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顶门棍”。
六月六这天,农家还要在“天地神”前烧香、上供,敬天神,敬五谷神,
祈祝当年五谷丰收。人们还往往带上香和馒头走出村子,到自家种的每一块
儿田里去祈祷,求五谷神赐给更好的年成。为什么在六月六要敬五谷神呢?
这里有一个传说。
相传,天下的五谷是天上的五谷神赐给的。在很早的时候,人们种的谷
子,每一片叶根上秀一个穗儿,一棵谷子上有十几个穗儿,玉米也是每一个
叶儿包一个穗儿,收下的粮食吃不尽,用不完,家家过着富足的日子。
有一年的六月六,五谷神来到人间视察人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装扮
成一个普通的老人,先走进了一户农家,问一个中年妇女:“大嫂子,我走
路走得饿了,你家有没有吃的,舍给我一点吧”。那妇女正忙着家务,头也
不抬地说:“早起留下一张面饼,方才叫我给小儿子垫屁股了。”五谷神一
看,她的小儿子屁股下果然坐着一张好大的饼。五谷神从那家出来,又走进
了另一家,问一个老太太:“老大娘,我走路饿了,有没有吃的东西,给我
一点儿。”老太太瞅了他一眼说:“俺方才把一个馒头给小孙女儿擦屁股用
了。”五谷神从这家出来,又走进了第三家。这是一个富户,老当家的正在
用粮食沤肥。五谷神看了说:“当家的,我走路饿了,有没有吃的东西,给
我一点儿吧。”那当家的恶狠狠地说:“粮食有的是,可那是我的,烂了沤
粪也不能给别人。”五谷神恼怒极了,心想:“本来玉皇大帝不准把多穗谷
赐给人间,是我说了天上要靠人间香火生活,才把多穗谷赐给人间的,不想
人们对粮食这么糟踏,不爱惜,而且有的还为富不仁,我要把五谷收回天上
去,叫人们尝一尝饿肚子的苦头。五谷神想到这里,就起身往外走。他出了
村子,来到一块田里,伸手掠住一棵谷子,从根儿掠到尖儿,把每个叶根儿
都掠掉了,正要把谷子尖儿上的最后一个穗儿也掠掉时,这时一只狗跑了来,
向他跪下说:“五谷神,求你留下谷子尖儿上这一个穗吧!不然我会饿死的。”
五谷神看着狗说:“天下的人太作孽了,把粮食任意糟踏。我要是把这一个
谷穗儿给你留下,人们还要吃它怎么办?”狗说:“我一定看好,不叫人吃。
如果叫人吃了,我就吃屎!”五谷神一听狗立下了那么坚决的誓言,就把这
一个谷穗儿留下了,回了天宫。从此谷子就留下了一个穗儿,每亩的产量大
减。就这一个穗儿,果然又被人们享用了,狗不背自己的誓言,便白吃粮食
改成了吃屎。人们担心五谷神知道了再来把这一穗儿谷子收走,于是就在每
年的六月初六,在五谷神下凡视察人间的那个日子,家家烧香、上供,祈求
丰收,生怕五谷神把留下的这一穗儿谷子也收走。就这样,年复一年,留下
了六月六敬谷神的风俗。
二月二乞巧节——姑娘们的野餐会
在磁州西部山区,至今还保留并传承着姑娘们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过乞巧
节的风俗,即所谓“磁州女乞巧二月二”。
传说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姑娘们长智慧的日子。到了这天,姑
娘们要穿上最心爱的衣裳,自由结伴儿,从家里带上妈妈给准备好的小米、
白面、油、盐,还带上锅、碗、盆、勺儿,到山上去野餐。当地称之为“姑
娘们吃乞巧饭”。
姑娘们到了山上,自己安锅、垒灶、拾柴、打水,有三五个人合做一锅
饭的,也有十几个人合做一锅饭的。有的焖小米饭,有的包水饺儿,有的熬
米粥。饭做熟了,姑娘们就到山坡的灌木丛里,去摘圪针尖儿。这时,满山
都飘动着姑娘们的花衣服,象落满山的花孔雀。每个姑娘找到麻机棵子 (一
种带刺的野生植物)从上边摘七个红红的圪针尖儿回来,大家又都围在野餐
的锅旁。这时,山坡上又出现了一圈圈儿的梅花瓣儿,像是孔雀开了屏。
