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秉杰(文学评论家):老百姓把生活叫作“过日子”,“过日子”推广到无人称或泛人称便是岁月流逝,再上升到某种“宏大叙事”就是历史演变。这一切都并不神秘和统统可以包含在倪萍的书中。这是一本关于名人的书,“名人”的产生与消逝本身已是历史演变所留下的印迹、标记或界面。这也是一本关于女人的书, “女人”的生活与遭际又是一个时代与社会最内层的与牵连广泛的说明。把书命名为《日子》就是下决心与读者作一次具体而又周详、诚恳而又实在的对话,一下子拉近了和众人的距离。
我感到,这本书的特色并不在于通常的名人传记,一种凭藉了职业便利、职业优势的写作。虽然我相信有许多年青的朋友会喜欢阅读书中倪萍根据自己的主持人经历而提供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内容的。更何况提供这些内容的主持人还是有个性倾向的,有灵性眼光的,有情性流露的。但更主要的和富于文学意味的部分却属于书中自我内心的发掘,灵魂的袒露,情感的倾诉,“日子”的品味,它开辟了一条每一个人都能进入的最广大的心灵的通道。这才进入了文学的范畴。
我最喜欢的是《日子》的前一百页和后一百页。最好的东西常能最自然地衔接起来。要探寻“成长”的秘密吗?对于倪萍来说,成长的秘密也许早在她十几岁在水门口时就已全部包孕在其生命之中了。要寻求人生的答案吗?答案便在名人与普通人往复交织所构的生活的漩涡之中。从普通人变成“名人”是一种飞跃,一种时代所创造的机遇;从“名人”回归到普通人更是一种升华,一种人类朴素、真挚天性的流露。
首先倪萍文学写作的贡献是打破偶像,还一个全面、完整、真人的形象。于是,放弃主持人总是要“指引”别人的眼光,让一切的叙述,呢喃细语、忧思欢乐,都变成为心与心的交流、理解与共鸣。于是,“日子”转化为生命的燃烧。认识你自己,才能真正地认识别人;但了解别人,也帮助你认识自己。这就是进入另一个人的《日子》的价值。
世外美髯公
风光旖旎的采尔湖可谓人间仙境。湖边山上有一个神仙生活的地方,这地方有位奇人,叫做弗里茨。弗里茨像童话里的人物。头大身短,膀肥腰圆,从又硬又宽的皮带上边鼓出一个啤酒肚,两条腿好似两根粗木桩,拳头大得像外边套了个拳套。最精彩的是他银色的大胡子,又大又松又软又密,如果一只小甲虫贪图舒服钻进去,保管一个小时爬不出来。大胡子是他的骄傲。他就凭着这大胡子,去年在意大利的国际美髯公比赛中抱得一个亮晃晃的大奖杯回来。
最吸引我的还不是他那绝世的胡子,而是这罕见的仙境,还有在这里他营造的伐木工人博物馆。
当我的向导弗莱第把车子开到他的山上时,我被这里的风景惊呆了。远处是蓝天、云彩和雪山,靠近一些是碧湖、白帆和小村庄,脚下是森林、草原和野花。鲜艳,纯洁,透明,宁静,也只有在童话或神话里才有这样的画面。弗里茨就站在这
画面里,一握手就把我们拉了进去。
更奇异的景象展现在我面前———
首先是几间粗糙的木屋。屋内屋外琳琅满目挂着各式各样的锯。最长的锯近三米,小的不过几公分。抬头一看,连屋内天花板上也全是锯。有锯树的,也有锯冰的,锯兽肉的。当弗里茨说他这里有1800多种锯,我感觉全世界的锯全在这儿了。在人们没有发明锯之前,就用斧头对付坚硬又粗大的木头。他收藏的一把堪称始祖的锯至少有1700年的锯龄,上边几乎看不见锯齿了。我想起我写过的一句话:
锯最终被木头磨平。
这把锯叫我想到没有牙的老爷爷。
我问他究竟什么原因,使他去收集如此浩瀚的藏品?
