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典]读遍红楼-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尚迪有《恩诵堂诗集》,其卷九载《乙巳春张仲远属吴冠英为我写照见贻,追题二截谢仲远兼寄子梅》一诗。据诗中小注云,道光十一年秋,李氏曾作为朝鲜佐贡使首次来中国。时有仪墨农作《苔岑雅契图》相赠。这段涉及申朝文人之间相交谊的佳话,见于仪墨农《剑光楼诗钞》(学海堂藏,道光刻本)内《海天阏处》一词。词前小序云:    
  朝鲜李藕船(惠吉),于辛卯十月佐贡使来都,与予结文字之好。予绘《苔岑雅契图》,广征诗什赠之。归国后,倩其首撰之子、申少霞(命准)制(《黄叶怀人图》,题诗二十八章见寄,首章即怀鄙人之作也。诗中有“多买五色丝,欲绣剑光楼”之句。感其意,赋此答之,并谢伊师金秋史阁学(正喜)、彼邦驸马洪海居都尉(熙周)诗翰之赠。秋史与予周游仪征相圉之门者也。    
  原词云:    
  千秋鲽域同文,慕华仅有才人在。客星偶结,墨缘深结,仙根岳概。鸭水相思,鸡林播誉,雁书劳带。听萧萧黄叶,波涛万里,浑一样,愁无奈。    
  怎说绣丝多买,喜神交又从天外。玉堂大雅,金枝选新面彦,纶扉贵介。共写珍心,足豪麈柄,袖中东海。料词笺此去,但尝井水,定推清爱。    
  此词约写于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九月间,即李、仪相别一年之际。    
  仪墨农,名克中,广东番禺人,著名书画家。郭味渠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第456页载道光十一年辛卯“为朝鲜佐贡使绘《苔岑雅契图》”。    
  从道光十一年至今,时间已历一百五十余春秋,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中朝两国人民历史上所结下的“墨缘”。    
  1983年4月11日    
  后 记    
  作为一个普通的《红楼梦》读者不同于职业的批评家和学者,我只是凭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而阅读《红楼梦》。我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见解。除了让自己愉悦之外,我只想从《红楼梦》的描写中去认识历史,认识一个我还不那么熟悉的世界,从而认识人生、完善人生、享受人生!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真正读懂了《红楼梦》,解得其中味,因为我知道大自然没有如此慷慨大度地赋予我优秀的天资,我也不想奢求什么不属于我的东西。基于此,我只是用属于我的那份向往与热情、理智与悟性、勤奋与执着,试着去亲近这部旷世奇书,深入到它那奥妙无穷的底层,探索我所感兴趣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人云:“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或许就是这个“勤”字让我走出有自己风格的路,获得了些许的成果,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也就有了这本《红楼不是梦——胡文彬漫说红楼》。我把它献给读者,目的不是让人们称奇道妙,而是希望每一位读者与我一道去分享《红楼梦》所给予我们的心灵启迪!    
  同以往已经出版的几本随笔一样,我以收入的短文内容分为八卷,以便于阅读。这些短文中有不少篇写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都曾公开发表过,但由于成文时受制于资料的缺乏或当时校对中有疏漏,留下了不少难以忍受的遗憾。今日重新董理旧文细加釐剔,改讹订谬,以弥补不足。卷一收入的20篇短文是本人近年来所思考的一些新问题、新想法,希望能与读者交流、沟通。    
  我一直认为,《红楼梦》虽然诞生在2100多年前,但它的故事、人物的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仍然在小说文本之内,它不会因时空的变换而有所改变或消失。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重新品味《红楼梦》中的每一个细节,不仅可以从中寻找到我们曾经失去的那些优秀的传统而且还可以找到许多值得珍视并加以认真总结的教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新的视角,所以我才把本书题为《红楼不是梦》!    
