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故发生后寻找。但因为这种装置主要是为飞机失事后留下飞行证据,而黑
色往往代表灾难,所以称作“黑匣子”。在波音737和波音747这类巨型民
航客机上,有两个黑匣子:一个叫驾驶舱声音记录仪,它录下最后30分钟内
机组成员所有的通话内容;另一个叫飞行数据记录仪,它录有整个飞行期间
的飞机航行和控制系统的10多个不同的参数。这无疑是分析飞机失事原因的
最有力的证据。
在韩国客机被苏军击落后的几周内。苏联海军在库页岛西海岸的国标水
域线到了黑匣子及其他残片,但苏联军方阅读了专家们破译黑匣子的报告
后,大为震惊,决心永远隐匿这危险的证据,便秘而不宣,即使以公开性著
称的戈尔巴乔夫,也言之凿凿地发誓说黑匣子没有找到。事发几年后,苏联
军方的一份报告甚至自诩说:“我们将把这些不利的证据,深藏在我们的后
代也永远不能找到的地方。”
幸运的是,这份报告在 1992年初落到了叶利钦的俄罗斯政府的官员手
中。他们追根寻源,终于在前苏联军事档案馆内找到了封存多年的黑匣子,
以及国防部对此所作的秘密报告。1992年10月,叶利钦公布了这些材料,
并于1993年1月将黑匣子送交联合国设在蒙特利尔的国际民航组织的特别小
组破译。6月14日,该小组公布了最终的调查报告,被掩盖近10年的悲剧
真相终于重见天日。
1983年8月30日深夜11点50分,一架波音747一200B型宽体客机,
慢慢地驶离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第15号登机门,滑向起飞线。在机场灯光
照耀下,这架翼展约60米、机长超过70米的巨型飞机银光闪闪,高大的垂
直尾翼上,漆着韩国航空公司的标志:圆圈内一只大雁在飞翔。但在夜色中
最醒目的,还是这架飞机前机身上部凸起的大鼓包。原来这种世界上最大的
客机在机身内有两层座舱。下面是主舱,主舱上面的凸起部分为飞行舱,飞
行舱的前半部是驾驶舱,后半部本来是休息室,而韩国航空公司把它改为特
等舱,安排了12个宽大舒适的座位。主舱与飞行舱之间有一个螺旋形扶梯相
通。这种前机身上凸的巧妙设计,是当今世界大型军民机种中独一无二的,
因此即便在夜空中,也不难识别。
这就是韩国航空公司从纽约飞往汉城的007次航班。机上现有旅客244
名、还空有近百个座位。飞机呼啸着飞上夜空。它中途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
的安科雷奇机场停留加油。经过7个多小时的飞行, 007航班安抵安科雷奇,
由于时差的关系,当地时间还是午夜2点30分,飞机要在这里停留1个半小
时,睡眼惺忪的旅客们纷纷走下飞机,到候机大楼休息。
机场地勤人员开来加油车,给这架客机加油。与此同时,以机长郑炳寅
… Page 487…
为首的新机组进行接班,其中有3名驾驶员,20名乘务人员。他们在检修合
格证上签了字后,替换下从纽约飞来的机组。旅客中有一家4口人幸运地留
在安科雷奇不走了,其余240名旅客又回到飞机上。旅客中有85名朝鲜人,
42名中国台湾和香港居民,27名日本人,21名美国人,2名泰国人,以及其
他欧亚地区的乘客51名。快起飞时,有6名休假的空中乘务员上了飞机,他
们是顺路搭机回家的。
美国乘客中有一位“大人物”,是佐治亚州的国会议员劳伦斯·麦克唐
纳。他是到韩国出席一个会议的。他的同伴乘坐同一天从美国洛杉矶飞往汉
城的韩国航空公司015次航班。就在007次航班在安科雷奇降落后20分钟,
015次航班也抵达同一机场加油。同伴们曾在候机大楼休息厅到处寻找麦克
唐纳,打算拉他改乘015次航班一起飞往汉城。没想到麦克唐纳是个瞌睡虫,
根本就没下飞机,一直在机舱里呼呼大睡。同伴们找不到他,也就没能救他
一命。
