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战国时秦军的军歌,李煜无意间读到后,深感震动,遂即编为虎贲军歌。
“哈哈,得兄弟们送行,大洪死而无憾矣!盼来生与弟兄们再做同袍!
圣上!大洪一时糊涂!铸成大错!大洪对不起圣上!大洪来生再为圣上当牛做马!血染沙场!以报大恩!”说罢,队官杨大洪惨然一笑,拔出腰间长刀,单手抓住自己在的头颅,持刀之手猛力一挥,噗!竟是自己生生将自己的头颅砍下。。
虎贲彪悍!竟至如斯!
不知不觉间,荣誉感在每一个虎贲军卒的心中已然高于一切!在他们的心中!可以战死!但决不可战败!因为他们自随李煜征战以来!无论敌人多少!哪怕三倍!十倍与己!他们从无一败!
在他们的心中!可以千刀万剐!可以割首刨心!可以刀山火海!
但!决不可受辱!因为他们是虎贲劲卒!天下第一军!是李煜的军队!是李煜的同袍!
“圣上!赵二牛来生再为圣上,刀山火海!出生入死!”说着,又是一人拔刀,亲手割掉自己的头颅。
“圣上!麦狗先走一步了!”
…………
鲜红的腥血洒落一地,七颗人头整齐的摆在李煜面前,古来多言,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北地几多悍勇彪劲之辈!而我南地!有此虎贲!何谦其让!
血色染满军律,在这一刻,军纪军规如同铁律一般烙印在了所有士卒心中!大军之中一片沉寂!
“你们可是怪朕心狠否!”李煜一抹泪水,轻轻的抚摸着几个死去士卒的人头,望着众人,沉声问道。
“圣上马鞭所指!即使我等兵锋所向!虽死无惧!”猛虎营都指挥使马诚彦率先站了出来,朗声呼道。
“圣上马鞭所指!即使我等兵锋所向!虽死无惧!”
近万士卒目光决绝的高呼道,每一个士卒的脸上都写满着钢铁一般的坚毅!每一个士卒的心中都流淌着为李煜效死的铁血!
七人的死,并没有让他们对李煜心寒,而是更加的尊崇李煜起来,七人的血只不过是染红了他们心中的军纪律法罢了。
七人的死,并没有震动他们,因为在场的每一个随李煜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士卒,若是真到了那一刻,做得决对不会比这七人差!###新书预告之财神篇
……………“臣贾阖,参见皇上!”贾阖恭敬的行了一礼道。
“皇上,你看臣今日把谁给你带了?”不待李煜说话,贾阖便抬起头来,兴奋的看着李煜,献宝似的说道。
“哦?这位是?”李煜疑惑的问道。
“哈哈,老夫江南庆丰商会会长,合盛元商会会长,汇升商会会长,贾万年见过圣上。”说着,老头贾万年自报家门,作了一揖道。
“贾万年?贾阖与你是?”
“吾皇圣明,阖儿正是老夫的远房表侄,只是多年未曾往来,却是不知,阖儿竟已在圣上手下效力了。”
“皇上,你可是有所不知,我这表叔可是人称南地财神,他名下产业过万,遍及各个行业,家财更是少说也有亿万贯,整个南方无一处没有我表叔的产业的,南地财神贾万年之名,但凡商贾,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贾阖满脸自豪的介绍道。
“哦!南地财神,”李煜瞬间被勾起了兴趣,心中乐道:哈哈,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来,财神上门,老子要是不给他留下个几斤肥油,岂不可惜??。
“圣上莫要在意,不过是同行抬举,对老夫的谬赞罢了。”
“老先生不必自谦,先生家大业大,自是当的这财神之名,不知此次先生前来朕这里是所为何事?”
