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在实弹射击训练中,有个士兵连发几枪都脱了靶。教官怒气冲冲地夺过士兵的枪,声色俱厉地说:“笨蛋!你瞧我的。”
他瞄准射击,可子弹飞到了靶外。他气势汹汹地转身向士兵吼道:“瞧,你就是这样打枪的!”
Number : 9027
Title :神父与上帝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1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小彼得自豪地对他的朋友说:“我叔叔是神父,所有的人都称他尊敬的神父。”
小保罗说:“我叔叔是主教,谁跟他说话都称他阁下。”
小拉克乌斯不服气了:“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叔叔体重150公斤,所有的人见了都喊道:‘哎呀,我的上帝!’”
Number : 9028
Title :了无信心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1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医科学生:“爸爸,我想专门学心脏外科。”
老于世故的父亲:“人有多少心脏?”
学生:“只有一个。”
父亲:“有多少颗牙齿?”
学生:“32颗。”
父亲:“那你还是学牙科吧。”
Number : 9029
Title :三十二万种传奇
作者 :陆黛
出处《读者》 : 总第 112期
Provenance :《解放日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1989年岁末,四件翡翠工艺品在北京市玉器厂完工了,要验收。于是,张劲夫率领着中央部长们和全国顶尖儿的专家教授浩浩荡荡地开进会场。
几件工艺品的鉴定,居然搭起级别如此之高的验收班子,这可是破天荒的新鲜事。
究竟是四件什么宝贝,那么珍贵?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当年秦始皇为求一块“和氏璧”,曾答应以15座城池相换。据史籍记载,“和氏璧”其实并不大,赵国特使蔺相如用手就能将它托起。当然此玉不是那玉,很难类比,但如今这四块翡翠(翡翠:玉中上品)比起“和氏璧”大多了,其中最大的一块重363。8公斤,中国第一,举世无双!
一位专家说,如果将它切割后制成零星小首饰,至少价值上亿美元。更何况这是四件硕大无朋、天然浑成的巨翠工艺品,你说该值多少钱?无价!
“怪罗汉”寻寻觅觅
解放初,京都玉雕行业出了“四怪”,他们各怀绝技,频出绝活。后来十年动乱,“万花纷谢一时稀”,玉碎珠沉人也散了。到了1987年,北京玉雕日渐中兴,但“四怪”中“二怪”离世,一怪病倒,只有以雕琢“怪罗汉”著称的王树森尚在工作。他在歇手十多年后,做了两件翠活,一件获全国“金杯奖”;另一件“群仙祝寿”高翠玉佩,只有一个半火柴盒大,在香港卖了180万元人民币。此事在京都玉器行业中传为美谈,但王树森却并未视为赏心乐事,反而常常带着遗憾的心情对徒弟们说:“有块宝石,叫‘三十二万种’翡翠,如能找到,做出珍品,我这辈子也就算没白活了!你们给我到处问问,找找。”
“三十二万种”究竟何等模样,不但谁都没见过,连听也没听说过,叫徒弟们到哪儿去问?何处去找?
一次,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开会,王树森又念叨起他的“三十二万种”。
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一位同志,把这件事搁在了心上。一天,他碰到个记者,要求他帮忙寻找宝石。记者当下就去找王树森,了解有关情况……
原来王树森从小跟父亲磨玉。14岁那年,他去街上买磨玉的砂子,看见一个小作坊里在做翡翠塔,那塔上的栏杆,翠料鲜活,王树森不禁连声称赞。不料边上的一个小师傅却说:“这翠算不了什么,有块‘三十二万种’大翡翠,那才叫好呢!”这就是王树森第一次听到“三十二万种”的名字。可是时间已过半个世纪,到哪里去找当年小作坊的这位小师傅呢?
