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在尤卡坦北部水平线的位置很高,常年都可以从泉水或是玛雅人挖掘的井中取水,但是在6月份的干旱季节里,普克地区几乎没有水源可寻。人们常常把水从远方运输到这里来,即使是每平方英里五个人的荒凉地带,也必须配给他们水源。然而,这里以土地肥沃而著称。
普克地区以星罗棋布的蓄水池而闻名。Chultune是一种雕刻在石灰石岩床上的蓄水池,它们也被设置在宗教中心广场上的石块上。蓄水池是一个半圆形,它有一个宽宽的底部,在顶端有一个直径大约40厘米的小孔。
有迹象表明蓄水池的内表层涂有一层灰泥浆,而且常常位于仅存的灰泥地板下方,它的斜度可以自然地使水排进贮水池。蓄水池的入口常常盖着一块严格斜截的石块,使其与地表面保持平齐,这也许能减少掉落的危险。在仪式中心的广场地下发现了大量的蓄水池,同样蓄水池也是这一区域的一些小地方的特征,但是从尤卡坦平原到北方地区却没有发现蓄水池。蓄水池的规模非常标准,其容积平均约为7500加仑。通过对普克地区月平均降水量及这一地区人均耗水量的估计,一个蓄水池每年可以足够提供25人的饮用水及生活用水。一个较大中心的那些蓄水池可以长期提供2000至6000个人的用水,在适合居住的地区,一个蓄水池可以为一个大家族提供足够的用水,当然上述地区应该还有一组一定规模的蓄水池使人类的居住成为可能。
普克的四个主要的礼仪中心——乌克斯马尔、卡巴赫、拉布纳和塞伊尔——构成了一条20公里长的链状结构。如果假设这些地区用于半径为10公里范围的人口的周期礼拜,假定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人时,它们将服务于周围750平方公里土地的人口,大概22500人。这一数据与上文提到的由水利设施估算出来的数据大体一致。由仪式中心发现的陶器样本大多出土于广场基部四周,当它们从上面被丢弃下来,就在这里逐渐积累了起来。其中也包括烹调锅,但只有本地陶器。毫无疑问,玛雅家庭在仪式广场用它野餐,这些陶器是由于宗教或其他社会功能聚集起来的。
若干项证据相互核实,表明一组相关观点及令人吃惊的人口分散性。在已知的高度文明中,这种人口模式即使不是惟一的,也是极不寻常的。聚居的城市人口的统治者为了使人们合作完成社会工作所实施的经济刺激和强制,在这种情况下,都不容易实施;事实上,自从西班牙人征服他们以后,玛雅人在政府项目上有很长时间实行不合作。在19世纪科斯特斯战争中,由于实行军事控制,玛雅农民都迁移到南部密林地区。古典主义时期的祭司的严密控制产生了高度繁盛的普克中心,这种祭司的掌控有一种非经济的本质。丰富多彩而又密切一致的玛雅宗教是大量自愿劳动的原动力。
古典主义时期玛雅人的居住模式和雷德费尔德及他的伙伴们描写的现代尤卡坦的生活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居住在农村的人来说重建一种民间城市的连续性是很难的,然而每年可以有几天在朝拜所谓“城市”。古典主义时期的玛雅社会的强大凝聚力完整地记录在惊人一致和精致的宗教建筑、图画、历法和艺术中,这一凝聚力阻止了其他美洲的考古学领域的扩张。然而玛雅的弱点使玛雅经典文化在中部地区发展不一致,使得失去了抵御北部相对少数的入侵者的可能性,而这一弱点与其由外部影响寻找还不如由从这一系统自身寻找。
墨西哥大陆作用对后古典主义时期尤卡坦人的生活方式影响显著。似乎在其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普克地区被遗弃了。如果意识到这一地区有着最巨大、最集中、最精致的哥伦布征服美洲前的建筑群,这一事件的巨变本质就不难理解。随着普克被遗弃,紧随其后的就是奇芩伊策萨的宗教建筑上的大规模冲突。根据对考古历史的了解,在那时蓄水池已经停止建造,可能在诸如蓄水池被破坏的此类压力下,普克衰落了。