原来他父亲整整一辈子在森林伐木,死后留下许多工具。但现在人们的生活形态改变了,原先使用的工具不要了。这就使他产生一个奇思妙想:把这些老东西收集起来,再像博物馆那样展示出来,别让祖先的生活消失了。想到这里,他就干起
来。他不仅自己的劲头愈来愈大,来参观的老乡们也很有兴趣。主动把家中各种搁置不用的伐木工具,连伐木工人各种日常生活的用具也都拿来送给他。他就依照昔时在阿尔卑斯山上工作的伐木工人的生活方式,搭起一座三角形的小木屋。里边一
切布置都严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实。连爬山鞋和冰鞋放在哪里,酒壶挂在什么地方,煮饭是何种方法,都一丝不苟地摆放出来。所有的物品没有一件仿制品,全是真家伙。我对其中一把木锁,一件在屋内干活的小型的自动锯和一个可以升降的锅架,
很感兴趣。这些东西一下子就把古代山民们的智慧与文明十分生动地告诉我们。弗里茨看到我充满兴趣,他高兴极了,拉着我到屋外去看那些伐木工人使的大家伙。一把一半断在木头里的巨型的锯是他藏品中的“宝贝”。这片断锯深深锯进树木,
而且在折断之后又渐渐被蓬勃生长的木头紧紧包裹起来。这真是一个奇迹!他说这是在一千八百米山上的森林里发现的,至少有一千年!于是大自然的威严、森林的雄伟和伐木工人的艰辛,就令人震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时,弗里茨感到他使父亲、祖父以及这大山里祖先们的生活复活了。
历史的复原是一种复活。
他把父亲当年的老照片挂在这木屋里。他在小木屋中会感到,父亲也在屋里。
为了吸引人们来参观,他精心营造这一小片土地。他在草地上架上一块大树干,上边放一把两人拉的大锯,好让人们动手试试身手,感受一下伐木工人天天要付出的力量。他从山上木制的水槽引下清泉,注入一个水池中,水里养着许多鳟鱼,这也是唯有阿尔卑斯山上才能做到的事。他还在山崖边上放一张木桌,招待前来参观的客人一边饱览这里的湖光山色,一边吃肉喝酒,享受一下山民独有的风味。这里所吃到的熏肉、葡萄酒、白酒,还有加气的啤酒都是他自制的。他又拉着我去他住所的地下室,看他熏肉的厨房。告诉我怎样用锯末来熏肉。他很得意,因为只有伐木工人才更善于使用锯末。至于这里能喝到的冰镇的矿泉水则是纯天然的。山泉原本冰凉,泉水清冽沁人。人造的矿泉水怎么能与阿尔卑斯山的泉水相比?
他在房前屋后各处都栽满鲜花。此地山民的习惯是把各种颜色的花拼种一起,于是他所收藏的伐木工人的历史就绽放在这缤纷又芬芳的鲜花之中了。
健壮如牛的弗里茨原是一名开挖土机的工人。如今已经退休。他有些经济头脑。人们来到他这里参观是不收门票的,玩一玩和他照个相也一律免费。吃肉喝酒当然要付费。这些收入要作为他这个民间博物馆必不可少的经费。采尔湖是欧洲的旅游胜地,到这里来参观的游人也日日不绝。然而,山民朴实又豪爽,决不把客人付钱多少当作要紧的事。如今,他这个地方在采尔湖地区已经小有名气。不少人都知道,要想了解祖辈上伐木的故事,就得到弗里茨这儿来看一看,听一听。
弗里茨的美髯使他客串过一次电影。他给我看了一张剧照,很大一张的黑白照片上,一个蓄着飞瀑似的大胡须的老汉一脸严肃地站在森林里。我问他演的什么角色。他说是“森林保护神”。
他拿出一本纪念册,请我题词。我在他电影角色的称呼中加了两个字:“森林文化的保护神”。
解放日报
末日夏娃
前记
这是一部日记,准确的说是一部日记的续篇,或是一部未来日记。
马克·吐温在一九0六年出版的《夏娃日记》。下称《日记》),终于使世人穿过他惯常的个人眼花缭乱的机智,寻到了他近于木讷的纯朴的心灵本质。这缘故完全是由于夏娃。作家笔下的人物常常会反过来影响甚至改变作家自己。不管马克·吐温在夏娃身上融入多少他对世态人生敏锐的洞察,但还是被夏娃的圣洁纯真所感染,不觉间泄露了自己的心灵真实。然而,他只写了“创世纪”时代那几页,并没有涉笔于夏娃的未来,于是我心领神会并感谢马克·吐温先生——他似乎有意把这日记的未来部分留给我来写。尽管我至今仍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却动笔写起来。马克·吐温所写的是夏娃过去的日记,我写的则是夏娃未来的日记。这样,我的幸运是,看多了他的夏娃那份自在与欢愉;他的幸运则是,没有看多我的夏娃竟然如此困惑与绝望。其实,夏娃并不是谁写出来的。不是她生育了人,而是人创造的她。人类始终都在决定着自己的一切。它既然可以便一切诞生,就一定能使一切灭亡。
