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絮飘三国-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绳索缒下了许多人!一定是城里的人守不住了,想趁夜来袭营!于是他们就大声报警,同时万箭齐发,将还缒在城楼上的人射成了刺猬!”

说到这里,已经有性急的少年接嘴:“我知道我知道,那一定是稻草人!是守城将军向敌军借箭来了!”

说故事的少年赞赏地说道:“正是,你很聪明。守城的将军见自己的箭支不够,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那敌军射了半天箭,才发现那些‘袭营’的兵士居然一动也没有动!才发觉不对!、守城的兵士将稻草人给缒上去,当下又多了几万支箭。之后第二天晚上,守城将军又故计重施,又缒了几千个稻草人下去。”

一个少年接口道:“风哥哥,这不对。我听人家说,施展计策不能够重复。如果老施展过去的计策,那敌人就不会上当。”

说故事的少年笑道:“是啊。不过敌人还是射了几箭。见是没有反应的,就不再射了。这一夜,收获很少,不过是几千支箭而已。第三天晚上,守城将军还是用老办法。这一次,敌人就不上当了。他们不射箭了。”

一个少年说道:“风哥哥,那你说,这个计策到底巧妙在什么地方?就现在看来,这不过是一个笨计策而已。”

说故事的少年道:“巧妙就在第四天。这一天,敌军的守卫又发觉城楼上有稻草人缒了下来。这一次,他们也懒得报告了。反正是稻草人,报告了还要吃蛋糕。”

“吃蛋糕?什么意思?”

“……是受惩罚的意思。反正没有什么别的花样,继续打瞌睡!可是,那些稻草人一缒到了城墙底下,就完全不是那种木呆呆的样子了。他们一下城墙,就非常迅猛地行动起来,直扑到敌军的营帐前面,一番战斗,将敌军杀得哭爹喊娘!原来,守城将军原先的行为,借箭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麻痹敌人!”

不知不觉听了这么久,我两腿几乎麻木。不过我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两腿,我深深被震惊了:我熟读诗书,这么惊险有趣的故事,岂能不知?显然,这个故事不是“上古时代”真正发生过的事情!或者说,这个故事,是这个少年编的!

就这个故事来看,这个少年,已经深知军法!这么巧妙的计策,至少我就想不出来!不知主公注意到这个人才没有?

见了主公,说完正事,就提起今日见闻。主公一笑,道:“这个人我知道。我想重用他,奈何他不肯受。”

“主公,听了那个少年的故事,我倒有了一些想法……”我将自己刚才想到的,一五一十说了出来,“袁军一定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反正袁军的箭支很多,我们不妨借来用用。”

“这几天夜里倒是没有月亮。不过将士兵装扮成稻草人的做法,未免有些凶险。万一稻草不能够完全消去箭的力道,那么士兵就很危险。”主公沉吟了一下,说。

这几日主公的行事态度似乎与以前似乎有些不同。但是我又不知不同在哪里。

走出营帐,我去督造投石车。希望投石车能够抵挡袁军高台上射下的乱箭。

……

这一日我刚走到造车的营地,就看见了一个陌生的少年,在营地里很好奇地问这问那。我脸色一肃,厉声呵斥守卫的将兵:“谁放他进来?他又是什么人?”

守卫有些委屈,告诉我:“他拿了曹公的手谕来。具体名字我们却不知道。”

我皱眉:“你们好生糊涂!连姓名也不问!把他叫过来,我要问个究竟!”

虽然说,我也不相信那个少年会是间谍,何况还有主公手谕。但是这到底是机密要地,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少年走了过来。“见过刘大人。”他礼数倒还周到。

我望着他:“你到底是谁?为什么来这里?想做什么?”

那少年微笑:“我是谁,不方便告诉你。我来这里是想看看这个时代最厉害的杀人机器是怎样的。没有别的目的。”声音有些熟悉。我听到过这个声音吗?

好生无礼。我的声音严厉了:“你到底是谁?到底意欲何为?”

那少年皱眉:“这样一个发明,有什么好稀罕?我原先还以为,能够打上五六丈高呢,这么一点高,又能够抵什么事?”

看起来是一个无所事事却深得主公宠幸的贵家子弟,什么事情也不懂得的。我摆摆手:“将他带到曹公营帐去,问问曹公意思。”

那少年看看围过来的士兵:“我来,是想告诉你几个改进的方法,可以增加投石车投石的高度和力度。你不希罕,我就去告诉曹公了。”

“什么?”我站了起来,“你竟然有办法?”

