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6年5月,新华网香港专版发布了这样的一条消息:香港首次在网上公开评选“最佳”及“最差”公厕,这场特殊的选举由“香港厕所协会”和“香港电台”联合举办。我看到这条消息,内心非常惊讶,香港还有专门的“厕所协会”?“最佳”及“最差”公厕还要让市民在网上投票评选?而且本次“茅厕大赛”香港市民除了要亲手选出“最佳公厕”的金、银、铜得主,主办方还正儿八经地邀请到了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庞大的评审团,评审团还要同步选出“评审团大奖”,并以公厕的舒适度、安全度、设计和卫生情况等四个方面来作为评审的基础准则。
香港的公厕遍布城市的街头巷角,样子并不花哨,但一间间不仅不收费,里面还总是有人在不停地进行着冲洗,不像内地头几年曾经大兴“雕塑式公厕”,外表看上去很诗情画意,但是里面看守的人除了收费,或者象征性地每天搞它几遍例行公事的清扫,谁管厕所内是不是污秽外溢、池壁结垢,犄角旮旯儿脏纸成堆,一团团、一处处地早就成了蚊蝇爬虫的安乐窝?
记得刚来香港时有一次我走到跑马地马场东门的外墙,看到一排很好看的黄房子,以为那是马场设施的一部分,就问身边同行的老公,老公立刻摇头:“不对,那不是马场的什么设施,只是街边的公厕”。我一听,啊,真的?立马就犯了职业病,跟着说“对不起,我尿急”,然后闪身进了厕所,在这间公厕内忙活完了自己,急忙仔细观察,但见所有平面,无论是台面还是地面,到处都一尘不染,洗手池没有杂物污斑,墙上的镜子也没有水渍,除此以外,厕所的门口和北京的大宾馆里的卫生间一样,竟然还有干手机,有擦手纸。一位大嫂穿着水靴,正不停地拖走地板上如厕人刚刚弄出来的一两个湿脚印。说实话,我当时真是感慨万端,这样的“感慨万端”并没有一次性抒发完毕,而是贯穿到了以后的两年。以后的两年我在香港不知道“侦察”过多少级别不同的厕所:酒店、高级俱乐部;码头、车站、公园、小饭铺儿,甚至很多街道上的普通厕所我都去过,百分之百地都没有闻到刺鼻的臭味,百分之百地都有免费手纸(除了人多,一时补充不及),这让人感到方便、体贴,让我这个内地人很快竟忘了过去的一个生活小常识:“要上厕所,你兜里有纸吗?”
有一次,我和我们单位的同事十来人集体到香港大潭郊野公园去烧烤,进山用了一个多小时,出来还要翻过好几座山坡,这时我看到路边有一处非常简易的洗手间,就想去方便,又不知这么偏僻的“山间小厕”会不会也有免费手纸?为了此事我和同事还差点打赌,因为有人说“有”;有的说“没有”,我也猜测“可能没有”,因为郊野公园离城市已经很远,谁会每天专门进山来为远足的旅客不断地补充卫生纸?结果我进去,幸亏没打赌,要是打了准输,“山间小厕”不仅和城里的一样干净,而且有卫生纸,恭恭敬敬地就放在盛纸器里,还是无言地为所有人准备着一份时刻不断的关怀。
香港人可以把厕所管理到这副模样,其他的疑问,比如香港整个城市为什么很少见到蚊蝇?这和北京相比,北京的天气那么干燥,夏天的蚊蝇也是赶不走、灭不了的。可是在香港,漫漫长夏,我几乎没有见过城里有一只蚊子或苍蝇。每天早上开窗户透气、晚上做饭把厨房的玻璃窗全部都打开,从不必担心蚊蝇小咬会讨厌地飞进屋来。如果你不去山地草丛,身上也难有机会被叮出一片片的红疙瘩。
香港为什么难见蚊蝇?
