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鸿章传-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进展之时,自然不能做出打击士气的事情来,所以,连慈禧太后看了这个奏折以后,态度
也迅速地转变了。                                                                
                                                                                
    何桂清这一案的关键,本在他为何由常州脱逃?如果这一点能有所辩解,则可以不死,
所以刑部审问时,他提出一份薛焕等人所具的公禀,请他退到苏州,以保饷源重地,证明他
本心并不打算弃地。事过境迁,当时是否有必要退至苏州?是非无从判断,同时这张公禀,
究竟真的出于当时,还是事后补具,以为卸责的余地,亦无从查究,因而朝廷特意降旨,命
现任两江总督曾国藩查核具奏。                                                    
                                                                                
    曾国藩身在两江,疮痍遍地,目击心伤,而且他带着兵负破敌的全责,亦不能不为士气
着想,因此,一向不大肯说题外之话的他,覆奏措词,如老吏断狱,犀利无比。          
                                                                                
    曾国藩的覆奏是这样说:“督抚权尊,由来已久,司道以下,承迎风旨,不敢违拒,若
此类者,无庸深究,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当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罪状,不必以
公禀有无为权衡。”                                                              
                                                                                
    这几句话精警绝伦,无人可驳。而在曾国藩覆奏未到以前,救何桂清的祁隽藻等人,费
尽九牛二虎之力,已搞出一丝生机,至此又复断送。                                  
                                                                                
    祁隽藻他们所想的办法,就是将何桂清的罪名,弄成斩监候。为达成此一目的,分两方
面迂回进行,一方面在廷议中格于公论,仍照刑部所拟“从重拟以斩立决”;一方面由祁隽
藻领衔上奏,说“遍察刑律如临阵而退、弃城先逃等条,罪至斩监候而止”。加重罪名至斩
决,“是为拟加非律”,也就是说超乎律法以外,非臣下所得擅请。然后由军机面奏,拟发
上谕:此案既叠经廷臣等会同刑部定拟罪名,自应按律科断,即不必于法外施刑,以昭公允
,何桂清着仍照本律,定为斩监候,归入“朝审”“情实”,秋后处决。此后为定照定律,
详慎用刑之意起见,非为何桂清情有可原,将来可从末减,致蹈轻纵也。                
                                                                                
    这道上谕,看起来合法、合理,一秉大公,毫无可议,其实是军机上欺两宫太后问政未
几,不谙制度,用的是瞒天过海的手法,因为这年是同治元年,凡遇改元,太后皇帝整生日
等等庆典,照例“停勾”,所谓“归入‘朝审’‘情实’,秋后处决”,根本是空话。    
                                                                                
    所谓“朝审”,起于明朝英宗复辟以后的天顺三年,将待决之囚,在霜降以后处决以前
,作一次最后的审判。对各省的死囚而言,此一程式称为“秋审”,而刑部狱中的死囚,则
称为“朝审”,由刑部特选精干的司官人员,组织秋审处,主办其事。朝审或秋审的结果,
分为五类:情实、缓决、矜疑、留养、承祀,最后两类多为独子以承宗祧,奉养父母,可以
不死,缓决、矜疑则尚待进一步审讯,惟有情实一类,则在勾决之列,须另缮黄册呈览。不
过,这年虽然停勾、招审册,仍应照呈,何桂清的罪名,已指明为“情实”,却由于打通了
秋审处的关节,而余光倬势孤不能力争,所以未将上谕中“非为何桂清情有可原,将来可从
末减,致蹈轻纵”的“紧要之语”叙入,企图蒙混过关,不想又遇到了一个硬铮铮的对头。
                                                                                
    这个对头就是李棠阶。军机大臣中除了恭亲王以外,本以恭亲王的老丈人桂良为首,桂
良在咸丰八年与英法公使在上海议和时,深得何桂清的助力,所以何桂清被逮到京,他亦很
出力相救。哪知这年夏天一病而亡,军机大臣空出来一个缺,秋天补了李棠阶,此时便根据
曾国藩的覆奏力争,因而降旨切责刑部,严加申饬。                                  
                                                                                
    于是刑部补具手续,特降谕旨:已革两江总督何桂清一犯,因廷臣会议,互有异同,酌
中定议,将该犯比照带兵大员失陷城寨本律,予以新监候,秋后处决,已属法外之仁。    
                                                                                
    今已秋后届期,若因停勾之年,再行停缓,致情罪重大之犯,久稽显戮,何以肃刑章而
示炯戒?何桂清着即行处决!                                                      
                                                                                
    于是何桂清被绑赴菜市口,一刀斩讫。而余光倬则跟何桂清的私党结了怨,而本来已考
上了御史,而且“京察”一等,照例立即可以升补,为人藉故弹劾,京察一等及御史记名,
一律撤销,竟致闲废。                                                            
                                                                                
