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宋词选讲-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上写字。他的渊博知识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 
而获得的。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前期积极要求改革,敢于和顽固守旧的官 
僚集团作斗争,曾受到打击。后期宫做大了,思想逐渐趋于保守。他是历史 
家,又是文学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超过了他在史学上的成就。他在北宋的 
文学革新运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他的散文和诗成就较高,一些写景抒情 
的小词也写得清新可喜。 

     作者擅长写景写情,这首《玉楼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在惜别时感到留恋的当然是朋友或者亲人,但作品偏偏不去多写他 
 (她),而着重于景物描写、环境烘托和自己旅途生活的记叙。通过这种比 
较别致的手法,反映了作者和他 (她)的深厚感情。 
      “洛阳正值芳菲节”,词一开头就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洛阳在北 
宋是仅次于京城的大城市,这儿素以花草繁茂著称,写花草就是写这个城市 

…  6…

的特点。芳菲节就是春季。芳菲是形容花草的美丽茂盛和芳香,“节”,在 
这里指节令。说芳菲节已比说春季形象了,但作者觉得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洛 
阳的春色,于是又用“秾艳清香相间发”来进一步渲染“芳菲节”。“秾'nóng' 
艳”,形容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清香一阵一阵扑鼻而来, 
所以说“相间发”。“相间”本来是指事物之间一个隔着一个,这里和散发 
的“发”连用,就是形容一会儿是这种花的香气,一会儿是那种花的香气。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地方、多么好的季节啊,可互相又得分手了。不要说送别 
者的多情了,就连无知的事物也仿佛有了感情。“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 
端争赠别”,这两句是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游丝和垂柳来写送别者的依依难舍 
之情。“游丝”是蜘蛛等昆虫所吐的丝,因其飘荡于空中,所以叫做游丝。 
这里说游丝仿佛多情,苦苦地萦绕着离人不放,它和下句所说杨柳没来由(无 
端)地争着在那儿相送,都是通过想象来抒情的。《诗经》里的“昔我在矣, 
杨柳依依”,写别离,借景抒情很传神。古代又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作 
者从婀娜多姿的柳丝联系到送别,并借上片结尾来点明主题。 
     下片转入写作者走出洛阳以后的情景。长途跋涉,沿路的景色,旅行的 
主活,如果一一写来,不仅一首小令容纳不了,而且也易于使作品显得拖沓, 
读来乏味。因而作者选择了重点突出的写法,使富有特征的形象描绘产生以 
少胜多的效果。“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是全词传神之笔。 
上句写旅途中的春山。人们可以想象作者是写山口处有红杏傍路而开,也可 
以想象作者是写红艳艳的杏花林遮住了一大片青山,给人以那里是山的缺口 
的感觉。总之,无论那一种构思都很新颖,不落写山水的常套。就在这样的 
背景上人们看见了那位“行人”的活动。他沿山而行,群山联绵,没有走到 
尽头,中途就在山下歇息。因为远离了亲人或朋友,所以他感到孤独:”今 
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即是说,今夜啊今夜,冷冷清清,有谁 
来陪伴我呢?唉!只有清冷的月亮了!“馆”,指驿站或旅舍。由于附近人 
烟稀少,也由于客居独处,所以说孤馆。这最后两句是写作者望月思人,夜 
深还不能入睡。作者心情不愉快,所以眼前的景物也被染上了凄凉的色彩。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 
叠嗽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原名三变,北宋崇安 (在今福建省)人。他在政治上很不得意, 
近五十岁才考上进士,一生没有做过大官;他熟悉大城市生活:对社会底层 
的妇女有一定程度的同情,这些在他的词里都有所反映。 
     这首写杭州的词是很有名的,传说宋、金对峙时期,金朝的一个荒淫的 
皇帝听人唱它,便十分垂涎'xián'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南宋都城临 
安 (又叫钱塘、杭州),于是起了渡江南侵之心。这个传说虽不一定可靠, 
但它还是说明 《望海潮》把杭州写得很美,很繁华,很吸引人。 

