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头上。伍青峰舔着干裂的嘴唇,望着城外又开始准备进攻的敌军。那如云的战阵,绵延十里。刀枪如林。
  副将宋百韬已经壮烈牺牲,临洮府同知李伯村重伤。城中军民,连同伤者已经损失近五千,所有火药、炮弹、震天雷都用光了,伍长亭他们一次次的询问,援军什么时候才到。
  伍青峰却只能一次次安慰,快了,快到了!
  城头剩下的无论是军还是民,几乎个个带伤,一个个瘫坐在城垛下,士气日渐低落。
  伍青峰自己也不知道,狄道城还能支撑多久,还能不能撑过敌人下一个波次的进攻。但看着城中青壮在拼死帮着守城,他无论如何也不忍心弃城而逃了。
  “将军,敌人又开始进攻了。”这样的话伍长亭已经说了无数次,或许对敌人的进攻已经麻木了。
  “大家快起来,准备战斗!”伍青峰大喝起来。
  城头的军民望着城外的敌军,有沉重,有仇恨,有决绝。
  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再这么下去,狄道城坚守不了多久了,但城里便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妻儿,守不住也要守啊。
  咬着牙关,每多支撑一刻,就多一点生存的机会。
  在伍青峰及各级秦军将领的呼喝下,所有的秦军士兵以及参与守城的青壮都站了起来,握紧了刀枪,沉默地望着城外的敌军,这种沉默,给人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
  就在城外的敌方大军整队完成,将要发起进攻之时,城中突然传来很大的动静,只见城中的老弱妇孺,便是三尺童子,六旬老叟,都拿着简陋的武器,有的顶着铁锅,有的拿着菜刀,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拾块砖头,纷纷向城边拥来。
  伍青峰看到这一幕,本已没有丝毫波澜的心头,突然泛起阵阵波涛,他连忙走到女墙边,向城下大喊道:“乡亲们,你们这是干什么?”
  有老者大声答道:“伍将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来帮守城。”
  伍青峰大急:“乡亲们,守城之事,自有我们担当,我伍青峰向大家保证,除非敌人踏着我伍青峰的尸体,否则休想踏进狄道城一步!乡亲们,敌人就要发动新的一轮进攻了,大家快回城,以免被误伤。。。。。。”
  这时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但见她手持宝剑走出来,对伍青峰说道:“伍将军,你不必说了,将士们鏖战已久,付出了巨大牺牲。再者说了,敌人若破城,大家又能躲到哪里去?当此城危之时,还分什么军民,大家理应同舟共济,共克时难。”
  伍青峰一看,这不是临洮同知李伯村的夫人是谁,他匆匆回头望了望城外,连忙说道:“李夫人,李同知忠君爱国,重伤卧床,需要李夫人照顾。。。。。。”
  伍青峰刚说到这,城外的角号声越发急了,亲兵伍长亭急声喊道:“将军,敌人开始进攻了!”
  伍青峰已顾不得许多,城下的李夫人,此时指挥着一群老弱妇孺,竟然是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相传她娘家姓林,父亲在崇祯初年官至参将。
  大概是承接了乃父余风,她早将人分组,谁负责搬运矢石,谁负责抬担架,谁上城帮守城,皆有定论,行动迅速。
  这时,敌人新一轮的进攻开始了,黑云压城,呐喊阵阵,一浪一浪一拍击着城头。
  首先是黑压压的箭矢,排云而上,呼啸而来,如同雨点一般打在城头上,城中军民或是躲在城垛下,或是顶着盾牌、铁锅、木板。迎接着敌人一的箭雨。
  那日松这次亲自到城下督战,并组织亲兵作为督战队,退者立斩。
  一万多敌人,自三面城墙发动猛攻,一部部云梯迅速架上城头,一个个敌人瞪着嗜血的眼睛,露着森森的白牙,咬着大刀,手脚并用,拼命地爬上云梯。
  城头的砖头石块,纷纷砸下,把云梯上的敌人砸得头破血流,噗噗连声掉到城下,呐喊声,惨叫声,弓弩声,落石声,一时交织如潮,声析江河。
  李夫人一柄宝剑在手,斥叱连声,连斩数敌,竟是巾帼不让须眉,城头军民见了,无不大声叫好,士气大涨。
  然而敌人的攻势更猛,一个个蒙古大汉壮硕如牛,仿佛杀不完一般,一个摔落下去,又一个翻上城头,城头的青壮提刀拼杀,妇孺用砖头砸,拼死不退。
  一个五十老妇,被敌人砍断一臂,硬是用剩下一臂死死抱住敌人的腿,用牙齿撕咬。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用尖利的竹枪从敌人背后刺入,受伤的敌人回身挥刀,另一妇人扑身上去挡刀,鲜血溅了孩子一脸,孩子放声哭喊,双手使出吃奶的劲狠狠一推,竟硬生生把竹枪推出敌人的前腹。。。。。。
  伍青峰他们个个如野兽一样咆哮着,奋不顾身地劈杀,身上沾满了敌人和自己的鲜血,如同血人一般。
  就在战况进入白热化的时候,狄道城南,突然传来阵阵闷雷般的声音,站在城头遥望,可见一面面黑色的旌旗出现在六七里的坡脊上。
  “援军来了!”
