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志乱-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赵大哥,我问你个问题,你可不能急啊!”我一边吃着肉一边问赵云。

“说吧,我的脾气好是出了名的。”赵云笑嘻嘻的看着我。

“赵大哥,你的皮肤这么白,是不是有胡人的血统啊?”我小心翼翼的问。

赵云听了哈哈一笑:“这个连我都不知道,不过这里白皮肤的人很多,不是只有我皮肤白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这让我上哪儿知道去,我只知道北方皮肤白的人多。

“看来你的史书学得还不到家。这里往北一点在春秋时叫鲜虞国,是白狄人所建,结果被晋国灭了。那些白狄人后来又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叫中山国,结果又被赵国给灭了。现在这里很多人都是他们的后裔,我可能也有他们的血统,所以皮肤白点,不过不知道我是不是正统的白狄人后裔,因为很多人后来都改姓赵了。白狄人原来可都是姓姬的,那可是周室的王姓。”赵云侃侃而谈,看来他对这一段历史还是颇有研究的,至少我就不知道。

吕布说话了:“实际上皮肤白的可不仅仅是白狄一支,鲜卑中也有白鲜卑,像什么拓跋,慕容什么的好像都是白皮肤,匈奴人中也有白皮肤的,不过不是很多。不过跟着南匈奴一齐搬进来的羯族几乎全都是白皮肤。”

ps∶羯:古族名,源于小月支。一说和匈奴有渊源关系,一说属粟特系,曾附属于匈奴。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晋东南),与汉人杂处,从事农业,受汉族地主的奴役,被称为“羯胡”。信奉胡天“袄教”(拜火教),晋时石勒曾建立后赵政权存在二十二年,灭于冉魏。

正文第一百零九章东莱巨鹿郡就在常山国正南,这里是黄帝和蚩尤的古战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的巨鹿郡出的最牛的人应该是田丰了,但是也有人说他是渤海郡人士,连《三国志》上也没说清楚,不过它的州治在下曲阳,我们在那里没打听到他这个人。倒是一路上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不愿意多作停留,只好继续南下。

巨鹿之南是广平郡,这里是沮授的故乡,可是沮授居然也出去游历了。这下好,等于白跑了两个地方,还不如直接取道河间过找找张郃呢,虽然他比我大不了几岁。

现在我们一路向东,也懒得再找什么人了,穿过广平郡,阳平郡,我们到了东阿,就是《水浒》里面的阳谷县城,这里有个人还是比较有名的,就是程昱。程昱可是有岁数的人了,现在已经四十岁了。我们找到程昱的时候,他正在办寿宴呢,我们正好凑个热闹。

说实话,程昱并不出名,要不然也不会四十岁了连个县令都当不上,不过老百姓都很服他。因为他虽然是家中有些资财,但并不为富不仁,偶尔还接济乡里,修桥铺路什么的。可是他们家好像没出过什么能人,所以根本不算世家,而且他又不愿意贿赂官员,因此他到了四十岁也没当上官。他倒也逍遥,对这个看得挺开,觉得无所谓。

蔡邕的名声谁不知道啊?程昱立即亲自出门迎接,两个老人家互致问候,显得很是亲热。让我没想到我的是我的名声也挺响,不管怎么说,我现在也是白身,大家都一样,我的岁数又比人家小那么多,就只能行弟子礼了。

可是程昱不敢受我这么大的礼,他赶紧搀扶我:“陈公子乃是当世知名的人物,我怎么能让你给我行弟子礼呢?你这样是要折我的寿的。”

“没什么可折寿的,他是我的学生,现在也算是白身,等他当了官你当然不能受此礼了,但是现在那是应该的。”蔡邕的话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程昱欣然接受。

说实在的,这年头没什么好吃的,最好吃的就是所谓的脍炙了,于是生鱼片上了一桌子,剩下的就是烤驴肉了。生鱼片我是不敢吃,历史上我可就是死在这上面的,对此物我可是避之唯恐不及,哪还敢吃啊?所以就专挑那些烤驴肉吃。

程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放着一大堆的生鱼片不吃,在这里猛吃驴肉。于是就说:“陈公子看来是久居京城,常吃美食,这小地方作出来的鱼不和你的胃口。”

我赶紧澄清:“我在洛阳也是不吃生鱼的,我好熟食。实在是不好意思,让您误会了。”

“而且这驴肉也非常好吃,滑嫩爽口,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在洛阳我可从来没吃过,所以就吃得多了些。”我接着回答。

“此地盛产阿胶,乃是上好的驴皮熬制,功能滋阴补血,故此这驴肉也多,本地人喜好吃驴肉的就更多了。”程昱弄不好是卖阿胶的。

“有人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呢’,这驴肉确实好吃。此地的胶好靠的是驴皮好,水也好。但是此地的驴肉却并非最好的?这天下哪里的驴肉最好,陈公子可知道?”

