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煮酒说水浒-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梁山为何只有一百零八将
  梁山一百零八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人们在谈论《水浒》时,也常会问:“梁山为何不能有一百零七将,或一百零九将或再多一点将呢?”产生这样的疑问不是没有道理的。梁山的开山大王王伦,由于德行不好,嫉贤妒能,把梁山据为己有,拒众好汉于山门外,最后被林冲杀了,死有余辜。不让他留在梁山好汉的行列之中,读者也想得通。梁山义军的首任领袖晁盖“做事宽宏,疏财仗义”,深得江湖好汉爱戴。上山不久的举措就深得人心,把打劫得来的生辰纲及自家私人财物赏赐给山上兄弟;做了寨主之后,打劫的财物,一半收储在库,一半同样分给众人,使梁山上下“交情浑似股肱,义气如同骨肉”。梁山事业兴旺发达,天下豪杰蜂拥而至,确实是一位合适的领头人。就这么一位梁山事业的开拓者,作者却让他在攻打曾头市时,被曾家教师爷史文恭毒箭射中,一命归西;还有韩伯龙,他诚心诚意要上梁山,追随众好汉,先投奔朱贵酒店,请朱贵引荐。当时因宋江生背疮,又忙于战事,不便见面,被朱贵暂时安排在梁山附近开酒店,伺机上山。李逵偷偷上山,在他店里白吃白喝不给钱,就因为韩伯龙说了句自己是梁山好汉,本钱是宋江哥哥的,又没干什么坏事,无缘无故让作者派李逵将他杀了。而此时梁山并未凑足一百零八条好汉。李逵杀了韩伯龙后,遇上没面目焦挺,挨了别人的打,最后还邀人家上山,而就是不让韩伯龙留在梁山之上,这也的确叫人有些想不通。
  梁山好汉为什么只能是一百零八个,而不能有一百零七或一百零九个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三点:
  其一是素材的影响。《水浒》成书前,水浒故事从南宋开始就在民间流传,它经历了民间传说、话本、杂剧及文人加工成为小说这几个阶段,前后近三百年时间,最后才形成《水浒》一书。水浒英雄,由《宋史》中记载的“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为基础,增加了元杂剧水浒戏,如《黑旋风双献功》、《燕青搏鱼》、《李逵负荆》,这加起来就是一百零八这个数。以前的水浒故事就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唱的,《水浒》当然也延续了这个说法,很自然地保留了一百零八这个数字。
  其二是遵循旧俗。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中国的很多旧俗都离不开一百零八这个数。例如:江苏苏州寒山寺大年除夕钟声敲一百零八下;和尚的佛珠是一百零八粒;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个气候,合起来也是一百零八数;佛教说人生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念佛要念一百零八遍;甚至连贡品也离不开这个数字。比如康熙十三年题准:每年节,科尔沁等十旗进贡的羊是一百零八只,乳酒一百零八瓶;还有就连有名的中华大餐——满汉全席,上的菜肴也是一百零八种;古迹名胜中还有青铜峡的一百零八塔,等等。
  其三是作者的反叛精神。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其中天罡星三十六人,地煞星七十二人。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恰好都是九的倍数,按过去的“阴阳”说法:奇数是阳,偶数是阴,而九又是阳数之最,称为“极阳数”。《易经》上说:“九”含有除旧迎新、吉祥如意的意思;再者“九”这个数,在古代又常为天子专用,象征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天子”,阳之最。《水浒》的作者将梁山好汉定为一百零八这个“九”的倍数,享受“阳之最”这样的待遇,也反映出作者对这些造反精神的推崇,表现出作者的反叛精神。
  11、梁山上为何没赵姓
  在《水浒》所写的725个人物当中,姓赵的有13人。他们是:当朝风流天子宋徽宗赵佶、宰相赵哲、谏议大夫赵拆、监战官赵安抚、纳金翠莲的雁门县富户赵员外、押送杨志的公差赵虎、阳谷县开纸马铺的赵仲铭、捉宋江的郓城县都头赵能和赵得、田虎的部下赵能、方腊的部下赵毅、童贯的部下赵潭及东京名妓赵元奴之赵母等等,人可谓不少。宋朝的第一大姓就是赵,赵姓可说是国姓,《水浒》的作者应该是很清楚的。然而在水泊梁山之上,一百零八将的77个姓氏之中,作者宁愿有7个姓李的:李逵、李俊、李应、李立、李云、李忠、李衮;4个姓朱的:朱仝、朱武、朱富、朱贵;4个姓张的:张清、张青、张横、张顺;4个姓杨的:杨志、杨雄、杨林、杨春;也不让一位好汉姓赵,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怪事。