因此,从写作的意义上说,马克·吐温所写的是一部虚构的夏娃的日记;而我所写的则是一部真实的自己的日记。我常常不得不用自己的而非夏娃的口气说话,这一点读者一看自明。其原故仍然如上所述——我受了“我的夏娃”的感染。
本文由于要与马克·吐温的《日记》保持同一样式,也采用了插图方式。《日记》的插图画家莱勒年(Leser Ralph)颇为鲁迅先生推崇,我却无法把莱勒年从天堂里邀请回来。但我认为,与我同一国籍的画家张守义的插图,也同样的笔调动
人和意境深远。
——作者
星期三
起始的记忆是没有形象的。我好像从根深很深的什么地方升上来,一直升出地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天空中一排九个太阳。它们距离相等,从西南端一直排到东北端,气势非常壮观。然而并不光芒四射,就像九盏硕大无比的吸顶灯,又白又扁,光线柔和。当这光线照在我赤裸的身体上,就像盖上一层光滑透明的被子。我坐起来,闪亮的被子也随身而起,这感觉真是奇妙无比。可是我有点奇怪,阳光怎么不热呢?阳光的存在不就是靠那么一种晒人的感觉吗?于是,被子的美妙和舒适之感骤然消失。我想掀开被子逃出来。我发觉根本无法做到。因为我已经被这种异样的非常不适的光线所弥漫了。
浑浑噩噩中,我觉得好像以前什么时候也有过类似现在这种体验——人类先有“感觉”,再有“意识”,最后才是“精神”和“思想”。这是一个生的全过程。死的过程正好倒回去。因此,只有“精神和思想”的出现才算是人的完成。否则人
类永远会陷在杂沓的感觉和混沌的意识里。但是,“精神与思想”走到了极致之后,是否会迷失在更混杂的感觉与意识中?
从来没有谁能够回答人类,都是人类在自己回答自己。
今天正是这样!待我站起身来,出现在眼前的一切,使我所有的“精神与思想”都像黑压压站满树枝的受惊的鸟“哗啦”飞去,空空如也的脑袋里全是感觉的碎块和直愣愣的惊叹号——
我看不明白,正前方远远的大地上,堆积着那大片大片奇形怪状的块状物体是什么。是垃圾吗?可是最小的一块至少比五百个我还高。谁会创造如此庞大的垃圾呢?这些物体大多是黑色和紫色的,刀削一般光亮的平面或斜面,把天上众多的太
阳斑斓细碎地反射出来,乍看很像是那些太阳掉落下来跌得粉碎的景象。一种近于凝结的死寂的气息使这一切更加怪异。可是我的左边,完全是另一种风光。整个原野上横竖整齐地摆放着足有几万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银色的框架,看来是用来建造
高楼大厦的。框架里空荡荡,每个框架中间只有一个金属球儿,下边接连一个酷似弹簧的东西。它们在地上一刻不停地蹦跳着。这些弹簧球几好像很情绪化,有时显得很平稳,跳起来优雅又有节奏,完全可以跟着它的拍节唱歌;有时却变得兴奋高
亢激动勃发,胡蹦乱跳蹿出框架,一下一下地高高弹射向天空。在我看来,弹射的轨迹都是发泄性的线条。跟着我看到一个奇异得足以震惊人的场面,就是天上忽然浮现出一个极其浩大的嘴唇,足有二十公里长。唇缝部位是鲜艳夺目的湿漉漉的玫
瑰红色,唇边四周颜色渐淡,这嘴唇的感觉松软如烟,很像夕照燃烧的云霞。大嘴唇缓缓蠕动,好像要亲吻什么:伴随着蠕动,唇边四周云烟般的丝缕就像水草那样飘摆,唇绽中的液体似乎要流淌出来。突然这大嘴唇向下一拥,我感到整个大地都
为之震颤,还有一种要被这大嘴唇吞进去的感受,定睛再看,巨大的嘴唇居然不见了。它在天上隐没了。所有弹簧球儿都像撤了气那样疲软地散落在地上。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