“这,圣上请先恕老夫失礼了,老夫听阖儿言听闻圣上要购买大量的粮草,故,斗胆前来与圣上谈谈商购合作事宜。”
“哦?有这么回事吗?”李煜闻言,望着正在假装不知情的左顾右盼的贾大胖子说道。
“应是有此事的,可能是朕这些日子太过忙碌,一时忘了吧。”
顿了片刻,贾万年神色忐忑的说道:“如此便好,为了大唐,也为了圣上,老夫愿无偿向圣上提供一百万石粮草,五十万两的军费,只求圣上可以减免三成我唐国的行商赋税,并且不再阻碍货物的流通。”
“哈哈,有趣,这倒有趣,一百万石粮草,五十万两军费么?老先生可我大唐一年中,三成的商贾赋税收入是多少吗?”李煜不怒反笑道。
“老夫亦知此事却有些过分,不过,圣上所定的纳七成赋税,委实是有些难以承受,我们商贾奔波劳累,足迹遍行天下,北货南运,北急南贩,只为谋取薄利,可是为天下百姓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李煜闻言沉默了,来自后世,还曾作为警察的他,对这些唯利是图,无奸不商的商人,并没有什么好映象。
李煜沉思道:??“朕可以再次给你们减免赋税直至只对商赋征三成利税,并且大力支持你们商业的发展,再不加以任何歧视和限制。
并且由朝廷出面,为你们转运货物,收购原料,并且征派朝廷大军,保护你们的商路安全,但,所有商贾必须领命为朕效力,为朕提供各方的情报。
且你们也必须在朕需要之时,全力支持朕夺取天下,当然,这一点,老先生尽可放心,朕要你们做的,一定会是在你们合理的范畴之内,并且也对你们有利的。”
贾万年闻言,不禁大骇,思付良久,权衡利弊,贾万年混浊的老眼之中闪过一丝狡狎,旋即古井无波的老脸上涌上了浓浓的疑惑。
他实在不明白,这李煜不会是吃错药了吧,突的废除了这重农抑商之策,这可是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后,便一直成为各国的既定国策的铁策啊。
莫非李煜是想趁机大肆敛财,全取整个南地之财为他所用?但这也不可能啊,李煜非但没有提出朝廷控制商业,也没有要求商贾们做些什么,却只提出了在他需要之时提供一些对双方都有利的帮助。
并且,大家都明白的,这天下大的很,你唐国若是逼迫于我商贾,大不了损失些钱财,拍拍屁股,换个地方继续做我的生意就是。
李煜的一番话,着实让做了一辈子生意,精明算计了大半生的贾万年看不懂了。
其实,他更不知道的是,李煜其志之大,又岂是他这种一心只往利益方面想的商贾可以揣测到的。
时间慢慢流逝着,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贾阖见贾万年沉默了这么久,实在看不下去了,当即,推了推贾万年,轻声道:“表叔!你还在考虑些什么呀!圣上给了商贾如此天大的恩惠,你还不赶快领旨谢恩,莫要坐失良机了啊。”
贾万年脸上突兀的闪过一抹坚决,随即起身叩拜道:“圣上赐下如此天大的恩典,老夫在此先替万千商贾拜谢圣上了,自此以往,但凡圣上有何差遣,我等必然倾力而为之。”
“哈哈,如此便好,时辰也不早了,老先生便回去早些休息了吧,具体的诏令,朕会在大军班师回朝之后传下。”
“多谢圣上大恩,老夫也就不再叨扰圣上了,便先告退了。”
贾阖见此要起身送贾万年出去,却被李煜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待贾万年走后,大帐之中却是再次陷入沉寂,李煜目光灼灼的看着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贾大胖子。
“胖子,你说,朕要是让你做,这,整个!天下的!财神!你看可好!”李煜一句一顿的说道。
贾阖闻言,茫然的胖脸之上再次涌现出惊骇,整个人显的完全不知所措的样子,一是对李煜突然如此亲昵的叫他胖子,感到一股莫名的激动和兴奋。
二是,李煜的一番话太过让他惊讶,让他成为天下人的财神,先别说能不能成功,光是想想,那就知道,这该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啊。
“圣,圣上,便,便莫,莫要开玩笑了,阖,阖何德何能,可担此大任。”贾阖被骇的连话都说不清楚的说道。
“朕,从不开玩笑。”李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的口吻说道。
“那,那,臣当如何做。”见李煜口气如此坚定,贾阖不禁信了三分,有些茫然的问道。
“且先回去休息吧,到了时机,朕自会通知于你的。”说罢,李煜便继续埋头拿起了一本策论,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不再理会贾阖了。
“臣,告退,”贾阖躬身一揖便退出了大帐。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大幕拉开,南唐之天下,正式开始!!###南唐历史(上)
