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9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满脸通红:“没想到!真没想到我那小东西能值12元钱,这是我第一次凭自己的双手挣得的钱!”而这位记者捧着这幅憨态可掬的布贴画说:“回去装个镜框,并不比高级宾馆里挂的那些差!”

  1992年12月23日晚,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向观众推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特别节目“青年·科技·21世纪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活力28’杯成果拍卖晚会”。晚会上推出了6项成果现场拍卖,其中有4项当场成交。在晚会上,既可欣赏到红豆、杭天琪等著名歌手弃满青春气息的演唱,又可和杨澜一起讨论“科学是否冷冰冰”、“科技将在下个世纪创造什么奇迹”的问题。这种科技与文艺的联姻。拓宽了大学校园拍卖的新领域。

  其他拍卖  欲说还休

  中国的拍卖业虽起步尚晚,但来势之猛,发展之迅,拍卖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1992年3月8日,北京民族文化宫内,第9届北京民间邮品拍卖会上,知名度颇高的“全国山河一片红”仅拍出三板,便涨到2万余元匆匆成交。同年6月,湖北某集邮协会举办的拍卖会上,一枚与众不同的白底猴票以4。1万元的惊人高价成交,创下猴年全国猴票拍卖之最。

  1992年7月,有“京西孽虎”之称的大贪污犯、北钢党委书记管志诚的1500余件赃物在北京公开拍卖。

  1992年12月27日,跳水女皇高敏将一枚起价为20万元的金牌在天津拍卖。拍卖会上,高敏动情地说:“这次拍卖的金牌是我在第六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处于十分困难的形势下获得的。我的跳水生涯度过了13个春秋,现在告别体坛,但我还想为中国体育事业贡献力量。”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以77万元成交购买,以满足高敏出资支持国家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良好夙愿……

  透过丰富多彩的“拍卖图”,人们从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好奇和自豪。

  拍卖槌声  何去何从

  “拍卖”犹如一位披着七彩面纱的女郎,她刚一展风姿,就受到国人的注目,或倾心、或恶心、或热心、或伤心。但真正了解而知心的人不多。

  当深圳的拍卖业扶摇上升之际,一些人居然荒唐地论断:拍卖等于破产,我要是拿出东西去拍卖的话,那么不就是宣布我破产了吗?

  一些人盲目地追求这热那热,自以为时髦之极,却在无知中滋生出种种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

  一台底价为800元的电冰箱,拍卖时,一青年报价:“805元”,一旁马上有一中年妇女报价“808”,引起全场哄笑。拍卖行工作人员便当场收回了他们的投买号。这两位竞买者在报价时还不知道拍卖的起码规则:拍卖中加价有规定的幅度,底价为100元以上的商品加价幅度以10元计,底价1000元以上的商品加价以百元计……

  某拍卖行一次拍卖成套的理发用具。一女青年看中了其中一只进口电吹风,竟离开座位跑至台前,向工作人员嚷道:“快敲槌呀,我报了价了,500元!就要这只电吹风!”工作人员解释:“小姐,你出的价确实不低,但这成套的东西不拆开卖。”而这位女青年仍纠缠不休……

  在北京的一次拍卖活动中,一男青年瞄准了一张古式餐桌,底价400元,他便想买下。看到招牌林立,纷纷加价,以为这是人家有意跟自己对着干。男青年觉得窝了一口气,便随着大幅度加价,当他喊出“1500元”,一槌定音时,他却突然说:“不买了,没那么多钱!”引起哄堂大笑。男青年为此交纳成交价的20%的“违约金”。他后悔地掏了300元,算是为学习拍买规则交了学费。

  这些幼稚得可爱的竞买者所闹出的笑话不能不令人深思。极个别地方的一些人连基本规矩都不甚了了,便这儿“拍卖大会”那儿“大拍卖”,还要体面地标上“国际”二字。舆论五花八门,都市沸沸扬扬,百姓观之听之,不明所以,只觉得有人要卖“老祖宗”(文物),有人要卖“国”(国土)了。

  由于法规尚未出台,市场亦未理顺,中国的拍卖业目前还未走出应该走出的天地。仅仅只是为一些不能正常进入市场流通的物资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仅仅打开了一种面向全社会集资的通道。其拍卖货源渠道单一,未达到法律上的充分认同。为此,中国的拍卖业要大胆地“拿来”,参照国际规范制定有关规则,让人们冷热有度,参与有法,健康地规范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拍卖业。