在尤卡坦平原南部没有已知的后古典主义时期地点。两个主要的地点:奇芩伊策萨和玛雅潘所在的区域因有集中的天然蓄水池而闻名,这里的蓄水池的大小足以保证大批聚居人口的用水。奇芩伊策萨的居住模式与普克的没有明显的不同;居民仍然保持分散居住的状态,只是为了祭奠定期朝拜宗教中心。
然而,在玛雅潘可以看到,一个令人震惊并且有意义的变化。卡耐基研究院的研究表明这一地区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中心,更是一个真正的城市。一堵石墙环绕护卫着1.4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一区域,有主要的宗教区域和2100座可以完全确认的房屋废墟,这里的聚居程度是乌瓦夏克吞周围密度的好几倍。玛雅潘毫无疑问地包括居住在附近的人们,然而古典主义时期玛雅从来没有这样过,宗教仪式开始成为他们惟一集会的场合。
然而,从玛雅人的生活模式到墨西哥的生活模式的变化不是很完全。托尔特克城市大都是墙壁相连的房屋,只有球场和不规则的通道分隔开,但在玛雅潘,乡村的自耕农场保留了下来,为了适合刻板的城市生活的限制,自耕农场十分像美国小镇上退休农民的家,每个玛雅潘的房屋,或两三座住宅群,坐落在周围有矮矮干石墙的院子里。兰达似乎描述过16世纪尤卡坦的这种住宅:
他们在改良的土地上种上葡萄、棉花、辣椒和玉米,由于惧怕敌人,他们住得很近,敌人把他们抓做俘虏,而由于西班牙人的侵略,使得他们分散居住在树林中。
带有围墙的小院一直是玛雅城镇生活的正规特点,同时也是蔬菜、水果、蜂蜜的来源,并且也是玛雅地区的传统加强的进一步证据。
第四章建筑之美(2)
人口中心的分类
根据它们相比较的重要性,对玛雅宗教中心分类的基本标准:
(1)他们崇拜的地区;(2)该地建筑遗迹的数量和范围;(3)他们雕刻的纪念碑的数量和质量。然而,即使这样明显的比较标准也导致了严厉的反对意见和冲突的结果。一些地点由于规模数量,建筑物的装饰,显得十分突出,但是它们鲜有已雕刻的纪念碑;另一些地方有一些相对无意义的建筑遗迹,但是却拥有大量雕刻精湛的纪念碑。然而,我们并不知道那些地点突出是由于杰出的陶器、雕刻、羽饰、编织;这些技术在古玛雅都十分受人尊重。
在进一步描述一些重要的中心时,我们有必要对表9进一步解释。在表中所列出的地点,除了其中11个外,剩下的都有同一特点:无论它们规模大小,它们都有一个或更多象形文字的碑铭。这些例外是在中部区域的红穆尔和北部区域的马尼、特洪、伊扎梅尔、索图塔、塔巴斯科、丘切托克、洪彻伯、布布斯图尼克、斯威尔图克、阿坎克哈。
虽然表9中只列出了四个一类地点,蒂卡尔、科潘、 奇芩伊策萨另外还有两个——中部佩滕地区的卡拉克马尔和东北部尤卡坦的科巴——也应包括在第一类中。卡拉克马尔拥有的纪念碑比玛雅文明的其他所有城市所拥有的都多。科巴也有着大面积建筑遗迹和大量的雕刻石柱。然而,这两个地点都归入第二类。虽然在卡拉克马尔有着大量的纪念碑,但单个的雕刻石柱大部分都无审美价值。同样,在科巴也有许多建筑。其中,24个雕刻石柱风格平常,无法同科潘那样的纪念碑媲美。
在第二类列出的19个中心,有12个位于佩滕的中心部位;其中的一个在西南高地上;在坎佩切的中部的车尼斯区域;还有五个在尤卡坦北方。
在谈及第四等地点时有一点必须注意:在划分此组时,无论是它们的规模、面积,还是建筑遗迹的数量都不再考虑范围内。划分这一组仅是基于它们拥有象形文字的碑铭,虽然每一处不超过四或五件。
重要的玛雅地点的描述
遗憾的是除了科潘外,大部分玛雅中心区域城市的古代名称都遗失了。当西班牙人第一次到达这个地方,从16世纪开始这一地区已经叫做科潘。在被遗弃前它有一段很长的历史,现在人们质疑的问题是科潘是否是它最初的名字;而其他古典主义时期的中心,没有一个的名字早于18世纪,大部分都是近50年前现代考古学家命名的。
