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丽与哀愁-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政军三大权力全部掌控在蒋介石父子的手上,国民党当局可说稳如泰山。然而,宋美龄的权力空间在哪儿?    
    无疑,上述各式各样的流言,多数是欠缺实证的,事实上,宋美龄从1948、1949年间,先后在丈夫蒋介石要求之下,二度赴美向美国说明蒋政府的内政态度,并且要求美国给予更多的实质援助,由于国际政治的现实瞬息万变,宋美龄一连碰了好几个软钉子,这是她协助政府推动对美国“外交”以来,受到的最严重的几次挫折,她在对美国政府的“外交”努力上,毫无所获,她的丈夫蒋介石却在另一个战场上,被共产党打得兵败如山倒。挫败感深深刺痛了这位从未失败过的“第一夫人”,这种深入骨髓的挫折感,在她几次的讲演中,可以看出一些轨迹。    
    夫妻不约而同地在不同的领域中,遭逢空前的挫败,对长期以来不可一世的蒋介石夫妇来说,这是多么不易调适的残酷现实!    
    当然,蒋介石周围的人都很明白,蒋介石是离不开宋美龄的,在二次大战的时候,蒋介石靠宋美龄和美国人周旋;如今,国民党退居台湾这个弹丸小岛,正如同蒋介石说的“退无死所”了,只有稳住台湾,才能再进而谈“反攻大陆”。因此,国民党当局对美国的依赖,是与日俱增的,只要国民党当局还存在,就要仰赖美国在军事、政治上的支持,而这正是宋美龄可以大大发挥的地方。    
    趁蒋经国尚未全面接班前,台湾对美国关系的维系,诚如蒋介石的生命脐带,只要蒋介石不能摆脱这一生命脐带,宋美龄在国民党政府当中,除了因为是“第一夫人”的缘故,凭着孔宋家族在当时美国政府中的丰沛人脉,宋美龄势必仍将扮演如同过去一样举足轻重的角色。


下篇Ⅰ “我将再起”?第一章 凄惨归来,夫妻残照(2)

    1。1 大权旁落,一叶知秋    
    宋美龄可能从来没有认真评估过,当她1950年元月,从美国搭机到台湾的那一刻起,她的四周就充满了各种危机。一把野火正在她的身边燃烧。但是,也许这正是她幸运的地方,这把野火竟从来不曾延及其身,而是把一些被外界视为“留美派”的军政首领,烧得片甲不留。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宋美龄是留美派在权力核心的主要代表,留美派大将祸延及身,而且一个接一个遭到蒋经国的整肃,宋美龄的地位日益危急,不论蒋经国的箭头是不是对准他的继母,宋美龄难以恢复抗战以来那种不可一世的无上荣耀,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1。2 损兵折将,帐下空虚    
    在吴国桢担任台湾省“主席”时,许多人猜测,这一定是宋美龄极力主张的结果,即使有许多证据显示,吴国桢当年能够出任台湾省“主席”,和那时美国政府的态度,以及主张积极干预台湾的政局,实更有绝对之关系。从美国人的利益出发,找一些有美国出身背景,而且在思想观念上较具“民主素养”的留美人士,到蒋介石的政府里面,做改革工作,此乃绝对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1952年的复活节,吴国桢夫妇由日月潭下山,一路上阴雨路滑,原来为吴开车的司机却突然不见了,只有改请一位包姓司机驾驶,并带着汽车技工一名,加上吴的副官一共5个人同车。本来,吴国桢夫妇为了怕旅途太长,误了吃饭时间,就带了一些三明治,供误餐时食用,没想到走到台中附近的时候,吴国桢夫人因不耐久饿突然闹胃痛,临时决定到一家饭馆先去吃晚饭再说。    
    吃完饭下楼,发现司机和汽车技工在交头接耳,表情奇特。吴国桢初觉有异,但还不知何故,有人告诉他实情,才知道有人竟然把吴主席座车的前轮螺丝给扭松了。难怪刚才有方向盘抖动的情况,加上原本的司机无故开溜,这明显是有人蓄意谋害吴国桢夫妇。    
    谁有这样大的胆子,敢谋害堂堂台湾省“主席”,如果此事确系预谋,此人必然要向天借胆子,才有办法出此下策。后来,许多人猜测吴案幕后指使人,就是当时苦心孤诣、积极部署接班大局,并且和情报单位关系日渐密切的蒋经国。    
    各种迹象显示,吴国桢的省“主席”是干不下去了,1953年3月,吴国桢向蒋介石请辞。5月24日,率同夫人离台赴美定居。当时,陈诚和蒋经国,都到机场送行。    
