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都已经午夜十二点了,你们几位又刚下火车,不管在徐州是否吃过晚饭,现在都该吃夜宵了,我请你们尝尝四川老家的风味,让他们也都跟着沾沾光,大家一边过佳节一边聊抗战,怎么样啊?〃
〃好!好!好!我们沾各位军官的光!〃范长江和另外两位记者都觉得这样更好,随即被安排坐上早已准备好的位子。
〃这两位记者,不知你们晓不晓得,反正长江老乡肯定是晓得的,在我们四川,年年冬天都要作腊肉、灌香肠。〃
〃晓得,晓得,四川我去过。陈长官今天要用四川的老腊肉和香肠给我们打牙祭呀?〃周海萍模仿四川口音说,大家都笑起来。
〃香肠我们这儿没有,但是,腊肉嘛,嘿嘿,张副官,露一手给几位记者战友看看。〃陈离笑道。
张副官喊了一声:〃好呢!〃随即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两个战士抬着一小筐碗筷杯碟进来,给每个人的面前放了一套。餐具刚摆好,又进来两个战士,各抱一个陶制坛子,向首长席和客人这边走过来。
〃好酒!〃一个坛子的盖子一揭开,范长江就喝彩道。
〃你们当记者的见多识广,特别是范大记者,听说还是刚从西北过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酒吗?〃游副师长笑着问。
〃山东和四川一样,盛产好酒,该不会是景阳冈的三步倒、透瓶香吧?〃张剑心笑道。
〃不是。〃陈离笑道。
〃那就是郓城的烧酒?〃周海萍说。
〃也不是。〃
〃范记者,你说呢?〃陈离见范长江笑着看他俩胡乱猜测,就笑着问他。
〃依我看啦,这酒多半官兵们从老家带来解馋的家乡酒。不是邛崃的文君酒,就是古蔺的郎酒,要不然,就是宜宾的五粮液或者泸州老窖。但愿是五粮液!这几种名酒,我就它还没喝过呢!〃范长江笑道。
〃哈哈哈!〃陈离笑起来,〃你们看,到底是老乡,就是不一样。告诉你吧,这回可真是五粮液!不过,不是我们带来的,而是老家送来的慰问品。送酒的人还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家乡酒壮英雄胆
下联:虎头刀劈日寇头
〃好!〃记者们一起鼓掌喝彩,军官们也鼓起掌来。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酒啊,平时部队里不让喝,就是今天过大年,也只能限量供应,不能一醉方休。〃参谋长沙韦青补充说。
大家又笑了一通。
这时,又进来两位战士,端着两大盘热气腾腾的腊肉鸭子,满屋顿时新增腊味香气。
〃陈师长,这也是四川老乡送来的慰问品?〃周海萍笑问道。
〃不不不,这可是地地道道的本地野味,用四川作腊肉的方法熏制而成的。〃陈离答道。
〃不过,我要特别声明的是,这可不是我们敲诈勒索来的,而是本地老乡慰劳我们、我们又按照市价付了钱的。〃陈离笑道。
〃难怪我一下火车就听到山东老乡夸咱们川军好呢!真想不到,临城不仅不是一座空城,而且商业繁荣,又盛产野味。〃范长江笑道,随即把烟贩的事说了。
〃现在的情况,和我们集团军先头部队刚过来的时候完全是两回事。那时候,就是在大白天,火车站和街上荒芜人烟,甚至连火车站都准备自行炸毁了。〃
军官们纷纷七嘴八舌地说了一些关于此前此后的见闻。
〃我们这会儿不是正在吃腊肉鸭子吗?你们知道老乡打野鸭和咱们打鬼子有什么不同吗?〃陈离笑着问他们。
〃那当然不同啦,野鸭只能挨打,鬼子却会开枪放炮,还有飞机狂轰滥炸。〃范长江笑道。
大家都哈哈大笑。陈离笑道:〃这只是一方面,还有更重要的:这里的老乡打野鸭的时候,一般是架两只土枪,一支贴近湖面,一支架得高几尺。贴近地面的先放,鸭群听到枪响,就飞起来,当它们刚刚展开翅膀,第二枪就到了,这一枪,多有收获。打鬼子可不一样,鬼子精着呢,一听见枪响,不是扑扑腾腾地到处乱跑,更不是飞起来,而是一下子全爬到地上,然后都伸长脖子四处张望,认清目标后立即反击。所以,打鬼子就得同时开火,一鼓作气,这和打野鸭恰恰相反。不过,这可不是我们发明的经验,而是从取得平型关大捷的八路军115师那里学来的。〃
