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洛伐克的一种出版物表示了不满,因为该出版物竟公开向使用双十字架的匈牙利兴师问罪。

  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也存在类似的纠纷。三年前,立陶宛议会曾就国徽上马尾巴的角度问题展开过激烈辩论。立陶宛的国徽上有一匹骏马,无独有偶,其邻国白俄罗斯的国徽上也有一匹骏马。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的马尾朝上,后者的马尾冲下。这又引起两国间一场打不清的官司,双方都指责方盗用了自己的国徽。

  拉脱维亚国旗上的酱紫色常被人们混同为一般的红色,因而人们也常常将它的国旗错认为是奥地利的。更不幸的是,拉脱维亚人历代钟爱的字形标志,竟曾被用作纳粹的党徽。至今为人们深恶痛绝。

Number:5286

Title:莫扎特的造访

作者:赵丽宏

出处《读者》:总第164期

Provenance:《散文》

Date:1994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躁不安的时候;当音乐家把他的烦躁不安转化为旋律时,这样的旋律带给你的也可能是烦躁和不安。所以我不可能喜欢一个音乐家的所有作品,包括伟大的贝多芬。但是,有一位音乐家例外,那便是莫扎特。莫扎特往往是漫不经心地站在我的面前,双手合抱在胸前,肩膀斜倚着一堵未经粉刷的砖墙,他微笑着凝视我们全家,把我们带进了他用光芒四射的音符建造的美妙天堂。

  既然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天堂,而且它离我们并不遥远,那么,为什么不经常到天堂里去游览一番呢?何况莫扎特无所不在。此刻,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他是天才?”

  “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我这样回答儿子。

  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清澈透明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

  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

  当然,莫扎特决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他的旋律中永远是欢乐和愉悦,仿佛除了欢乐,他没有其他情绪。这怎么可能,莫扎特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磨难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在他的音乐中,只是他从不嚎啕悲叹,他永远用优美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即便这感情充满了忧郁和哀伤。有一次,听莫扎特的《施塔德勒五重奏》,一支安闲而出神入化的单簧管,在几把提琴的簇拥下,如泣如诉地吹出委婉迷人的旋律。这是莫扎特晚年的作品。儿子评论说:“这段音乐,好像有点伤心。”是的,孩子,你听出来了,是有些伤感。虽然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优美,但那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情不自禁地从优美的旋律中流露出来。和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相比,这是完全不同的情绪,前者是孩童对世界美妙的期待,后者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艺术家发自心灵的叹息。都是莫扎特,都是那清澈纯净,但反差是如此之大。这就是人生的印记,谁也无法超越它们。

  “他为什么要写这首曲子?”儿子问我。我告诉他,有一个吹单簧管的音乐家,名字叫施塔德勒,是莫扎特的好朋友,莫扎特写这部作品,就是送给施塔德勒的。这是对友情的怀念和歌颂。“哦,莫扎特在想念他的朋友。”儿子自言自语。

  人间的友情,难道就是这样蕴涵着深深的忧伤?

  单簧管如同一个步履蹒跚的旅人,尽管疲倦劳顿,却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提琴们犹如一群白衣少女,在他身后翩翩起舞。少女们追随着旅人,他却只顾往前走,不紧不慢,和少女们保持着小小的距离,他们的脚步声汇合成和谐沉稳的节奏……在寒冷、饥饿的窘迫中,真挚高贵的友情是怎样一种色彩呢?我在单簧管优雅而踉跄的步履中闭上眼睛,我看见了那个吹单簧管的音乐家,他忘情地吹着,陶醉在一颗高贵的心赠予他的友情的歌声里。温暖的烛光随着音乐的旋律在他的脸上晃动。烛光照射的范围是那么狭窄,听众们都在不远的黑暗之中。黑暗中,莫扎特站在人群的后面,正像我想象的那样,他斜倚在墙上,默默地听他的朋友把涌动在他心中的音符一节又一节地表达出来。在音乐的光芒中,他苍白的脸色显得那么焕然,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珠……美好的音乐并不能改变惨淡的人生,然而它们把无数奇妙的瞬间留在了能听懂这些音乐的灵魂中。

  儿子刚生下来时,我就让他听音乐,我从我的并不丰富的音乐录音带中挑选了半天,选出的是莫扎特的一组钢琴曲,妻子说:“行吗?给他听这样的音乐?”我说:“为什么不行?莫扎特不是深不可测、难以接近的。你怀孕的时候,不是也常常听这样的音乐吗?儿子在你的肚子里时,已经听过了,他不会感到陌生。”妻子笑了。当时根本没有什么高级的音响设备,一个很简单的匣式录音机,放在摇篮边,把音量开得很轻。音乐就这样在出生不久的儿子耳边响起来。一个遥远的外国人,用亲切的口气,向我们的婴儿描绘着他的仙境一般的梦幻……儿子安安静静地听着,眼睛睁得很大,望着天空,似乎想在空中找到那美妙旋律的影子。最有意思的是,每当他哭闹时,只要打开录音机,让莫扎特的旋律在他耳边响起来,他就会立即停止啼哭,变得十分安静。他的小手舞蹈般在空中挥动着,仿佛是想抓住飘荡在他耳边的那些奇妙的音符。他永远抓不住那些奇妙的音符,所以这些音符就越来越奇妙。他常常是听着音乐安然入睡,莫扎特在轻轻地为他催眠……在蒙昧混沌的世界中,有这样的音乐渗入心灵,会怎么样呢?音乐会不会像种子,落进尚未耕耘过的心田中,悄悄地发芽长叶,开出清馨典雅的花朵?

