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全景纪实-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美尔站在一座小山顶上指挥战斗,眼看着英国轰炸机一队接着一队飞来,把他的士兵炸得血肉横飞。
  几百辆谢尔曼坦克隆隆驶来,如入无人之境,德军炮手来不及射击就被打死。
  晚上,非洲军军长托马报告说,他手下能作战的坦克只有30辆,“至多不超过35辆”,意军“已溃不成军”。
  此仗显然已无法再打。
  隆美尔当即下令全线后撤,并向希特勒发报,闪烁其辞地说自己正在撤退。
  希特勒闻讯暴怒,紧紧揪着自己的头发,口授回电,严辞训示“不胜利,毋宁死,别无他途”!隆美尔如雷击顶,大受震动。
  他知道这道命令荒谬绝顶,在没有人的地方哀叹“元首简直发疯了”,但对希特勒的忠诚又使他别无选择,只得不顾部下的强烈反对,下令停止撤退,可又默许部下做些“小小的撤退”。
  他把全部积蓄托人带回国,同时附上一封惨兮兮的诀别信:“别了,露西,别了,我的孩子。”
  4日,凯塞林从意大利飞来给隆美尔打气。
  发现他只剩22辆坦克,这才相信隆美尔真是满腹苦水,就亲自发电请希特勒收回成命。
  这一天,蒙哥马利毫不手软,猛攻摇摇欲坠的德军防线。
  隆美尔下达数道死命令也无法制止混乱局面。
  意大利第20军率先崩溃。
  托马将军再也忍受不了这该死的命令,在指挥所里扯着嗓子咆哮一通,然后挂上所有的勋章,乘坦克冲向枪炮最激烈的地方。
  一小时后,随后赶来的部下看见他直挺挺地站在燃烧的坦克旁,呆呆地看着围上来的英军坦克。
  晚8时50分,希特勒终于同意撤退。
  德军开着11辆坦克和从意军手中枪来的汽车向西狂奔。
  英第8集团军全线追击,坦克在地面疾驶,飞机追到溃军头上狂轰扫射。
  到处是德意军丢下的坦克、枪炮和行李。
  意大利军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手提行李箱的将军的带领下向英军投降。
  隆美尔拖着病体顽强地组织后撤。
  碰巧天降暴雨,洪水遍野,英军追击受阻。
  隆美尔侥幸逃脱英军一次次围歼,躲过全军覆没的命运,9日越过边境退入利比亚。
  英军随即越境追击,12日肃清了阿拉曼战场的全部德意残军。
  当天,蒙哥马利发表文告宣布:“今天,11月12日,在埃及土地上,除俘虏外,再也没有德国和意大利士兵了。”
  英第8集团军深入利比亚穷追不舍。
  隆美尔败而不溃,向西狂奔,直到2200公里外的突尼斯才住脚。
  阿拉曼一战,英国第8集团军打死、打伤、俘虏德意军59万人,俘虏1名德国将军和9名意大利将军,缴获350辆坦克,大炮400门,物资数千吨,彻底将德意军逐出了埃及和利比亚。
  英军也付出了13500人和432辆坦克的惨重代价。
  战后,德·甘冈将军评价说:“从这里开始,表明不列颠交上好运了。
  在经历了一系列令人沮丧的失败后,这次胜利尤显珍贵。
  它使我军相信,只要有正确的领导和武器,就一定能打败德国人,夺取最后的胜利。”
  丘吉尔更是喜笑颜开:“它实际上标志着‘命运的关键性转折’。”
 


6。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6)6。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6) 
  

  2月3日他莅临的黎波里,慰问战功赫赫的第8集团军,亲自检阅了部队。
  他兴奋地对官兵们说:“战后,当有人问你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做了些什么时,你们只要说我曾随第8集团军进军,就够了!”蒙哥马利因此次大捷而荣升上将。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轴心国在非洲的最后阵地——突尼斯。
  北非东部的战火总共燃烧了两年零9个月。
  在此期间,这里一直杀声不断,战尘滚滚,而在法国维希政府统治下的北非西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却风平浪静,一派和平景象。
  不过,到了1942年初冬,东面战事进入高潮,这里终于打破沉寂,响起战争惊雷。
  1942年11月7日,星期六,夕阳慢慢沉下海面。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许多人突然听到英国广播公司对非洲的节目中,传出一个奇怪的呼叫:“罗伯特来了……
  罗伯特来了……”
  大多数听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但少数人却心领神会。
  他们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开始等待午夜的到来。
  午夜过后,驻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德国停战委员会的参谋肖诺少校匆匆敲响了委员会主席冯·乌利希将军的卧室大门,把将军从睡梦中叫醒,请他接阿尔及尔打来的电话。
  几分钟后,乌利希放下电话,茫然看着肖诺。
  “肖诺,美国人正在阿尔及尔附近登陆。
  事情可能有些不妙。”
  肖诺不明白久经战阵的将军何以会为出现一股敌人而如此忧心忡忡,答道:“元首会轻而易举地把他们赶回海里去的。”
  “不,不,肖诺!这次在阿尔及尔的登陆非同小可!
