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侯-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之上第一梯队的三万长矛士兵,前排是一人高的方盾,其次是推着云梯的战士,长矛手,短刀手,最后是火枪手,三个大阵一起呐喊着像滚滚潮水一般向中山王城城下冲来。往下俯瞰,这些明军就像是一团一团的蚂蚁,铺满了整个空旷的南京城下,而在江面之上,李从年调集而来的南洋海军二十艘战舰排成一排,用侧舷炮不断往城里倾泻着炮弹,南京城顿时火光四起,虽然李从年不想动用火炮,因为这样对平民的死伤很大,可是不这样做的话,根本无法在短时间解决吴三桂,因为他得到消息,皇太极已经整军南下,准备配合吴三桂。

所以为了大明的将来,李从年才不得不动用海军,很快明军冒着炮火冲到了南京城墙之下,开始往护城河里抛装着泥土的麻袋,而数十家登城车快速架在南京城上,吴三桂明军拿着武器开始攻城。。

吴三桂长矛一挥,大声喝道:“开火!”看到蜂拥而来的明军,吴三桂下令准备好的火枪手开开火,城墙上那些发射速度缓慢的同炮也在吴三桂的下令之下开火,只听“砰砰”的巨响之后,许多刚刚登上城墙的明军就被突如其来的火打死在地,身体暴着血水,跌在护城河当中。

看道城墙上犹如麦子到底般路坠落而下的明军士兵,李从年知道吴三桂已经动用了他手里的位数不多的火枪手,看样子吴三桂在私底下制造的火枪质量还不错,发射了几轮也没有炸膛的危险,城墙上的定南郡冒着呼啸而来大炮,不断的往城下抛射着炮弹。

李从年想了想了一想,让身边传令兵吹响着号角,明军听着军令犹如潮水一般退了回来,城墙上的吴三桂望着退却的明军,却是脸上一愣,李从年不可能就只有这点手段啊!原来明军的方阵最前边的是一人高的方盾,是用来阻挡火枪,掩护后边的长枪短刀手,火枪手云梯手的。可是现在明军已经冲到了城墙之下,这方盾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定南军居高临下,方盾后边的明军就完全暴露在火枪之中,而且南京城头上不断落下的巨石和滚木,对明军的杀伤力很大。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还没等吴三桂高兴过来,江面上的炮弹发射而来的炮弹全部倾泻在了城墙之上,已经调整好射程的船炮精准的把炮弹打在了城墙之上,措手不及的定南军顿时损失惨重,城墙之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鲜血把城墙之上染成了暗红色。

李从年采取的是后世日本竟然采用的战法,短兵突击,炮火覆盖。后世国民党刚开始和日军交战的时候,许多士兵就是这样白白死在日军的炮火之下。面对着城墙上巨大的伤亡,吴三桂黑着脸让城里的援军都冲上城来,因为底下的明军有开始攻击了。

双方的大战从早上持续到了中午,城墙之下早已铺满了失去生命的尸体,前边的明军刚刚刚倒下,后边的人又冲了上去,位于明军后方的火枪手也举着手里的火枪,开始还击,最让吴三桂抓狂的是,那些快要死的明军常常抓着腰间手雷和定南军同归于尽,不断的爆炸声从城墙上爆炸开来。

当明军最后一次收兵退去之后,吴三桂沾满了血迹的跪在城头上,满地的尸体,还有天空中不断盘旋的乌鸦让吴三桂心里满是阴冷,经过上午的攻击,定南军一万精兵所存无几,就是那些在被强征集而来的壮丁也被惨烈的大战吓得魂不附体,就算督战队怎么威胁,再也不敢上前,南京城里到处冒着烟火,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那些壮丁终于开始爆发出来,挥舞着手里简陋的武器和定南军的督战队厮杀着,吴三桂在逐渐丧失着对南京城的控制。

而站在高塔上的李从年脸色依旧是那样冷面如铁,休息片刻之后,他的剑一挥,又一轮攻击发起,怒涛般的明军又向南京城冲去,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攻坚战,南京城城高墙固,定南军也非常的顽强。

从攻城开始,虽然明军也损失了将近两万人,可是李从年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攻城之战是最伤亡巨大,可是要让吴三桂坐大,内外夹击真之下,大明王朝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战争就是如此的残酷,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办法。