  “大秦的援军来了!”
  “来了,援军终于来了呀!”
  “。。。。。。。。。。”
  城头军民,一边抵抗,同时忍不住放声大哭,就象受了无数委屈的孩子看到了亲人一样,忍不住放声大哭。
  这一幕,震撼人心,九死一生人人们,血泪满脸,心头浪涌,阵阵高呼汇成浪潮,响遏行云。
  攻城的敌人大为惊恐,城下呜呜的角号声响起,汹涌的敌军顿时如潮水退下去。
  城头的军民趁机痛打落水狗,一阵阵的石块砖头拼命往城下砸,一时石落如雨,敌人抱头鼠窜,不幸者被砸得头开血贱,惨叫倒地。
  望着退去的敌人,再回望南边滚滚而来的黄尘,坚强如伍青峰,竟也不禁眼角微湿,天可怜见,总算撑到援军到来了。
  城下的那日松匆匆收兵,同时派兵马向南迎去,他已经接到禀报,来援的秦军并不多,最多只有三千,如果能一举击退援军,还有机会破城。
  这次奉命前来支持临洮府的,正是高一功率领的三千骑兵,他们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离城十里,就已经听到了激烈的喊杀声。
  高一功无所犹豫,率领三千铁骑一刻不停向城下杀来,旌旗猎猎,黄尘滚滚。
  那日松五千骑兵,刚迎到城南两三里,双方便轰然撞上,一场血战由此拉开大幕。。。。。。。。。。。

  ps:又下雨了,夜半冷嗖嗖的,听着夜骑高加索,我在荒原上码字。。。。。。。。。。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798章 一封信


  为了迅速击退来援的秦军,那日松亲自带五千人马来迎击。
  五千骑兵飞掠争驰,黄尘漫天,浩浩乎如浪潮翻涌。声动如雷,山河震撼。
  高一功本想趁敌军忙于城之际,一举杀到城下,给敌军一个下马威,给城中军民一个鼓舞。但那日松的反应之快,超出他的预料。
  双方在城南四里一片平野间撞上。没有任何花哨,来不及避让,这就是一场骑兵对骑兵的对冲。
  但见尘烟漫涌,旌旗翻卷,大地在无数铁蹄的重击下,阵阵颤动,如巍山崩裂,地龙翻腾。
  将军圆睁的怒目,士兵如雪的战刀,战马飞扬的鬃毛,秋风凛冽,天地肃穆,杀气直冲层云,地上百兽惊走,天上鬼神皆惊。
  数十万秦军能装备六八式步枪的只是少数,高一功这三千人马就没有装备,青一色的冷兵器,马刀、弓箭、圆盾,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杀敌的决心。
  但闻角号喧天,呐喊如潮,两军无不把战马的速度催到了极限,马蹄狂乱,疾速奔腾,那种磅礴的气势足以摧山倒岳,四野轰然,接了,更近了。。。。。。。。。嗡!随着一阵阵弓弦闷响,一蓬蓬箭雨从两军阵中同时腾空而起,如黑云遮天蔽日,在天空交错而过,嗖嗖射落!