20岁时,有位经营玉料的客商告诉王树森:确实有块“三十二万种”,不过在云南,仅此而已。
解放初,文化部召集老艺人座谈,王树森自然又提起“三十二万种”来。云南的一位老艺人说:某行家曾在“三十二万种”的一角喷洒火酒,点火燃烧,再泼上冷水一激,发现翡翠的深处透出一泓“水地”,色泽深绿,犹如雨后的冬青春叶,鲜润娇嫩,品第极高,而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其价值无法估计。遗憾的是这位老艺人也是道听途说,自己并未目睹“三十二万种”的风采。
王树森又回忆起50年代后期的一件往事。当时他被请到东城区遂安伯胡同,有位同志请他看过一块约12英寸电视机那么大的翡翠宝石,其色泽与质地无疑是罕见的上品。但这是否就是“三十二万种”呢?似乎又不是,因为传闻中的“三十二万种”是块巨翠,要比它大得多。
这就是王树森与“三十二万种”的全部渊源。
1980年6月5日,《北京晚报》上刊出了《宝石何在》一文,向社会呼吁,请知情者提供寻找这块巨大宝石下落的线索。
护宝人上门来了
四天后,北京玉器厂厂长室来了位50开外,干部装束的不速之客。他掏出介绍信,说是来提供宝石下落的。有人飞快地去叫来了王树森。两人一照面,怔住了:好面熟啊!
“老哥,还记得我不?”
“咋能忘!您就是当年在遂安伯胡同请我看宝石的人!”王树森欣喜若狂,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迫不及待地问,“宝石呢?宝石呢?”
来访干部笑咪咪地摆摆手:“别急,我守了它25年,宝玉健在!”
原来那位干部叫翟维礼,是国家物资储备局的处长。
25年前,翟维礼根据周总理的指示,负责保管这四块宝石。由于贮放库房属于军用仓库,宝石无从入帐,于是就在大仓库里专门为它盖了间小房,他与其他同志每天去看望一次。年复一年,翟维礼由保管员升为科长、处长,宝石却始终静静地躺在那里。红卫兵扫除一切那年,翟维礼担心这四块宝石遭到厄运,就请示上级予以转移,于是军用专列上多了一节非军事物资的车皮,宝石悄悄地拉出京城,贮放在河南山中的一个洞库里。六年后,宝石又回到了北京“故居”。
四只木箱被打开了,宝石完好无损。王树森从这块抚摸到那块,手掌触及冰凉的翠玉,传向内心的却是一股暖流。他的双手在颤抖,他的眼眶湿润了。
四块宝石中,他原先见到最小的一块重77。8公斤,最大的一块用桔红色的漆标着重量:363。8公斤。四块宝石的质地、色泽完全相同,拼凑成一块,形状像个大土豆。
奇迹终于出现了——有一块宝石上赫然写着几个黑色小字:“三十二万种”!王树森兴奋得手舞足蹈,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此时此刻,年过花甲的王树森,活像一个疯疯癫癫的傻小子。
“美玉千载难逢”,伏枥的老骥壮心勃勃。王树森要让这四块宝石,在中国现代玉雕艺术大师们的手中大放异彩,创作出举世无双,空前绝后的国宝来!
两军对阵各有千秋
1982年11月9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件巨翠在警车护卫下来到北京玉器厂。
设计工作拉开序幕。
老中青三代设计人员各显神通,先后画出78张图纸,提出39个方案。经过层层筛选,2、3、4号三块料决定做薰(香炉)、花蓝、插屏,主将人选也已确定。唯独最重的一号大料,虽确定以“泰山”为造型,但究竟采用谁的设计方案?由哪个挂帅?尚未定局。披沙沥金,优胜劣汰,最后只剩下两员大将;陈长海和张志平。
陈长海是王树森的爱徒,人过中年,惊人的刻苦,持之以恒的积累,使他成为玉器行业中的拔尖人物。他尤其擅长“俏色”。所谓“俏色”,就是依据玉料的天然形状、质地、色泽等进行艺术的构思,天才的设计。有一次,他上厕所,脚下踢到一块拳头大小的玛瑙石,显然是块被人抛弃的废料,他拾了起来,在茅房里琢磨了好半天,不久就变成了一只红喙黄颈、白羽黑爪的仙鹤,见者无不叫绝。