…  7…

     词的上片前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对杭州先作 
一笔总叙。“形胜”,捐地理形势优越。杭州在唐以后己是我国东南地区的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水陆交通便利,形势重要,所以作品强调它是 
 “形胜”之地。“三吴”,古地区名,一般指吴郡、吴兴、会稽三郡,它的 
范围包括今浙江省东部、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一带地方。杭州是这个地区的大 
城市,故称为“三吴都会”。 
     经过这样一番概括,杭州的重要性尺经很突出了,但关于它的“繁华” 
和“形胜”还不具体,因此作品接下去又从各个角度对它作形象的描绘。 
     首先,它用“烟柳画桥,凤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来写杭州城的人烟 
稠密,生活富裕。“烟柳画桥”是说柳色如烟,从柳荫中可以看见经过彩绘 
的桥梁。“风帘”,挡风的帘子。“翠幕”,翠绿色的帷幕。这是刻画华美 
的房舍。“参差(cēncī'”,本指大小长短不齐,这里形容城里房屋有高有 
低有大有小。十万是个大概数字,实际当时人口还要多。 
     紧接着用“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来写杭州形势险要。 
 “云树”,形容树木茂密,远望如云。它们围绕着堤岸,所以说“绕堤沙”。 
 “天堑'qiàn'”,指险要的江河。“无涯'yá'”,无边。“怒涛”以下两句 
是说钱塘江的白浪如霜似雪,汹涌澎湃,使人叹为无边的天然险阻。 
     词的上片最后三句转入写杭州的繁华。“市列珠玑”是写商业发达,市 
上陈列着珍宝。“珠”和“玑'jī'”都指珍珠,这里代指贵重的商品。“户 
盈罗绮”是写家庭富有。“盈”,满。“罗”是一种质地较薄的丝织品。“绮 
'qǐ'”就是彩色的丝绸。“竞豪奢”是说比赛奢侈豪华。有钱人穿着绫罗绸 
缎,是他们夸耀豪奢的一个方面。他们在佩戴珠宝首饰、吃山珍海味方面也 
会比豪奢,作者就没有必要一一去叙述了。 
     词的下片过渡到写美丽的西湖和人们的游湖生活。 
     为什么说“重湖叠■清嘉”呢?北宋时,西湖已有外湖和里湖的区分, 
所以说“重湖”。“叠■'yǎn'”,重重叠叠的山峰。西湖三面环山,灵隐山、 
吴山和葛岭等峰峦重重叠叠,十分好看。”清嘉”,指湖光山色清秀美丽。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是从山水写到花木。“三秋”,指秋天,秋季 
有三个月。“桂子”,桂花。柳永写湖上桂、荷两种花木,极其形象地刻画 
出了西湖夏秋的景色。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鱼米之乡的西湖,日夜都 
有游人和歌声。“弄”,这里指吹奏。“菱歌”,指采菱少女唱的歌曲。“泛”, 
漂浮。这里形容歌声在湖里荡漾。“羌管”以下两句是说在西湖的晴日,不 
论白天或夜里都可以听到悠扬的羌笛声和采菱人的歌声。“弄晴”和“泛夜” 
是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睛,写日夜都有笛声和菱歌。“嬉嬉 
'xī'”,游戏欢乐。联系上两句词来看,这渔翁(钓叟)与采莲姑娘(莲娃) 
就是吹羌笛唱菱歌的。 
     据说这首词是柳水与给他的老友孙何的。孙任两浙转运使,是杭州的地 
方长官之一。“千骑'yì'”,形容大官员有许多骑马的随从。“高牙”,本 
指军前大旗,这里借指大官,千骑簇拥着孙何。“千骑拥高牙”是先从侧面 
描写孙何游湖。然后用”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来作正面描写。“烟霞”, 
代指山水。这两句是说孙何风流潇洒,一边饮酒听音乐,一边欣赏风景做诗。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虽然有奉承友人的意思。但也是为了 
概括写一笔以结束全词。“异日”,他日。“图”,作动词用,指画画。“凤 

…  8…

池”,凤凰池的简称。词里用凤池代指中书省。唐宋时,中书省是封建社会 
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最后两句是说,你以后把西湖的美景画成图画,带回 
朝廷去赞赏吧。 
     这篇作品是有局限性的。它歌颂升平,把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写得很幸福, 
这就美化了当时的社会,这一点读词时是要注意的。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每一个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比如柳永这首 《雨霖 
铃》和苏轼的 《念奴娇·大江东去》就迥然相异。从前人们喜欢用“婉约” 
和“豪放”两个词来区别它们的风格。南来人的笔记《吹剑录》还记载过这 
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的时候,他的下属官吏中有一个善 
唱歌的人。有一天苏轼问他:“我的词和柳永的相比怎么样啊?”那人回答 
说:“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手拿红牙板敲着节拍来唱‘杨柳岸, 
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就不同了,须得让关西大汉弹着响亮的铜琵琶、敲 
着铮铮作响的铁拍板来唱 ‘大江东去’。”他这一席话惹得苏轼哈哈大笑起 
来。 
     柳永这首 《雨霖铃》不仅在艺术风格上有代表性,在思想内容上,也有 
它的特点。它反映了作者在无可奈何的离别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相爱者的真挚 
感情。 
     从作品提到“都门”(京城)、“兰舟”和“楚天”来看,作者告别的 
地方是在汴京城南的河岸边。作者善于写景抒情,他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一 
个有情感色彩的境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指 
秋季鸣叫的蝉。河岸边的树上有蝉鸣叫,这在平常人听来是无所谓的,但借 
别的人心情不好。他们听起来就别有一番滋味,仿佛那叫声是凄凉悲切的了。 
 “长亭”是古代修建在大道边上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也是人们送行的处所。 
 “骤雨”是忽然而来又迅速停止的阵雨。俗话说:一雨成秋。阵雨使秋意更 
浓。天色不早了。这些关于惜别的季节、时辰、地点和景物变化的描写是具 
有特征性的,它使作品既不致流于一般化,也有助于增添生活气息,烘托凄 
凉气氛。 
     接下来集中描写离入的分别场面和痛苦心情:“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 
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帐饮”,原意是说在郊外 
搭起帐幕喝饯行酒。这儿是借用,指在野外饯别。“兰舟”原指用美好的木 
兰树材造的船,这里借用,作船的美称。“都门”以下这五句是说作者不忍 
分别,喝酒也没有心绪。他和她正在依依难舍的当儿,兰舟上的人却不断催 
促出发。这时他俩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眼泪汪汪的,好不凄然。他们本来 
有许多话想说,但又哽咽得连一句也说不出来。 

…  9…

     最后,他们当然是分手了。作者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来结束上片,既交代了他们痛苦的原因,又可以自然地过渡到下片抒写离情。 
水路千里迢迢,“去”字连用可以产生强调旅途艰辛的作用。江河之上,常 
有水气蒸腾,或者笼罩着云雾,诗词中常用“烟波”来称呼江河。“暮霭'ǎ 
i'”,黄昏时的云气。“沉沉”,形容云气浓厚的样子。“楚天”,泛指南 
方的天空。读“念去去”两句,人们可以想象这时兰舟已向南驶去,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