    在当时人的眼光中,吴国桢是“垮了”,而隔年的2月,忽然又爆发了所谓的“非法套汇”案,吴国桢硬是被当局抹黑成一个贪官,吴因而和国民党当局隔海打了一场笔墨官司。    
    吴国桢案之外,孙立人案是当时另一个受注目的大案。    
    1955年的6月中旬,国民党高层的空气空前紧张,比较敏感的政坛人士发现,军方上层似乎出现了极不寻常的怪象。因为,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当时为“总统府参军长”的孙立人,突然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从公开场合中消失了。    
    台湾当时军方内部许多人为此议论纷纷了2个多月,还是没有任何有关孙立人下落的消息,一直到当年的8月,也就是孙立人“失踪”之后的2个月,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体,首先透露了孙立人“兵变”事件的消息。可是,因为这则消息是来自外电报导,台湾本地人根本无法得悉这个消息,只是有较多消息渠道的高层人士,对此稍稍有了大略上的认识。    
    由于外国舆论的不断询问,蒋介石“政府”感受到来自国际间的压力,于是才在8月3日,陆续就孙案发表了一些消息。这时,台湾本地居民才知道,又有一个“匪谍案”发生了。原来,孙立人也是“匪谍”。但是,民众并不清楚,其实这又是当局蓄意构陷的一个冤案。    
    究竟孙立人案是怎么回事呢?当时当局的“精心设计”是这样的:    
    孙立人有一个部下,名叫郭廷亮,大陆时期孙任税警团长时,郭是中尉排长,那时郭曾“为共匪工作”。“潜伏”到台湾来以后,郭于1954年“受中共的任务”,利用和孙立人多年的交情,在部队中联络了少尉级军官100多人,预备在适当时机发动“兵谏”。当局的调查报告并诬指孙立人,自“陆军总司令”调为“总统府参军长”时,曾经令陆总部督训组副组长于新民,要他造册,把各军师团单位的联络人送给孙立人。调查说,孙立人曾在1954年8月和10月,两度召见郭廷亮,以了解联络进度情况,郭却利用孙立人对他的信用,打算在1955年5月随蒋介石前往部队检阅的时机,造成事变,做出颠覆“政府”的事情来。    
    就在这样莫须有的罪名下,孙立人便一如当年张学良那样,遭蒋介石当局的软禁,一直到蒋经国去世之后,孙立人才在半平反的状态下,恢复自由身。    
    根据当年和日后国内外新闻媒体和评论家的分析,孙立人事件的发生,至少有下列几种原因:    
    第一,孙立人和美国方面的过分接近,以及蒋介石的赏识,黄埔系正统出身的军事将领对他严重不满,极欲去之而后快。    
    第二,孙立人极力反对军中设立政工人员编制,并极力主张“军队国家化”,强烈抵制蒋经国把政工组织介入军队的计划,这一点,他和当时美军顾问团的团长蔡斯的主张一致,导致蒋经国等人对他极为不满。    
    至此,美国在蒋介石“政府”中,一个原来是“行政”系统的主力——吴国桢,一个则是军队系统的巨头孙立人,在短短的4年内,全部遭蒋经国幕后主导的情报系统成功地整肃清除。    
    留美派的健将,一个接一个被当局铲除,固然并未直接危及宋美龄。但是,这些案子显示了一个意义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国民党内部恶斗的实质,已经把宋美龄要恢复昔日光彩夺目的梦想彻底粉碎,即使宋美龄本人对这一梦想可能也并不热衷。    
    一文一武的“夫人派”大将,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人诬陷后,逐出舞台。此外,像财经系统的文官尹仲容(原属于孔祥熙系统,后来向宋美龄靠拢,对宋氏唯命是从)、徐柏园等人,都被蒋经国以各种怪异而阴狠的手法逐出权力核心,其中尤其以徐柏园硬被人莫名其妙地诬栽上所谓“青果合作社馈赠金碗”案,最受当时一般人的注目。    
    而所有的“夫人派”人马中,最倒楣的一个人就是已故驻美国“大使”叶公超。    
    以往外面的说法,都说叶公超是因为理念和上面的人(当然是指蒋介石)不合,所以黯然下台。可是,根据极为可靠的消息来源指出,叶公超的下台,根本和当年他的“外交”理念或是作为无关,而是和“太子系”人马故设陷阱谋害有关,而这个谋害事件,外人乍听之下,可能根本不能相信,可是,这却是叶公超下台的幕后真正原因。    