〃你说的是袭击鬼子的事情,要是鬼子仗着优良装备先发起进攻,该怎么办?〃张剑心问。
〃是的,鬼子的装备比我们好得多,这是事实,不得不承认。鬼子用飞机轰炸和大炮远攻,我们基本没办法,只有也学他们那样先躲起来,尽量减少伤亡。但是,打仗总不能全靠轰炸呀,鬼子最终还得进攻阵地不是?我们就在阵地前等着他们,并且,鬼子兵隔得远的时候,我们不理他们,等他们爬近了,我们才动手,用手榴弹和步枪教训他们。〃
几位旅团长又把他们在山西抗战时的一些经历讲给记者们听,大家无所顾忌,只是随兴说些有趣的事情,其中不乏幽默和辛酸。
有人讲到,有的川军士兵因为从来没有出川见过世面,刚到山西抗战的时候,碰到过八路军115师,见过他们穿缴获的日军军装。后来上战场了,第一次见到鬼子的骑兵,还以为是友军,不加射击,还挥手打招呼,鬼子跑近了,猛然开枪,杀死哨兵,这才反应过来。
还有一次,川军一个部队稀里糊涂地被溃军冲散了,他们四下乱跑,有人见到日军的坦克,还以为是中央军的装甲车,向着它大声喊,自报番号,要求搭顺路车送伤员到后方去。结果,直接被鬼子用坦克碾死了。
记者们边听边记,陈离见他们手都写酸了,就告诉他们,前线还有很多故事,有的精彩的,有的辛酸,明天你们去第一线采访就知道了。今晚你们赶路累了,要早点休息,我们就不多说了。
第二天,大年初一,范长江一行乘一辆铁道装甲车抵达滕县。为便于采访,他们也被安排住到进德会。
他们一下车,就被滕县军民欢度新年的喜庆气氛吸引住了,到进德会时,125师中将副师长陈仕俊和周同县长正领着军民在开春节联欢会。
几人行李都顾不得拿,赶紧抓了相机和采访本跑过去。
当时,滕县三老之一的黄馥棠老人正在现场表演书画。他们赶到的时候,老人刚刚把自己专门为川军将士创作的一首七律写好,正有战士提着字画在场中走着给大家看。
带他们过来的参谋赶紧给陈仕俊和会场军民介绍,大家听说他们是从重庆来的大报记者,倍感亲热,赶紧把黄老先生的诗朗诵给他们看:
天上遥瞻节钺临,安危须仗老谋深。
晋文攘楚先三舍,忠武服蛮倚七擒。
中枢一朝诛二竖,阳光普照靖群阴。
川军将帅皆韩岳,岂有神州竟陆沉!
他们知道诗中第三句说的是前不久南京政府宣布枪决韩复榘一事,见山东当地百姓如此拥护,都连声叫好,会场都跟着喝彩、鼓掌。
一个战士站起来大声说,我是从375旅750团派来的代表,我们陈仕俊团长和三营营长尹唯一因为前线防止敌军偷袭走不开,不能前来和大家欢庆佳节,他们特意为联欢会拟了一个春联让我带来,
主持人知道陈仕俊和尹唯一都是125师的文武通才,想必对联错不了,连忙让他到话筒前念。
这个战士欢喜雀跃地站起来,一边往前面走,一边打开对联。只听他大声念道:
上联:时值三阳伊始,国家已到存亡最后关头,愿将热血横洒,染遍春光灿烂;
下联:近来万里长征,将士都能忠勇向前效命,誓把敌人歼灭,维护世界和平。
横批:壮我河山
〃好!工整、入画!〃黄馥棠老人带头鼓掌。
记者们正在飞快记录,有人喊道,请大记者也来一个节目。会场立即鼓掌欢迎。
几位记者都是见多识广的资深记者,无人怯场,简单商量了一下,决定合唱《毕业歌》。
他们一把商量结果报出来,军民立即鼓掌。这时,百姓中有一个穿着长袍马褂地中年人举手高喊:〃同志,我也是知识分子,能和你们一起唱吗?〃
几位记者当即欢迎,众人又热情鼓掌。范长江待他到话筒前,自己便开始领唱:
同学们,
大家起来,
肩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噘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杀在疆场!