  令我惴惴不安的是,在一个信息时代自己却不能运用电脑上网和敲打自己的文章。因此我不得不将这个繁重的任务交给女儿力元去完成,使她失去了不少学习和自娱的时间。为此,我要说一声发自肺腑的谢谢了。此时此刻,我还要感谢书海出版社总编辑杭海路先生,是他给了我机遇也给我勇气将这部书稿在乙酉年岁末之前“赶”出来。对于那些始终真诚帮助我的朋友,我时刻都在祈祷上苍保佑他们永葆青春,健康永在!    
  乙酉年雄鸡一鸣天下红,也红透了《红楼梦》。要不了多少时间,人们或许会忘记这个不平凡的年份,但历史家则会用太史公之笔写下这一年的风云变幻!    
  2005年12月20日    
  写于饮水堂    
跋舒元炜序本《红楼梦》    
  在迄今已经发现的十种早期脂评抄本中,惟吴晓铃先生所藏的舒元炜序本《红楼梦》鲜为人知。数年前,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古本小说丛刊”,收入舒元炜序本《红楼梦》(见第一辑第四、五册),终于使研究者有机会得睹“庐山真面目”。或许由于这一原因,长期以来研究舒本的文章甚少,有些介绍版本的文章也语焉不详,难于了解其真实的面貌。笔者数年前有幸购得“古本小说丛刊”第一辑,终因杂事猬集而未能仔细阅读,更遑论深入研究了。最近稍得宽余,方将舒本从头至尾重温一遍,获益良多,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谨将所见、所感、所思分述如次,聊供时贤俊彦参考。    
  一、舒序本《红楼梦》概貌及其脂本特征    
  舒元炜序本《红楼梦》,略称“舒序本”、“舒本”,又因舒序纪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为“已酉”年,故版本研究者又称“已酉本”。此本原抄八十回,今止存第一至第四十回,是为残本。封面“红楼梦”三字,次舒元炜序,舒元炳题《沁园春》词一首,末署“澹游偶题”。第十五回末“下回分解”之后,另页抄有“但不知宝玉在馒头庵与秦钟那目晚间算何账,叫某好不明白也。然亦难免风月行藏,大关风化矣。可笑之至!”一段文字,或为抄者批语。第四十回末又有相同于第十五回末另页批注“万事情长,有限光阴。吾不乐其山水哉!偶笔。”正文每面八行,行二十四字,字迹尚算工整,点改较少。第十七回、十八回已经分开,第十七回回目是“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奉旨赐归宁”;第十八回回目是“隔珠簾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题咏”。    
  舒序本尽管已经删除大量脂砚斋等人批语,但细按四十回全部文字仍然可以确认它保留脂本的基本特征。    
  (一)、保留了脂评本中部分回前回后诗对。例如,舒序本第五回回目后有“题日: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业人。”第六回回末有“正是: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第七回回末又重抄了这副诗对。第八回回末有“早知目后闲争气,岂有今朝'错''读''书'”,后三字残缺。第十三回回末有“正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第二十三回回末有“正是:妆晨绣夜心无矣,对月临风恨有之”。早期抄本中的回前回后诗对各本存数不同,文字也略有差异。但程甲乙两本已无回前回后诗对,这是脂前程后的一个重要的区别之一。    
  (二)、保留了脂评本部分回前批。例如,舒序本第二回回目后有长段批语,即从“此回亦非正文本旨”至“可知此一回则是虚敲旁击之文,笔则是反逆隐曲之笔。”文字与抄写款式同于戚序本。又,第五回回前诗后有脂批云:“第四回中既将薛家母子在荣府中寄居等事略已表明,此回渐不能写矣。”庚辰本有此一段文字,而戚序本与程甲乙本均无这段批语。    
  (三)、保留了脂评本部分独有的似批非批文字。例如,舒序本第十七回末从“元春入室更衣”至“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二行之后,有如下一段长文,(戚序本在第十八回中)文云:    
  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圈掉,旁添“识”字)面。本欲作一联《灯月赋》、《省亲颂》,一誌今日之事,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特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笔罢了。    
  下接“要知端详,且看下回”。研究者对这段文字究竟是批语“混入”正文还是“作者”旁白,看法不一。但此为脂评本所独有文字则是共识。    