姑娘们按照乞巧的仪式,先把其中一个姑娘的眼睛用布捂起来,让她把
手里的七个圪针尖儿撒在锅里,再递给她一双筷子,在饭锅里轻轻搅上三搅,
然后用筷子夹起饭来吃。只准吃七口,如果能吃到七个圪针尖儿,就被视为
心灵手巧的姑娘。一个姑娘吃过了,再将另一个姑娘的眼捂起,在锅里补足
七个圪针尖儿,用筷子搅上三搅,然后又吃上七口。她们依次挨着吃,最后
排出次序:凡是吃到七个屹针尖儿的姑娘,大家就称其为巧姐或巧娃,就会
受到同伴儿们的爱戴和尊敬。乞巧仪式结束,大家就去掉捂眼的布儿,在饭
里加上调料,拿出碗来,每人盛上一碗,开始野餐。姑娘们边吃边乐,咯咯
咯,叽叽叽,嘻笑声满山遍野。她们尽情地享受野餐的快乐。
有男朋友的姑娘,这天,她的男朋友会十分惦记其乞巧结果,往往会悄
悄地在山上出现。他心爱的姑娘看见了,就会向他招手,叫他一块儿参加野
餐。姑娘们这天的快乐心情,是难以形容的。
乞巧节过后,巧姐和巧妹们,在村里会受到人们的称赞,并有不少人家
前去求婚。因为人们都希望能娶一个巧姐作自家的媳妇。这个古老的风俗,
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代,至今还在磁州地界许多山村里流行着。
过七河
冀南平原的漳河和澄阳河两岸,正月十五过元霄节时有“过七河”的风
俗。这是当地人祈求丰收的民间活动。
在正月十四这天,村子里要挑选七个未出嫁的姑娘,她们分别由七姓组
成。这七个姑娘在村子里挑选七户院门朝南、灶门也朝南的人家,从这七家
弄来煮过水饺的汤和锅灶里的柴灰(或煤渣灰),再到一家有捶布石的院子
里,把水饺汤和柴灰和成泥,堆放起来。在十四日的晚上,还要找来一个孤
儿(男孩),要他去找一个陶瓷罐子,在罐子鼻上拴上提罐绳儿,作提水用。
是日黄昏,这个男性孤儿要提上罐子,领上七个姑娘,到村外的水井里去打
一罐清水。走到水井边打水,七个姑娘口中边念道:“井龙王,井水多,帮
助七女过七河。”在反复念唱过程中,男孩把水打了上来,用手提起往回走,
七个姑娘紧跟其后,直往前走,不得回头。把这一罐子水提到有捶布石的院
子里,放置捶布石中央,然后用姑娘们已和好的灶灰泥,把罐子和捶布石沾
在一起。在沾的过程中,姑娘们在一旁口中不停地吟唱:“石头爷来,井龙
王来,帮七女把水罐沾起来。”用灶灰泥把水罐和捶布石沾住后,就在院子
里放着,让它们慢慢凝固。在这天晚上,七个姑娘要睡在一起,睡在一个敬
奉着石头神、井龙王、五谷神、王母娘娘的屋里,七个姑娘夜里轮流给这些
神仙烧香、祈求神仙帮助她们过七河,赐给一年的大丰收。
正月十五这天,姑娘们再取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黄豆、绿豆、
秫子这七种粮食,在院子里撒成七条线,并分别称之为麦河、谷河、玉米河、
高粱河、黄豆河、绿豆河和秫子河。这七条河又叫“丰收河。”每条河相距
约二尺宽。院子里的捶布石、水罐子经过一天一夜灶灰泥的凝固,已沾在一
起了,或者已冻在一起了。这时有两个女孩子用木棍穿进水罐的提绢,把水
罐和其下面的捶布石一块儿抬起来,别的姑娘前后帮着,在院子里横穿过七
河。由于捶布石很重,灶灰泥的沾力有限,罐耳子的力量也有限,所以往往
走不了几步,捶布石就会掉下来,或水罐儿的鼻子损坏,使姑娘们过不完七
条河就得停下来。如果姑娘们只穿过了小麦河和谷子河,那就意味着今年只
收小麦和谷子,其它庄稼收成就不好,今年种地时宜多种小麦和谷子;如果
七条河都过去了,那就预示着这七种庄稼都会大丰收,今年任意种哪几种庄
稼都行。多少年来,当地人民群众就是用这种方法祈求一年的好收成,人们
俗称“过七河”。有时姑娘们抬着水罐过完了七河,而水罐和捶布石仍然不
掉,大家就会抬到街上去,由青年小伙子接过来,在村子里到处转。因为这
是预示着今年各种庄稼的大丰收,所以人们会高兴得欣喜若狂,欢呼声叫好
声惊天动地。
