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许多了解到战况的局外人都在评析:如果赵构有楚天涯一半的匪胆之气与杀伐果断,现在指不定都已经拿下东京、直逼洛阳,甚至把楚天涯逼到了绝境。
但是赵构永远只是那个在相州躲藏起来偷偷养兵的赵构,不会在一夜之间变成敢凭五千虎贲就去端了真定的楚天涯。他深藏在骨子里的色厉内荏与优柔寡断,决定了今天的局面。
总而言之一句话,正是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成败与命运!
……
十余万南军在淮河南岸整装待发。虽然这些军士们各怀心思忐忑不安,但好在看到己方人多势众能够相互壮胆,因此也算有恃无恐。
但是,江南上仓皇逃回的数艘战船,彻底的击碎了赵构的内心幻想,也打消了南军好不容易壮起来的一点光棍胆气。
刘光国非但是偷袭不成,反倒落入了楚天涯事先安排好的包围圈。水军折损过半,由刘光国亲自率领的两路偷袭人马,更是一个也没能回来!
……
赵构都忘记了自己是怎么从高高的瞭望台上下来,怎么回到帅帐里的。他的脑子里已经变得一片空白,就像是死囚听到了明确宣判时的那种心情与感觉。
帅帐里静悄悄的鸦雀无声。康王的幕僚与将军们全都屏气凝神,各自在心中盘算自己将来的命运。不少人心中都在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件事情:打不赢的,没希望了……得要想办法尽早过江投降!
足足有半个时辰,赵构的帅帐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布排在江边船上的军士都撤回了军营,任何人不许谈论半句关于今天的战况。胆敢出言不逊惑乱军心者,定斩不饶。
这是赵构目前能起出来的,唯一稳定军心的法子。如果不把流言与恐慌镇压下来,他担心手下的十万大军会跑个精光!
许久后,帐外突然有人来报,“报——康王殿下!北岸有使臣送来一个木盒与书信!”
所有人浑身一颤,赵构猛搓了两把脸强打精神,“呈进来!”
小卒将一个木盒呈进来,盒子上还有一封书信,封皮上写着“赵构亲启”。
直言不讳、相当不客气的直言赵构的姓名!
赵构一把扯过书信,看都没看直接撕了,喝道,“打开箱子!”
左右近侍上前打开箱子,现出一个头胪来,刘光国!
所有人同时惊叫出声,“啊?!”
“刘将军!!”
赵构猛然弹起半弓着身子僵住,瞪大眼睛看着刘光国的头胪,一脸煞白!
“大哥!!!”一名将军撕心裂肺的痛哭失声扑到在盒子前,放声痛哭。
正是刘光世。
他在历史上与岳飞等人同列“南宋中兴四将”,但现在,却只是追随叛逆赵构的一名打手。
“殿下,下令发兵吧!”刘光世痛哭了一阵后,咬牙切齿的咆哮道,“楚天涯欺人太甚!我军有十万之众,踏破区区顺昌府不过是弹指之间!越是迁延,楚贼越有时间征兵扩伍收集贼党壮大声势。趁其人马不多粮草不丰而且立足未稳,正是一鼓作气将其击败的大好时机!——殿下,别再犹豫!不能再等了!!”
最后一句话,倒是吼出了许多将军们的心声——犹豫!赵构的死症,就是犹豫!
赵构听到这话,却是心中隐隐一怒。他虽然没有发怒,但也没有同意,只是平静的道:“楚贼诡计多端,虽然细作回报北岸不过区区三四万人马,但谁知道他还在别的地方埋伏了千军万马?现在,还没有到大决战的最佳时期。传令下去,整顿兵马严加防范。容本王细思破敌之策!”
“唉!!!”刘光世捶胸顿足泪流满面,既愤怒又痛心,更对赵构有些恨铁不成钢。
“报!——”这时又有小卒来说,说巡江军士在江岸捡到许多飘来的竹筒,竹筒里装着纸笺书信。
而书信的内容则是抄写的官家圣旨,明言说,南岸军士皆是大宋将士,只是受了赵构的蒙蔽、蛊惑与要挟,才不得已附逆于他。现在官家有旨,凡在赵构兵败之前及时悔悟前往北岸投降的将士,官家将既往不咎加以善待并予与任用;能够趁早离开赵构而不再继续助纣为虐者,官家也一样不予追究!希望南岸将士不要再冥顽不灵,与赵构陪葬!
……
这些竹筒,就像是一枚枚冷箭,直接射中了赵构的心窝!