“很简单,就是杠杆与滑轮。”

听着这个声音,我终于想了起来:“你就是那个讲故事的少年!”

这少年的知识很让我吃惊。我实在没有想到,他居然有这么奇妙的设想。几天之后,我们渐渐熟悉了;不过我也只知道他姓风,如此而已。投石车已经大功告成,他现在正指挥几个木匠竹匠做风筝。不过他做的风筝的确有些大,光一个翅膀就有一丈多长。我实在有些生气这少年亲兵怎么这样无所事事,还要浪费其他人力:“你做了这个风筝,放得上去吗?要几个人一起帮着放?”

这少年笑着说:“是要几个人一起帮着放。听人说,你那天对曹公建议借袁军一些箭支来用用,不过曹公担心士兵被误伤,所以反对。我想,如果真要借箭,那也不是没有办法。”

我看着风筝,眼睛里充满怀疑:“用这风筝?”

少年大笑道:“这风筝如此之大,绑一两个稻草人上去应该让人很怀疑是真人吧?”

我皱眉:“为了这么几支箭,浪费那么大的精力来做风筝?做一只风筝的工夫,已经足够做几千支箭了。”这少年的想法的确很有趣,不过实在浪费。

那少年笑道:“时间上是浪费。不过铁却节约了下来。而且我还有一个想法,先与你说说,你再去与曹公商量着做吧。”

听了他的计划,我不禁完全怔住了:“你思虑如此周密,为什么不亲自到曹公面前献策?”

少年淡淡一笑,没有说话。

'曹操的回忆'

看着那个大风筝,我们都吃了一惊。程昱更是合不拢嘴:“这么大的风筝,是不是人都可以载上去了?”

刘晔告诉道:“我们已经做过实验,是可以载人。”

郭嘉绕着风筝走了两圈:“载人上天即使可以,也是风险极大。半空之中,哪里躲避箭矢?而且落地之后,也不可能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孤兵作战,无异送死。”

我点头:“奉孝之言有理。”

刘晔道:“我们并不载人上天,我们只载稻草人上天。袁军看见如此之大的风筝,而且风筝上似乎有人,自然会尽力射箭。这关系到放风筝的技巧,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过稍微训练一下,应该不难。”

我这才明白,刘晔是放不下他的那个借箭计策:“可是,这需要太多的人力。”

刘晔道:“风筝可以利用很多次。”

程昱皱眉,道:“利用很多次?”我们都非常奇怪地盯着刘晔。用计反复,是兵家大忌。刘晔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只有郭嘉,似乎若有所思:“第二次我们将什么带上天去?难道是真人?”

刘晔道:“不是真人,第二日我们放上天去的,是传单。”

郭嘉一下子猴样就出来了:“什么是传单?”

刘晔不好意思地一笑,道:“有人给我出了个小计谋,我觉得很有用。咱们写一些小纸条,上面都是动摇袁军军心的言语。比如说,告诉他们我们这边的日子有多少好过,袁绍又做了哪些坏事,主公又有多少英明,还可以编造一些小谣言,告诉袁绍这四州之地已经被人围攻,袁绍老巢都保不住了,亲爱的士兵兄弟,你们还是跑回自己家去看看吧……”

刘晔这一说,我们都笑起来;刘晔却一本正经的继续:“我们这些传单都是包裹成人的形状的。袁绍如果看这些传单不顺眼,叫人稍微射上几箭,那么这些传单就自己下来了。如果袁军耐地住性子,我们自然是无功而返。不过袁军应该没有这么好的耐性。”

郭嘉夸张地捂着肚子:“不会吧,你也会出这些馊主意?”

刘晔笑道:“我说过,出这些主意的不是我。这些传单一发,袁绍非跳脚不可。所以当第三次这些风筝出现时候,袁绍肯定会采用另一种方法。”

郭嘉看着刘晔:“射箭!射火箭!让这些风筝在天上烧掉,免得心烦!你的第三条计策,是火攻!”

