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仪-书梦重温丛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作家并不珍惜笔墨,舍得使用文字,浪费中又有节简。他很不同于惜墨
如金的另一个拉美作家马尔克斯,倒有点像洒脱的略萨。他们的长处很相似,
弱点也相似。我仿佛看到他在使用一支粗长大笔,而不是那种纤巧的绣花针。
他写作是很痛快的,大概很少有迟滞不前的状态。

他的思路和文字都十分流畅,读者接受起来也很方便。可是这样畅达的
水流始终没有淹掉精细的思维、巧妙的运筹。这就使他能从根本上区别于那
些过分通俗的作家,也区别于那些比较平庸的作家。

如果全部地、仔仔细细地阅读亚玛多的作品,大概也有点划不来。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52_1。bmp}


亚玛多(1912~),巴西作家。19 岁发表处女作。因参加巴西共产党活
动数度入狱、流亡国外。代表作为《加布里埃拉》。


乔伊斯

他是作家当中走得最远、不允许重复的艺术家,他像普鲁斯特一样写得
魅心魅意、特别专注,也一样孤注一掷。一个东方作家好好研修乔伊斯,就
会发现西方作家在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走进了深刻的分析。他的那
些所谓意识流动、潜意识的连缀,与东方人运用感觉含混而传神地抓住本质
的方式仍然区别甚大。

乔伊斯是一个很讲理性和科学的作家,所以东方作家从相反的角度理解
他并学习他,就难得要领。乔伊斯繁琐而不神秘,而东方作家的艺术,比如
中国、印度和日本的艺术,有时神秘到超出了分析的范畴。我理解中的乔伊
斯,不认为他是不可分析的。所以那些愈来愈多的西方研究者才可以兴味盎
然——失去了分析的基础,他们就无从下手。

中国作家或研究者如果运用西方习惯了的武器来对待中国艺术,比如说
对待《红楼梦》,一定会走入肤浅。“红学”是品的学问,而不是什么供人
考据和解剖的实验。考与剖不是主要的。而对待《尤利西斯》就可以。

他这样的作家不会多也不必多。这点有些像劳伦斯和博尔赫斯。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54_1。bmp}


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作家。曾多年在意大利等国旅居,以教
授英语为生。1920 年定居巴黎,专事写作。代表作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尤利西斯》,广泛运用意识流手法,被称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晚年失明
后,创作又一部力作《为芬根守灵》。


卡夫卡

他的作品不多。但我们从文学史上却难以找到像他这样完整的、简洁的
作家。他对现代主义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使不少人把他归于了大师级——这
肯定会让固执的东方作家感到茫然。因为在我们这儿,“大师”是一个高耸
伟岸的概念,有着相当固定的标准和色彩。

其实在卡夫卡这儿,是否“大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从一开始
就完全无视“大师”们的传统。这真是少见的一类生命的感悟,那么新奇又
那么淳朴——我们常常发现新奇的东西往往是不那么淳朴的,所以有时那些
独特性是要大打折扣的。而卡夫卡能够真实地生活在他的想象中,想象激动
了他也指导了他。他在想象中获得和汲取了现实世界中绝无仅有的一份健
康。

他的想象从那只有名的大甲虫(《变形记》)开始,被千万人议论开去。
那一次想象的结果是显豁凸露的,所以不求甚解的大众读者也可以津津有词
谈个不休。在我看来,最能代表他的特异思维的,倒不一定是那一篇和那一
类。比如他的另外的文字,长篇,或者是那封写给爸爸的著名的长信,就重
要得多。

卡夫卡的一切,主要是内容而非形式。一些从形式上入手借鉴的,必然
得个皮毛。他是一个不灭的、特别的灵魂。这个灵魂永远训戒和启示着人类。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56_1。bmp}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生于犹太家庭,父亲是百货商人。
一生写了3 部长篇,均未完成,还有多部中短篇小说,均极精彩。生前发表
作品极少,遗嘱朋友焚毁所有作品,但朋友反而整理出版了他的所有著作,
其中《城堡》、《变形记》、《地洞》等对后世文学有重大影响。他被视为
现代派小说的先驱。