  令人欣喜的是:今秋10月的北京市拍卖市场在做1992国际拍卖会的善后工作的同时,已经开始运筹1993年的国际拍卖会了。它将会为我国拍卖业的兴旺发达提供良好的契机。

  中国大拍卖的槌声将注定会愈来愈洪亮。

  中国大拍卖的潮声将一定会愈来愈成熟。

  中国人坚信:拍卖,将使中国挣脱枷锁,奔向辽阔的蔚蓝色的天空。

  

????

Number : 7458 

Title :点滴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45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双耳失聪的打击乐手

  26岁的埃米琳·格伦尼是英国伦敦乐团一位出色的打击乐手。她能熟练演奏各种打击乐器。

  格伦尼8岁时双耳失聪,她到很多医院就诊,都医不好自己的耳病。这一年,她开始练钢琴,12岁时开始练打击乐器。

  平时,她跟别人说话,很认真地观察对方的脸、眼睛和嘴巴,她从别人的嘴形变化上去辨认语言,了解人家要讲些什么。

  同样,她又学会了凭节拍感奏乐,熟练地掌握技艺。由于她刻苦学习,17岁时,她考上了伦敦音乐学院,毕业后进了伦敦乐团,并成了出色的演奏者。

  有趣的电话号码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锡特卡城一带,居住着许多爱斯基摩人。他们的文化较落后,至今许多人不认识阿拉伯数字。为便于通讯,该城电话公司为他们设计了一种特殊电话机,在拨号盘上镶嵌着各种用象牙雕刻成的动物代替号码数字,使这些爱斯基摩人用上了电话。外地人给这里打长途电话时,是时接线员这么说的:“请接阿拉斯加的锡特卡,地区号是鱼、狐猩,电话号码是企鹅、海豹、海狮、海豹、熊、海豹。”

  用脚投票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公民在选举时都是用手投票。但是,非洲的斯威士兰在选举时用脚来投票。

  用脚投票的程序是这样的:投票那天,候选入端坐在室外一个宽阔的广场中的椅子上,面前各竖立两根柱子,这就是“投票门”。选举开始时,由首长召集的选民排着整齐的队伍,鱼贯走进自己所要选的候选人的“门”内绕行一周,同时向候选人行“注目礼”。选民从“投票门”出来后,即表示他已投下了“神圣的一票。”。

????

Number : 7459 

Title :四季

作者 :陈丹燕

出处《读者》 : 总第 145期

Provenance :羊城晚报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冬天的寒潮到来的时候,南方雾状的天空上变得寒冷而明丽。看上去,蓝得不认识。阳光像锐利的箭一样,冰凉地射过来,在路上走一圈,觉得前额已经被冻得昏起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冬天。

  我想,我喜欢四季鲜明,热就是热,冷就是冷。有一年冬天在广州,看着那里的树千辛万苦地支撑着绿,所有的叶子却绿得又旧又累,心里真正是惊异与遗憾,为它们觉得累,四季如春。我想,春天是一定太累太乏味。所以,天虽然冷下来,大家走在路上虽然缩手缩脚,但还是可以感觉到季节的生动。

  随之而来的春天,才会被人在这寒风中千百次地被人幻想。

  人生也是这样,有大起大落,才衬托出一种美丽与背景。

????

Number : 7460 

Title :特别的游戏

作者 :桦木林

出处《读者》 : 总第 145期

Provenance :传记文学

Date :1993。

Nation :

Translator :

  早晨,快要到上班的时候了,突然,觉得肚子有点不好受。急急忙忙跑到公共厕所,却见4个茅坑全被七八岁的孩子占着。原地转了两圈,见4个娃娃都没有站起来的意思,我只好急匆匆地向胡同口外跑。四五百米,平时算不得什么,现今肚子不饶人,闹得我好不尴尬。

  第二天一早,再一次光顾厕所,又见这4个宝贝孩子占茅坑。肚子并不急迫,所以我不想跑那四五百米冤枉路。在门外,可以看见4个小家伙两个学生头,两个平头。他们蹲在那里,不时地将目光瞥向门外,然后交头接耳。5分钟内。来了七八个上厕所的人,都等不及,匆匆而去。4个小家伙见了,嗤嗤笑了。我突然明白了,他们是合计好故意占茅坑的。我大声喝道:

  “你们在干什么?捣乱!”