开始这个疑问还装在我的脑袋里挥之不去,但是后来研究了香港的厕所,我想这个问题就没有必要再去追究,没有必要再去艰难地寻找什么ABC答案。
曾经在北角(福建移民多在此居住),我看到大白天有人用一种从没见过的工具在处理着人行便道,开始还以为是工程队在进行着什么道路施工,接着发现那些正满脖子流汗的工人不是路政人员,而是清洁工,他们手里握着的是一种高压气水枪,用这种工具专门清洁便道上腻在地缝儿里的杂物、污物。高压气水枪每次清洁到的地面只有巴掌大一点点,但是强度巨大,让人想到医生在口腔门诊部耐心地为顾客一点点地洗牙。
原来香港之所以干净,大街小巷,一巴掌、一巴掌地都躲不过有人定时在那里反反复复地进行清洗。这样的手段、这样的细心、这样的覆盖、这样的功劳,整个城市还怎么会变 “臭”?还怎么会让外来人走到哪儿时不时地就得踮起脚尖儿、皱上眉头?
天星小轮
有几次,我已经数不清,我给内地的朋友描述过这样的一个香港故事,故事的“主人翁”不是人,只是年代已经久远了的一排木椅,在维港,在维港海面来往渡人的“天星小轮”上——
多年前我还没有来到香港工作,记得第一次休假到香港看望我的先生,有个周日他说要带我去九龙尖沙嘴,在海边的滨海大道(后来修成了“星光大道”)照照相、看看弥敦道,然后再逛逛“海港城”。
我知道从港岛出发去九龙,无论怎么去都要过海,都要迈过著名的维多利亚港湾。
“维多利亚港”那是香港人的骄傲、城市的灵魂。
内地人到了香港,谁都不会放弃首先去“维港”北岸照张相,身靠围堤,隔着大海,后背景就是美丽的港岛全景。
但是怎么去呢?先生问我:“你是喜欢坐地铁、巴士还是渡轮?”
要坐地铁,票价10元;坐巴士,车费8块9;但是要是选择坐小船儿呢,就得走海面,船票每张2。2,既便宜又可以领略维港海面的风光。
我当然不愿意坐地铁、巴士,一定要坐既“便宜”又“风光”的轮渡。这样我们就到了湾仔码头,上了定时起航的“天星小轮”。
“天星小轮”在香港应该说是比“叮当车”(以后我会专门提到)还要古老的一种海上交通工具。1888年在维港始航。最初的“天星小轮”只有4艘,单层,烧的是煤,马达声音轰鸣,风扇哗哗作响。而今天“天星小轮”经过一百多年的岁月,样子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保存着木质座椅、塑料挡雨棚、磨损的地板,还是提不上豪华和气派。但是就是这种“世纪老船”,香港今天每日还要有7万左右的人次乘坐,人们不嫌弃它的简陋,不抱怨它没有冷气空调,就喜欢这种带着历史味道的工具。
我和先生坐船的那天香港的天空别提有多蓝!
整个维港海面宛若一片硕大的绿绸,随风摆动。
上了船来我发现“天星小轮”上没有沙发,一排排黄白相拼的木椅,很旧,看得出曾经被人反复油漆过不知道多少遍。不过好在航程不长,也就7、8分钟,坐上木椅,正面迎着海风,已是一份难觅的自然和惬意。
然而就在我和先生在九龙“风光”了一天,黄昏转头要回港岛,再上船,问题来了,这问题就是回航的“天星小轮”与去时的方向正好相反,座椅背冲着船头,明白什么意思吗?反座儿。
“坐反座儿乘船可是要头晕的”,我刚开口要陈述厉害,然而不等我把话讲完,先生一脸的诡秘,一边说“别急”,一边用手熟练地去扒拉一排座椅的靠背,只听得“哗啦”一声,这排座椅的靠背就愉快地从原来的一侧跑到了另一侧,接着先生忍不住得意:“瞧,这不就正过来了?不会让你头晕的”,话音未落,船上“哗啦”“哗啦”的声音已经响成了一片,眨眼之间,满船的“反座儿”就都被人统统翻成了“正座”——我当时在海上真是,不能再用感慨万端了,是感慨一端,只是这一“端”足有千斤重:“可不,真的是正过来了!就这么一扒拉?如此简单的机关?如此巧妙的设计?它是怎么想出来?香港人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鬼心眼儿?”
香港“天星小轮”,古朴得给人另一种美轮美奂,佐证着历史,也鼓舞着今天。
一排排旧木椅只是点缀了一点点的爱心,它给人带来的惊奇与感叹可是百年不衰!