当赵构打开一个竹筒亲眼看到这些书信时,他感觉如遭雷击浑身都僵硬了,连眼神都直了!
这远比刘光国战败授首给他带来的打击,更大十倍、百倍!
此前赵构严密封锁消息,军中还只是有些“谣传”,说大宋济源大捷、官家前来御驾亲征了。现在,官家的招讨圣旨都发到了南岸,一切真实确凿再无疑义!
因此,在赵构回过神来收剿竹筒、封锁消息之前,这个消息已经很大范围在的在军营里流传开来。一时间,军士们疯狂逃蹿,竟有成灾之势!
赵构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听取了“死战派”代表刘光世的意见,一面强力弹压逃兵与哗变,一面拿出了所有的钱财来犒赏军士收拢涣散的人心。借此,赵构才勉强的稳住了局面,留下了一群“人为财死”的亡命之徒继续追随于他。
只是这样一闹,南岸又少了一万多人去,几乎相当于刘光国兵败带来的损失!
……
与此同时,北岸却是一派轻松的景象。随同刘光国战败被俘的军士,多半都投降了楚天涯。原本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就是大宋的子民军士,谁又真的愿意和自己人拔刀相向?更有许多原本就是东京的禁军,他们的祖业家园与妻儿老小如今都还在东京。也就是托了楚天涯的福保住了东京,才保住了他们的家园与亲人。光从私人感情上来讲,他们本就更加倾向于东京朝廷。只是因为人微言轻没有选择,才不得不服从军令做了赵构的党从。
现在好了,他们“名正言顺”的弃暗投明了。原本在战场之上做了俘虏和叛徒是一件很丢人很伤自尊的事情,可是这一批投降的军士却鲜有这样的感觉。一来他们在情感上可以接受,二来楚天涯也下了严令一定要善待降卒,不许对降卒有任何的另眼相待或是欺负打压。
楚家军一向以“军纪森严”而著称。只需楚天涯一令下达,必定严格执行。因此这些投降的军士很快就稳下了心来,心安理得的也成为了“楚家军”的一员。
一向以擅长阴谋诡计、奉行攻心为上的军师时立爱,这时候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先是在这些投降军士中仔细挑选了一批信得过的人,让他们充当细作潜逃到南岸大营,让他们去现身说法的去游说劝说那些仍旧留在南岸的军士,让他们尽早拨乱反正的弃暗投明;同时,时立爱也让他们在南岸江河一带大范围的散播“竹筒圣旨”,最大程度的去惑乱南军的军心招降纳叛,并对赵构一党的信心进行毁灭性打击!
这两招相当的管用。短短的几天之内,数千军士通过各种途径逃出南营,辗转归附了北岸。虽然赵构在军营里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与大肆的收买,仍是没有止住军士不断的逃亡。
南营里的军士不断减少,军心一盘散沙;北岸的军士不断增多,士气高扬澎湃。此消彼涨,现在就连最不懂军事而且胆小如鼠的官家赵桓,都深信“顺昌一役王师必胜”了!
半月之内,仅仅在刘光国自杀似的一次袭击以后,南岸再也没有发动任何攻击。而是效仿北岸开始修堤筑寨、严密防守。
楚天涯倒也不着急,其实他现在缺的就是时间。赵构真的很听话,马上就给了他充足的时间来调兵谴将。楚天涯一面下令四处征调粮草,一面密切留意济源与西夏国的战况。每天都有从洛阳发来的快马,呈递这些重要军情。
西夏人与西辽人打得不可开胶,西夏国派往洛阳求救的使者,比洛阳发往顺昌的信使都要勤密。楚天涯暗笑不已,心想现在负责留守洛阳的张孝纯肯定被这些西夏使者烦到想上吊了。
另一方面,济源之战已经基本结束。有了完颜谷神的带头投降,不少陷入了绝境的女真人也只能选择了这条路。但是,女真人毕竟与顺昌这里的面岸叛军不同,他们的性格与立场决定了,很大一部分人不会投降。
因此,一向以“儒帅”面目示人的刘子羽,这一次干了一回昔日“黑面阎君孟德”才能干出的事——杀!
不降者,一律格杀!!
济源一带,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可以说,从楚天涯离开洛阳直至今日,刘子羽就一天没有停歇过的都在杀人。砍卷砍烂的兵器,都可以堆成一座山了!