  它可能会成为整个战争的转折点。
  如果美国人登陆成功,那将是德国军队自1918年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挫折。
  美国人将会从背后袭击隆美尔,我们将被赶出非洲。”
  说着,他潸然泪下。
  西北非成为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打击目标,是从1941年底开始酝酿的。
  1941年苏美相继参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名副其实的世界战争。
  盟国领导人谋划战争的目光随之扩大到更广阔的空间。
  这个时候,应苏联政府的要求,西方盟国在欧洲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在苏德战场之外开辟新战场,从侧后给德国施加压力。
  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
  为此,英美两家各自拨打自己的算盘。
  圣诞节期间,英美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次联合战略协调会议——阿卡迪亚会议。
  丘吉尔提出了他的新战场方案,代号是“体育家”。
  具体设想是,在阿尔及利亚登陆,尔后东进,与英国第8集团军会师,彻底控制北非。
  罗斯福立即首肯,但遭将军们的群起反对。
  他们认为西北非与德国没有直接关系,在此处开辟战场如隔靴搔痒,要干就干大的。
  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提出了美国方案——在法国登陆。
  英国人连声反对,说眼下盟国兵力不足,在德军重兵云集的西欧登陆无异以卵击石。
  双方争吵起来。
  罗斯福前思后想,倒向部将一边。
  美英这一分歧,表面上是作战计划之争,实际上是双方战略利益不一致的反映。
  英国在北非有其殖民地埃及,又扼进入西亚乃至南亚的要冲,距其在东南欧的势力范围又很近,故北非的得失关系到大英帝国的存亡。
  若在北非登陆,打出第二战场的旗号,既可对斯大林有个交待,又可就势向东南欧发展,恢复英国的势力范围,“一举两得”。
  而且此处只有装备简陋、军心偏向盟国的维希法军,打起来不会费力。
  若在欧洲与希特勒死拚,实在胜负难卜,最终只会让斯大林占便宜。
  以丘吉尔的精明和对共产主义的刻骨仇恨,为别人,尤其是为赤色苏俄火中取栗,他是绝对不会干的。
  美国身为正在上升的世界强国,雄心勃勃,没有旧摊子可守,实力雄厚,选择的范围比英国要多。
  西欧是世界最发达的地区,美国人觉得反正早晚得打,凭英美两国的实力,没有必要同德国人兜圈子,搞什么“间接战略”,完全可以单刀直入。
  这样既可使刚参战的美国军队开门见红,打出军威,又可在欧洲打下基石,拉住苏联,以免俄国像上次大战那样经不住德国人的重锤猛击而崩溃;保住本不牢固的反法西斯联盟,利莫大焉。
  而且,从对苏联的个人感情上说,罗斯福也没有丘吉尔的那种排斥情绪。
  不过,在美国军政要人内部,观点也并非绝对统一。
  军方对“体育家”是十二分的厌恶,而罗斯福却有些暧昧。
  毕竟北非是战略要地,一旦可能,希特勒从那里打进美洲,要比从欧洲近得多。
  转眼到了1942年6月。
  英军在北非连续向后翻跟头,弄得丘吉尔如坐针毡。
  6月17日,他带着三军参谋长跑到华盛顿,与美方讨论战略方向问题。
  6月21日,他到赫德逊河畔罗斯福的老家海德公园拜会总统。
 


6。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7)6。非洲——沙尘与血雾共舞(7) 
  

  他刚在总统书房落座,一封急电送到罗斯福手里,上书“托卜鲁克投降,35万人被俘”。