当地时间凌晨4点,即北京时间8月31日晚上10点,007次航班从安
科雷奇起飞前往汉城。这段航线长达6114公里,需要飞行近9个小时。
机长郑炳寅具有丰富的驾驶经验,是韩国民航最优秀的驾驶员,韩国前
总统全斗焕1980年访问美国、1981年访问东南亚乘的专机都是由郑炳寅驾
驶的。现在,他先沿着“501号喷气机航路”飞行,飞了500多公里后,开
始进入“20号红色走廊”的航路,简称R20航路。R20航路是美洲飞往亚洲
的5条航路中最靠北,也是距离最短的一条。由于它能节省燃料,每年有上
万架次民航机沿着它飞来飞去。但这条航路离苏联领空最近处,还不到 30
公里,加上那一带是苏联军事上的敏感地区,如果误入这些地区,有可能未
得到警告就遭到射击,或受到无线电干扰而导致飞行危险,因此,郑炳寅每
次飞这条航路都是提心吊胆的。
由于在安科雷奇和东京之间长达数千公里的航路上,没有通常使用的无
线电导航,飞机不能得到地面民用管制中心雷达的指挥和引导,郑炳寅跟往
常一样采取了磁航向模式,利用罗盘把方位固定在245度的位置,以便飞机
能自动地朝阿拉斯加西海岸飞去。而一旦飞抵太平洋北部,按事先计划应启
动惯性导航系统,自动地引导飞机沿预定航路飞抵目的地。
这架波音747上装有3套独立工作的惯性导航系统,不可能同时出故障,
因而只要按规定到时启用,是能确保航向正确的。但是,当007航班越过阿
拉斯加西海岸后,郑炳寅并没有启动惯性导航系统,飞机继续依照磁航向模
式飞行,这要么是郑炳寅和两位副驾驶忘记了及时更动导航系统,要么是他
们发觉偏离航线后,使用了手动惯性导航系统,希望能够自动加以修正。但
是,在第二种情况下,惯性导航系统的电脑实际上并不能自动修正航向,而
只能继续朝原来的罗盘航向前进。这时所发生的问题只在一个很小的仪表盘
上显示出来,很容易被人忽视,这样的驾驶失误以往也发生过许多次,但这
一次却酿成了机毁人亡的大灾难。
从007航班的一个黑匣子飞行数据记录仪里录下的飞行参数,可以看出
客机在起飞4分钟后直到被击落,自动驾驶仪的方向一直由磁航向模式控制
着。根据航空驾驶员守则,驾驶员应该反复检查核对航线是否正确,可事实
上这种错误却常常发生。在007航班被击落后不久,又有一架波音747客机,
在两个小时内偏离航线60海里后才发觉。一年后,又有一架飞越北极的西南
太平洋航空公司的飞机,在飞向欧洲的途中偏离航线近1000英里,待到驾驶
… Page 488…
员发现问题,飞机深入苏联领空,已收不到任何无线电导航的信号了。但由
于有这次惨重的教训,苏军没有出动飞机将它击落。
不管怎么说,韩国007航班在离开安科雷奇不到4个小时,便偏离了正
常航线。起先只是几度之差,以后飞机往斜刺里猛冲,竟远离R20航路500
公里,进入苏联境内,先飞越堪察加半岛,后又飞经鄂霍次克海的库页岛。
9月1日东京时间零点51分,苏联堪察加半岛上的警戒雷达,就捕捉到
穿过白令海朝苏联领空飞来的这架来历不明的飞机。防空指挥所认为它是一
架侦察机,立即命令岛上基地的8架米格一23和苏霍伊SU一15战斗机升空
拦截。但此时苏防空雷达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地面人员无法正常指挥,3组
苏联最先进的战斗机在茫茫夜空中未能找到“入侵者”。于是,驻堪察加的
苏军便向库页岛发出警报。
18分钟后,库页岛上的雷达发现了这架飞机。从该岛南端萨哈斯克机场
上再次紧急起飞6架米格—23和苏霍伊SU—15战斗机。雷达兵发现这架飞
机似乎毫无觉察,依旧没有改变航向,如果不加拦截,那么它将会很快穿过
库页岛,直飞苏联本土海参威,那里是拥有820艘舰艇的苏联太平洋舰队司
令部所在地。
苏联防空部队指挥所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因为这架偏离航向的韩国客
