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子与百信生活-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有一个叫召平的人不这样,他对萧何说:“你的祸害从此开始了。皇上在外边吃辛受苦地打仗,你留守关中没有危险,为什么反而增加你的封地,还要给你配上卫队?这是因为韩信在京城谋反,刘邦也开始怀疑你了。希望你坚决地推辞掉,不要这些,还要把全部家产捐出来作为军费,这就会使得皇上高兴,不怀疑你。”萧何有自知之明,也了解刘邦是个什么人,就听取了建议,巧妙地调整了他和刘邦的关系。但是刘邦还是不放心啊,黥布造反时,刘邦一面在外边讨伐他,一面多次派人打听萧何在干什么。萧何在干什么呢?他在京城忠心耿耿地把自己家产又一次捐出来做军费,并安抚鼓励百姓,但是有一个门客对萧何说:“你离灭亡不远了。你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能再高吗?你刚进关中时,就深得民心,百姓都依附你,你还这样孜孜不倦地做事,博得了百姓更大的爱戴,皇上多次打听你,就是害怕你的威信太大。如今你可以多买些田,用低价或赊欠的方法买田地,败坏自己的名声。皇上就会安心了。”萧何又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从善如流,结果刘邦放心了。刘邦回京城时,百姓拦路告状的人很多,告萧何贱价强买民众的田地、房宅,价值达几千万。萧何巧妙地避开了灾祸。不过萧何也不是跟任何人都能相处得很好,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毕竟是人,不是“神”。比如他和曹参就处理不好,两个人都是大功臣,但是史书上说,这两个人彼此向来瞧不起对方。不过萧何毕竟是大政治家萧何,萧何病重之时,还是向皇上推荐了曹参作自己的接班人。而曹参也毕竟是大政治家曹参,他代替萧何做了相国,都按照萧何的既定方针办,政策法令全盘继承,所以有个成语叫“萧规曹随”。人啊人,人们的交际就这么复杂,玄妙得很,不研究,不琢磨自己和对方这两个方面能行吗?
    我们再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现在有不少人因为资金的缺少,便联合起来合伙创业,有的最后很好,有的最后闹翻了。许多经验都表明,选择合伙创业就要注意很多东西,除了要依法合伙,比如按照国家的企业法规定的程序运作,来保证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外,还有比如财务上务必透明,而最关键的可能还是认识人的问题。一是你对于合伙人一定要知道底细,特别是他的人品、素质要了解清楚,甚至要知根知底,这样才可以选择好的合伙人。这就是要知人。还有,虽然合伙人都成了股东,但是要明确责任分工,因为各人的才能不同,这同样需要知人。二是还要知道自己,在这些合伙人、这些股东中自己是什么地位、什么才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等等。这样你的企业办起来,就有了很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而用好人是最重要的保证。
    老子的智慧教诲我们去成功地知己知彼,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祝大家取得成功!
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中的“定位”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老子的又一种人际关系中的智慧,就是与他人交往中的“定位”的智慧,这个问题很重要,定位定不好,就是坐标系统没有选好,那么怎么不出问题呢?我在这里讲讲定位中的“处下”的智慧。 我们一般人的理念是高者贵者在上,低者贱者在下,老子在人际关系中讲究“处下”,也就是要自己处在“下方”、“下位”、“下层”,高要以下为根基,贵以贱为根本。这是一种智慧的定位。为什么呢?大家一想就知道了,因为大家已经了解老子的理念了,这就是老子教导人们一切遵循道而行动,而道就是处下的,所以交往中也要选择“处下”。
    古代人群中间最高位的要算侯王了,《老子》的第39章、第42章中两次解读了同样的例子,就是解释古代侯王称呼中的意义和智慧,就是要“处下”,从而教导我们,侯王尚且要如此,其他人当然就可想而知了。《老子》第39章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这段话在各种本子里多有不同,首先说一下其中的文字问题。其一,王弼本作“自谓”,有的本子作“自称”。其二,王弼本作“不谷”,河上公本作“不毂”。其三,王弼本作“致数舆无舆”,有的本子“舆”字作“誉”,“舆”通“誉”。有的本子据《庄子?至乐篇》所引,作“至誉无誉”。其四,“琭琭”,是指玉的文采之貌;“珞珞”,指石头的坚硬不美的样子。这段话的意思大家理解也有不同,但大同小异,大体意思是: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称誉就是没有称誉,作为侯王最好不要表现自己,不要像玉那样显示它的光亮文采,宁可像石头那样坚实无华。那么侯王为什么要自称“孤”、“孤家”?自称“寡”、“寡人”?自称“不谷”?侯王自称为“孤”、“孤家”就表明自己是孤独的人。自称为“寡”、“寡人”,也表明我是孤独者,还是一个寡德之人,也就是缺少道德的人。既然孤德、寡德,那么就希望臣民来拥护我,支持我。我们又常从文献上看到,楚国的王自称为“不谷”。什么叫“不谷”? “谷”就是善,“不谷”就是不善之人,就是才德不好的人。范应元注:“谷,善也,又百谷之名也。春秋王多称不谷。” 这也希望臣民来辅助自己。
    尽管古代的王侯许多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但是人们在选择这样的称呼时,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表示,侯王“我”应该居于下位,“我”应该处下,“我”孤独,“我”缺德,“我”能力不够,因此希望你们大臣、百姓来帮助我,辅助我。这种“处下”,就是“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尊贵的用卑贱的作为根本,高位的用下位的作为根基。大家想,有这样的根本,有这样的根基,不就是根深蒂固了?那么你的尊贵就不会倒下,你的高位就不会颠覆了。这“处下”之道不就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宝?我们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比喻为君王,水比喻为百姓;舟在上位,水在下位。如果你船上的高贵者经常想到船下面的百姓的水,认识到这是我所以能高贵、高高在上的根本、根基、基础,常常居上思下,处尊思贱,就不会发生危险。如果忘了根本、失去了根本,那么就危险了。这些王侯的称呼都不是老子起的名称,但是他发掘出中间的含义和智慧。试想,王侯尚且要求如此,那么一般人可以想见,当然也更应该“处下”了。
    大家也许觉得这一理念、智慧离开我们现代人太远了,侯王的名称与现代人有什么关系啊?其实不是这样的,老子的理念与智慧还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过又是因为融化了,显不出间隔距离,大家太熟知了,因此反而浑然不知其来源了。比如,当下的市场经济中,大家都听惯了一些套话。常听说“消费者至上”,

“顾客是上帝”等等。什么叫“消费者至上”?什么叫“顾客是上帝”?这不就是暗合老子的理念智慧了?在生产厂家、企业家、商家与消费者、顾客之间的关系上,你自己要“处下”。你要定位在下位层面,而要让对方消费者、顾客处在上位层面,而且还要是“至上”层面。这就不仅在上面,而且是在最高处,就是“上帝”。还有啊,政府的官员、公务员都自称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什么叫人民的“公仆”、“勤务员”?人人都懂,那就是“我”在下位,人民在上位,我的地位不是高高地居于人民的头上做官当老爷,相反“我”是人民的仆人、奴隶、勤务员。老子如果听到今人的这种理念,他一定会说:“然也,是也!”他也许会含笑地说:我的主张就是这样的,处下!这就是道的所在,这就是应当遵循的道!