  丘吉尔大惊失色,简直无地自容,羞愤之中愈发坚定了在西北非登陆的决心,拼命向美国人兜售他的“体育家”计划。
  两国参谋长会晤,但仍未取得共识。
  几周后,战火燃至阿拉曼,近东岌岌可危,英美军方的争执随之升温。
  美国将领认定,即便在1943年英国人也不会同意在西欧登陆,他们压根儿就不想这么做。
  马歇尔愤然向总统建议向英国发最后通牒:若英国再对美国的计划置若罔闻,美国就抽身去打日本人,丢下英国人去喂恶狼希特勒。
  罗斯福当然不能同意这种蛮横作法。
  他对部将们说,如果不能说服英国人,就按英国说的做,无论如何要让美国陆军在年底前与德国人交交手。
  这样既可以给斯大林有个交待,也可鼓舞国内舆论和士气。
  7月下旬,马歇尔、金和总统私人代表霍普金斯飞赴伦敦,再次与英国同行聚会。
  双方唾沫横飞大战了几轮,还是说不拢,最后交给罗斯福裁决。
  22日,罗斯福发电到伦敦,一锤定音:“既然英国人愿参加‘大铁锤’计划(即在法国海岸有限登陆),就只好在北非同他们合作。”
  丘吉尔大喜,将“体育家”改名为“火炬”。
  美将则垂头丧气。
  艾森豪威尔称7月22日“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今后的日子真不知怎么过”,沮丧到了极点。
  直到10年后他当上美国总统时,还对此事耿耿于怀,说如果是在1942年而不是在1944年在西欧登陆;盟军定能在苏军之前进入欧洲,那就不会有战后东方集团出现了,“火炬”害苦了美国人。
  这都是后话。
  丘吉尔知道美国人心里窝火,就极其爽快地同意美将出任行动总指挥,给对方一点安慰。
  艾森豪威尔受命出任此职。
  他是位极有头脑的战略家、组织家,曾在马歇尔手下任职,以其敏锐的眼光和卓越的才干受到上司的宠信。
  待美国扩军备战时,他平步青云,从中校一跃成为中将,创下和平时期快速晋升的纪录。
  他虽反对“火炬”计划,但更懂军事服从政治的道理,因此高高兴兴去赴任,与英方联手拟定作战计划。
  不料争论又起。
  争执的是登陆的确切地点。
  制定大战略时谨小慎微的英国人,这时分外兴奋,提出深入地中海,在毗邻突尼斯的阿尔及利亚登陆,然后直捣突尼斯;而制定大战略时粗犷豪放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此时却顾虑重重,认为英国人的方案太冒险,提出在最西边的摩洛哥大西洋海岸登陆,然后穿过阿尔及利亚杀向突尼斯。
  美国海军出来帮腔说,他们没有那么多船把部队送到地中海。
  不过艾森豪威尔倒是倾向于英国人。
  双方又是一番争吵,计划迟迟定不下来。
  丘吉尔此时正在莫斯科向斯大林解释“火炬”计划。
  斯大林本来就对在非洲登陆不高兴,见到丘吉尔连具体登陆地点都没有就更火冒三丈,不客气地说:“难道你们只能冷眼旁观,什么都让我们干吗?”
  丘吉尔忙赔笑脸;背地里三番五次向国内发电急催。
  回国后他亲自参与此事,与罗斯福反复磋商。
  一时间,大西洋上空电波如梭,终于在9月15日商定了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和阿尔及尔三点登陆的计划。
  罗斯福最后用一个著名的一字电文结束了这场“跨越大西洋的作文比赛”——“妙”!各方皆大欢喜。
  艾森豪威尔着手编组部队。
  在选配力量时,罗斯福又煞费一番苦心。
  自法国战败后,美国与维希法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
  英国却支持维希政府的死对头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曾在1940年7月在奥兰和米尔斯比尔斯炮击法国舰队。
  后来又送戴高乐的部队企图控制达喀尔和叙利亚;变成维希的冤家。
  而美国人却对戴高乐没兴趣。
  罗斯福坚信,由美军打头,有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