  锋利冰冷的箭头透骨而入,噗噗有声,鲜血暴射,中箭者惨叫坠落,战马零乱悲嘶,扑倒翻滚,轰隆阵阵,烟尘飞腾。
  两军对冲,速度何其之快,百步距离。只来得及一次齐射,随后无数战马跃过落马者的尸体,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狠狠地对撞在一起。
  蓬!两军就象是彗星互撞,一时间,石破天惊,煞气激荡,漫天的血液随着挥落的战刀溅起,形成一道猩红的血幕,壮丽而刺目;
  有的战马当头互撞在一起。发起惊心动魄轰响,两马骨头尽折,交错翻滚倒地,马上的士兵被巨大的惯性抛飞上半空,口喷热血,悲呼欲绝。。。。。。。
  高一功虎躯微伏,怒吼如雷,巨大的马槊横扫,将对面冲来的敌人扫得倒飞而出。胸腹塌陷,血雾喷洒;
  他如雷咆哮声再起,“杀!”人如虎,马如龙。巨大的马槊随着双臂轮圆,发了慑人的呼啸,接连扫落四五敌骑,威抛之盛。慑人心魄,无人敢挡其锋。
  关中一向被喻为华夏兵库,秦人高大粗犷。剽悍勇武,战斗力丝毫不弱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高一功率领的这几千骑兵,多为西北大汉,经过多年的征战,阵形严整,气势睥睨,凿阵摧锋,如闪电劈乌云,势无可挡。
  蒙古大军在主将那日松亲自率领下,士气亦高,马刀狂舞,劈砍如电,双方针尖对麦芒,激烈拼杀。
  城头的军民遥遥望去,但见城南黄尘漫天,杀伐之声扑面而来,令人须发齐飞,无数的刀光在烟尘里闪现,一蓬蓬鲜血激射半空,一匹匹战马轰然倒地,巨大的声浪如怒海奔涛。
  这样让人目眩神迷的骑兵鏖战,城头的残兵老弱已无力参与,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心情随之激荡,那巾帼不让须眉李夫人,拿起鼓棰,奋力击鼓为城下的援军助威,战鼓隆隆,声摧长空,李夫人击鼓长歌:
  将军百战兮金戈碧,
  怒浪如潮兮气摧山。
  胡骑劲烈兮江河倾,
  乱云惊飞兮日光寒。
  白刃摧锋兮相屠剪,
  利镞穿骨兮战犹酣。
  声析天地兮鬼神惊,
  不斩楼兰兮誓不还。
  城头的鼓声,军民的呐喊,给高一功他们以莫大的鼓舞,众将士挥刀咆哮,冲阵摧锋,猛烈地凿过敌阵,向城边杀来,隆隆的铁蹄震得城头微微摇晃,滚滚黄尘扑面而来。
  城头军民激动地欢呼着,呐喊着,他们苦战了这么久,总算盼到援军到来,人人皆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时间紧迫,高一功一冲到城下,不及作甚交流,他亲自张弓,迅速将一封书信射入城中,然后引兵疾掠向东。
  那日松调来更多兵马,欲一举围歼高一功这几千骑兵,高一功往来冲杀一阵,眼看敌军越来越多,被迫匆匆撤走,直退到二十里外的黄土岭,避开那日松的追击才停下。
  城头的士兵捡到了高一功射上来的书信,连忙上交给伍青峰,伍青峰拆信一看,眉头顿时紧锁了起来,看来自己还得苦撑一阵子啊!

  陇西,巩昌府府治所在地,因位于陇山以西而得名。
  秦牧到此时,身边的大军已一批批地派出,继高一功之后,是李九、郝摇旗、刘芳亮、东方盛,就象添油术一样,一批批的前往支援临洮府。
  秦牧身边只剩下韩刚和赵坚两员将军,及六千骑兵。
  巩昌府是一个节点,从巩昌向北,就是天定,到了安定县再西转是金县、兰州。从巩昌直接向西则是渭源、过了渭源向北是临洮,再北上就兰州。
  大体上来说,巩昌府和兰州就象一个长方形的两个对角。
  这里离兰州已经不远,大概不到四百里,以骑兵的速度,疾奔两日可至。
  这次秦牧施行的是高一功提出的添油术,加上声东击西,按计划,他六千精骑停在巩昌,暂不再推进。
  巩昌府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大本营,数万大军的粮草,要动用八万民夫,沿渭水运到巩昌府,再转运到临洮、安定等一线。
  户部右侍郎杨超具体负责所有后勤工作,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司马安、李源、顾君恩等人也是忙得不可开交,而作为皇帝,秦牧现在反而清闲一些了。
  他要做的就是等,等秦佐明的成功夺取积石关,等高一功的添油术生效,困住那日松大军,等拜鲁图琥派兵救援那日松。。。。。。。。。
  等待的日子并不好受,大秦四境战火纷飞,这个时候,秦牧却必须沉住气,等待最佳的时机到来。
  巩昌府位于黄土高原东沿,秋风渐起,但白天还不算寒冷,只有到了晚上,气温才骤降。
  府衙后堂里,秦牧手拿一块白绢,细心地擦试着手上的巨阙剑。红娘子上前说道:“陛下,让臣妾来吧。”
  秦牧摇头说道:“自己的剑,还是由自己来擦的好,擦剑不是单纯的擦干净这么简单,在擦试的过程中,感受剑的轻重,感觉剑的灵性,用的时候,才能如臂使指。”
  红娘子一惊,连忙追问道:“陛下,你又准备亲临矢石?这可不行!”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