……………南唐地域及开国历史,南唐全境1府35州。
分别是泗州,海州,洪州,抚州,吉州,袁州,虔州,宣州,池州,歙州,饶州,信州,淮州,常州,泰州,扬州,楚州,濠州,寿州,和州,滁州,润州,舒州,蕲州,光州,江州,筠州,建州,泉州(留从效割据)漳州,汀州,剑州,黄州,鄂州,饶州;一府便是江宁府。
南唐(937年…975年),属于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
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
国名:唐
所属洲:亚洲
国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主要城市:扬州、合肥、苏州、南昌、武汉
流通货币:南唐货币(唐国通宝)
三代君主:李氏(李昪、李璟、李煜)
全境人口数量:19州8县655065户(约500万)
主要民族:汉族
主要宗教:佛教、道教
水域率:约10%
建国时间:937年
亡国时间:975年
亡于:宋朝(北宋)
李昪崛起
唐末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其中,杨吴(南吴)是江南较有实力的藩镇之一。吴国在杨隆演嗣位后,政治混乱,人心不稳。大将徐温通过权力斗争逐渐独掌吴国大权。海州人徐知诰,少孤流落,后来被徐温收留。
五代十国初期形势
唐烈祖李昪借助徐温的势力掌握了吴国的政柄。徐知诰一方面对杨氏旧臣竭力怀柔,“高位重爵,推与宿旧”;另一方面则积极扶持自己的势力。大力招徕、奖拔北来士人。
南唐政权中著名的北方人士如韩熙载、常梦锡、孟图马仁裕、王彦铸、高越、高远、江文蔚等,都于此时聚集起来。
其次,江南一带的著名人士如宋齐丘、陈觉、查文徽、冯延巳、冯延鲁、边镐、游简言、何敬涂等,都是此时由徐知诰一手扶植起来。
经过20年苦心经营,徐知诰不仅大大缓和了杨氏旧臣的敌对情绪,而且拉拢起支持他的北方人与江南人两大势力,所谓“羽翼大成,伸佐弥众”。
终于在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徐知诰废黜吴帝杨溥,登上皇位,国号大齐,年号昪元。“上下顺从,人无异意”,“国中夷然无易姓之戚”。
次年,徐知诰改姓名为李昪,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以金陵为国都,以原来的杨吴都城扬州为东都,在金陵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于是,在乱世之中,以继承唐祚为己任、求天下一统的大唐国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南唐立国
南唐的开创者烈祖李昪
唐得国后,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其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与毗邻诸国保持了较为平和的关系。
同时结好契丹以牵制中原政权。江南地区于是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社会生产逐渐复苏并迅速发展。
同时,政府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鼓励商业。商人以茶、丝与中原交换羊、马,又经海上与契丹贸易。
在手工业方面,南唐的纺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茶、造纸、晒盐、造船、金银陶瓷、文具制造等,均有突出成就。不仅产量高,而且工艺精细,涌现出许多名产上品。
烈祖的“息兵安民”国策,造就了江淮地区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南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南唐也是一个艺术的王朝,它在文学、美术、书法、音乐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李昪设太学,兴科举,广建书院、画院。安定、富强的南唐,成为饱经战乱沧桑的文人士大夫理想的栖身之所。江北士人多流落至此,“儒衣书服盛于南唐”,”“北土士人闻风至者无虚日”。南唐的社会文化之盛,在五代十国甚至中国历史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