  又,舒序本第十八回写元妃进园后“己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显着蓼汀花激四字”,下接文字是:    
  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面(圈去,旁添“回”字)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题完,后来亦曾补拟。    
  下接“闲文少述,且说贾妃……”戚序本等亦有此文字,而程甲程乙本明显作了删节。    
  综上所述,舒序本原底本当从附有脂评的抄本中迻录的,根据是充分的、可信的。    
  二、舒序本回目与正文异同    
  细察舒序本四十回回目大多同于或近似于各早期脂评本的回目,但也有此本独出的回目。例如,第三回回目“托内兄如海酬闺师,接外孙贾母怜孤女”,虽与甲辰本、蒙府本、戚序本等有“貌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第五回回目“灵石迷性难解仙机,警幻多情秘垂淫训”,“独成”一类。大异小同者如第六回回目“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七回回目“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谈肄业秦钟结宝玉”、第八回回目“薛宝钗小宴梨花院,贾宝玉逞醉绛云轩”,同于甲戌,或与他本微有差异。他如第二十五回、第二十六回两回回目则大同小异。    
  如与程甲本回目相比较,第一、二回目全同。第三回甲本作“惜孤女”,舒序本作“怜孤女”,小异。第四回程甲本作“判断葫芦案”,舒序本则作“乱判葫芦案”,虽一字之差,但文意分量大不相同。第五回程甲本作“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曲演红楼”与舒序本文字不同。又,程甲本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舒序本则作“隔珠蔗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题咏”,也一字不同。应该指明的是,舒序本总目中第四十回无回目,正文回目同程甲本。另页有回目“夏金桂计用夺宠餌,王道士戏述瘵炻羹”,此应为第80回回目。由于原总目遗三页纸而无法推考其具体内容。    
  关于舒序本所存四十回正文与各本之间的差异,可参阅俞平老《读红楼梦随笔》(见《俞平伯论红楼梦》第三十四、三十五节《记吴藏残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第766—777页),限于篇幅不再造录。我非常同意俞平老的下述结论:    
  如上言回目不同,也可以看出。即如脂本本来矛盾的地方,它也没改,尤为显证。……可见它的底本,的确也是个脂本。    
  三、舒元炜序中的“数尚缺夫秦关”的文献价值    
  舒元炜序本《红楼梦》是新红学诞生以来八十余年问所发现的珍贵抄本之一。尽管抄本只存前四十回,舒序文采和内涵逊于戚蓼生序,但其所透露的信息则是戚序和梦觉主人序所无法媲美的。我个人认为,这部抄本和舒序的重要价值,可以从下面几个层面来解读。    
  (一)、从早期脂评抄本本身的价值来说,舒序本的发现、影印,不仅增加了脂评抄本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为《红楼梦》成书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推动了“成书”研究的深入。    
  (二)、舒元炜序中明确说到这部抄本是他与弟弟舒元炳(澹游)客居著名藏书家玉栋(筠圃)家的时候协助主人抄录的。玉栋家藏仅存五十三篇,又从邻家当廉使处借了另外二十七回,足成八十回本。同时也告诉我们当时过录、收藏《红楼梦》抄本的人远非玉栋一家,邻家“当廉使”家也藏有一部。这个传抄过程为我们了解早期抄本流传经过提供了可信的根据。    
  (三)、舒元炜序本封面书名及各回鱼口均题为“红楼梦”三个大字,说明早在清乾隆五十四年之前已有了《红楼梦》这个书名,打破了以往某些学人所认为的八十回抄本皆题为《石头记》的神话。    
  (四)、尤为重要的是,舒元炜在序中写道:    
  惜乎《红楼梦》之观止于八十回也。全册未窥,怅神龙之无尾;阙疑不少,隐斑豹之全身。然而以此始,以此终,知人尚论者,固当颠末之悉备;若夫观其文,观其窍,闲情偶适者,复何烂断之为嫌。矧乃篇篇鱼贯,幅幅蝉联,漫云用十而得五,业已有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