早就得到楚天涯授意的刘子羽在济源同时挥舞起胡萝卜与大棒,很快的平息了这里的一场巨大战役。按照楚天涯事先的安排,现在,刘子羽所部兵马已经分作两批,分别在济源大营与太原前线整休驻防。岳飞所部人马在济源战后回了真定,与真定守将焦文通合兵一处,整顿人马严密布防,以防女真人南下报负。
也就是说,大宋与金国的战争,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了。
看了这些军报,楚天涯笑而不语,心情极为放松。只有楚天涯身边极近的时立爱等人看到了他这样的表情才能想道,现在,楚太师已经彻底的掌控了大局,有了充足的时间与足够的兵马,来收拾江南了!
赵构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
第323章 口衔天宪
半个月的时间,就像这滔滔淮水一样奔流而去。南北两岸的军队都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只顾加固自己的水寨工事。
可是,没有销烟的战争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楚天涯新任命的军师时立爱,主持了这一连贯的“战役”。这个人,仿佛就是为了勾心斗角和阴谋诡计而生的,说到蛊惑人心煽风点火,世上绝对难以找出一个比他还在行、比他还专业的人来。
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法子,被他运用出来煽动南岸叛军的军心。半月来,陆续有两三千南军和不小的一批将佐,投靠了北岸。
赵构坐不住了。他既没有战胜北岸楚天涯的把握,也没有了继续僵持下去的耐心。济源一战已经尘埃落定他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战机。现在之所以僵在这里不走,纯粹是因为“咽不下这口气”,骑虎难下。
远在杭州的太上皇赵佶,当然会比赵构更加沉不住气。当他听闻官家御驾亲征时,就差点中风晕厥过去。赵佶虽然无能,但他好歹也是当过几十年皇帝的人,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御驾亲征”的含义所在。简而言之,如果不是大凶大恶的敌人、必须拿下的战争,皇帝是绝对不会离开温香暖玉的大皇宫,跑到战争前线来受罪的。
也就是说,东京朝廷这一次是下了狠心,一定要将杭州方面斩草除根!
赵佶害怕了。
他没有理由不害怕,就如同当年他怕死了女真人一样,现在他怕死了楚天涯,甚至比当年更加恐惧。因为在赵佶看来,他打从骨子里认定女真人再如何彪悍,也吃不下他的整座大宋江山;而楚天涯这样的“内贼”,是要抢了他的赵宋江山,取而代之的!
赵构在淮河南岸一筹莫展骑虎骑下的时候,杭州的赵佶则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最后,也不知道是他哪个缺心眼的幕僚智囊给他出了个馊主意——这个时候不应该把事情闹大,更不能把战争再继续下去了。应该派人去顺昌,和楚天涯讲和!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这边皇帝都御驾亲征了,哪里又还会有和“造反派”讲和的道理?但是赵佶却采信了,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精神,他从杭州派来一个使者面见赵构,说了太上皇的意思。
这个使者,或许在现在名不见经传,但在历史上却是鼎鼎大名,他就是——原赵佶在朝时的御史中丞,江宁人,秦桧。
现在的秦桧,是太上皇赵佶的死忠。早在第一次东京被围之战时,他就被派去与金人商谈割让河间、太原等三镇的合约,可见他当时在朝上还是深受信任而且有点主见的。
赵构接见了秦桧,听说了太上皇的旨意后,简直就想哭,而且闷在心里骂自己的亲爹——你老糊涂了吧!
你还以为,楚天涯会跟你一样糊涂吧!
楚天涯是什么人?杀人喝血的恶魔!
他会姑息造反背叛他的人,才有鬼了!
……
“秦御史,既然这是太上皇的意思,那就有劳你去北岸跑一趟了!”赵构想归想,但还是同意了这个做法。
原因很简单——懒得跟那老糊涂废话争论。多一个秦桧被楚天涯割了脑袋,关我屁事!
秦桧带了两个摇撸的军士,乘了一叶扁舟,飘到了北岸,被军士捉拿后一翻辩说,费尽口舌,好歹也还是见到了楚天涯。
楚天涯正在军帐里和时立爱下棋呢,漫不经心的瞟了一眼看在下首战战兢兢的南岸来使,随口说了一句,“来者何人?”
“上秉魏王,卑职御使中丞秦桧,受太上皇之命特意前来拜见魏王殿下!”秦桧屏气凝神的答道。
“叫什么?”楚天涯正捏着一枚棋子,不由得手中一停将棋子握在了拳心,双眼一睁看着秦桧。
秦桧顿时感觉如同一柄利刃朝他的心窝插来,冷不丁的浑身打了个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