北方地区的情况稍好些。我们从《契兰· 巴兰》里得知半打城市的最初姓名:奇芩伊策萨、乌克斯马尔、夏卡普吞、玛雅潘、伊扎梅尔、科巴、特洪(即现在的梅里达)—— 但其他许多城市的古代名称早就被人遗忘了。
蒂卡尔,玛雅文明最大的城市
最大可能也是最古老的玛雅文明的中心即是在佩滕中北部的蒂卡尔。庙宇和政府管辖区覆盖将近1平方公里,但除此以外这里只有一个小型露天广场,周围环绕着建筑遗迹,绵延有二三公里,且越向外越松散,蒂卡尔可以分为9部分,A—I最重要的是A建筑群,这部分建设在两个峡谷间人工水平的狭长地带。它由一条拾级而下的石子路与东南方的G建筑群相连,通过一条长长的甬道穿过北面的峡谷与北方的E建筑群、H建筑群相连。D建筑群和H建筑群由第三条甬路相联。没有在图60上标明的I建筑群,位于G建筑群的东南方,由甬道与其相连。
蒂卡尔最显著的建筑特色,即它的六座金字塔神庙,金字塔神庙是玛雅地区最高的建筑。从地平线到神庙顶端的测量数据如下:神庙1,高155英尺;神庙2,高143英尺;神庙3,高178英尺;神庙4,高229英尺;神庙5,高188英尺。
大量的建筑也由于它精美的木刻而受到世人的瞩目。在那些神庙里的门廊上最初都横跨有常青树的横梁,其中的八个横梁上都刻着壮观的宗教仪式的场面。它们中的大部分毁坏了或是转移到了国外的博物馆;最精美的横梁存放在瑞士巴赛尔的民族学博物馆中。展现了另一根横梁的一部分;一个国王坐在宝座上,他身后是一个美洲虎的形象。
蒂卡尔的建筑是十分吸引人的,除了早期(317年~593年)的石雕外,其他时期的石雕也不是很出众。在蒂卡尔86个已知的石碑中只有21根是有雕刻的。可能是未雕刻的石碑最初覆盖有一层灰泥上面绘制着人物和象形文字,但是已经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了。在蒂卡尔21个雕刻的石碑中只有五根是早期的。
科 潘
科潘是半岛南半边第二大的中心。也是古典主义时期的科学中心。这座城市包括一座主城和16座相互依靠的卫城。与仪式中心相距7公里。主体结构。覆盖了75亩土地,包括卫城和五个相连接的露天广场。由于相互连接的原因,卫城可以看作是金字塔、庙宇、圣坛的建筑混合体。它覆盖了12英亩的土地,顶端有123英尺高。它支撑着城中三座最精致的庙宇:庙宇26,建于756年,阶梯上篆刻着象形文字;庙宇11 也建于756年,是为了纪念科潘历史上重大的天文发现(日月食时间间隔准确长度的确定);庙宇22建于771年,是为了纪念金星。
主体结构中包括五个广场或球场:1.主广场;2.中央球场;3.有象形文字台阶的球场及在卫城中;4.东方球场;5.西方球场。主广场有250平方英尺,三面都是一排排的石椅,在另一面中部建有一座金字塔,这个广场上只有九座雕刻纪念碑和一些雕刻精美的祭坛。
有象形文字台阶的球场有310英尺长,125英尺宽。在石碑和祭坛的后面,延伸出一条刻有象形文字的阶梯,阶梯有33英尺宽,共有62阶台阶,台阶表面共雕刻着 1500至2000单个符号,是玛雅象形文字书写中最长的碑铭。每12个台阶的中心点上都有一个人神同型的坐姿雕像。这个巨大的雕刻台阶一直延伸到庙宇26。
卫城的东球场和西球场的地面普遍都在地平面上。东方球场西面有着美丽的美洲虎阶梯,侧面是站立起来的美洲虎的形象。它们的身上最初镶嵌着抛光的黑曜石的圆片用来模仿美洲虎身上的圆斑。西球场有一个精美的回望立柱,即石碑p——早期的最晚的纪念碑——有数个朴素的祭台。
科潘最有特点的考古特征之一是由于科潘河造成卫城的十字结构。由于这座城市在19世纪早期被遗弃,科潘河改道切割走了卫城东部地基的一大块地方,使这一块最高点118英尺而在基部长1000英尺的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