艾特玛托夫

他是这些年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苏联作家。他的那些好作品会长久地让中
国读者记住,而在其他作家那儿,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我特别重视的是他
的《白轮船》之前的作品。那些中短篇使作者耗去了心力,使用了更真实的
情感。它们看不出得意的作家惯有的一丝飘忽感和聪明机智,而是沉下来的
心跳之声。这些作品中显现的人的自尊会让人记住。

哪怕是写红苹果的一篇恋爱故事,短短的,读过也难以忘怀。故事与主
题之类看来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字里行间留下的痕迹。它如果是质朴的、
援助弱者的,那么它起码会是好的。如果除此之外还有同样多的挚爱、不屈
的声音,就会令人备加珍视。

他后来的作品写得并不草率,像《断头台》等。他忙着加入世界性的、
很重大的一些讨论,比如环境、专制与人性、宗教。。这些都让人看重——
但可惜的是字里行间的某些痕迹在消失。那是一份压抑的人生刻划下来的,
只有它散发出的能量才不可思议。这是神秘之所在,一旦失去了,再高的技
巧和开阔的视野之类都无法弥补。

在这方面,任何作家都没有例外。有些中国当代作家曾写出了简洁而真
挚感人的、生气勃勃的作品;可是后来当他(她)影响更大了,生存状况得
到根本改善之后,那些沉沉的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58_1。bmp}


艾特玛托夫(1928~),原苏联吉尔吉斯作家。1937 年父亲被突然镇压,
他随母返回故乡,从一名干部子弟变为山乡少年。他的中篇小说《查密莉亚》、
《白轮船》等获得广泛声誉,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开创了新的写作方
式。

真挚的东西就像热汽下的冰一样化掉了。他们无论写怎样的悲剧、怎样低沉
的调子,也都无济于事。不感人了——不深深地打动人了。


阿斯塔菲耶夫

他主要引人注目的是《鱼王》。这其实是一部中短篇集——作者以长篇
的形式出版,就显得冗长芜杂了一些。这是一部极少见的好作品之一,曾是
新时期里对中国作家构成了较大影响力的一本书。

整部书像一曲长长的吟唱。长久的、在夜色中不能消失的叹息、对悲剧
结局深深的恐惧和探究,都使人感到这是一部杰作。它的主题指向绝不新奇
新鲜,中外作家都写过不少类似的东西。但问题是它的色调、它难以淹没的
音韵。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传统强有力地援助了它,它继续了它的余音,让其
在冻土带上久久环绕。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能产生的最好的诗篇了,他的诗章留有当代深刻明
晰的印记,磨擦也是枉然。这样的诗意底气充盈,不像某些好看的泡沫,只
浮在水流之上。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61_1。bmp}


阿斯塔菲耶夫(1924~),原苏联作家。生于农民之家,童年曾四处流
浪,卫国战争中受重伤。27 岁开始写作,代表作为《牧童与牧女》、《鱼王》
等。


聂鲁达

他始终是热情灼人的一位歌手,越到后来,他越是懂得把热情倾泄到民
众中。民众和政治都支持了他,但民众并不等于政治。这期间或多或少的虚
荣在损害他,因为他过分地相信了诗与民众的关系。那种关系可以写成诗,
但它并不结实。他着重地谈到西班牙战士为印他的诗集,在战地上自制纸浆,
原料包括带血的戎装和敌人的旗帜。。虽然这是一种“真实”,但也太具体
了。

马尔克斯把他比喻成一个点石成金的神,我当然同意。尽管这样,点石
而成的金,与直接开采出来的金还是有所不同。我更喜欢后者。比如《二十
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是他名声大振的第一首长诗,也是一生的杰作。
它是开采的金子,是不朽的。多少人反复诵读而热泪盈眶,它激动了不同肤
色不同时代的人。它的魔力甚至经过了东方人的翻译也不会失掉。后来的聂
鲁达有了魔法,他常常把石块点成金子,所以有时不免疲惫,落下一些半金
半石的东西。

