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序章
***************
“职业生涯的开拓秘诀到底在哪里?”或许是因为我个人以前在不同的企业待过,或许是因为我40岁就有机会就任外资企业的总裁,所以经常会被问到这些有关工作方法和职业生涯形成的问题。
…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序章(1)
…
把锤炼当成粮食——投入现在的工作,成果以后会逐渐呈现出来的
你具备高智商吗
“究竟怎样做才能出人头地?”“职业生涯的开拓秘诀到底在哪里?”或许是因为我个人以前在不同的企业待过,或许是因为我40岁就有机会就任外资企业的总裁,所以经常会被问到这些有关工作方法和职业生涯形成的问题。
每当遇到这些问题,说老实话,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自己也没做出什么与众不同的事情来,既没有优越于他人的商业天赋,也没有描绘出宏伟的职业战略蓝图,甚至是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能当上总裁。何况我还是一个内向而不善言谈,比普通人要愚笨一倍的不中用者。如果非要我说出自己的优点的话,只有一点,那就是决不逃避眼前的工作。纵览20多年的职场经历,几乎都是艰难困苦的工作。并没有经历过那么多令人如意的工作,也经常会苦于工作上的闭塞感和人际关系的烦恼。尽管如此,为了彰显个人存在价值,反复体味着工作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的积累一直延续至今。职场开拓需要长期的职业规划,同时,磨练工作技能和技巧也十分重要。资格和学历对工作的帮助也很大。我个人认为,如果这几个因素中没有高智商的话,在商业上也不会取得很大的成果。
所谓的智商,用老话讲就是“Hungry”(饥渴精神),将狂热的贪欲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同你的苦难搏斗。脚踏实地,拿出最终的结果。这就是我唯一的财富。
小时候,妈妈经常让我去买白面包,因为家境并不是很好,妈妈每次给我的都是刚好够买白面包的钱。“夹馅儿面包太贵了,别买。”妈妈说,所以从来都没有吃过。有一天,家里没有零钱,妈妈给的钱够买个夹馅儿面包。我早就对面包店里摆放的甜瓜面包和奶油面包垂涎三尺了,于是就买了白面包外加甜瓜面包和奶油面包。虽然当时心存些许负疚感,但以为妈妈肯定会原谅的,这是一个孩子的期待。
没想到妈妈却认为我的行为不容宽恕。“我们家没有钱买那些东西,快去退了。”我不能去退回那些果酱面包,只是一个劲地哭。
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弄到,这就是我当时的切身体验。
热情和经验决定成长
高智商地投入到工作中会有什么收获呢?
答案是工作的喜悦。一说起工作,人们就觉得是件艰难困苦的事情。现在把工作从生活的一部分中割裂开来,放弃努力抑或是觉得工作无聊而动辄跳槽的人愈来愈多。然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还是占据了生活的大半部分时间。如果不能从工作中找到喜悦的话,恐怕就无法描绘出理想的人生来。
正因为工作是痛苦的,所以超越这种痛苦时所带来的喜悦就越巨大。不逃避目前的工作从而取得成果,能够让你深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工作效果。因此而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就会激发你向更有挑战力的工作发起冲刺。这种积累伴随着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个人就人性地完成了自我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公式是“热情”乘以“经验”。在无数个商业现场,你是不是在深感压力的同时又在苦苦思索着什么呢?这些痛苦的经验会加速你的自我成长。即便是掌握些微的成功经验,也能够变成强大的自信。即使会失败,如果在重压之中,如若你专注于一个结果的话,必定会有所获。这些经验就变成你的台阶,促进你挑战更高的工作。相反,如果逃避眼前的工作,或者不付诸于高效至上的努力和热情,无论积累多少经验,也很难成长。
扩展工作视野的方法
高智商地投入到工作中还会有另外一个收获——那就是工作的视野。这会让你在欣赏眼前的风景时,无论从哪个高度看,深度和广度都迥然不同。年少时所看到的广阔的风景长大后再看,却出乎意料地变小了,这样的感受大家都有。工作的视野也与此同理。
//
…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序章(2)
…
在商场和职场中,你个人头脑中能看到多大的世界,你所得到的回报也就不同。例如,在经营中涉及到制造、研发、市场、销售、财务、人事等各种性能,无论在多么广博的领域中,都需要具备感性地理解这些商业元素的素质。
你多大程度地理解了顾客的商务状况和苦恼?如果是技术领域,你又多大程度地高水平理解专业知识?因此,必须确定商业个性。
自己的视野狭窄之时,根本就不会察觉到其狭窄的程度。在狭窄的视野下思考问题是极其低效的,而且很难找到适合当时状况的答案。在自己擅长的舞台中的视野不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就不会成长为一个有潜力的人才。如果想在商场中继续搏击的话,必须要开拓视野,这样才能欣赏到前所未见的风景。这样的话,关于自己究竟该朝哪个方向努力才好,自己想做的事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就会逐渐明朗了。
显然,日复一日的执著努力的状态十分重要。职业生涯很漫长,不急不躁地执著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逐步实现,就应该从广度和深度去开阔个人的工作视野。工作视野不仅仅是自我能力的拓展,有时也需要周围人的提携。那些关注你努力的人会毫不犹疑地对你委以重任,也会给予你学习的机会。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仅凭自己的能力开拓出了辉煌的职业生涯,是上司和顾客开拓了我的视野,给与我如此丰富的经验积累。
例如在担任松下电器技术员的时候,我就一直渴望技术留学,当时我所尊敬的上司就建议我去攻读MBA,这是我人生的最大转机。取得哈佛商学院的MBA资格以后,我又先后在波斯顿咨询集团和苹果以及康柏电脑等外资企业工作过。45岁,担任日本惠普公司的总裁。无论多么艰苦,如果全情投入目前的工作的话,成果会在日后逐渐呈现出来的。
本书第一章~五章时是我个人的经历体验,主要讲述了我在自己当时的工作中所学到的东西以及我怎样一步步地拓展工作视野。从第六章开始是我现在的工作观的总括。现在社会中有很多人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创业,把公司鼓弄上市并且取得了成功。可是,我想告诉大家:创业并不是很花哨的事,需要一点点地积累,需要一种并不浮躁的“执着”式的活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各位读者能够将我的个人体验作为一个案例运用一点点地话,我不胜喜悦。