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
熟悉的歌声传出,会场上随即跟唱起来,嘹亮的歌声,在滕县上空激荡、飞扬。
联欢活动后,记者和大家一起吃年席,大家又热闹一阵子。
范长江对周同县长说,万万想不到,前线过年还如此热闹,年货、食品竟如此丰盛。周同感慨地说,这都得感谢川军,要不然,我们这个城市说不定已经沦陷了,哪有那么多人赶回来过年。
他说,老乡们从各地赶回来,把四面八方的年货也带回来,加上部队来了,人气更旺盛,小商小贩比往年还多,商品充足,生意红火。
范长江他们讲了临城商贩公约春节期间不涨价的事,战士们赶紧说,这里也一样,老百姓还自发的给我们赠送年货,送的东西可多啦,单我们师部,就已经收到猪数十多头,粉条千余斤,白菜数以万斤。
我们见老乡们太热情,送来的东西太多,就贴处告示请他们不要再送了,他们就纷纷转向直接送给基层部队,村民送到驻地转身就走,也不管官兵们收不收,更不留下姓名。
说到这里,官兵们都感慨不已,纷纷表示,能为民族奋战,能得到山东百姓如此爱戴,真是死而无憾。
当天,记者们到滕县城内和城关各处阵地采访看望,收获又不少。
第二天,他们又乘铁甲车沿铁路线往界河前线采访。
由于北沙河大桥已经炸毁,车到桥头后就不能再开,他们改乘由那里的驻军提供的川马前行。
两位同行骑着川马开心得很,但范长江在西北采访多年,骑的多是北方大马,对体型较小的川马有些不习惯,陪同的政训员告诉他,也正是这些川马,别看它们体形不大,但耐力好,非常吃苦耐劳,为部队运输物资,越秦岭,过黄河,跋山涉水,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家笑道,原来,这些矮小川马,竟然也是默默无闻的抗战英雄,失敬失敬。
大家说笑着骑到一个村子前,只见村里人红男绿女,聚在一起玩赌博游戏,完全是一幅平常的农村过年情形,毫无战争气氛。
过了村子,看见很多人在拆铁道,纷纷把枕木和铁轨往临近的村子里搬。记者们问老乡这是在做什么?老乡说,工程大队要我们把北沙河以北的铁路都破坏掉,把枕木扛回家去当柴烧,明年一年的柴火都不愁了。铁轨则抬到村里去打大刀和农具。
政训员还告诉他们,前面守界河的部队还用这些铁轨和枕木做工事,做出来的工事坚固得很。
一行人抵达界河车站时,车站已经完全破坏了,只有几个哨兵在那里。政训员跟他们打了声招呼,大家继续往前骑。走了一会儿后,范长江突然觉得奇怪,问大家刚才注意到没有,这几个哨兵都穿的是棉鞋和棉衣棉裤,并且还戴了布手套。
大家一回想,的确如此,问政训员是怎么回事。政训员笑道,你们到前面不远就知道了。
又往前走了一里路,进到界河镇。
守在镇口的官兵都认识政训员,政训员说,过年都还在站岗,辛苦了。他们都笑呵呵地说不辛苦。
进到镇上,看见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春联,还有〃热烈欢迎抗日军队〃、〃不退倭军誓不还〃之类的标语,还见到战士们从农家院子里进进出出,一些战士还在打扫街道和院子内外的鞭炮纸,也有的在往院子里挑水。
政训员一直把他们带到746团指挥部,团长谭尚修接待了他们。
记者先问,这里的官兵和老乡好像都很熟啊。谭尚修笑道,我们在界河的部队,除了坚守阵地的一线部队之外,都和老乡住在一起,这边的老乡外出的多,不少人还没回来,空房子比较多,就是家里人多的,也都积极为我们的官兵腾出房间,他们说我们四川人身体本来就不强壮,还穿着单薄,怎么也不让我们在外面宿营。
老乡见我们的官兵在外面站岗时,手脚冻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