我相信他投入政治和民众的热情同样是巨大的生命力化成的。但是这种
热情有时化为诗,有时没有。

他那么豪放——诗人式的豪放。多少人只学到了他的豪放,而没有学到
他的天才。这有点像海明威,多少人学到了他的狂放粗鲁豪饮爱欲,却没有
学到他的诚恳和献身精神。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63_1。bmp}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早年丧母,父亲是铁路工人。曾任
大使,并当选为国会议员,加入智利共产党,后因政局之变,流亡国外6 年。
成名作为《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代表作为《诗歌总集》。1971 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64_1。bmp}


劳伦斯(1885~1930),英国作家。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
商雇员、小学教师,曾在国外漂泊十多年。代表作为《虹》、《查太莱夫人
的情人》等。后一部作品他在去世前重病中三易其稿写成,其中写性爱的章
节引起争议。

劳伦斯

他写性的奥秘的小说,首先给人一种洁净和纯粹感。他书生气很重,像
个科学工作者一样严肃地实验。他沉入其中,专注到一般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他是因为相信自己的劳动而获得成功的一个范例,当然还有他的天才。他在
一条荒芜的小径上倾注了极大的兴趣。

这就影响了世界上的很多作家,特别是可以写性的新时期后的中国作
家。不过他做的事情,与他的纯粹和他的才能都非常匹配,这一点别人要重
复也很难。他专注的方面,与小市民的兴趣是背道而驰的。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66_1。bmp}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
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贵族家庭。学生时代就诗名远扬,其抒情诗风靡一时。
其代表作叙事诗《茨冈》、《叶甫盖尼·奥涅金》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
作。他的小说、戏剧、文论、散文作品也具有很高水平。死于决斗。

普希金

他有点像中国唐朝的李白,更像个仙人,而不像我们所熟悉的现实中的
一代又一代人。这种神奇感,来自他的无数超乎常规和经验的天才创造。可
李白是古人,很久很遥远,而普希金只是沙皇时期的一位诗人。

他这样的诗人有谁能够稍稍接近呢?拜伦吗?拜伦也风流倜傥,才华横
溢。普希金的诗总有最奇妙的发现——当我们被这种发现的辐射所击中时,
总是浑身一战,久久凝视篇章。

他下笔如有神授,一泄千里也毫无疏失。这样的诗人仿佛不是“天才加
刻苦”这样惯常的公式所能概括的,而像是苍穹中一块闪亮的金石落在了人
间。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68_1。bmp}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俄罗斯作家。早年丧父,11 岁即离家谋
生,做过各种苦工,参加政治活动。完全靠自学写作,24 岁发表作品,30
岁即成为欧洲驰名作家。后参与俄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苏联文学的代表人
物。主要作品为《童年》等三部回忆录、《母亲》、《克里木·萨姆金的一
生》等,中短篇小说,戏剧创作也十分杰出,享有世界声誉。

高尔基

没有一个苏俄作家像他那样荣耀,在中国落地生根。他一度成为天才和
革命的代名词。后来中国作家、特别是当代作家才敢于正面凝视他。他不久
以前是不可能被挑剔了,但后来又被急躁的年轻人过分地挑剔了。

其实无论如何他还是一位大师。他让人熟悉了俄国的流浪汉小说,正像
以前熟悉美国的马克·吐温一样。高尔基的流浪汉小说写得无与伦比。他很
早的那些短篇多么坚实有力,差不多篇篇掷地有声。

到后来,他忙于记下心中的一切,事无巨细地记,篇幅也越来越长。那
些纯粹的诗开始离开了笔端。像一切作家一样,他有时对新生事物也表现出
过分的、并不成熟的热情。这既使他变得更为重要和更为勇敢,也使他的精
神、他的创造力受到了考验和损害。

我读他那些文论和小说戏剧,常常涌起深深的崇敬之情。他是跨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