    但是,今天商家中的一些人把“消费者至上”、“顾客是上帝”只看作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其实心里在想,哪里真有上帝?谁看见了上帝啦?要真有上帝的话,我自己先是上帝!因此在行动上,他们认为,自己才是上位,消费者、顾客是下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所以有这么多的屡屡禁止不了的伪劣产品、假冒产品,不断冒出来害人,吃了奶粉会变成大头娃娃,喝了工业酒精做的白酒就中毒等等,真是层出不穷啊! 还有一些官员啊,也并不真的甘心去做人民的“公仆”、“勤务员”。有人也许心里想,傻子才去做人民的“公仆”、“勤务员”呢!所以不就有这么多的、络绎不绝的、层出不穷的一批批被揪出来的贪污、腐化、腐败分子?老子对于这些只会冷笑一声,他冷笑的是你们不遵守“道”,不依循“处下之道”,那么你们当然就会受到惩罚了。这就叫自食恶果,也就是自己吞下了不“处下”的恶果了!我们再来说,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面对着高高在上、指手画脚、颐指气使的人,都不太使人能接近他、亲近他。有一些新贵,比如老板、老总、大腕啊,只“处上”,而不能或不会“处下”,就往往较难处理人际关系。再比如现在有少些大学生、研究生把自己看作天之骄子,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就缺少“处下”的理念和智慧,不肯处下、居下,一毕业出去就想工资要高,一到单位位子要好,还要别人对他重视。这怎么能行呢?现实生活并不是他们所能意料到的,结果处处不顺心。
    有一位智者说得好:比如上位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向对方弯下腰,蹲下来,坐下来,简单的三个动作往往拉近了你和对方的关系,平等了彼此的定位。这样的人善于相处,因为你“处下”了,因为你尊重对方,平等待人了,当然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也许是很可以启发大家心智的。其实“处下”不是无能,“处下”是把人际关系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这才能使得人际关系和谐。
    “处下”的内涵很多,有时是一种策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善于长跑的优秀运动员,他往往不在一开始跑在第一,而是紧紧跟在别人的后面,不露声色,处于下位。然后在最后的关键时候,一下子冲到第一夺取了冠军。还有一些善于打拳的武术家也往往不轻易打出第一拳,先处下,这是因为要观察对方,探清虚实,摸清路子,然后再后发制人。这里面的道道很多,大家可以琢磨琢磨的!
    我们再来讲一个外国的现代事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在他领导的20年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而能够保持了25%的年增长率。这很不简单!我们如果用老子的理念与智慧来分析,其中有一条就是能够智慧地“处下”、“以下为上”。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总裁后,就主张“管理越少越好”,这有点像老子的理念。这样他就有时间去“处下”、“为之下”,也就是他走出总裁的高高在上的办公室,去走

访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更多时间与中层、低层的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及时发现人才,启用人才。他的这种理念和智慧也很有趣,我想大概是从自己由“处下”到“处上”这种艰难的经历中反思出来的。据说,他小时候口吃,结果父母考虑他的这种情况,就给他找了一个“球童”的活儿。这“球童”是干什么的呀?就是专门在高尔夫球场中为别人捡球的,不用开口。这种工作当然很“处下”,很底层,打高尔夫球的人当然有的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这种地方工作,他难免会看到或受到那些所谓的处上的、成功人士的颐指气使、傲慢不逊,这些深深地烙在他的心上。这激发了他也想做一个“处上”的成功人士,因此当他回到学校时,就发奋用功学习,后来成绩优异,被通用公司录用。当然他一进去还是“处下”,但是那种“处上”的理想在召唤他。有意思的是,他有老子说的自知之明,知道反正自己口吃,那就少说话,多干活,结果因为成绩突出,就往上升,最后当上了总裁。这也就像老子所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64章)这位总裁由球童之“处下”——学习成绩之“处上”——从而录用;又由通用公司中的一般工作人员的“处下”——当上总裁的“处上”——管理理念的“处下”——获得人生的成功。虽然他大约不一定学过老子的“处下”理念,但是他的行动轨迹是合乎“道”的,因为符合“道”这一规律,那么自然和老子的理念也就十分密合了。这可以作为解读老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