    据指出,叶公超有一回和“大使馆”里的一些部属聚餐,酒酣耳热之际,他信口就讲了几句话,其中提到了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他直接用“老蒋”、“小蒋”在背后称呼。讲这话的时候,他是谈笑风生,不当那么一回事,谁知这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过了几天,叶公超就莫名其妙被整下来了。叶百思不得其解。据一位参与蒋介石机密的人士透露,他亲眼看过一封用红色公文夹封存好的文件,上面的署名是一位“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馆”卢姓武官,他在这封致蒋经国的密件中说,叶公超对蒋介石和经国先生背后不敬,并且语带玄机、多所讥讽,恐有二心,希望上级多多考核叶公超的言行。    
    蒋经国本来对留美派的人,心存芥蒂,好容易抓到一个把柄,能放弃此一可以大作文章的机会吗?立刻把这封告密信,原件送给他老子看,蒋介石一看,乖乖!我平素待你叶公超情义深厚,凭什么你叶公超竟然对我如此猖狂无礼?    
    就这么一封秘密参劾的告状信,叶公超就如此下台了。据说,叶公超当时根本不晓得自己是什么地方做错了,他绝对想不到,他不过和当时一般蒋家奴仆同样,在背后开开老板的玩笑,一句稀松平常的玩笑话,就被诬指为不忠,从此摘去乌纱帽。


下篇Ⅰ “我将再起”?第一章 凄惨归来,夫妻残照(3)

        
    1。3 老美作梗,反攻无望    
    蒋介石到了台湾之后,他明显地发现自己原先领导的“政府”,在实质上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尾巴。为了确保美援的源源不绝,蒋介石对美国人的妥协,已经到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地步:白宫的间谍无所不在,美国人的外交压力如影随形,共产党给台湾带来的是军事上的草木皆兵,而老美给蒋介石带来的却是直接对他“政权”的威胁。蒋氏父子担心老美的中央情报局随时有可能以军事政变,来搞垮他的统治机器,因而,蒋家父子在50年代,与其说是在全力准备反攻大陆,不如说是在和美国人进行一场保卫“政权”的殊死战。    
    在这样充满了矛盾情结的过程中,蒋介石以他的太太宋美龄作为拉拢美国人的主力,而在面对美国人的情报渗透过程中,则是以他的儿子蒋经国作为前敌指挥员。    
    这便是50年代以至80年代止,台湾和美国关系的一个主要矛盾对立面情境。而宋美龄在这样的一个矛盾对立面中,扮演的当然是一个充满工具性的角色,此乃是不用多言的。    
    资深记者张广基,在他的回忆时透露,1954年的9月3日,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国民党控制的金门岛炮击。6天之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台北。根据当时的局势研判,杜勒斯来台湾的目的,就是要和蒋介石谈判关于《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有关事宜。当时,美国的立场非常清楚,便是这项条约有关的“共同防御”范围地区,美国人倾向仅限于台湾本岛,而不涵盖邻近大陆的岛,可是,蒋介石却希望美国人协助防守的区域,要包括所有当时国民党部队驻守的地点。    
    张广基在他的回忆中叙述了杜勒斯当时来台会见蒋介石的一幕尴尬情景:“……新闻局将外籍记者分为两批,外地来的记者华特斯及宾汉先于杜勒斯到达,与先总统会晤于前门处时先行拍照,室内不准拍照。我与王小亭俟杜勒斯离去,先总统送出时再行拍照。后来先总统并未送出,只见杜勒斯由蓝钦黍陪同匆匆登车离去,结果我们两人什么也没拍到,只好由新闻局交涉向先拍到的人分摊。事后与侍从人员谈起,才知道起先还谈得融洽,后来先总统脸色不对了,只见夫人委婉的以上海话解说,最后先总统站起来,也未向杜勒斯打招呼,即转往室内云云。”(见张广基著《我们是从炮火中走过来的》一文,原载于台湾《中央日报》1988年10月10日,第15版)    
    早在19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