捉“黄鬼”——古代面具戏遗风
“捉黄鬼”又名“大抽肠”,是武安市西南部山区固义村主办的一项大
型综合民俗活动,在每年的元宵节期举行。
“黄鬼”是虐待父母、忤逆不孝者的总代表,通过对其捉拿和处置,教
育人的孝敬父母长辈,保持家庭和睦幸福和安定。与“捉黄鬼”配合演出的
有脸戏 (或称“面具戏”、“傩戏”)和社火戏。脸戏的各个角色都戴脸谱
面具;一般只舞蹈,无唱词,而被称为“长竹”的人在台口一侧讲述和伴唱。
主要剧目有《点鬼兵》、《吊勒马》、《吊黑虎》、《开八仙》、《大头和
尚戏刘翠》等。社火戏即赛戏,剧目主要是汉朝及三国戏,有《岑彭马武夺
状元》、《虎牢关》《长坂坡》等,其角色边舞边唱。与“捉黄鬼”配合演
出的还有武术、高跷、花车、旱船、竹马等花会节目。
“捉黄鬼”系列民俗节目的角色分天上、人间、地狱三个方面。天神方
面有玉皇大帝、四值 (年、月、日、时的当值官)、四尉(东、西、南、北
四方当值官)、城隍、土地、五道等。地狱方面有阎王、判官和大鬼、二鬼、
三鬼等。黄鬼是人间行凶作恶、目无家规国法、不忠不孝、不服父母管教甚
至害死父母的孽狂,由披甲戴盔的挥马负责侦察、查访此类孽种。人间方面,
主要是歌颂古代英雄人物、惩治民间孽狂,通过演出脸戏和赛戏来表现。参
加表演的各种角色、人物不下400人,还需马8匹、骡子4O匹。
固义是个大村,按姓氏和居住位置,分为东头和西头。东头又分为刘庄
户、南王户、东王户三个庄户,除有关角色外,三个庄户还有各自的社火项
目。如刘庄户有武术班、高跷、竹马等,南王户有武术、舞狮子等,东王户
有武术和跑驴等。这三班社火都围绕“捉黄鬼”进行。
捉黄鬼在正月十五和十六两天进行。十五的活动是:凌晨两点,大鬼、
二鬼和探马开始在大街小巷巡逻、侦察。从早八点开始,各种故事、社火全
部到村东头集中,迎门旗在前,旗、牌、伞、扇随后,再就是各班社火、故
事依次排列。在一阵又一阵的三眼枪和喧夭的锣鼓声中,逐渐向村西走去;
约十点钟光景,全部来到村西头广扬上。接着是玉皇太帝出场,布置当年的
各种事宜,然后调上四值、四尉等各职官员;令其各行其事。紧接着开始演
出《岑彭马武夺状元》的折子戏,此后便是三个庄户的三班社火在各自的场
子上表演。上午十一点,场上各种活动结束。这时用轿子从村西头抬来阎王、
判官,准备升堂审判。正午时分,大鬼、二鬼将只穿裤叉,头发、四肢和身
上全涂成黄色的“黄鬼”捉拿到审判台前,经阎罗王批准,大鬼、二鬼、三
鬼捆绑黄鬼到刑场,处以抽肠剥皮之刑。至此,周围观众皆大欢喜。整个活
动由“社头”指挥,井然有序。
关于“捉黄鬼”的来源和起因,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秦王十三太子。
十三太子游历到晋国后,在大街上看见恶少、拦街虎作恶多端,心中愤愤不
平,便挥拳将其打死。为躲避晋兵追赶,他来到邢地信都(今河北邢台市)
地界的镇店村,只见村街上众百姓头戴面具,身披彩衣,正在尽情舞蹈娱乐。
十三太子向众人讲明自己被追赶的情形,众人深表同情,便让他戴上面具,
穿上彩衣,和大家一起舞蹈娱乐。晋兵赶到,找他不见,只好作罢。后来十
三太子来到固义村南的雀娥山,身患重病,无力行走,当地百姓对其精心照
料,使他及时康复。以后十三太子回到秦国,念念不忘信都和雀娥山百姓对
他的救命大恩,为这一带的百姓办了不少善事。雀娥山的人们为纪念十三太
子,便给他塑了像,供奉在村南观音庙内,称其为“三爷”。每年元宵节时,
村民就带上面具,穿上彩衣,在街头尽兴舞蹈欢娱。相传到了明朝中叶,固
义村有在口外一带跑买卖者,看到当地有跑鬼 (即捉黄鬼)的街头哑剧,便
学到手带了回来,配合原来节目演出,一直流传至今。
民间舞蹈——“彩帏”
“帏子”又称“彩帏”,是流传在邯郸南部磁县、临漳、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