“没听说过,请先生告知。”我诚心的请教。

“天下驴皮出东阿,天下驴肉出郿县。这郿县的驴肉才是最好的。肉质滑腻,不肥不瘦,那才是极品。”程昱的话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长知识,别看这吃,也是一门学问,这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长学问归长学问,但是程昱的话老是不咸不淡的,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完全揣摸不透他的心思。不过他和蔡邕倒聊得挺开心。

又是毫无所得,这一路上我们什么收获都没有,一直到东莱我们就没顺利过。唯一的所得就是发现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了,看来张角的势力发展很快。

来到南山下,郑玄家倒是很好找,那一排竹篱笆围成的院子就是他的家了。蔡邕很积极,拦下我们自己上前叩打柴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人过来开门:“请问您找哪位?”

正文第一百一十章太史慈蔡邕把拜贴交给那个青年人,然后小声地说:“对康成说,故人蔡伯喈特来一叙。”

要么说‘人的名,树的影’呢,那青年一听这个名字,立即躬身施学生礼:“学生管宁管幼安拜见。”

蔡邕听到这个名字没什么表情,我可是吓了一跳。十几年后,管宁可就成了世之大贤了啊!这个人可是太厉害了,是个谁都不鸟的人,就是曹操拉他当官他都不干。但是他的才学和道德却普传于世,虽然连官都没有当过,却在死后得到了非同寻常的赞誉。

ps∶后人称他为一代“高士”、管宁故乡的人们为怀念他,褒扬他的高风亮节,特建管宁祠,筑管宁冢,邻近五村无不以“管公”名村。

不过蔡邕可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人,只知道他是郑玄的学生,于是笑呵呵的拉他起来:“不必如此,你去请你家老师来就可以了。”

郑玄当然也是迎出门外,连学生的课都不上了,干脆给他们放假。可是学生们谁都不愿意走,一个个都要目睹名士风采,把我们都当成动物园的熊猫了,肆意参观。不过郑玄的学生确实比较老实,见了蔡邕没有人不躬身施礼的。

郑玄比蔡邕大五岁,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很少,可是古人的话说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嘛。他们见面以后倒是挺谈得来的,两个人一碰上就把我们打发出来了,然后在里面唇枪舌战起来,那声音有时候大到我们都可以听得清。两个人为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正在大肆讨论,谁都不让谁。实际上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好争论的,不知道百家争鸣吗?何必弄得像现在这样如火如荼的。

我们几个虽然被赶了出来,但是依然没逃过这些学生的追问,尤其是听说我就是那个著名的神童以后,更是对我进行了轮番轰炸。

“蔡先生都有什么著作?”

“蔡先生总共有几个弟子?”

“蔡先生还收弟子吗?”

……

我们实在是有点招架不过来,于是我赶紧说了个谎逃出屋子,外面的世界果然是清静许多。

在郑先生的院子里居然有一个人在练枪法,而且似模似样的,那水平绝对比我高,就是有一点,他没我有劲。被精神轰炸了半天的我,正好缺个可以发泄的地方,于是我冲着那个正在练枪法的少年打了个招呼:“朋友,对练怎么样?”

那个少年也就在十四五岁年纪,但是身高已经有七尺左右了。听到我的话他显得非常高兴:“好啊,很久没和人对练了。”不过他怕又伤到我:“小兄弟,我的枪法水平可不低,你可要小心了。不过我也会注意,尽量不伤到你。”

看来他对自己的武功充满了自信,我可不管这一套,现在的我只想松松筋骨:“尽管来吧,这青州能伤到我的恐怕不多。”

这少年听到我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有气魄,那我就上了,你自己小心啊!”