    ***                                                                      
                                                                                
    现在再回头来谈王有龄。                                                      
                                                                                
    他是咸丰十年闰三月初到杭州的,一到先办善后,李秀成初次攻占杭州,虽只逗留了七
天功夫,但杭州府属的百姓,死了二十几万。城是空城,大小衙门统通烧光,无钱无粮,而
要抚辑流亡,确是大不易之事,好在他跟浙江的关系特深,又有胡雪岩帮忙,勉强修葺城墙
,制造器械,将张国梁所部以及他自己从江苏带来的亲兵,总共三千人不到,分驻各处,算
是防务粗定。                                                                    
                                                                                
    但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江苏的局势急剧恶化,太平军势如破竹地一路打过来,占领松江
,并已迫近浙江边境,果然,四月二十四日嘉兴失守。此时如果长驱南下,杭州可能早已不
守,但太平军的基本战略,是要巩固“天京”外围,如果进攻杭州,则一线深入,自蹈危地
,为兵家所忌。                                                                  
                                                                                
    太平军当时的第一目标是上海,如能攻占上海,则不但海关的洋税,大堪润泽,而且有
了通外洋的海口,购旧船二十艘,水陆并进攻湖北的计划可以实现,同时军械粮食,亦可犹
得源源接济。因此,嘉兴的一支兵,为攻上海的后备,自然不肯用于无用之地的杭州。    
                                                                                
    但是,东北面的压力虽不重,西北面却又吃紧,广德失守,总兵米兴朝退至孝丰。接着
,陈玉成佯攻扬州,牵制官军的任务,由于李秀成席卷吴中而完成,回金陵休养数日,于六
月初五日由宜兴入浙江,连占长兴、于潜、临安,13天攻到余杭,离杭州只有几十里的路
了。                                                                            
                                                                                
    其时浙江的兵力,以不受徐有壬欢迎的张玉良一军为主,正在嘉兴一带防守,浙江除了
湖州附近以外,就数嘉兴到杭州这一段最富庶,为保饷源,这一路不能不着力防守,所以张
玉良一军不能撤回相救。此外,福建的援兵未到,江西有援兵三千人,却远在玉山,只有守
门的三千余人,可以调遣,带兵官叫刘季三,是个总兵,受命拦截,在杭州城北的拱宸桥遭
遇,王有龄亦带队上城墙助战,刘季三总算打得不错,身先士卒,亲以洋枪毙敌。太平军暂
时退走,但大队有十几万人之多,而官军总数只得一万三千,就在这众寡悬殊,形势危殆之
际,陈玉成忽然得了重病,不能指挥。                                              
                                                                                
    于是陈玉成全军撤退,余杭、临安、于潜、富阳、新城等地,相继克复,杭州暂时转危
为安。但是,军饷却成了大问题。                                                  
                                                                                
    浙江全省军饷,每月需四十几万。当时筹饷的方法,各地大同小异,大同者,取之于商
民的厘捐,小异者,税源因地因时而有差别。浙江的厘捐,以丝茶为大宗,皖南一途,兵连
祸结,茶商裹足,此外行销江西徽州的所谓“饷盐”,亦由于烽烟处处,道路艰难而无法运
销,厘捐收入,大不如前。                                                        
                                                                                
    除本省自筹以外,又有所谓“协饷”,靠比较平靖而富庶的省分协助,浙江每月的协饷
是:江西6万、湖南3万、四川5万。此时都自顾不暇,根本不解,只偶尔福建有所接济。
                                                                                
    这样通扯计算,每月要差半数,王有龄虽以善于筹饷著名,但差额过大,亦有难于弥补
之苦。                                                                          
                                                                                
    幸好,李秀成对上海发动的攻势,受到了有力的打击,所以整个东南大局,犹有可为。
                                                                                
    ***                                                                      
                                                                                
    江苏膏腴之地,其时只剩下冯子材一军苦守镇江,以及上海与浦东三县而已。但上海由
于租界的关系,造成了畸形的繁荣,所以关税百金,数倍于往昔。在何桂清未失苏常以前,
上海的官商就有自保的计划,官则苏松太道吴煦作主,商则四明公所的董事杨坊为首。同时
,英法领事为了维护其在上海侨民的生命财产及商业利益,亦支援吴煦与杨坊的计划。    
                                                                                
    这个计划是招募洋人编练洋枪队。有个美国纽约人,叫做弗立克﹒华尔,军校出身,在
国内犯了法,亡命到上海,本来是想投效太平军的,为人所劝而中止。结果为吴煦所物色─
─一说华尔为美国领事署所逮捕,预备押解回国,归案审判,经吴煦代为向美国领事说项,
得获解放,华尔受惠感恩,是自愿投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