  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买一口棺材的钱。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知道的地方。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

  “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

  “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

  这时,我们的耳边充满了莫扎特的音乐,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四十一交响曲》。那是蓝色的海水,平静地冲洗着沙滩,那是人心和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预言,是不死的灵魂在呼吸,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

  “钱算什么?”儿子突然喊道,“钱会烂掉,音乐活在人的心里!”

  我和妻子相视一笑。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莫扎特像一个目光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地飘行。我们幻想中所有美丽的地方,他都能引导我们抵达……

Number:5287

Title:香

作者:许地山

出处《读者》:总第170期

Provenance:许地山散文全编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妻子说:“良人,你不是爱闻香么?我曾托人到鹿港去买上好的沉香线;现在已经寄到了。”她说着,便抽妆台的抽屉,取了一条沉香线,燃着,再插在小宣炉中。

  我说:“在香烟缭绕之中,得有清淡。给我说一个生番故事罢,不然,就给我谈佛。”

  妻子说:“生番故事,太野了。佛更不必说,我也不会说。”

  “你就随便说些你所知道的罢,横竖我们都不大懂得;你且说,什么是佛法罢。”

  “佛法么?色,声,香,味,触,造作,思维,都是佛法;惟有爱闻香的爱不是佛法。”

  “你又矛盾了!这是什么因明?”

  “不明白么?因为你一爱,便成为你的嗜好,那香在你闻觉中,便不是本然的香了。”

Number:5288

Title:两块面包

作者:欧·亨利

出处《读者》:总第170期

Provenance:英语阅读丛书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宫立都

  玛莎·米查姆小姐在拐角处经营一家小面包店(就是那个你往上走三个台阶,一开门,铃就叮玲玲响的那家小店)。

  玛莎小姐年方四十,银行存折上标明2000美元的存款,她还拥有两颗假牙和一颗同情心。许多结婚机会远不如玛莎的人都已结婚。

  有一位顾客,她一周要接待两三次,对这位顾客她开始有了兴趣。他岁值中年,戴一副眼镜,留着橙黄色的胡须,修剪得很仔细,说起英语来带着很浓的德国味。他衣服褴褛,上有补钉、褶皱,有些地方松胀不平,但人看起来却还清洁,彬彬有礼。他总是买两块不新鲜的面包─新鲜面包5分一块,而不新鲜面包则5分两块。除了陈面包外,他从不要任何别的。

  一次,玛莎注意到他手指上有几块红色和橙色污点,于是断定他是个正在拼搏的艺术家。毫无疑问他住在小阁楼里,在那里绘画,吃陈面包,想着玛莎小姐面包店里的好东西吃。想到这情景,她的同情心跳得更快了。为了证实她对他的职业的猜测,玛莎小姐有一天从屋里拿出一张削价买来的画,有意把它靠在面包柜台后面的架子上。这是一幅威尼斯风景,画上有一座辉煌至极的大理石宫殿,还有一个女子在一叶轻舟上用手嬉水。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会忽略它。

  两天后,那位顾客又来了,而且确实注意到了这张画。“夫人,您这有一张很漂亮的画。”

  “是吗?”玛莎小姐说,她一边包着陈面包,一边沉醉在自己的计谋中,“我真是太羡慕艺术和绘画了……您看这是一张好画吗?”

  那位顾客说:“色调不好,远近度不真实。早晨好,夫人。”

  他拿起陈面包,礼貌地鞠了个躬,匆匆忙忙地走了。玛莎小姐把画拿回到屋里。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多么温柔和善啊!能一眼就看出远近度来─却吃陈面包生活!但玛莎小姐认识到:虽然这很不幸,但天才在被承认之前常常要经过一番搏斗的。

  从那以后,她和这位态度和蔼的艺术家(即她现在所认为的他)总要聊一小会儿。他还像往常那样要陈面包─从不要块蛋糕、水果饼以及柜台里别的好吃的点心什么的。他看起来日益消瘦下来,并且很沮丧。玛莎小姐开始关心起来,她那颗同情心隐隐作痛,要给他那可怜的食品加点儿佳肴,可又无此胆量。她不敢冒犯他,因为她理解艺术家的骨气。

  玛莎小姐开始穿她那件缀有蓝点儿的丝绸胸衣站在柜台后面。一天,那位顾客像往常一样进来,把镍币往柜台上一放,然后要他的陈面包。正在她伸手去拿陈面包时,外面传来一阵猛烈的警笛声和轰隆声,一辆消防车笨重地驶过。

  那位和善的顾客急忙跑到门前去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