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向诱导的方法,设问要巧妙,逻辑要严谨。既不露马脚,又要切中对方的要害。同时,设问还要存在明显的漏洞,叫对方有反驳的余地,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
莫泊桑《俊友》中的杜洛华,颇具社交手腕,他勾引女人也很有一套经验。在引诱年轻、天真、幼稚的苏珊爱上自己这个有妇之夫的过程中,他便运用了反向诱导法。
他首先对苏珊说:“唉,现在你就要结婚了,就要嫁给一个漂亮而没落的王孙公子,咱们以后就难得见面了。”其实苏珊连恋人也没有,根本谈不上结婚。此话无非是想刺激苏珊引起反驳,为自己创造机会。苏珊也从未提过要找“王孙公子”,他这样说是想让她说自己不找王孙公子,因为杜落华自己就不是王孙公子。这一招果然奏效。然后他进一步诱激:“我敢担保,不出6 个月,你就会自动上钩,成为侯爵夫人,公爵夫人,或者亲王夫人,那时候,你就会高高在上,瞧不起我了,小姐!”进一步刺激,引起苏珊的逆向反应:偏不找王孙公子。后一句则是刺激苏珊向他表示永远的友好、喜爱,以达到最终的占有。果然,苏珊又“中计”了,又是生气,又是发誓。
杜洛华仍不死心,冷笑道:“咱们走着瞧吧。”苏珊又怎堪忍受别人的轻视呢?自然逆杜的话而行。结果苏珊被杜洛华套住了。杜洛华使用一系列“反语”,把苏珊的择偶标准都集中到自己身上。这时,他才一语道破天机,问道:“你爱我吗?”苏珊尽管感到盾突,但回想自己所谈的观点、要求及誓言,“只好喃喃地说‘我答应你。’”
杜洛华利用反向诱导,像剥竹笋一样,层层去掉了对方可以反驳的理由,最后使对方不得不改变态度。
当然,杜洛华使用反向诱导的目的是不道德的,是不值得提倡的。但作为一种说服方式,反向诱导可以在高尚动机支配下使用,尤其是用于教育中,可以诱导对方说出原来不愿意承认的那部分事实,对方就能自然地说服自己,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请看下面一段对话:
妈妈:小明,快点起床,侍会儿要迟到了。
小明:我不想去学校,不想上课。
妈妈(耐心地):快点起来,迟到不好,老师会批评你的。
小明:他已经批评我了,我就是不去上课嘛。
妈妈:哦,老师昨天批评你了。
小明:他对我可凶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高声训我。
妈妈,是王老师吗?他怎么这样呢,让你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本来老师骂学生就是很不好的。对了,老师只批评你一个人吗?
小明:还有林琳。
妈妈:林琳成绩又好,又懂事,怎么也会挨批评,你们王老师也太不讲道理了吧。看来,我得去找找他,凭什么批评林琳和你。
小明(低声地):王老师还是有理由的,小测验我和林琳成绩最差。
妈妈,那王老师也不应该批评你们呀,偶然的一次小测验的成绩也不能证明什么。再说,你们是努力了的呀。
小明:我和林琳现在坐同桌,上课时我们总爱讲话。
这段对话中,妈妈非常巧妙地使用反向诱导法,让小明自己说明了自己。
如果妈妈在孩子说不去上课时,就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命令孩子去上课,肯定不能达到教育效果,有可能还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逃学,或者在课堂上同老师对着干。
十一、巧用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之一,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打比方”。恰当的比喻总是能准确地表达某种事理,给人以教益与启迪。在社交活动中,比喻更是一种与人沟通,说服对方的有力武器。
美国著名生涯教育专家RobertConklin 在他的《说服力》一书曾举过这样的例子来说明比喻的用途。
他列出了互相比较的两段话,让读者看看哪种说法,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其中有两段话是这样的:
第一段话,人们每天每天都在看相同单调的风景、他们每天走过昨天踏过的路,去做和昨天相同的工作。于是乎,他们错过了人生的很多景象。他们一条路走到底,无数个美丽如画的风景,辽没有来得及驻足欣赏,就被错过了。
第二段话则换了一种表述方法:一个少年走在人行道上,突然,一枚闪闪发光的铜市在他的脚下滚动,他马上拾起来,哦,是一个便士,他很开心,因为毫不费力就得到了钱。从此以后,这十少年每次出去,都是低着头,瞪大眼睛在地上找钱,于是,一生中,这个少年捡到了296 个1 便土的铜市,48 个5 美分的白铜币,19 个10 美分的银币,16 个25 美分的铜市,2 个50美分的银币,加上1 张皱皱巴巴的一美元的纸币,共计13 美元26 美分。可是,他真是白白地捡到这些钱么?他错过欣赏31369 个美丽夕照的机会,错过了观赏157 次绚丽耀眼的彩虹,成百上千个秋霜染红叶的火一样的美景,几千次天空漂浮着灿烂多姿的样云的机会。还有那小鸟啼飞,太阳熠熠生辉,以及行人的张张友好可亲的笑脸,都被抛弃了。在你的周围,为了日常琐碎的小事,放弃了人生乐趣的人有多少呢?