面对“三十二万种”这块一号巨翠,在设计上必须充分“俏色”,亮绿保翠。如果破了型,那无疑是无法挽救的。陈长海设计的思路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但是,一号料大体是个三角的锥形,很难显示出泰山磅礴雄伟的气势。这是个令人发怵的难题。为此。另一员大将张志平就提出:“为保证泰山造型磅礴雄伟的气势,要舍得破料。”这种构想,与陈长海的设计产生了很大分歧。
张志平,是京都玉器“四怪”之首潘秉衡的高足,原先在玉器研究所工作,“文革”中被分配到玉器厂琢碾车间劳动,长期“屈才”,现在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刻。他
既有理论,又会制作,显然也是一号料主设计这个席位的有力竞争者。
根据各自的设计图纸,陈长海做出了石膏模型,张志平捏出了黄泥模型。两座“泰山”,前者受传统熏陶,亮绿充分,保翠完美,造型浑厚凝重,后者重美学鉴赏,大胆破料,气势恢宏,线条流畅明快。
对“文革”十年压抑的倾吐,对“三十二万种”躬逢其盛的激动,一展身手的渴望,报效国家的热情,都在这两座模型中爆发出来了。
上上下下对这两座模型的构思都极口称道,齐声叫好,评价是:各有千秋。
模型有两座,翠料只一块,唯一能进行裁定拍板的人,就是技艺指导王树森了。
王树森这时脑中考虑的只是怎样才不辜负这块“三十二万种”,任人唯贤不避亲,他选中了徒弟陈长海的模型。
一座大山 两条人命
经过漫长的三年设计阶段,1985年7月5日,每分钟两万转的铊子第一次冲击“三十二万种”1号料,1号作品《岱岳奇观》开工了。
玉器行家有语:“神仙难断寸玉。”陈长海小心翼翼,天天揪着心在忘我工作,生怕出了差池。开工三个月来,他几乎每晚都要熬到深更半夜,终于,钻心裂肺的疼痛迫使他离开“三十二万种”,被送到医院急救。诊断结果:晚期肝硬化。医生要求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1号创作工程却不容停顿,王树森和有关领导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张志平。
此时,张志平在分厂当厂长,领导问他:“你要当厂长,还是要国宝?”那还用问!张志平欣然接替了陈长海的工作。
在陈长海造型的基础上,玉树森鼓励他勇敢创作,张志平开始发挥自己的天赋。1号料有条“恶绺”(瑕疵、杂质),张志平精心构思,凿去后成了泰山十八盘,玉上一块绯红的颜色,幻化成满天朝霞中的一轮旭日,料的两面,翠色不一,被处理成杜甫《望岳》诗中“阴阳割昏晓”的意境。工程在继续推进……
陈长海经过一年的治疗休养,检查身体,竟奇迹般地趋于正常,他熬过了度日如年的365天!
陈长海回厂了,他与张志平拧成了一股绳,过去的芥蒂都在高速转砣中烟消云散,两人相互商量,融洽无间……到1988年春,1号工程完成了大部分。
谁知平地又起风波。一次意外的打击,陈长海旧病复发,从此一病不起,蜗居9平方米斗室里的陈长海,弥留之际,唯一牵挂的就是想再看一眼《岱岳奇观》,但终于未能如愿。两个月后,他闭上眼睛,永远离开了那座“泰山”。
黄梅未落青梅落,白发人送黑发人!师傅王树森悲恸万分。尽管他当时也沉疴缠身,住进了医院,但还是头脑清醒地做了两件善后工作。第一件事让人把张志平请来,在病榻前紧握他的双手,连声说:“拜托了!拜托了!”
第二件是在众人的半抱半扶下,最后一次来到《岱岳奇观》面前。戴着助听器,架着老花镜,听得那么认真,看得那么仔细。他满足了自己的心愿,也为爱徒陈长海了却了遗愿。几星期后,他紧跟着撒手西归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失去了伙伴和老师的张志平,又开始了艰难的艺海跋涉。为了最后完成未竟的创作,他常常吃住在“泰山”之侧。他曾三上泰山体验生活,写生画稿达几十件之多。在处理作品的造型中,遮掩恶绺,化瑕为瑜,将美学法则巧妙地运用于作品中,使《望岳》诗中泰山雄伟高耸的气魄表现得酣畅淋漓。
《岱岳奇观》终于问世了!几代玉雕大师用生命和心血终于培育出了这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