朝臣众人对刘准在朝堂上的表现议论纷纷,初次朝会不欢而散!
刘准回到自己的大将军府,立即召集自己的属下开会。刘准开口说道:“今日孤王去见陛下,还真是见识到了大汉朝堂的威严!朝堂上的腐儒,真正是一帮误国蠢材,靠他们我大汉江山早晚还要陷于混乱。”于是将朝堂之上的情况讲给大家。最后说道:“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照此下去,孤王不要说出征远方,就是呆在长安恐怕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张飞大声说道:“我们征战八方,打下这万里河山,为什么要请个皇上来指手画脚?这帮腐儒他们能够救大汉?大哥!依我看还是赶紧把这帮混蛋统统赶走,他们凭什么在你面前胡说八道?今后再有谁敢对大哥不敬,老张去揪下他的脑袋当夜壶!他奶奶的混蛋!”
郭嘉说道:“看来我们与这些朝臣,主公与陛下的关系,发展下去早晚必然会走到曹操当初的路上去。这些矛盾我看是不可调和的!既然如此,我看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我们立即上表要求天子禅位与主公!不要等到将来矛盾激化了再解决,就不好了!”孔明、法正、庞统、沮授以及众将一起赞成。荀攸却说道:“主公刚刚班师,就做这禅让之事,恐怕要让天下说主公是莽、卓之徒,我看我们还是缓一缓,看看情况再动作为好!” 荀彧、田丰、关羽等人微微点头表示同意。曹操、孙坚的旧谋士也参加了会议,只见从曹操旧部中站起一人说道:“尚书令之言是让主公重走曹公老路!这样下去,要么主公就什么事情也不要想做,要么就成为曹公第二!因此,与其到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解决,还不如现在就按前军师的意见,立即解决问题!把那些无用之人和天子一起废黜!避免以后更多的杀戮!”大家一起看去,原来是司马懿。
第一部一统三国(共120回) 第107回 劝禅让群臣上表 继汉统刘准定制
司马懿继续建议道:“常言道:‘天下,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今主公奉天承运,应时而起,除暴安良,挽大汉大厦于即将崩溃!其功德可上比舜、禹!下比汤、文!当今天子理应顺应天意,效法尧舜,将帝位禅让与主公!如果能够如此,则天下之幸!百姓之幸!更何况主公乃是汉室至亲,当今皇叔!以叔代侄,仍是大汉基业!有皇叔这样的德高望重之君,必能将汉室江山更加发扬光大!这是汉室的列祖列宗的阴德所至!还请主公万勿推辞!”
司马懿刚刚说完,曹、孙两家的降臣一起发言,纷纷符合司马懿的意见,个个表示要立即上表劝天子禅位。刘准静静的看着众人,微笑不语,心说:“这个司马懿确实是个人才,把谋朝篡位这样的事情说的如此冠冕堂皇,这些曹、孙旧人大概还是为了讨好新主子的成分占主要因素,真心拥戴的成分能有几份?这个司马懿在历史上就是他的后代篡夺了曹操的江山,难道他的骨子里真有这种谋朝篡位的基因不成?”正在思想,见孔明、庞统站了起来。
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的说道:“诸公可成听说过殷旭这个人?”立即有几个人回答:“殷先生乃是桓、灵年间著名的相士,不知孔明何故提起此人?”庞统插言说道:“我们的师尊水镜先生曾经听殷旭先生讲过,本来大汉天象已经呈现大乱之势!殷先生说从天象上看大汉气数已尽,应当不会超过三十年。但是由于光和五年七月,有一异星进入天象,大汉天象竟然重新慢慢恢复平和!不知此事诸公可曾听说过?”又有不少人纷纷说自己听过此事!
孔明继续说道:“而我们的主公就是于光和五年七月,驾雷电入常山,与五将军相遇,又到涿郡会合楚王和三将军、四将军,五兄弟结义,共同起兵。这些事情几位将军都可以见证!而且自主公起兵之后,灭黄巾、战辽东、讨董卓、伐袁绍、荡四海、平天下,所向披靡。使从黄巾祸乱之后混乱不堪的大汉天下,逐步恢复安定!还有主公经略的地方,现在何处不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这岂不是处处与殷旭老先生观察的天象吻合?主公上应天命,理应成为大汉社稷的一代明君,请主公勿疑!我等众臣当联名上表天子!尽快行古代贤君之事!”
孔明说完,关、张、赵三人一起点头称是。厅中文武立即更是纷纷发言,惟恐自己的发言晚了刘准看不见。刘准见大家已经把发言集中到禅让皇位上来,于是出言说道:“孤王才德不足,实在不敢当此议论。还请诸公想想如何解决孤王刚才提出的问题吧!好了!今天先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现在就散了吧!”大家纷纷告退。
很快长安城中各种童谣、图谶、祥瑞一起出现。不等刘准表态,以御史大夫华歆、御史中丞王朗,侍中刘廙、刘晔,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给事黄门侍郎王毖、董遇等为首的朝中大臣,加上刘准、曹操、孙坚的三人属下共计数百名在长安的官员联名上表,请求天子禅让帝位给燕王。接到表奏天子顿时大惊,一时不知应该如何处理。正在迟疑,几天之后,各州郡的地方官员的数千道表奏一起送到,都是请天子禅让的表章,天子心中知道大势已去!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十二月初,天子召集公卿宣布诏书:“朕在位十有七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朕之运数既终,行运在乎皇叔。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皇叔燕王。”刘准按照大臣的提示,再三推辞,天子不允,于是表示愿意接受禅让。
天子告知祭祀于高庙。派御史大夫华歆持节奉玺绶禅位,发诏:“咨尔燕王:昔者帝尧禅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赖燕王神武,拯兹难於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徵,诞惟亮采,师锡朕命,佥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於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君其祗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接受了天子的禅让,刘准首先按照大臣的建议,封逊位天子为山阳公,其在位期间尊为献帝,在长安颐养天年。然后立即召集文武臣属商议年号、政府机构、以及文武官员的任用问题。首先针对年号,文武大臣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刘准一一看过说道:“我以为我们大汉以前的纪年方式实在太过麻烦!换一位天子改一次年号,第一、让天下百姓记都记不清楚!第二、让后世难以搞清年代变化!所以,我准备用国号作为年号使用,大家以为如何?”
荀攸疑惑的问道:“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还请陛下详细说说!”刘准解释道:“我所说的纪年方式是从大汉高祖元年开始纪年,高祖元年就是大汉元年!今年就是大汉411年,明年就是大汉412年,一千年后就是大汉1412年!我就于大汉412年登基!太史令今后就在史书上记载下刘准于大汉412年登基!按此纪年以至永远,不知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刘准话音刚落,众人之中站出一人,高声叫道:“陛下!臣有本奏!”刘准一看原来是孔融,于是开口:“文举有话请讲!不必如此多礼!”孔融还是弓身说道:“陛下!臣并不是多礼!臣首先要起奏的正是礼数之事!陛下既然已经承继汉统,就应该按照大汉的礼仪行事!刚才听陛下开口闭口,自称都是我,这实在与大汉礼仪不符,还请今后陛下以朕自称!”
刘准听后一阵好笑,对大家说道:“我觉得这些繁复礼节我们还是改一改为好!什么称呼呀,参拜呀等等,我们相互之间就以你我或者名字相称,我看挺好!还有这个三叩九拜的礼节,你们大家不觉得太麻烦吗?我看礼部下去将我大汉的礼仪重新规范一下,越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