很明显,第二段活更能打动人心。由此可见,运用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道理娓娓道来,更能提高你的说服力。而且,这样具有说服力的语言会深深打动对方,会长久地留在他们心灵的最深处。
政治家们是非常善于利用比喻,来说明复杂的道理,来表现自己,来揭示问题的实质,来鼓舞民心。《大西洋宪章》签订之后,丘吉尔在会晤斯大林,向他介绍盟军反攻欧洲大陆的方向时,有一个著名的比喻:“我们在打鳄鱼的硬鼻子时,也要攻打它柔软的下腹部。”艾森豪威尔在任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时,在一次宴会中最后一个发言。前面的人都发表了长篇演说,轮到艾森豪威尔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每一篇演讲不管它写成书面的或其他形式,都应该有标点符号,今天晚上,我就是标点符号中的句号。”说罢,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也非常善于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教导学生,孔子在《为政》一篇中首句就运用了比喻,“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教育学生,为政必须实行德治。如果实行德治,就像北斗星一样,居于中间地位,所有的星座都拥戴它,围绕着它转动,听从它的指挥。苏格拉底回答学生关于什么时候能够像老师一样把知识学完的问题时,用一根木棍在沙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他指着小的那个圆圈说:
“这就是现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然后、他指着大的那个圆圈说:“这就是我所掌握的知识。”最后,他指着圆圈外面说:“除去这圆圈,外面的全是我们没有掌握的知识。你们说,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学完它?”学生们面面相觑,认识到知识是没有止境的。爱因斯坦在向普通人们讲述他的相对论时,也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这样说,当你同你亲爱的人在一起时,一个小时过去了,你却觉得好像过才了一分钟。但是,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寒风中时,只不过一分钟,你却感觉有一个小时那么漫长。这就是相对论。”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是爱用比喻手法,常常是妙语连珠,巧喻成串,把对方带人一个真、善、美的境界中。我国藏族的祝酒辞中就有这样优美而形象的比喻:“在这欢天喜地的吉日里,若没有神圣的颂词来祝愿,就像漂亮的衣服无领子,如骏马背上无鞍座,似孔雀身上无羽毛,像老人口中无格言。”
既然比喻在说服中有这么大的力量,人人都爱用比喻,那么,在社交中,怎样才能创造出好的比喻来打动对方,说服对方呢?下面将给你介绍几种比喻的技巧。
1。选好角度比喻按设喻方法不同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用一种或几种事物,通过一句或几句话来设喻的言喻;一种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来设喻的事喻。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你都必须选择好比喻的角度。设喻要力求新颖,不要重复使用,因为“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做的人是庸才,第三个这样做的人则是蠢才。”
2。要有针对性根据人们的职业、经历、爱好、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根据你所要达到的目的的不同,比喻应当具有针对性。如果不考虑针对性,那么你的比喻或者会让人觉得深奥难懂,或者会让人觉得而俗不堪。很难达到你预期的目的。