机飞越的地区,都是苏联军事上高度保密的地区。堪察加半岛拥有苏联战略
导弹试验设施,也是“逆火”式战略轰炸机的基地。半岛东岸还是苏联核潜
艇的重要基地,有90艘核潜艇在此出入。另外,苏联将在9月份试验旨在与
美国抗衡的SSX24、PL5两种新导弹,而堪察加半岛周围是导弹溅落地点。因
此,美国装有高分辨摄影设备与雷达的RC一135侦察机频频闯入这一地区上
空,企图监测苏联的导弹试验。
就在007航班深入苏联领空的同时,堪察加的苏军雷达正在追踪附近一
架RC一135侦察机,他们起先把007客机看作是它的加油机,后来见它往南
直飞而去,便认定它是另一架RC一135侦察机。这时,真正的RC一135侦
察机与它相距150公里。
当地面雷达将连续跟踪这架来历不明飞机的情况,报告防空指挥所时,
指挥官们也觉得纳闷,该机大摇大摆长驱直入苏联领空达两个多小时,似乎
有点不可思议,但他们只是草草地询问了苏联民航交通管制局,答复是此刻
没有民航机在此地飞行,他们也就不再追问了。
东京时间3点零5分,苏军中校奥西波维奇驾驶的苏霍伊SU一15战斗
机最先发现“入侵”的飞机,他向地面指挥所报告:“我发现了目标。”随
后的几分钟,奥西波维奇一直紧跟在韩国客机后面跟踪观察。他向地面报告:
“目标的标志灯和闪光灯是亮着的。我正跟在它后面。怎么办?”
一般而言,“入侵者”肯定熄灯潜行,但中校却报告说目标灯火通明,
颇有点招摇过市的模样。地面指挥员不禁有些吃惊但又不以为然,他命令奥
西波维奇用识别敌我的无线电应答器与这架飞机联系。只有苏联飞机才能对
战斗机发出信号有所反应,韩国民航机显然不可能携带应答设备,更不可能
回答信号。于是,奥西波维奇又报告:“目标对敌我识别器毫无反应。”地
面指挥官似乎下了决心:“目标已侵犯我领空,消灭它!”
奥西波维奇接着报告:“一切准备就绪!我已打开导弹发射系统开关!”
他刚要开火,耳机里忽又传来新的命令:“先发射警告弹!”中校飞行员感
到很为难,机上装的都是穿甲弹,没有曳光弹,黑暗中有谁能看见它们呢?
… Page 489…
无奈,他只好连续射出4梭子,约200余发穿甲子弹,这显然毫无用处。
可怜的无辜旅客对于即将飞来的横祸一无所知。这时候,客舱里的 14
名空中小姐已经开始为醒来的旅客送早点了。郑炳寅机长也不知道大难临
头。他似乎感到飞机要晚点,便在3点15分呼叫东京控制塔,请求稍稍爬高
到35000英尺再继续飞行。3点22分,东京控制塔同意了他的请求。与此同
时,日本的雷达已经测到这架韩国客机的位置,是在北海道以南185公里,
而不是像郑炳寅机长这时向东京报告的那样位于北海道以北185公里。东京
控制塔开始意识到这架韩国客机有点偏离航向了,可是,已经晚了。
007航班为准备升高,将速度放慢到每小时400公里,使得一直跟踪的
苏霍伊SU一15战斗机突然超前。奥西波维奇便认定“入侵者”已经看到他
的飞机,并开始采取狡猾的规避动作,企图甩掉他的跟踪。这使地面指挥官
更坚决地发出“消灭目标”的命令。
在007航班飞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客机和它的追踪者都出现在日本军
用电子监听站的雷达屏幕上,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场空中截击演习。而且监听
站也截录了苏联这架战斗机与地面指挥所的俄语无线电通讯。
这时,007客机已经飞越库页岛西岸,朝西南方向飞去,重新进入国际
空域。苏联防空指挥所觉得马上要错失良机。尽管他们一直未能证实这架飞
机负有侦察使命,但时间已变成最重要的因素,机不可失,必须抢在目标逃
离苏联领空前把它击落,以示惩罚。于是最后下达了摧毁“入侵者”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