  4个小家伙见我识破他们的把戏,慌忙提起裤子往外跑。只听他们边跑边说:

  “把他们憋得够呛!”

  “真好玩!”

  我恍然大悟他们是在做游戏,就像我们小时候玩“丢手绢”、“找朋友”、“老鹰捉小鸡”一样……

????

Number : 7461 

Title :坐荷

作者 :蒋敬生

出处《读者》 : 总第 145期

Provenance :传奇故事

Date :1991。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某画家画荷,叶特别圆,常年住寺庙中。每逢作画时必将门窗紧闭,不留缝隙。时间一久,寺内有一小和尚甚觉奇怪,便弄破窗纸偷看他怎样下笔。因这小和尚也极想学画而求其技法,画家就是不教,所以不得已而想偷学。觑眼看去,见画家铺纸于地,纸旁放一盆墨汁,画家先解开长衣,小和尚先还以为他要裸臂握笔勾染。再看时,见他竟将裤子也脱掉,屁股往墨盆里一坐,又赶忙往纸上一坐,于是圆圆的荷叶妙然呈现于纸上。小和尚忍笑而去,是为“坐荷”。

????

Number : 7462 

Title :老虱谈肥瘦

作者 :流沙河

出处《读者》 : 总第 145期

Provenance :厂长经理日报

Date :1993。3。20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猪圈一隅,群虱座谈:“是肥猪血好吃,还是瘦猪血好吃?”争论激烈。肥派权威,一壮虱也,挺胸凸腹,宏声大嗓,侃侃而谈,阐明肥猪血三大优越性:营养好一也;病菌少二也;味道甜三也。众虱鼓掌,口角流津,食欲来哉。瘦派权威,一瘪虱也,缩胸凹腹,低声窄嗓,吞吞吐吐驳曰:“俺说还是瘦猪血好。营养差些,多吃可以补偿。病菌多些,能增强免疫力。味道微苦,性凉,清热化痰。俺就是欣赏那点苦味呢”。两派争论不休,最后,请一老虱仲裁。老虱曰:“肥猪血好,瘦猪血差,此乃常识,不须争论。但不瞒诸位,我从来不吃肥猪。何也?猪养肥了,命运难卜。说声拖出圈去,一刀宰杀,沸锅烫毛,咱们虮虱也给煮了,岂不哀哉!诸位见我长寿,悠游猪胯之下,颐养猪腋之间,都很羡慕。长寿秘方,说穿了,只一条,专吃瘦猪而已。”

????

Number : 7463 

Title :那一年我到外面走了走

作者 :华夏

出处《读者》 : 总第 145期

Provenance :中国青年报

Date :1993。4。16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那一年我21岁,正是精力旺盛热情泛滥的年纪。当时我在一个大山脚下的乡村小学教书,整天和一群土头土脸又调皮捣蛋的孩子打交道。那一年,我的心灵接连遭受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这些乡村孩子,对教书,突然失去了兴趣。我把学生“放了羊”,一个人到山上去坐,一坐半天,长久地出神。

  在此之前我曾和两个女人好过又都吹了。一个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两小无猜,从来都是心心相印,她不止一次伏在我的肩上,小声对着我的耳朵说:“这个世界上的男人我只爱你,非你不嫁!”我很受感动,对她的话深信不疑。可就在我被师范学校分配到乡村小学教书一年零两个月后,她就翻了脸,说:“小学教师太没出息,我限你半年时间改行,调到县城的机关,过期我就不候了。”

  她在举行婚礼前夕,给我寄来了一张请柬。我苦笑着把这张请柬撕个粉碎。接着,我就大病一场。

  这时第二个女人来了,关心我,安慰我,并向我敞开了温馨的胸怀。正在我自以为苦尽甘来,在她的怀抱里享受人间的幸福时,无意间我发现她同时也在向其他男人敞开胸怀。我被折磨得彻夜难眠,形销骨瘦。

  我突然觉得,人与人之间,那种叫“爱”的情感,是非常单薄、虚假、似有又无的东西。活着,成了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