上海一○一厂新任厂长孙小兵在治厂中就有针对性地使用了比喻,他说:“我向职工们打了个‘方卿唱道情’的比喻。方卿是名‘落难’状元,不是落榜状元,‘落榜’状元是没有水平的。一○一厂是有水平的,但落难了,全厂职工要下决心改变这个厂,争一口气。。。一○一厂就好比处在悬崖峭壁上,掉下去就是万丈深渊,意味着死亡,死亡不属于一○一厂。职工们听后,都表示不愿让工厂死亡。一死亡我们就完了。不能死,就要跳过悬崖,跳过去就是成功,就是胜利。。一○一厂就像一块金子,被垃圾遮住了,金子要发出她的光辉,就得清除垃圾。”
3。具有幽默感比喻+幽默,能使比喻具有幽默的机智诙谐、含蓄深刻的特点,使说服更加有力。幽默的比喻中,喻体与本体之间除在比拟点上非常相似外,其他方面距离越大越容易产生出奇妙的幽默的效果。例如,在做人道理上,就有这样幽默的比喻,“当车铃忠告别人的时候,总不忘先敲打自己。”,“从嫉妒他人的镜子里,你会发现自己无能的影子。”台湾作家柏杨幽默地将婚姻比作一条船,“婚姻乃是一条空船,靠着两种东西为它压舱,一是爱情,一是子女,没有爱情而又没有子女的婚姻势必被风浪打翻,葬身海底;爱情和子女如果能同时都有,合力压住空舱,婚姻之船当然是一条快乐的船;如果不幸而不能两者俱全,只剩下一个、船就开始摇晃,界于沉与不沉之间。”
将婚姻比作船,本体和喻体之间唯一的相似点便是不稳定性,其他方面距离甚大,所以能产生出奇妙的幽默的效果。
第九章 学会拒绝——如何说“不”
俗话说:“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一个人说话的好坏,常常成为人们评价他素质高低的标准。比如,有人说起话来海阔天空,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人们会认为他肤浅;有人说话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人们会说他知识渊博。同样是说话,却能给人留下截然不同的印象,这说明说话的确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口才已成为一个人生活及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一个会说话的人,往往能够成为社交和事业上的宠儿,人们都愿意同他交往,机遇也往往更加偏爱他。反之,他就会到处碰壁,处处倒霉,仿佛人人都在与他作对。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发牢骚,说自己不会说话,不会阿谀奉承,不善溜须拍马,所以不招人喜欢,得不到领导器重。其实,他们的话只说对了一半,他们的失败固然与不会说话有关,但他们武断地把会说话归结为就是说好话,搞溜须拍马,却是不确切的。
生活中,当然免不了说些夸奖、恭维的话,但一味他说好话,便会让人反感。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也就是说,总说好话的人你就要当心,因为他很可能会对你有害。真正会说话的人并不是光对别人说好话,吹吹捧捧;相反,他们总是能够在适当的时候,采取灵活的方式,对别人进行规劝,指出别人的错误,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历史上,真正受人们景仰的是那些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的忠臣良将,而一些趋炎附势、谄媚逢迎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鄙夷和唾弃。而且,就交友而言,人们也不喜欢那些总是一味说好话的人,而是更喜欢坦诚相待的净友。陈毅就曾说过:“难得是净友,当面敢批评。”《论语·季氏》中也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可见,无论是交友也好,还是干事业也好,人们更需要那些对自己有帮助,敢于在自己面前指责自己过错,敢于说“不”的人。
况且,现代社会经济如此发达,商品交换无处不在,买卖双方始终离不开讨价还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谈判,敢于说不,懂得如何说不,便成为一个人急需具备的素质。
在人际交往中,你是否有过因不知如何拒绝别人而陷入困境的经历,比如,你急于出门办事,而一位来访者却跟你聊起来没完。尽管你心急如焚,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