刘晔道:“是!采用火攻!第三次放风筝之前,我们先将风筝在火油里浸泡!而且每一只风筝都带上两只油桶,密封,袁绍不射箭也罢了,一射箭,就一定会将油桶射破;如果不射火箭也罢了,射火箭就一定会引发大火。割断绳索,几千只风筝一起下落,这几天风都挺大的,烧掉几百个营帐应该不难。谁叫老袁家士兵那么多,营帐也那么多呢。这就够他们忙活一阵子了。”

我有些好笑地看着这有些孩子气的刘晔,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刘晔性格也有这么活泼的一面呢。难道是受了风飘絮的影响?可我怎么也看不出风飘絮是一个如此活泼的人啊。“可是,这些方法不过是捣乱而已。与本初实力,并无影响。如果趁势掩杀……似乎可行……”

郭嘉的眼睛在闪闪发光了:“这个法子……如果用在烧粮草上面,可真是好法子。派一队骑兵过去,不要冒任何风险,轻轻易易就能大功告成。可惜这样的法子只能用一次。”

“我们计划,在实施第三次风筝计谋的时候,采用的是双管齐下的策略。先派人劫了袁绍的粮草。这一边几乎同时放风筝烧营帐,趁势掩杀。这样,袁绍即使有时间得到粮草被劫的消息,估计也没有时间派兵去救。这边就可以从容搬运了。”

“我们的计划?你与谁的计划?”程昱开口询问。刘晔有些尴尬,一时竟然没有回答。

“你们的设计,是要劫粮草而不是烧粮草?有把握么?”开口的是郭嘉。

刘晔开口:“其实,这都是主公那位姓风的亲兵的设计,我不过是从旁修正而已。他说,辛苦种出来的粮食,烧了着实可惜。如果能够想办法将他们搬运过来,一样可以起到打击敌人的效果。”

我们一时都在沉思。刘晔道:“这个计谋还有一个关键——我们必须找到袁军最大的粮食囤积地点,这个袁军的囤积的粮草必须非常多。多到袁绍一时半会再也找不到这么多粮食的地步,多到没有这批粮食袁军就要饿肚子的地步。”

这几天干扰袁军粮道,也有一些收获,不过都是小打小闹。这个计谋,有实施的余地吗?风飘絮,你既然愿意出计谋,为什么不愿意亲自见我解说此计?要不,我亲自来拜会你一次?









第一卷(初稿) 第二十二章 劫粮


'《资治通鉴》之《汉纪五十五》节选'

操与绍相持于官渡。初冬,谋士刘晔进大风筝,以竹木、布帛为材质,宽三丈有余,人可借此乘风而上。操喜,令速督造,数日而得四千余只。

时风迅烈。一日天暮,雾气已起,四千余风筝一道升空,绵延数里,蔚为壮观。绍军这此景,莫不奔走而观。须臾,风筝渐飞低,绍军乃见风筝上有人形,乃大惊,不惶思索,乱箭齐发。又须臾,绍军见风筝上之人竟无响动,乃悟。令收箭,而已损箭支十万余。

数日后夜,操军又发风筝数千只。绍谋士沮授曰:“此亦曹操盗箭之计也。明公可不予理会。”谋士郭图曰:“恐曹操为虚实之计。宁稍损箭石,不得不防。”绍以为正理,乃命:“少以箭射,观看虚实。”一轮方射毕,却见无数传单从筝上飞落。盖操以纸袋装传单,束为人形。绍军数箭,刺破纸袋;时风迅猛,纸袋撕裂,传单遂降落。绍军不知何物,纷纷俯拾念诵。传单上盖绍四州之地具被围攻之语。时士兵不知真伪,军心浮动,是夜逃兵近万。绍大怒,命仿造风筝,急切未得。

操有亲兵姓风者,素豪侠,有胆略。告操曰:“绍军多粮足,我兵少粮缺;唯行奇袭之计,劫烧绍军粮食,方有取胜之道。愿带亲兵中有武艺者十人,夜入袁军腹地,勘察敌情;侦知囤粮之所,以备奇袭。”操许之。数日而还,告操曰:“绍囤粮于故市、乌巢两地。已知仅乌巢一地,粮便有数百万。守将淳于琼,好酒无备,每日必与手下饮酒;又苛待士兵,常施刑罚,士兵多怨。故虽有兵三万,将十余人,实不足虑也。愿带骑兵三千,前往乌巢劫粮。”操迟疑未决。风曰:“公迟疑,恐错失良机。”

时曹操故友许攸为袁绍谋士。攸性贪,不教子女;然实有见识。数上计策与袁绍,绍皆不听。攸阴有去意。会家人犯法,审配收系狱中,书信告绍。绍大怒,厉斥攸。攸乃夜奔操。时操已寝,闻说攸来,披衣跣足而迎,执攸之手大笑曰:“子远此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