所以李从年明知道这次大战死伤一定很大,可是李从年也坐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自己虽然损失不小,可他还不在乎这点损失,可是定南军就不行了。李从年就不相信,在这么强大的火力攻击下,能攻不下南京城!定南军的死伤也超过了万人甚至更多,吴三桂也被流矢伤了,虽然不重,却对定南军的士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守城的军士越来越少,一方面是阵亡,另一方面是开了小差。现在只怕剩下不到一万人了,吴三桂气急败坏,杀了几个临阵脱逃的士兵,可是无济于事。

从城上的守军反击的力量,李从年判断出定南军快要力竭了,南京城破在即。

☆、第二百三十三章 南京城破(1)

第二百三十三章 南京城破

太阳已然升至中天,战场上空盘旋着无数的鸟群,遮天蔽日,俯视着尸体的盛宴。断肢尸块儿碎肉内脏,乱七八糟的东西散落遍地,土地一片殷红,风中尽是腥臭。算不得是血流漂槠,但绝对是肝脑涂地满目狼藉。

大战已经结束,战场上的明军和南京城里百姓们自发帮助明军打理战场,许多死去的人都被堆在了一起,明军的尸体着则收罗了他们的军牌之后,单独火化,贴上死难者的名字,准备运回给他们的家属。

望着城门大开的摸样,李从年带着明军大军浩浩荡荡穿过南京城的大街,向朝应天知府衙门进发。一路之上,凡是提着武器的定南军士兵纷纷跪在地上请降,明军已经全部进城,寻找漏网之鱼,粘贴安民告示,救治伤者。

在李从年一上午的攻击之下,定南后吴三桂却被他的手下绑了,打开城们迎接李从年进城。吴三桂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被一手训练出来的士兵们出卖,成为了俘虏,当他看见李从年之后,脸上满是颓废的气息真,这时候他才也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定南侯,而是一个战俘。

李从年望着南京城因为吴三桂的造反,所引起的无妄之灾,破碎的民居,还有死伤的百姓,他心里十分痛苦,这些百姓都不应该死的啊!李从年心里这么想着,脚下却朝应天府衙门而去,只见在衙门的面前,应天知府带着车怯明带着一大群官吏战战兢兢迎了出来,来到明军前边,跪倒在地哭嚎着对李从年道:“参见侯爷!”其他南京留守大臣跟在应天知府后面,也都一起拜倒,齐声道“臣等恭迎王师到来”

看到这些大臣,李从年脸上满是疲惫,他对这些官员说道:“马上组织人收罗死者,救治伤者,还有为大军准备吃食,早上底下兄弟们已经饿了一早上了,体力消耗很大,多准备一些肉食。”李从年说完,挥手让这些官员都退了出去,他独自一个人坐在大堂上的在椅子上想着事情。

很快吴三桂就被人带了进来,只见多日不见他的脸上已经变得日益消瘦,杂乱的头发也没有整理,穿着的盔甲上面还沾着血迹。“大哥坐吧!”李从年望着吴三桂的到来,提起精神对吴三桂说道,大军已定,吴三桂谋反私败之后根本没有好下场,李从年这是想见他最后一面。

“给他松绑!”李从年对旁边的李默说道,这话让李默面上一愣,脸上却是沉默不语,可是看到李从年沉着的脸上,李默只得走来给吴三桂松绑,他旁边的几个侍卫却是满脸警惕的望着吴三桂,手握着腰间的火抢,要是有什么万一,他们手里的火枪能在第一时间把吴三桂打成筛子。

可惜吴三桂却好像无动于衷一般,在绳索被解开之后,脸上无情的举着桌子上的酒杯一饮而尽,看着李从年却是不说话,而且李从年也望着吴三桂,脸上也不说话。半响之后,吴三桂嘴里叹息了一下,说道:“你赢了!要杀要刮我吴三桂没有任何怨言,只希望你能帮我保全我们吴家血脉。”

☆、第二百三十三章 南京城破(2)

说完这话,吴三桂却像是丢掉什么包袱一般,脸上顿时变得轻松起来,抓起桌面上的筷子吃起饭来。而李从年却是突然开口说道:“大哥,你知道吗?当初在建昌城下看见你为了父亲,带着几十骑冲击鞑子军营的时候,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听见这话的吴三桂脸上一愣,拿着筷子的手停顿了下然后放了下来,望着李从年默然不语。李从年却是回忆向往道:“那个时候,我李从年觉得你是一个大英雄,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家男儿,是我李从年说出口都觉得十分荣耀的大人物。”