//
***************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第一部分
***************
学生时代的时候,我总是以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我生在大阪,上大学也在大阪,还曾经想一辈子都在大阪的企业工作。那时侯,我既没有远大的理想,也没有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不过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东西而已。
…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1)
…
工作的闭塞感――作为日本企业的技术人员报考美国MBA的原因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
进入名企松下电器
学生时代的时候,我总是以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我生在大阪,上大学也在大阪,还曾经想一辈子都在大阪的企业工作。那时侯,我既没有远大的理想,也没有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不过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东西而已。
我毕业于大阪大学工学系,但比较擅长的只有数学一门,大概是因为父亲是理科教师的缘故吧。上大学的时候我也不怎么用功,几乎就没有正儿八经地去上过课,把时间都用在打工赚钱上去了。我送过盒饭、当过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在电视台作过兼职,还亲手制订过旅行社的旅游企画。本来我就觉得上大学对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没啥用,上研究生这种事情更是压根就没有考虑过。
像我这样的人,也能进入松下电器公司,这都得归功于教授的推荐。我们那个年代,理科学生的就业几乎都是由教授们的推荐决定的。企业的推荐名额掌握在导师手里,他们与学生协商后,把那些名额都分发出去。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就职考试。
虽然进入松下电器不是我的首选,但能够得到这份工作还是值得庆贺的。松下电器是代表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家电生产商,在大阪市更是知名度很高的大品牌,是日本理科毕业学生们首选的就职公司。松下幸之助这样绝世少有的名经营者的精神仍在,让人无限神往吧。总之,能进入松下电器,我的父母以及亲朋好友拍手称快,认为我找到一份好工作。
而我自己,更是无数次在心中描绘着自己成为松下电器一流工程师的美好画面。
分配到不合心意的部门
我于1980年4月进入松下电器。在同时入社的845名新进员工中,像我这样技术系出身的大概有700来人。在经历了为期8个月的“导入教育”培训后,我被分配到焊接机事业部。
我至今仍然记得当初接到人事部通知那一瞬间自己失望之至的表情。那时,焊接机事业部的工作,堪称典型的累、脏、险。还在培训期间的时候,我就在焊接机事业部的现场干过。由于是第一次去制造现场工作,一开始我还挺感兴趣的,觉得这样的工作也挺有意义。但那是有时间限定和强度控制的,一旦分配到那个部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终于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工程师,我真想进入中央研究所那样的好部门,从事最尖端的研究,或者去当时流行的电子学领域学习高深的知识。在那个时代,焊接事业部的工作,环境不好,社会地位也低,跟前两者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更令人郁闷的是,当我看到企业团队结构示意图时,发现该部还不属于松下电器本部,而是属于一个叫做松下产业机器的子公司。即使与本部有着相同的待遇,对外人出示子公司的名片是多么令人不爽啊。当初出于对松下电器的向往而加入,这样的人事安排对我来说一时之间真是难以接受。
这是我在入社8个月后就遭遇到的一大晴天霹雳,但接到分配令时我没有萌生辞职的念头。虽然心有不甘,我并没有放弃当初的决定。
所谓的焊接事业部,就是制造工业用焊接机器的部门。只要是加工金属的工业,从大型造船所到小小的餐具作坊,所有的制造现场都是需要焊接的。虽说当时已经发明了工业焊接机器人,焊接事业部的主要产品还是“电弧焊接”的电源装置。
电弧焊接就是利用电子的放电现象把金属焊接起来的技术。大家应该都在电影或电视的工厂场景中,见过工人戴着防护面罩,火花四溅的场面吧,那就是电弧焊接。
当时,“国家”牌的电源装置被赞为业界之首,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了30%。事业部整体销售规模约过150亿日元,员工有250多人,其中有25人是技术员工,我就是其中之一。
开始感到一种闭塞感
每天疲于应付无聊的工作
//
…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2)
…
我进入的虽是技术部门,在作为综合电机制造商的松下集团中,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业部罢了,不可能天天在实验室专注于研究。我的主要工作是电子回路和机械等的设计,但一旦有顾客投诉,就得立即赶过去修理。生产线上出现什么事故,也要和大家一起去解决。我也干过零件采购,也写过产品使用说明书,有时候甚至去产品促销活动中当售货员。我感觉被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业务所迫,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这个工作比我想象的还要辛苦。
每天早上一到公司,我就穿上安全靴,因为妻子预先加入了铁芯,所以靴子沉重不堪,再在普通的工作服上套上一件革制的分外厚重的防护服,最后系上革制的围裙。这些装备都是为了避免作业中出现事故。焊接机的制造工程中,各种事故屡见不鲜,有的指头被切下来,有的工作服被火花烧掉而造成严重烫伤等等。这可不是一个让人气定神闲的地方。全副武装完毕后,自己看起来就像是宇航员。在适应这套装备前,连在车间内走动都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尤其在夏季,感觉就像在蒸桑拿。
我就是这样每天穿着这全副武装的沉重装备,在车间内长时间做焊接实验或者成品检测,不停地做着电弧焊接。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