“人性”从哪里来?
“人性化”的思想、“人性化”的考虑。
几年前即使是在内地,这样的口号也广为人知,广为人接受,因为“人性化”的温暖对任何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很实惠,不分国家、民族,也不管什么社会制度,哪儿的人不需要?
中国先哲早有倡导“不以善小而不为”。香港的“人性化”思想大到“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小到“天星小轮”上的木头椅子,贯穿着古老与现今,正像人类追求博爱的思想源远流长。
当然,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人性化”的水平和这个社会的富裕程度、文明程度总是息息相关,但是基础是什么?我本能地以为是感情:人与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地方就组成了社会,人们之间互相关爱、同病相怜则产生了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的和谐,这种“和谐”栽种智慧,“智慧”又给人带来了巨大的改善生活的创造力!
有一次我就“人性化”的主题和香港的一位朋友闲来交流,他问我“你认为人性化的基础是什么?”我说是“感情”。
他不同意,说:“起码香港的情况就不尽然”。
我不明就里,香港的情况怎么就“不尽然”?虚心请教。
他不直说,倒反问我:“如果一个社会人性化的基础按你说的主要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之上,那么一旦有些官员没有或者缺乏‘爱民之心’,人性化的延伸是不是就会失去了依托?”
朋友的思考过于深邃,我不想和他走得太远,只想知道香港的“基础”是什么,就赶快追问:“那么你认为香港的人性化建设主要是靠什么?”朋友说:“另有保障。”
“另有保障”?
朋友的主张在一片原本“爱”的话题中,严肃得好像我俩根本就不是在讨论同一件事。他解释:比如香港市民遇到了政府应该改善而尚未改善的事情,市民就不满,就会质问,指责你政府官员“整天拿着那么高的俸禄为什么还要怠慢纳税人?”如果有些问题是属于私人公司的,市民也会投诉,如果投诉不果,市民就会自我保护、主动反击。
香港人的“主动反击”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不给你的“企业信誉”打对勾,不买你的股票、不住你的楼、不进你的货,甚至不上你的饭馆吃饭,逼急了他们还会上街游行。这时候“另有保障”就开始发挥作用,迫得香港几十年、上百年都得不断地提升社会“人性化”的水准……
哦,原来“人性化”不是靠施舍,是老百姓的权利,朋友的“不尽然”大约主要是这个意思。
“八达通”仅仅是一张磁卡?
今日香港,人口已经突破700万,不管政府官员,公司职员,还是商业巨贾、演艺明星,包括几乎全体的“普罗大众”(香港喜欢用这个词来表示“广大群众”),每人手里都有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比电脑、手机更普及,是一张消费卡,叫做“八达通”。“八达通”有点类似孩提时代的“梦幻产物”——自古到今,地球上的无数孩子都曾经做过同样的一个梦,这就是要是有一天我手里有样宝贝,走到哪里,想买什么,玩具、吃的,就那么把手一扬,统统地都不用花钱,可就好了……
十年前,这个“梦”在香港实现。
2004年我刚到香港,当天晚上我先生就给了我一张神奇的“八达通”。
香港的“八达通”大小就像信用卡,黄色的卡面上印着一个任意飘动的变形“8”字。就是这张小小的磁卡,它的作用可不能小看:可以支付几乎所有火车、地铁、巴士、轮渡以及停车场的费用;同时还可以在超市、便利店买菜、买日用品;在电影院买门票,在游泳池里游泳,在自动售货机中取零食……持卡人只要把“八达通”往“读数器”上轻轻一摁,在香港游走四方,吃喝玩乐,或者把自己选中的东西抱回家,兜里可以不带一分钱。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香港地铁公司曾经很苦恼每一张既买式磁卡车票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不能灵活地覆盖到全港的所有交通网络系统,让市民感到很不方便,因此,很希望用更好的收费办法来更替。正是因为这个“苦恼”,他们开始针对“聪明卡科技”进行调整研发,最后开发出了一套既操作简易又能覆盖不同交通网络的卡触式付款方式,这就是“八达通”。
香港“八达通”的英文名称叫Electronic Fare Payment System,意为“Touch and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