“可是没想到在几年之后,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却是起兵造反,这让我心里真的想不通,难道权利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到你可以抛弃一切?”李从年脸上不甘心问道。他曾经以为能和吴三桂做一辈子的兄弟,然后消灭鞑子一起青史留名,可是最后却没想到来两人却变成了生死大敌,要在战场上互相厮杀。

“呵呵!我的好兄弟。”这个时候的吴三桂终于叫了李从年一声兄弟,这是他们自从当上侯爷之后,吴三桂第一次如此叫李从年。“当然人在绝对权利的时候,那种迷恋感不是任何人都经受得住的,我不是你。当拥有了巨大的权利之后,我不甘心永远都成为第二,不能成为第一!”

已经看开了的吴三桂带着丝丝的遗憾望着李从年说道,“有时候,我真的十分羡慕你,因为你做事可以忘却私利,事事为大明着想,而我却不能!”这也是李从年和吴三桂的区别,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走的道路不同。

吴三桂落到今天这般摸样,颇让李从年感慨,想当初他们为了对付鞑子并肩作战,生死与共,今天却落得这般田地也不知道怪谁。“你还有什么愿望吗?”李从年凝神望着吴三桂道。这恐怕是李从年为吴三桂做的最后一件事吧!

“如果你还当我是大哥的话,希望你能为我向皇上求情,饶家父一命!”吴三桂喝完杯中的酒,对李从年道。听见吴三桂的话,李从年心里叹息了下:“还有什么要求?都说出来吧!”

吴三桂想了想对李从年说道:“还有我需要一个体面的死法!”

吴三桂说完,双眼望着李从年,眼中充满了恳求,如果让吴三桂明正法典在他天下人面前受死的话,对吴三桂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侮辱,所以吴三桂想要一个体面的死法。吴三桂的话让李从奶奶脸上黯然闭上双眼点了点头,崇祯七年,定南侯在前往京师路上自杀身亡,一代枭雄客死异乡,成为一个孤魂,就是后来连族谱都被进入,这对华夏人来说是最严重的处罚了。

战后的南方需要恢复,原本想要启程会京师的李从年又在南方呆了几个月,梳理南方因为吴三桂叛乱带来的创伤,在这期间西班牙派派遣使者希望能租借台湾,却被崇祯皇帝拒绝了,而且有下令从各省征集一百万移民前往台湾开垦,建立定居点。

而皇太极想要统领大军攻打明朝,却被吴三桂偷袭了盛京,万般无奈之下皇太极只得回师盛京和多尔衮战在一起,驻守在大凌城的明军乘向前推行了上千公里,收复失地,这自从努尔哈赤起兵造反以来,明朝收复最大的领土。

历史的轨迹慢慢朝着好的方向走去,海禁带来的巨大收益逐渐子在改善百姓们的生活,特别是城市市民的形成,和工人阶级的出现,标志大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渐渐开始散发着巨大果实,沿海许多城市都因为海禁的开放变得更加的繁荣开放,文化上也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名人,还有报纸一出现成为了百姓们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可是这一切都随着崇祯皇帝的突然病重,一切都变得不可捉摸起来。

☆、第二百三十四章 北地之侯,华夏昌荣(大结局)(1)

第二百三十四章 北地之侯,华夏昌荣(大结局)

京师之地,已经日益病重的崇祯躺在病床之上,望着从南方冲冲赶回来的李从年。寝宫之中崇祯让身边所有的人都退下,只留下李从年一个人在他的面前。“皇上,臣出京之前你还是好好的?怎么这才几个月,你就变成如此这般严重了?”跪在地上的李从年,望着病若枯骸的崇祯皇帝,他的脸上已经变得清瘦了许多,迷茫的眼里没有一丝光彩,只有看向李从年的时候,他的脸上才有一丝得意。

“命该如此,李爱卿又何必伤心呢!”望着李从年面上的伤心,崇祯脸上摇头他叹息道,从他的身上李从年看不见崇祯面临死亡前的那种恐惧,只有淡然面对的豪情。“太医说我前些日子太过劳累,身体已经垮掉了,身体已经出现了衰竭,就算现在不死以后也不过是躺在□□成为废人而已。”

“皇上身体受到如此剧痛,臣却无能为力,臣真是无用!“李从年听见崇祯的话,眼角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