于是我们俩枪来剑往地对战了起来。他的枪法确实好,尤其是善于利用枪杆的柔韧性,来回的抽击。不过他明显经验不足,没有能够完全利用上长兵器对短兵器的优势,所以我还能够突入他的进攻范围,对他造成一定的威胁。

只见他把枪一拧,直奔我的心窝,我稍微往右闪身,手中的剑轻轻一挂他的枪尖,然后顺势直划他握枪的手指。他往后轻轻撤枪,并用力向右下方压我的剑。虽然我比他的力气大,但是我的剑力矩太短,还是吃亏,所以只好撤剑防守。他见我撤剑,又再次直刺我的胸膛,我干脆闪身避开,他竟然利用枪杆的柔韧性横扫我的腰腹。我只好拿剑把他的枪硬磕了出去,震得我手心发热,看来这武器用的不合适确实吃亏啊。

不过他也不好受,他没想到我的力量这么大,所以枪被崩出去的距离是他没估计到的。我一看机会来了,赶紧往前冲,有求近身搏斗。没想到,他居然利用枪被崩出去的瞬间,身随枪走,转个身,把枪纂向我扎来。我赶紧后撤,要不然就装在枪纂上了。

利用这个时机,他把枪横的的一抡,直接攻击我的中路,我只好再次撤步。但是抡过去容易,抡回来难,这就是我的机会到了,枪尖过去的一刹那,我再次前冲,准备进身攻击,没想到他也往前迈步,左手向前伸,一使劲,把枪竖了起来,正好打住我的攻击路线。紧跟着他左手把枪往后一拉,整个强成了弓形,一撒左手,整个枪从上到下带着一股劲风直击我的头顶。我只好闪身躲避,再出手扎他的软肋……

兔起鹘落,我们打斗了多长时间谁都不知道,他虽然拿我没什么办法,但还是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不过我也曾经带给他一定的威胁,所以我们还想接着打下去,就在这时候有个人用大戟把我们分开了,我回头一看居然是是吕布:“行了,别打了,老师让我们进去吃饭了。”

我赶紧把宝剑收起来,一看天色,太阳已经看不见了,一朵朵的彤云密布西山。

那个少年也把枪收了起来,问道:“打了这么半天,我也有点累了,你也不轻松吧?咱们就打到这里算了,明天再说,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哪?”

“我叫陈登,字元龙。”我一边擦着汗一边说:“你叫什么?”

“这么小就有字了!你也太牛了,陈登,陈登……”他连着念叨了好几遍我的名字,突然想了起来:“你就是那个神童吧?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你。”

然后他伸出了右手:“握个手吧,我叫太史慈。”

正文第一百一十一章回京太史慈,我早该想到是他的,在东莱能有如此武艺的也就是他了,而且我来之前还想着他来着,刚才居然把他给忘了。

不过没什么,人家都说不打不相识嘛,这不是挺好,我也伸出手,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我们彼此互相看看,发出了豪爽的笑声。

粗茶淡饭,这是我早已想到的。能吃饱就不错了,在这种穷乡僻壤有饭吃就不错了,你看看人家蔡大人就吃得津津有味,再看看许褚脸都绿了。这家伙看来一天没肉都活不下去,也得改改他这破毛病了。

郑玄的学生们很规矩,吃饭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人乱吵吵,就算有人说话也是低声地说一两句就不说了,确实是很知书达理的,早早的就一派士人作风。再想想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还打打闹闹的,看来真是不一样,不同的人带出来的学生也不一样,谁让蔡先生兼学黄老,崇尚自然呢。

饭后,郑玄把我带到内堂,蔡邕作陪。

“我听蔡先生说,你想拜我为师学习古文经学,是吧?为什么?”

我正了正嗓子:“是这样的,我觉得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古文经学乃刘向刘歆父子面向民间,搜集整理,因其文乃战国古字,说是古人所记。但是其中真伪之处有多少,一直不为人知。因为当时正是新莽时期,所以备受质疑,认为是受了王莽的指示肆意修改过的。但是其中的知识确实非常有用,明显的补充了今文经学的不足。今文经学是秦皇下令焚书坑儒后,各家私下所记,乃口口相授,落于文字的很少,都是在秦灭后才记载下来的。所以流派也很多,经过不断的发展虽然使很多人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