  《百家姓》据说是宋朝初年原吴越国无名氏所编。因当时的天子是赵匡胤,赵姓便成了国姓,列为第一。因编者是吴越国人,吴越国王就是那位强弩射潮的钱镠,故钱姓放在第二。第三至第八位据说是后妃们的姓,当然也要列在前面,依次排列,无所争议。然而,《水浒》的作者偏偏藐视这些,一百零八将中的帝子龙孙却是姓柴,是周代世宗柴荣的后代、家有誓书铁券的柴进;有古代重臣的后代、后汉三国时关羽的嫡派子孙关胜;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杨志;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呼延灼;富豪有独龙冈大财主李应、河北大名府“第一等长者”卢俊义等等。诸此种种,但作者偏不让他们姓赵。第七十一回梁山英雄排座次后,作者写了一篇赞词,开头两句是“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可是这一家异姓中,独无赵家,这难道是偶然的疏漏还是巧合呢?事实上,这是作者有心安排的。“黑旋风扯诏谤徽宗”一回书中,李逵就公开声明:“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这很明显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借用李逵这个粗人,没文化的人说出这没文化的话来,大有调侃之意,也具有喜剧意味,令读者为之一笑,其实作者的潜台词就是要用宋姓代替赵姓。
  文学作品中人物姓氏的选择,并不是作家信手拈来,而是有意安排的。一百零八将中没有赵姓,正反映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反映了对重用奸佞、误国害民的赵氏王朝的极大不满。故不愿让梁山英雄与他们同姓同祖,玷污清白。
  但是也有些研究者不同意此说,他们认为梁山好汉中之所以没有赵姓,是因为受《大宋宣和遗事》的影响。因为《水浒》中的故事很多都是从《大宋宣和遗事》中移植、演义过来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列举了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人的绰号及姓名,这三十六人之中就没有赵姓,所以七十二地煞中就不宜塞进一个赵姓;再说梁山上的这些好汉,上山后都是“强盗”,在“强盗”中安排一个赵姓,有辱国姓。出于对国姓的尊重,作者才有意不安排的。我认为这个说法没有道理。如果说三十六人中没姓赵的,七十二地煞中就不会塞进一个赵姓,那么我们能否这样理解:凡三十六人中没有的姓氏,在七十二地煞中就不宜出现,或者说七十二地煞中的姓氏必须是三十六人中有的。一言而喻,这种说法太武断。至于说“强盗”中安排一个赵姓就有辱国姓,则更难说得通了:难道在田虎手下的赵能、方腊手下的赵毅这些“反贼”和妓女赵元奴都安排为赵姓,这就是尊重国姓吗?所以我认为:在梁山好汉中没有赵姓英雄,只能是作者有意安排的。
  12、王进老娘旅途为何患病
  王进乃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出身,出身微贱,拿高俅的话来说:“你爷是街上使花棒卖药的”。因病在家,半月“见有患病状在官”,也就是说已经办了正式请病假的手续。这说明其处事谨慎、循规蹈矩,就因为高俅新官上任,王进因病未去参拜,被高俅认为是“推病在家”,立即差人“捉拿王进”并“喝令左右教拿下王进”,“加力与我打这厮!”高俅为何发如此大的淫威呢?王进道出其中原因:高俅曾经被王进之父“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有此之仇,他今日发迹,得做殿帅府太尉,正待要报仇”。现在王进又突然变成了高俅的部下,那不正好吗?无奈之下,王进只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五更天色未明,王进便带着老母亲离开东京,去投奔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但是在王进到达史家庄第二天,王进的老娘突然病倒了,得了什么病呢?王进说是“心疼病发”。为何发病?王进说是“鞍马劳倦”。
  其实,王进说的“鞍马劳倦”,只是得病的原因之一。王进老娘得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不妨回过头来,根据《水浒》中的有关情节来谈谈这个病及其病因。
  王进老娘得的这个“心疼病”,其实就是胃病。理由有三:一是古人认为心在胸正中,故有平日生活中“把心放在正中”之说;二是中医书上所说心口痛即是胃痛,这是外证;另外,《水浒》中交代王进老娘得病的细节,也提供了内证。《水浒》这一回的回目是“王教头私走延安府”。既是私走,就是被迫潜逃,又怕高俅派人追捕,精神处在高度紧张,心内愁思郁积,外急内忧,这是致病的一个原因。母子二人“自离了东京,免不了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在路一月有余”,这几句虽是一笔带过了一个多月的旅途生活,但却也道出了一系列致病的原因。“免不了饥餐渴饮”,说明饮食无规律,饱一餐、饿一餐、渴一餐,使肠胃不能正常运动;而当时的时令又是阴历三月天气,一个六旬的老人“夜住晓行”,这就免不了在旅途中备受风寒,加上一个多月的鞍马生活,肠胃一直处在颠簸状况,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到达史家庄后,史太公热情款待。先温了热酒、搬出了牛肉菜蔬。史太公又亲自陪酒,劝饮了六七杯酒,又吃了饭,才引王进母子到客房中安歇。这次热情的招待也是王进老娘致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书上写道:因离延安府不远,“母子二人欢喜,在路上不觉错过了宿头,走了这一晚,不遇着一处村坊”错过了宿处。既然如此,也说明是饿了一夜。到了史家庄一顿热酒,热酒刺激着空腹,造成了胃痉挛。中医书上曰:“病日大多由于纵恣口腹,饮食不定,或饮热酒,或食生冷;或忧思郁结,日积月累,致脾胃中和之气升降失常,脾胃为肝木所克,气机淤滞,遂成本病。”
  人到中年,消化器官也会发生老化的现象。它可以反映在脏器外形的萎缩,重量减轻,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道动力的减退等方面。尽管有上述种种生理性的变化,但应付一般日常消化所需要的各种消化液的分泌以及传送食物和残渣所需要的胃肠运动都还是能满足基本需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她的储备应急能力有限,往往经不起额外的负担和打击,包括精神上的过度兴奋和抑郁、饮食或药物方面的过度刺激,甚至一般的伤风感冒或感染都可能导致老年人产生一系列的消化症状,而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
  由此观之,王进老娘的“心疼病”,是由于旅途忧思淤积、饮食无规律、外感内寒、鞍马劳累产生、热酒刺激促成的胃病。
  13、阮氏三雄还有兄弟吗(1)
  每次看《水浒》,读到“吴学究三阮撞筹”一回时,老有个疑窦:阮氏三雄到底有兄弟几个?既有小二、小五、小七,那就也应该有小一、小三、小四和小六。往下读下去,总想在字里行间找出答案。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疑窦却一直没有解开。最后自然而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水浒》的作者漏掉了。
  最近读了几篇有关三阮的民间传说,虽然说法不一,但是对于弥补《水浒》的这个遗漏还是有所裨益的。一个传说提到:山东省梁山县银山公社的石庙村,即当年的石碣村。村东有个四坟坑,当地老乡讲述,这就是阮氏另四位兄弟的埋葬地。老乡们说,阮氏兄弟原是七人,以打鱼为生,又具有豪侠的性格。兄弟七人不堪渔霸的残酷剥削和官府的横征暴敛,联合众渔民进行反抗。结果遭到官府、渔霸的镇压。于是他们铤而走险,抗官府、杀渔霸、劫富济贫,同前来清剿的官兵展开对抗。在一次鏖战中,七兄弟中四人战死,只有小二、小五和小七逃脱。事后,渔民们便把牺牲的阮氏四兄弟葬在四坟坑里。这个传说的可信程度还是有的,不过却有一个疑点:虽有四兄弟战死,那三个活口,官兵是绝对不会放过的,会时时前来缉拿的。后来这三兄弟又怎能在石碣村待下去,直到吴用撞筹才上梁山呢?
  另一个传说曰:阮氏三雄原是一胎所生的孪生兄弟。母亲早丧,家境贫寒,长到十几岁还没取个名字。一次老父患病,听郎中说要吃一种叫“泥里钻”的鲇鱼才能治好。三个儿子听说此事,冒着严寒,潜入水底各摸来一条鲇鱼。阮老汉要三个儿子将鱼都称一称。结果是一条二斤,一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